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lanning》2014,(5)
敏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城市建设是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灾害和灾害景观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视角,分析了山地城市滨水灾害的特征和类型、灾害的演进过程以及防灾误区。通过借鉴社会生态学和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提出了能承受干扰而不至于崩溃的弹性适灾策略。并以重庆市北滨路滨水景观设计为例,从时空的动态适应、复合的网络系统和适应性的植物群落3个方面进行了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实践,以期推动山地城市滨水空间防灾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向星  蒋智 《城市住宅》2021,28(4):152-153,156
当前,如何充分发挥山地城市滨水空间资源优势,成为山地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山地城市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人文要素和山地城市滨江公共空间价值规律,总结滨江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山地城市滨江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南方城市滨水区特色风貌与景观生态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滨水区特色风貌的形成在自然方面受地区气候、地理特征、水环境等影响,在人文方面受发达的水陆航运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自然与人文风貌.然而目前城市滨水区遇到景观生态破坏、旧城区衰退、交通堵塞等种种问题,使城市特色风貌面临严峻考验.结合城市滨水区改造中的理论与实践,从城市特色风貌营造的方法、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滨水区景观生态保护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探讨创造南方滨水城市特色风貌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特色风貌的提出是为了保持城市的个性,滨水而建是南方城市的一个基本特点,尤其是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在自然方面受南方地区气候、地理特征、水环境等影响,在人文方面受发达的水陆航运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自然与人文风貌.然而目前南方城市滨水区遇到景观破坏、旧城区衰退、交通堵塞等种种问题,使城市特色风貌面临严峻考验,本文结合城市滨水区改造中的理论与实践,从城市特色风貌营造的方法、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滨水区"复合"开发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探讨创造南方滨水城市特色风貌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亲水元素、文化底蕴要素、开放与统一的滨水空间要素这三大部分;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计,应当坚持系统与区域相统筹原则、自然生态环保原则、交通通达便利原则、多功能与多目标相统筹原则等;应当从城市滨水景观区域的功能规划、自然与人文环境因素作用分、空间设计等角度来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山地城市滨水空间,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呈现出生态敏感性、空间立体性及价值多元性等特点。基此,以泸县"两河四岸"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总结、研讨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特点,及其规划设计,该如何从多层面景观体系构建、地域性文化景观展示、分层式公共空间布置、低干扰景观环境塑造等方面入手,从而创造出山地城市特色魅力滨水空间。  相似文献   

7.
王睿 《南方建筑》2006,7(8):129-131
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生活事实的物质反映,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天际轮廓线,它反映了城市的独特性格.通过对重庆市渝中半岛轮廓线的分析,阐释山地滨水城市轮廓线景观的特征,把握山地滨水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从而有助于在山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树立整体意识和系统观念,创造宜人的山地城市空间环境,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山地滨水城市轮廓线的控制和塑造.1.重庆城市轮廓线分析;2.塑造山地滨水城市轮廓线的原则;3.山地滨水城市轮廓线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景观照明是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沿江山地城市特有的地域特征及空间形态不仅为创建山水园林式的景观照明风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又对景观照明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本文根据沿江山地城市的特点,从地域性及人文性方面对景观照明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光度学及色度学的基本原理对景观照明中的亮化分级和光色分层进行了应用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创建立体化城市夜景的新概念。文中针对沿江山地城市景观照明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法,以防止因生搬硬套,盲目效仿等不良设计风气所造成的负面效应。该文以突出绿色照明思想为中心,强调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为创意独具特色的沿江山地城市景观照明风格提供了应用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住区停车与景观之间矛盾激化的背景下,针对山地城市住区生态环境敏感度高的特点,论证了将生态视角引入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研究的必要性,并从生态视角研究了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而通过调研,总结目前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研究与现状问题,从宏观城市住区层面和微观景观要素层面提出了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的营造策略,以期为山地城市住区停车景观营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杭州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为例,探讨中观尺度滨水自然景观与城市人工景观的关系,运用合理的视觉评价方式,从"景"和"观"两个方面分析,寻找恰当的景观提升方式和途径,就城市景观的管理提出了"景+观"双向调整、建筑高度控制、群体形态优化等一系列具有建设性、可持续的调控策略,对滨水开敞景观的城市设计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越来越趋同的城市风貌,解决城市特色危机之道,在于从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中去寻找本源。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提出要用中国山水文化的艺术创作手法,提炼青藏高原的山水意境,塑造西宁城市新特色。只有抓住高原特色意境,建设高原山水园林城市,才是西宁城市特色危机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2.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种植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军山 《华中建筑》2004,22(4):104-105,110
“花港观鱼”是杭州处著名的风景点。它的种植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现代城市公园的特点,在植物群落的营造和种植的形式与功能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在地方特色的创造和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上也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3.
