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从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深远影响入手,引入自主、多元和整合的设计思想来研讨人与信息的相互关系,并设想构建新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功能区面积比例的变化,提出新型空间形式及面积配比,并探讨核心空间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逐渐演变成一种开放、复合、多元的学习及交往场所.文章从空间构成、共享体验和生态性能三个方面复盘和分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图书馆项目的设计思考,探索将共享学习的场所塑造与适应气候的生态体验融合于动态空间构成的设计思路,为高校图书馆等当代学习空间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0)
高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图书馆是主要的知识来源之一,学生在该区域中能够获取更加系统、完善的知识。而众创空间属于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第三种形式空间,能够在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创业服务的同时,全面实践图书馆所具备的本质服务性,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品牌被大众能够更加容易的认可、认知。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图书馆服务与众创空间的概念分析为切入点,并阐述了其后续发展工作中高校图书馆服务与众创空间的融合创新的方式,对其后续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3)
文章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的研究,将图书馆按照功能划分为入口空间、藏书空间、阅览学习空间、休闲空间、展览空间。在设计理念转变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文章对这五大空间进行了新的解析,为新型高校图书馆建筑内部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信息化图书馆作为承载校园公共文化的场所,是校园精神文明内涵的体现。设计基于校园整体空间环境,综合考虑军事院校独有的风格特点与科技领先的技术实力,以外部造型塑造和内部公共空间"书山"的文化意象表达为切入点。从校园整体环境、多功能空间复合、内部空间的文化意象、绿色技术运用等多个方面考虑,探究现代高校信息化图书馆的设计思路,围绕建筑核心空间将图书馆塑造为更具综合性与特色性的精神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建筑采光设计应当适应当前社会能源背景,同时,符合绿色、可持续的建筑理念。针对当前部分新建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内采光不均匀、采光效率低等问题,利用Desktop Radiance软件对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采光相关影响因素,如外窗的窗底标高、外墙厚度及外窗沿Z轴方向的数量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高校图书馆适用的阅览空间采光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目前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入手,分析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建筑特点,并用一些实例说明了图书馆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希望能为高校图书馆建筑的设计与修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中最为重要的建筑,具有极强的象征性与文化性.本文从泛化的阅览空间的角度讨论了高校图书馆的设计方法.通过国内外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总结了"通高式"、"交通化"、"单元式"、"均质化"以及"非线性"五种阅览空间单元泛化的途径,最终总结了树状泛化的阅览空间类型学脉络,以期为将来的中国高校图书馆设计提供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国内外涌现出许多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文章以学习共享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学习共享空间进行提取,总结具体空间特征,笔者希望对未来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以高校图书馆建筑公共空间的多义化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特点及其必然性和新发展,并通过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尝试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也揭示了多义化公共空间在高校图书馆建筑中的意义及重要性。值得我们对高校图书馆建筑公共空间的多义化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设计。  相似文献   

11.
"大道至简,大简至美",至简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高效、务实。结合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从空间设计的模块化、多样化、互补化、人性化、生态化等设计角度,深度挖掘图书馆建筑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提出高校图书馆至简的空间设计策略。并以天津大学郑东图书馆为例,从建筑的庭院空间、立面空间、功能空间等不同方面,诠释高校图书馆走向至简、朴素、低碳的设计趋势。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肩负着保存收藏人类文化典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重任,因此图书馆的兴建对于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社会长期和谐发展服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图书馆对于公众利益的理解与服务负有责任,一个好的公共空间设计应该是经济、实用、美观,能平衡功能与形式的设计,图书馆的设计应通过应用各种方式的科技来呼应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对图书馆建筑人居环境空间的概念内涵、设计基本原则、空间设计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图书馆建筑的规划与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载体,通过分析流线与空间特征,建立高校图书馆原型模型。依据复杂系统论,构建流线组织要素与交通空间体验映射关系。利用智能体建模工具,模拟人行轨迹,探究流线类型、流线转折对人交通行为的影响,提出基于空间体验量化的高校图书馆流线优化策略,为城市人因工程学视域下的复杂性设计研究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建筑》2020,(1)
学习共享空间是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学习空间,它是师生学习、交流、协作的场所,是知识创造的物质载体。文章以学习共享空间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知识创造与学习共享空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探究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的深层次原因。通过知识创造所需要的四种空间模式评估三所高校图书馆的学习中心建设情况,发现这些学习中心在空间处理上都较为全面地因应了知识创造所需的环境要求。最后分析探讨了学习共享空间最新的发展动向,总结出以学习者为中心、技术增强、空间多样灵活、可持续发展等是今后高校学习共享空间设计与实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山西省医科大学新校区图书馆设计为例,介绍了图书馆设计的原则与构思,对建筑的平面功能设计、立面造型设计及消防设计进行了阐述,旨在将其建设成为功能布局合理、空间使用灵活且以人为本的现代高校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以武汉市六所高校图书馆为实证研究对象,从使用者行为和需求的角度研究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该文使用座位扫描法和"学习节奏框架",观察和分析学习者在高校图书馆中的行为和需求,结合国外的发展与实践,发现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多样化学习场所明显不足。因此,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积极回应新型学习者和新型学习方式,是今后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空间设计探究与创新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4)
高校图书馆参与到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当中,能很大程度地提升其社会价值。文章以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与第三方专业成果评价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服务的意义,介绍了双方的合作模式及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也指出了合作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践成果及经验供给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从传统的单一空间环境走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休闲空间作为一种积极的空间元素,对图书馆整体空间环境的改善起到很大的作用,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中休闲空间的界定范围及其带来的影响;归纳总结了高校图书馆休闲空间常用的几种设计手法;并结合具体实例加以研究,为高校图书馆的休闲空间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4,(8)
现代建筑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使用者对空间的心理感受是设计师设计的重要依据。而环境心理学主要从领域性、私密性及个人空问这三个方面研究了人的社会行为与空间之间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具体分析环境心理学在图书馆选址、环境设计、平面布局、空间设计、室内设计等各个方面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四川建材》2016,(8):83-85
以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为例,从文化影响、建筑形态及与其周边关系、色彩处理、空间体验等方面来探究建筑心理学在高校图书馆设计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从建筑心理学角度对高校图书馆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