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分析了高铁客流特点与高铁车站接驳交通要求,总结了高铁车站接驳交通系统设计方法,并以高铁徐州东站区域规划为例,运用高铁车站快速接驳系统设计方法与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多通道理念,介绍了徐州高铁车站接驳交通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2.
《市政技术》2019,(6):162-165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是大城市居民出行不可替代的交通方式。为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需要构建高效、便捷的地铁车站交通接驳系统。因此,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交通功能、区域位置、服务对象、客流特征等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交通接驳方式以及交通接驳设施规模的测算方法。经过实践检验,该方法对提高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交通接驳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未结合周边建筑的形式、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接驳空间与周边建筑的结合概念。系统地介绍了三种车站接驳空间与周边建筑结合的主要模式,分别从空间组织、功能组织、交通组织三个方面剖析了不同结合模式,并结合国内外具体的案例印证了这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刘海洋 《四川建筑》2021,41(3):72-74
随着城市建设进入高发展时代,在城市的聚集效应下,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得城市空间环境变得拥挤,同时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显著,基于TOD模式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发展,能够极大缓解城市压力,为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文章通过探索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国内成熟的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开...  相似文献   

5.
高铁选址是高铁建设规划中颇具 争议的环节。本文提出一个解释我国高铁站 点选址的多主体概念分析框架,指出乘客、 铁路公司、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站点设 置的需求存在差异与冲突,这四股需求力量 的相对重要性塑造了站点选址结果。结合我 国典型高铁站点选址案例,基于该框架,剖 析高铁站点选址的背后的动因与逻辑。除受 制于技术和环境因素,选址还受到政治经济 因素影响: 注重客流需求的特大城市,通过自 身的政治经济实力可以将站点设置于城市中 心;轨道公司从降低成本、保证速度的原则 出发,选址优先考虑重点城市,这造成其余 城市选址更为被动;以均衡发展为目标,中 央政府赋予沿线地方政府设站的权利,同时 也带来盲目设站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地方政府更注重高铁经济带来的土地红利,倾向于选择具有可开发用地的选址,但在土地与交通利用 规划协同程度不足的情况下,难以到达预期的站城融合开发效果。随着铁路建设投融资机制 的进一步改革,各个主体间的关系正处于变化之中。探究高铁站点选址背后的机制,对于促进高 铁站点站城融合以及有效引导城市空间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琪 《四川建材》2014,(2):170-172
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桥-建结合车站"中车站主体与区间桥梁接驳方式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按照现有的接驳方式分为:①车站边跨盖梁(桥式车站)、框架梁(框架式车站)设置牛腿;②车站边跨设置双柱,区间箱梁或"U"型梁与车站主体脱开。通过调查和分析,按照车站受力特性,结合车站建筑设备功能和要求,分析两种接驳方式的利弊,在具体工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使用条件选用不同的形式,完善了"桥-建结合车站"中车站主体与区间桥梁接驳方式概括和总结,并为以后的实际工程起到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绿色换乘”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绿色换乘理念为指导,采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枢纽三个层面探讨了的高铁枢纽接驳体系的构成要素、建构原则和目标.最后从四方面提出了实现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一体化接驳体系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涛 《住宅科技》2020,(3):56-58
郊区轨道交通站点的有效接驳是提高轨道交通站点覆盖范围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上海郊区轨道交通建设的经验,首先从定量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站点步行、自行车、公交和小汽车四种方式的接驳特性;然后从定性的角度研究四种接驳方式的接驳特征;最后结合用地特征,研究郊区居住型站点轨道交通接驳问题,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轨道交通的接驳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9.
香港地铁车站人行接驳系统对地铁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山西建筑》2010,36(24):30-31
从香港城市形态特征和轨道交通网络发展历程出发,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别介绍了香港地铁车站人行接驳系统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各类人行按驳设施等,论述了香港地铁车站人行接驳系统的建设对内地城市地铁建设的重要启示,以完善人行接驳系统。  相似文献   

10.
11.
