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城市设计运行成为公共干预、协调建设活动中各种利益的工具;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城市设计从静态蓝图变为动态的运行过程。城市设计实施评价正是这一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重庆渝中半岛城市设计的实施评价为实证案例,分析了城市设计运行中面临的机制性问题,并以建立城市设计利益协调机制、部门协作机制和加强管理技术手段支撑作为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公共政策视角认为城市设计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针对法定城市规划体系中二维城市总体规划,从三维乃至四维角度的控制和引导城市空间形态,成为沟通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转换器。从公共政策视角通过对城市设计地位确立、内容形式、规划实施、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发挥城市设计在城市特色化建设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侯驰 《建筑与环境》2007,1(6):123-124
城市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是我国一些滨水城市完善城市形象、塑造公共空间的直接手段,本文试图从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所关注的城市微观形态方面入手,分析城市设计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归纳出评价滨水区城市设计的一般标准。  相似文献   

4.
罗震东  廖茂羽 《规划师》2013,29(6):10-17
引入西方城市规划评价理论与方法后适应性改造的缺失,以及中国城市规划评价实践创新的匮乏,是中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评价发育不足的重要原因。促进城市规划实施过程评价的发展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重视城市规划尤其是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政府运行中的实施机制,另一方面应积极寻找城市总体规划在政府运行过程中的踪迹,探寻城市规划在政府运行中的转化程度,从而在规划目标与实施结果之间建立解释的桥梁,为规划动态更新指明方向。研究以《奉化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的实施评价为例,透过政府运行的视角,剖析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机制,进而通过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和五年发展规划追踪城市总体规划在政府实施过程中的踪迹,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过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提高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有效性与可操作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王鸣  沈颖溢 《规划师》2010,26(3):19-24
当前城乡规划实施评价存在规范性差、主观认知不足、方法论缺失等问题,使其难以有效开展,可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内容体系、评价组织与方法、结果判定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实施评价内容应围绕目标实施、空间发展、公众参与和措施落实四个领域展开,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和空间发展落实,并以近期建设为重点评价时段;实施评价组织宜采用第三方主导、多方参与的模式,评价方法应注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目标评价与规划实施过程分析相结合;评价结果判断应包括对规划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和对规划实施过程的检测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邓昭华  刘垚  汪坚强 《规划师》2013,(12):110-115
0引言"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纽约经验[1],本文重提"公共政策",源于城市设计指引背后的价值取向、利益分配、决策与实施,是评价其优劣、实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空间理想缺失、忽视多元主体利益、作为管理工具的不足等因素,导致我国城市设计存在数量增加但成效不显著的现象[2]。城市设计是一个旨在塑造理想建成环境的过程[3]。无论是从社会背景、个体需求出发,还是从空间形态承担的社会意义来看,空间形态被寄予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空间理想呈  相似文献   

