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会展中心建筑的广义地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剑峰  钟健 《四川建筑》2005,25(1):49-50
会展中心建筑是由展览建筑演进而来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议与展览两个方面。广义地域性建筑作为应对建筑文化趋同的一种策略,它起到连接地域性与全球性建筑文化两极的链接作用.以广义地域建筑理论为切入点研究会展中心建筑,对整合和推广该建筑类型具有较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体育类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是指体育类建筑与其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当地文脉及城市形态等因素的关联互动。该文通过对其地域性创作手法的多层次分析,以及地域性设计手法的探讨,为体育建筑的设计提供借鉴,进而为地域性在设计中的实现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3.
体育类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是指体育类建筑与其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当地文脉及城市形态等因素的关联互动。本文通过对其地域性创作手法的多层次分析,以及地域性设计手法的探讨,为体育建筑的设计提供借鉴.进而为地域性在设计中的实现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城市面貌逐渐趋向于一种"千城一面"的状态,建筑如何反映地方特色逐渐被设计师重视起来,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投入到对建筑地域性的思考。然而,建筑地域性所涵盖的范围使得建筑的在地特征不能被准确地表达出来,甚至,为了适应高效建造出现模式化地域主义的倾向,这也促使当代建筑师开始对"在地性"建筑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5.
李灵 《重庆建筑》2014,(11):23-26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建筑与传统地域建筑之间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而现代地域性建筑作为解决建筑的地域性和全球化之间矛盾的一种策略,起到了协调这种矛盾的纽带作用。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建筑实践的分析,归纳总结出现代地域建筑的表达方法和设计手法,对现代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
马敏 《新建筑》2014,(1):108-111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构筑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在“广义地域性建筑”理论的催化作用下,大批具有复杂性形态语言的地域性建筑应运而生,呈现出“地域性与复杂性融合”的特征,推动着当代地域性建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青 《南方建筑》2006,(7):78-80
本文通过对“地域主义和批判的地域主义“,“地域性“,“建筑的地域性“等概念的辨析来探讨“地域性建筑“的内涵,提出“地域性建筑“是一种创作的主张,讲究“此时、此地、此情“,是一种智慧、情感的结合,是主张人、建筑、生态相结合的时空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宏观背景下,地域性成为影响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代拉萨城市建设,由于多数设计者缺乏对传统藏式建筑的足够认识和把握,建筑创作过程草率、急躁,导致城市地域性逐渐丧失。文章从梳理拉萨当代建筑地域化探索之路入手,基于解读传统建筑特征,来分析当代拉萨典型地域性建筑创作案例中的策略与手法,旨在探求具有传承与创新意义的地域性建筑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特点,研究了适宜当地气候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文章从建筑的规划以及建筑的单体设计手法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建筑可持续发展下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应变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性"建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夏明 《华中建筑》2003,21(2):19-20
中国的地域性建筑是一种蕴涵着巨大创作潜力的倾向。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关系,对传统建筑的理解也应抛开形式,转向功能、意义及人们的生活空间。最后指出在中国不同城市的不同地区,应采用不同建筑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余斡寒  周波 《新建筑》2012,(5):106-109
廊作为建筑类型和符号,在中国当代建筑创作实践中被广泛运用。将相关设计思路归纳为三种倾向,继而分析汤桦的建筑设计作品中线型元素的应用,归纳为以类型学方法展现廊在建筑、城市双重尺度上表现力的设计倾向。在对这些设计倾向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廊作为明确符号意义的建筑类型,进行了一系列建筑设计实践,进而提出以廊为主题的地域建筑设计思路,并以相关的四个作品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12.
林玮 《南方建筑》2006,(11):81-84
针对当前传统文化街区建设“千街一面“的困惑,本文结合遵义黔北风情一条街的设计,从主题定位、空间塑造方法、建筑设计理念、地域特色的体现等方面进行解析.并提出具有地域特色文化街区的塑造不是简单的对古典形式的模仿,而是挖掘地域建筑内在的精神实质,创造出传统的现代的新建筑.  相似文献   

13.
李旭  柳肃 《华中建筑》2012,(11):174-178
通过对湖南大学建筑系近年来在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二、三年级当中进行的关于地域建筑文化方面的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回顾,该文提出了从设计目标及命题到教学实践过程以及设计成果评价方面的的教学探索和思考。针对如何在建筑设计课程当中加强学生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关注并成功表达,该文设计了一系列的课题,并从与学生的互动中总结了一些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振宇 《华中建筑》2005,23(2):21-22,43
该文对“新、特、奇”的内涵作出了界定,阐明了“新、特、奇”与建筑美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新、特、奇”是我国建筑美寻求多样化发展的一种探索,是中国建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对建筑形式的“新、特、奇”与城市的美的关系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石”文化及其对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物质的需求及对精神的寄托,成为了建筑的起源和发展的原动力.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石头"文化的阐述比对,分析其对各自不同建筑及空间的产生、发展的影响,凸现建筑的物质性以外的精神性.这种认识对发掘建筑的文化内涵,提升建筑的文化品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梅冬杰 《山西建筑》2008,34(4):40-41
针对现代建筑对地域建筑的破坏,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建筑师的查尔斯.柯里亚,对印度的传统和地域特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主义风格,其建筑实践和理论对正处在探索民族建筑特色的中国建筑师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受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建筑”之风盛行,但却缺乏中国文化内涵的支撑,因此,研究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坡屋顶作为建筑单体的视觉核心,形成了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的重要印象。该文将坡屋顶作为切人点,研究其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多种应用手法。  相似文献   

18.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对建筑消隐有着独特的理解,对具有消隐特质的开放型空间的创造以及对材料的粒子化建构等有着独特的阐释。该文旨在通过结合隈研吾的相关作品,从建筑消隐的缘由、媒介以及手法等三个角度来分析解读其著名的建筑观——“材料让建筑消隐”。提出隈研吾建筑作品的主题是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建筑的视觉表现,建筑通过消隐弱化自身以彰显自然。  相似文献   

19.
刘源 《山西建筑》2009,35(28):40-41
针对建筑与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主要从合肥地区的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园林特点三个方面对合肥地区的地域文化做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希望能够给想了解合肥地区地域文化的建筑师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的建筑创作实践一直受到“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困扰,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建筑市场化使建筑的地域价值逐渐衰落,大量国外设计机构的介入又使建筑创作逐渐走向“全球化”,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发展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更加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使命。本文简述了中国地域建筑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的地域建筑思潮不是现在才有的,其自中国近代建筑学科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发展,并将随着时代与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