武汉火车站现代化交通枢纽综合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火车站是一座运用全新理念设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文章从城市副中心及站区规划、车站高架式立体空间布局、新型进出站流线模式、建筑形象与地域文化的契合、结构和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等方面,论述了车站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相互作用以及车站建筑设计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厦门北站的总体交通规划、客运站房交通流线设计和广场地下空间内部交通组织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厦门北站交通枢纽工程交通组织设计,阐述了作为城市重要的铁路客运换乘枢纽,必须以整体交通策略和交通组织方案为前提和导向,才能保证交通枢纽内部总体布局和内外衔接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都陆续建设出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造型优美、复合交通的高铁站房,成为了城市地标性建筑。钢结构因为具有自重较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方便、造型设计自如等众多优点,被大量地运用在高铁站房的建设当中。但是,因为高铁站房钢结构工程的结构十分复杂,施工环境相对复杂,施工难度大,传统建设下各个阶段信息相对独立,缺乏可追溯性,整体信息化运用水平还相对较低。本文通过对高铁站房钢结构工程建设进行分析,充分运用BIM技术、云技术,打通了数据传递链条,实现钢结构从设计、深化设计、预制加工、物流运输、现场安装、结构交验的信息无缝传递,做到了钢结构构件及焊缝级别的可追溯性,提升了管理沟通效率,加快了施工工期,形成了钢结构BIM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新模式,丰富了高铁站房钢结构工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天津西站是集中了诸多交通方式的特大型综合性枢纽,同时还是市级商务、商业城市副中心,是京沪高铁沿线5大始发站之一。针对天津西站复杂的交通特性,在交通设计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公交优先、远近结合、均衡集散、立体换乘"5个交通设计新理念,在人性化、合理化、经济化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从而达到枢纽内外交通始终处于有序高效运行状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济青高铁是国家规划“八纵八横”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三横五纵”快速铁路网的“脊梁骨”。本项目站房具有结构造型新颖、工期任务重、管线施工复杂等特点,利用BIM技术旨在全方位提高项目管控力度,实现精细化管理。本文介绍淄博北站、潍坊北站应用BIM技术进行安装管线、幕墙、装饰装修深化设计,应用济青高铁BIM平台实现多专业融合、安全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变更管理等,引入最新的VR技术、三维扫描技术、智慧工地系统等助力项目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本项目通过BIM技术应用,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精准控制项目造价,简化项目管理流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管控,为企业后续承建铁路站房项目的BIM技术应用提供可参考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铁快速建设促发集聚效应,站区 交通可达性提升,带动不同要素的空间流动 和人的集聚,形成发展动力。人群集聚状态 可以反馈并有效指导站区空间规划,已有研 究由于数据的限制等原因,多聚焦于站区空 间形态、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人群集聚定量 分析及影响机制的研究不足。本文采用手机 信令、高德地图POI等大数据和传统数据, 对北京、上海、重庆、成都4个城市的13个高 铁站区人群集聚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 分析,按照“人群特征—影响因素—影响机 制—规划应对”的逻辑主线展开研究。抽提 并分析交通服务设施、商业商务设施、公共 服务设施、车站区位等人群集聚的显著影响 因素,深度剖析高铁站区人群集聚的影响机制,探明站区发展的基础支撑力、节点综合力、场所驻留力的作用机理,提出“人—站—城”多视 角统筹空间关系、“时—空—量”多层次构筑高效交通、“圈—境—业”多维度动态规划站区等 相关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配套工程,同时也是京沪高铁的终点站。该工程为钢结构体系,其形式多样、施工现场多个工程同步进行、施工环境复杂、工期要求紧,为此,对不同结构采用了不同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工厂分段制作、现场原位拼装、整体同步提升;8台大型行走式塔吊跨内行走,大流水结合综合安装;地面节间总拼、临时支撑稳定、高空分段安装。由此,保障了京沪高铁虹桥站的铜结构安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空间经济学方法,结合 GIS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我国京沪高铁沿线 城市发展分异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 示近十年来,高铁网络的建设扩大了沿线各 行政级别城市之间的分化,并且这种发展分 异与高铁网络中知识资源流动和商业商务资 源流动的不同趋势具有相关性。地县级城市 应当顺应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向,将宝贵的空 间资源更多地投入于科教事业,从而为区域 产业的重整和分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姚海容 《规划师》2006,22(6):38-40
上海铁路南站广场景观设计贯穿着"以流为主"的设计思想,将广场分为内环、中环、外环三部分,体现"动静之间,相互依存"的设计构思,以圆形广场衬托圆形站屋,采用射线、直线及弧线为基本构图元素,体现现代、简洁、大气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薛林平  石玉 《华中建筑》2012,(3):163-169
火车站作为近代中国新出现的重要建筑类型,因其独特的政治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中西合璧、不拘一格的建筑风貌。这些火车站往往设计优秀、价值颇高,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域主义的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该文以天津静海站为例,首先通过广泛查阅史料和现场调查,梳理其由规划到建设的建筑设计过程;其次,列举大量同期德国本土建筑及山东德式建筑实例对比归纳其建筑设计语言,试图其探索风格背后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