7.
格网——城市区段空间形态设计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正  韩冬青 《城市规划》2003,27(3):69-72
讨论了城市区段空间形态设计的格网方法 ,从过程性和复合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解方式 ,对认识城市空间形态的两种不同视角及组织城市区段空间形态的两种不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相关国外城市设计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从格网的生成、调整和深化设计等方面探讨了运用格网模式组织城市区段空间的基本方法。最后 ,结合城市设计实践进一步引介了格网方法的理性特征和应变方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空间的加速开发利用,使得以轨道交通为依托的综合体地下空间设计研究备受关注。通过对整合理念的梳理,建构整合设计逻辑框架,在城市尺度下,从功能、交通、空间、环境四个方面提出整合设计策略,并从可达性、协调性、开放性、标志性四个方面提出整合设计效果的评价要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超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从城市空间的结构、景观、功能、环境等四个方面阐述两者的互动关联,并初步建构超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互动关系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是我国干旱地区形态学和气候学的特色城市,由于气候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增长缓慢,城市发展大多依靠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要素评价方法,可对城市风热环境的评价起到重要参考作用。文章针对中尺度的城市空间形态,以吐鲁番市3个不同时期的城市设计为例,选择自然要素、城市要素和生态要素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自然要素方面方案Ⅰ评价最高,城市要素方面方案Ⅲ评价最高,生态要素方面方案Ⅲ评价最高;3个时期呈现的城市空间形态和自然环境适应机制,结合该地夏季热环境气温极具代表性,具有风热环境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志刚  王金桀 《建筑》2014,(7):53-54
本文以某转运站结构的振动产生原因为基础,从设计、施工、设备运行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转运站振动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城市设计导则是为城市设计最重要的控制手段,它是为城市设计的实施而建立的一种技术性控制框架。导则由此而成为城市设计具体引导与管理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成果。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具体控制过程及方式,思考其操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探讨导则通过何种控制途径、方式、语言,才能有效的引导形成优秀的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3.
山地高密度空间是城市热环境研究中一类特殊的空间形态,具有空间建设密度高、地域条件复杂、社会活动强度高等特征。对城市热环境评价方法进行梳理与回顾,从城市微气候、空间形态、山地地形地貌、社会活动强度四个方面对山地高密度城市热环境的影响机制进行讨论,提出通过增设通风廊道、营造山水化蓝绿空间和强化高密度合理开发等设计策略协调作用,提升山地高密度城市热环境品质,营造舒适的山地城市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4.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曙  翁一峰 《城市规划》2006,30(12):45-48
从编制技术层面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认为在技术控制指标体系、空间环境质量控制、和城市文化特性引导三个方面存在不足,进而提出运用二元控制体系的方法加强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重新界定需要控制的设计元素,并提出控制这些元素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石  袁敬诚  张伶伶 《华中建筑》2022,40(2):113-117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研究的目标与重心发生了转变.通过城市设计过程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有效控制,已成为新时期城市空间发展与管控的必要手段.该文基于我国城市规划管控的发展历程、现实需求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城市设计过程中空间肌理形态控制的内容与方法;通过类型控制、参数控制与量效控制三个层次的深化研究,提升城市...  相似文献   

16.
总体城市设计中的高度形态控制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高度形态作为城市空间在三维层面的关键维度,体现了城市经济活动聚集的容量和能力,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景观形象,因此对城市高度形态的控制是总体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针对总体城市设计工作中高度形态控制的特征与难点,提出了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编制思路和技术路线,包括城市高度形态的空间解析方法,建立基于刚性格局、评价模型、多元情景、美学修正等流程的高度形态整体布局方法,并通过"空间高度-控制强度"双重维度的管控矩阵对总体城市设计中高度形态的实施进行调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市建设状况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组成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三个方面之一,为此提出其作为一种状态性的评价,仍需要从城市总体规划作用和总体规划实施绩效两方面进行解释性的评价.在基于城市建设状况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基础性评价”通过将规划实施评价年限中的城市建设成果与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进行比对,揭示出城市建设行为与规划结果的符合程度或一致性;对于与规划成果不相符合的内容,应进行“甄别性评价”,从合理性和效果性两个方面,剖析这些不符合规划的建设成果产生的原因及其使用效果是否与总体规划的原则和目标等相一致;“结构性评价”则通过梳理所有建设成果的空间结构关系,评价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实施程度以及这些建设成果对此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魏皓严  郑曦 《室内设计》2012,93(4):23-26
城市设计在指向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一个相反相成的局面:一方面所涉及的社会理论知识越加深广,另一方面对空间形态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二者缺一不可。针对于此,本次城市设计教学改革试点实施"齐步走"的程序,以角色分析和空间计策作为主要手段,从社会分析与空间形态设计这两个基本方面引导和训练学生。最后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混搭"作为统一的空间计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多样化且合理的空间形态设计成果,证明了本次教学改革的基本成功。  相似文献   

19.
魏皓严  郑曦 《室内设计》2012,93(5):53-57
城市设计在指向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一个相反相成的局面:一方面所涉及的社会理论知识越加深广,另一方面对空间形态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二者缺一不可。针对于此,本次城市设计教学改革试点实施“齐步走”的程序,以角色分析和空间计策作为主要手段,从社会分析与空间形态设计这两个基本方面引导和训练学生。最后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混搭”作为统一的空间计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多样化且合理的空间形态设计成果,证明了本次教学改革的基本成功。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空间快速增长背景下,开展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评价研究,有助于解决城市空间增长中出现的问题,可为确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制定空间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评价方法旨在定量、客观地判断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要素配置与运行是否合理、高效和公平。笔者建立了结构配置效应、经济配置效应和公平配置效应3个方面的评价体系,通过目标法对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进行评价,得出空间增长效应评价函数。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2004—2013年间的城市空间增长效应总体呈上升发展趋势,结构性、公平性趋好;合理配置效应和经济配置效应波动显著,反映出城市建设面临的用地结构优化、用地效率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