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宇丹 《江苏建筑》2021,(4):15-17,3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本应得到保护的古宅庭院,却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遭到破坏,这种不可逆的破坏对城市记忆与文脉传承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合理地修复和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柴园为例,以苏州古典园林造园理法为依据、空间逆构为策略,分析研究柴园空间的修缮成效,为江南地区传统宅院修复更新中的空间营造提供设计创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态空间向城市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对防灾韧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界对城市生态空间自身防灾韧性理论与实践的关注尚有不足.文章首先辨析了关于城市生态空间防灾韧性认知的"贡献说"和"自身说"两种观点,并从协同视角对其进行定义;其次,论述了城市生态空间防灾韧性的类型与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结合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案例,归纳了提升城市生态空间防灾韧性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美化运动"其后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原因,市政景观建设成为资本和权力追逐的对象,但其最主要的作为区域融合、链接历史、消弭空间阶层作用的"缝合"功能却被严重忽视。浮于表面化的"城市美化运动"必将导致城市空间尺度夸大、空间序列感丧失、城市文脉断裂、地域身份弱化、阶层分化空间分异,使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出现不可持续等问题。文章结合设计案例提出了以文脉观缝合自然与人文,以场所观缝合形象与内涵,以区域观缝合场地与城市、以生态观缝合当下与未来四点应对"城市美化运动"的城市景观设计策略,以期对当代景观设计研究起到裨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灾害频发成为严峻的城市问题,增强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推动韧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街区是城市系统的基本单元,开放空间是街区规划设计中重要元素。街区中尺度适宜,满足韧性城市要求的开放空间能够提升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文章以韧性城市视角下街区开放空间规划,基于人性化原则、综合防灾减灾原则和恢复力形成原则三个方面,提出防洪韧性策略、消防韧性策略、防震减灾韧性策略和社区安全韧性策略四个方面规划策略,进而推动街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时代的城市发展要求,探究城市空间深层的组合规律及其演化特征,是延续历史文脉、实现历史城区科学保护的基础.文章引入空间基因的概念,以生物遗传的逻辑类比空间传承过程,通过"构成要素—组合模式—表现性状—演化特征"四步骤,解析哈尔滨历史城区的空间特征,强调其结构性与动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濮阳市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为例,分析了小城市传统活力中心品质不高的问题,介绍了濮阳市以城区北扩发展新区为契机、营造新活力中心"濮阳市城市文化会客厅"的城市发展策略,阐述了其文化上延续杂技文脉,功能上统筹文化产业与公共服务,空间上塑造城市地标、丰富空间形式、注重文化细节的高品质新活力中心设计策略,对小城市延续文脉与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策略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借鉴"城市双修"理念,探讨邯郸市传统村落偏城村的空间形态,分析现状问题;然后基于定性的双修理念,从村域、街巷和院落三个层面为偏城村的空间形态修补更新提出策略,并应用空间句法定量研究数据解读定性策略,以期为此后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城镇特色消逝、千城一面等问题的突显,使得现代城市越发地沦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纯粹空间,产生诸多"无场所"现象。在今后的城市设计实践中,如何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公共环境品质、延续地域文脉,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场所理论与城市设计实践相结合,从注重"空间创造"转化为强调"场所营造",在城市设计中体现场所感。文章以贵州省金沙县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从空间到场所,从宏观到微观,对体现场所感的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城市普遍受到气候变化和城市扩张的干扰,广州琶洲中东区作为珠三角的微观城市组团,是珠三角韧性演进表达的载体,以其为例探索整合城市与生态环境的韧性设计机制。首先辨析了城市韧性的分析方法、策略及评价体系,对珠三角的脆弱性进行背景研究;然后通过对琶洲中东区的脆弱性分析和灾害模拟,提出3个层次的韧性整合策略,包括连接现有破碎的蓝绿系统的结构性策略,构建基于公共交通为导向(TODs)、垂直水岸的步行可达空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分散式雨水存储系统与多用堤岸模式的节点处理;最后利用GIS、Fragstats和Depthmap等软件平台和数据分析手段,对韧性策略和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并给予反馈,从而构建起微观城市组团层面全过程的"分析—策略—方案—反馈"的韧性城市设计框架。结果表明:运用基于"策略—反馈"机制的方案设计有助于提升景观连接度、空间集成度,有效适应洪涝干扰,更好地落实城市韧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建筑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传统地域建筑技术是文脉的载体,材料是地域建筑技术的重要支撑。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对地域传统材料的适宜性利用,将有助于延续当地的建筑文脉,解决地域文脉割裂的问题。文章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为例,对传统建筑材料的适宜性利用进行分析。基于"绿色+文脉"乡镇建设的技术理念,针对地域材料的局限性,提出墙体力学性与耐久性、空间尺度、防寒保暖性的改造策略,为改善吉林省乡镇建设文脉的割裂问题提供了借鉴,有利于吉林省乡镇建设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处于新的十字路口,历史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创新均需要以文化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面对我国”城市黄金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抓住城市振兴的机遇,激发旺盛的城市活力,促进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今天人们对待城市文化的观念和方式,决定着城市走向未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山水城市”论及的相关问题已成为众多学者热衷的话题。其在实践过程中对51导城市建设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该文既从古今中外这一宏观的角度论述了“山水城市”观的主要特点及成就,也探讨了“山水城市”论应用于现实时所遭遇的问题。同时结合具体的城市,说明山水文化应用的前号。  相似文献   

