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4,(14)
本文主要研究当时建造且现存的宗教建筑。追溯其历史沿革,并以民国时期武汉宗教历史建筑来对比同时期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对比武汉教堂与中国同时期其他地域教堂建筑从中看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并对民国时期宗教建筑作为历史时期城市物质存在进行鉴定,追溯武汉民国时期宗教历史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影响以及研究现存民国宗教历史建筑的可行性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和建筑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历史建筑文化资源,必须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历史街区和建筑也是城市中具有活力的动态有机体,需要更新和发展,本文以建立系统科学的历史风貌街区建筑的保护更新机制为基点,从保护与更新的界定,保护性开发机制的系统性,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保护机制的持续性等四个方面,对天津的历史风貌街区和建筑的保护性开发提出建议,以期使宝贵的历史建筑文资源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并在实施城市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家节俭务实的大政策背景下,街区的保护更新越来越成为塑造城市地域特色和实现美丽乡愁的关键。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和对国外优秀案例的总结,阐述对于街区更新的几个观点。1街区的历史不能止于民国到2011年,我国有历史文化街区438处。这些国家认可的历史文化街区多为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较少。但建国后的各个典型历史  相似文献   

4.
海玮 《城乡建设》2015,(2):24-25
2014年12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专员将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授予南京“颐和公馆”项目,表彰其对民国建筑的保护性修缮. 承载历史: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  相似文献   

5.
车通  王新文  艾宏波 《华中建筑》2020,38(3):127-132
民国时期,西安城市与建筑的发展特征并不清晰。通过对民国西安建筑规则在要求特点、发展动力、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发现:未殖民与侵略造成建筑制度的突变是其规则前提;主要使用地方材料是西安地方建筑规则制定的客观物质条件;现代战争与瘟疫对公共安全的威胁是推动民国西安建筑规则发展的动力。近代以"本土演进"为特征的城市建筑发展,由于工业化生产力限制,更多依赖于建筑规则作为生产关系进行整体推动的发展特征。研究民国地方建筑规则的发展,不仅为认识近现代地方城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地方城市建筑的近现代文化遗产保护认识及保护规则的制定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敏 《华中建筑》2000,18(2):101-105
文章选取三个代表性的问题对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的一些理论原则作了系统的阐述。首先阐述了保护传统住宅与居住街巷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分析了文物建筑在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与设计中的价值与作用,剖析了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最后,系统地讨论了保护与更新的辩证关系,包括保护的对象、更新的对象以及保护性更新的分期与渐进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乡村建筑是我国建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究乡村建筑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探讨乡村建筑更新与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乡村建筑更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的更新与保护策略,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搜集资料,论证了文章提出的更新保护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乡村建筑的更新、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简论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之文化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学鹰  张伟 《建筑创作》2010,(2):158-164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山陵等一批民国建筑经典是妥善保护的,对城南明清至民国的民居类建筑历史街区,也多次做过保护性规划。然而,近一时期有关南京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时有波澜和争议。在当前许多地方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并不与新建设相冲突,而恰可相得益彰的时候,笔者愿简述其文化价值,以期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古城南京——得到更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在民国历史建筑修缮和改造日臻受到重视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民国时期主要城市的人文脉络与地域文化、城市肌理与建筑特征,指出民国建筑叠合生长的原因,得到历史语境下现代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传承和更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6,(11)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加速,历史文化名村不仅因其历史建筑、聚落形态等物质遗产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更因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热点。但由于存在诸多认识理念和保护实践的误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更新与乡村旅游开发间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进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更新,协调乡村旅游开发与古村保护更新的关系,传承历史文脉,成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更新急需探究的问题。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福溪村结合其独特的古村风貌、自然资源和风水格局,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村落更新与格局调整,延续生态风水格局,打造特色旅游空间;通过村落环境整治和风貌保护控制,营造特色村落景观;通过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参与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游线,以期将福溪村打造成一个历史保护完善、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齐备的文化、生态、居住相互协调、融合的生态休闲旅游村落。  相似文献   