于英  徐苏宁  康红梅 《华中建筑》2007,25(2):118-120
在城市滨海景观的设计中,应通过对滨海城市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分析和研究,充分挖掘能够反映烟台滨海城市和滨海区形象特征的景观要素,对构成这些景观要素的功能从整体景观组织的角度进行系统地考虑,并从滨海景观视线的控制、自然与建筑的有机组合、开放空间序列的景观组织等角度提出了适合烟台滨海地带的景观组织原则,以实现烟台市滨海区多元化的城市职能.  相似文献   

14.
陈锋 《规划师》2004,20(11):63-66
柳州市河北半岛景观空间规划以创造人性化城市边界线为指导,结合自然山水格局,以天际线、水际线景观的设计,形成“实—空—实—空”的节奏变化和城市形象的多条“风景带”。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快速发展让人们逐渐模糊了对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记忆,方案旨在改善台儿庄马兰屯镇京杭运河沿岸的自然环境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体验地,使运河景观改造设计具有本土性和地域性。在方案设计中,充分利用场地现有的景观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提出与台儿庄古城氛围相融洽,与传统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又体现时代精神的设计思路:整个方案表达出绿色生态休闲的主题,侧重运河文化与自然景观规划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6.
以泰州市参赛的2007年第五届江苏省园艺博览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通过对方案构思形成过程的介绍分析,探讨塑造特定地域自然文化特征与构建和谐景观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为设计构思提供了参考。方案以城市关键词凤、水为主,找寻城市与自然和谐的切入点,形成“水与自然”“、水与城市”“、水与文化”3大主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广东肇庆山水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的历史形成过程,分析其在六个不同时期城市发展和自然景观变迁之间的相互联系,总结其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肇庆山水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现状,从“山”“水”“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肇庆市的具体景观格局,分析其空间特点、视觉联系、生态影响和现状问题,从而提出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肇庆山水城市所面临的挑战,为今后肇庆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肇庆山水城市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姚亦锋  朱诚 《中国园林》2006,22(2):15-20
自然地理格局对于古都景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南京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素有“虎踞龙蟠”的赞誉,成就了南京城多次被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古都。探讨特定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古都风貌格局保护规划,目的是将自然平衡和社会发展需要安排在景观空间格局配置之中,形成保持整体环境的自然景观网络,进而把风景和城市景观的概念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南京具有独特的山川风貌和文化遗产,其现代规划建设应该做出特色。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公共空间是一个由多因子共同构成的系统组织,本文针对山地城市的特点,解读景观空间系统在山地城市中的表现,并分别从显性因素和隐形因素两方面加以剖析,目的是从立体系统的角度全方位认知山地城市特殊的景观空间,从而更好的进行景观建设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重庆山城传统景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云楠 《华中建筑》2000,18(1):89-92
城市景观是历史文化名城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的综合表现。文章阐述了山城重庆在成为直辖市的今天,其独特的城市传统景观风貌不仅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保护,而且迫切面临着再创造的问题。作者在分析重庆自然格局、城市形态及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提出若干见解,以期为重庆山城景观风貌的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