13.
李颖春 《时代建筑》2011,(2):163-163
首届香港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是建筑文化界一个重要而受欢迎的事件,它加强了亚洲城市的建筑师、建筑学系及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交流讨论,同时也为都市状态及建筑未来的可持续性议题提供持续对话的机会。(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院长王才强)  相似文献   

14.
潘伟超 《新建筑》2006,(2):20-21
绘画是一种通过对事物外在表象的描绘和表现.传达出事物所投射的内在精神和本质的艺术。一般人习惯于城市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然而艺术家则会站在远处打量那些喧嚣之中的“城市”,通过城市这个主题来叙述人与客观事物以及现实生活之间的情绪和感触。作为迷恋于架上绘画感受的艺术家,试图以架上的语言方式朴实地直述我们的城市和建筑。  相似文献   

15.
垃圾问题正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妥善解决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问题,环保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此之前,三部委还发布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四部委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  相似文献   

16.
城“市”析     
郑琦 《华中建筑》2009,27(3):212-214
该文回顾并论述了城“市”的历史源流。“市”最初出现于人类集聚点,其出现为集聚点乃至“城”成为城市提供了可能。早期“市”的规划受到封闭管理理念的影响,布局严谨。唐宋之际,市坊制发展成街巷制,街市逐渐兴起,古人的诗句透露出相关信息。元明以降,专业街发展迅速,城市的地名留下了显著痕迹。  相似文献   

17.
关于温州建设“山水城市.家园城市.网络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州城市化为例,系统探讨了中心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与环境系统整合,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提出反温州建设成为“山水城市.家园城市.网络城市”的总体构想及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去病 《南方建筑》2004,(1):19-19
收到《上海城市规划》2003年的第二期,中间夹着一份《未来都市方圆》的征订单,征订单上说,这本书是将近年来,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局开展的一批大规划项目公开招标的投标资料出版,供社会参考。书中辑录了自1999年至2001年上海的14个重大规划项目,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  相似文献   

19.
关杰灵 《华中建筑》2009,27(1):11-12
该文简要介绍了“山水城市”的定义及其袁述公式,并在阐述中山市具备创建“山水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中山在创建“山水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这些不足提出了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名城和创立本土艺术品牌,构建艺术城市的两点设想,为中山建设“山水城市”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宜居城市”到“宜居区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定位,引发了“宜居城市”研究和排名的热潮。在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趋势下,城市不再孤立存在,社会、生态、交通等城市问题也开始呈现区域化态势;面对城市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单个城市往往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宜居”。在这一背景下,尝试从区域的视角进行“宜居”探讨,提出了“宜居区域”的要素系统,并尝试构建“宜居区域”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