11.
从南京民国时期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了南京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新民族形式建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四种建筑类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阐述了南京民国建筑从民族化到国际性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夏青 《城市建筑》2006,(12):15-17
面对当前在旧城更新中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所遇到的种种尴尬和问题,笔者从保护与更新内容的界定、保护性开发机制的系统性、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保护机制的延续性四个方面,立足于建立系统科学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机制,探讨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使其在实施城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工业建筑遗产记录了工业发展的历程、承载着城市的工业文明,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是当代文明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南京拥有厚重的工业历史文化积淀,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遗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了近现代南京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史。文章简要回顾概括了南京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程和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南京颐和路民国公馆片区作为南京市目前为止遗留下来的最为完整的民国时期居住建筑组团,具有很高的建筑保护和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研究南京颐和路第十二片区的历史脉络和现状,分析该片区民国居住类建筑的建筑特色以及改造之前的片区部分建筑外立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针对该片区外部立面的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总结了该方面改造策略的优缺点,试图探索如何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更好地保护该片区,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保留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湘南地处湘粤桂赣交界处,明清以来古建筑文化沉淀深厚。石泉村是湘南一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古村落,其中家族宗祠、明清古民居和民国小洋楼等不同时期建筑类型丰富,体现了湘南建筑风貌发展延续的过程。本文通过现场测绘石泉村典型建筑形制平面、立面和剖面,掌握湘南明清、民国时期建筑空间尺度,记录当地传统历史环境要素,为湘南古建筑研究提供详实资料,为古建筑提供历史文化保护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复兴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大趋势下,传统建筑的更新再利用,连接着建筑遗产与乡村文脉、记忆、新需求等的关系。本文以丁屋岭客家传统民居更新为高校-乡村共建实践基地为例,探索基于最大化适应原有环境、空间、结构等的适度、适宜的更新设计;在高校-乡村共建目标下,促进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发展,以及提供与乡村建设结合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乡村复兴活化的可推广策略经验。  相似文献   

17.
形态学和类型学在哲学理念和方法上有很多类似之处,城市形态类型学结合了形态学和类型学的特点和长处,用来分析理解城市形态演变发展。本文以南京民国时期1912历史街区为例,运用城市形态类型学对1912民国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更新,采用实地考察等方法对街区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南京民国文化是南京历史上三大文化之一.其城市建设更是具有全国性意义,在中国文化史上起到承前启后、融贯中西的作用。通过大量对现存民国时期建筑、道路和功能分区的调查,对城市风貌各微观要素做出实际评价。运用国际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的准则,评价民国历史风貌保护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应该注重现有规划中忽视的可视性、可达性、可意象性、元素符号和控制区界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申慧  柳肃  郭宁 《中外建筑》2012,(1):68-69
目前国内对已毁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问题存在许多争论。许多学者认为,应该通过建筑遗存的现状保护来揭示隐藏于背后,导致破坏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从而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深度反思。笔者则从另一方面探讨了修复与还原已毁历史建筑在城市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中的重要作用。论文以"民国长沙"概念规划设计为例,依据历史资料对产生于近代长沙城,但逐渐消失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进行原样重建,重点关注老商号和公馆建筑。结合地块中现有的历史遗存,保护规划用地范围内的传统道路格局,恢复能够反映当时长沙市民生活的街巷。还原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长沙民国风貌历史文化街区。旨在通过这些历史建筑的恢复,唤起市民对特定历史时期长沙的城市记忆,缝补被割裂的文化情感,延续地域的文化特色。希望通过对"民国长沙"项目总体规划思想的阐述引发更多讨论与研究,以解决我国在城市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16,(Z2)
文章从解读国家、地方各层面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宏观要求出发,强调城乡并重的历史文化保护的必要性,拓展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视野,选取市域范围的历史镇村及其保护性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武汉市历史镇村保护性建筑普查的工作实践,提出历史镇村保护性建筑普查方法,明确普查范围对象、目标原则、内容要点、保护措施、成果形式和后续工作建议,将保护性建筑普查作为城乡规划编制的强制性内容,为历史镇村的保护与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