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考察生物沥浸法对常规脱水污泥(指在浓缩污泥中加PAM等高分子絮凝剂并经带式或离心脱水后获得的含水率在80%左右的脱水污泥)进一步深度脱水的效果,将常规脱水污泥用中水稀释成含水率为97%左右的液态污泥后,采用批式运行模式进行生产性生物沥浸法调理(每批次处理污泥为60 m3),然后在不加任何化学絮凝剂的情况下直接用隔膜厢式压滤机进行压滤脱水。结果表明,以浓缩池含水率为97%的浓缩污泥作为对照,在上批次沥浸污泥(接种物)与待处理的液态污泥体积比为1∶1时,生物沥浸过程可在24 h内完成,污泥比阻由沥浸初期的3.56×1012m/kg降低至0.43×1012m/kg。生物沥浸后的污泥通过150 m2的隔膜厢式压滤机,在1.2~1.5 MPa压力下压滤1.5 h,泥饼含水率可稳定地降低到60%以下,外观呈土黄色块状,无臭味。经检测,泥饼有机质和高位热值在生物沥浸处理前后没有降低,且压滤液清澈,无色无味,COD为120~170 mg/L,总氮为40~60 mg/L,总磷在0.5 mg/L以下。可见,常规脱水污泥经稀释后进行生物沥浸法深度脱水处理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江南污水处理厂水质提标及三期扩建工程完成后污水总处理规模将达到72×104 m3/d,预计污泥产量为500 t/d(含水率为80%)。为进一步推动污泥的处理处置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并为稳定化和资源化创造良好的条件,该污水处理厂新建了污泥处理系统,采用生物沥浸深度脱水工艺,产出泥饼不再黑臭,含水率降至60%以下,体积比浓缩污泥减少90%~95%。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营,在75%的生产负荷下,可稳定产出含水率约60%的泥饼约80 t/d,基本实现设计目标。总结了生物沥浸深度脱水工艺的中试、工程建设以及调试运行的主要内容,列出了较为详尽的试验数据及工艺参数,对其他类似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及运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作为生物沥浸对象进行脱水预处理,研究了生物沥浸细菌的培养及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将回流污泥上清液分别接种到SM液体培养基和9K液体培养基,通过分离培养、富集获得以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主的生物酸化细菌,不断转接使培养基pH值降到2以下所需时间由最初的8~10 d缩短到3~4 d,然后共同接种到浓缩污泥中,经强化培养获得生物沥浸的接种物。不同营养物质投加量的沥浸试验发现,当其他条件保持一致时,S投加量为2 g/L的试验组降低体系pH值、提高体系ORP的能力要强于投加量为1 g/L的试验组;在S投加量一定的情况下,Fe SO4·7H2O投加量2 g/L时生物沥浸效果较好。生物沥浸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经板框脱水可使泥饼含水率降到65%以下。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污泥脱水和病原微生物灭活为目标,以S~0和FeS_2为能量底物,利用嗜酸性硫杆菌复合菌群对初始p H值在3.0~10.0范围内的城市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处理。结果表明,当达到最佳沥浸时刻时,污泥比阻由(2.7~2.8)×10~(12)m/kg降至(2.1~3.9)×10~(11)m/kg;沉降率由68%~75%提高至79%~86%;对SS的去除率达到7.2%~38.3%。当初始p H值为5.0、生物沥浸48 h时,污泥脱水和沉降性能均达到最佳状态:比阻由2.8×10~(12)m/kg降为2.1×10~(11)m/kg,沉降率由69%升至83%,SS去除率为16.1%。在不同初始pH值下对病原微生物的灭活率均在99%以上,初始p H值对灭菌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沥浸微生物对浓缩污泥与添加聚丙烯酰胺(PAM)的脱水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处理,同时采用厢式压滤机在0.35 MPa的压力条件下,对生物沥浸前后的污泥进行脱水。结果表明,经过生物沥浸处理,浓缩污泥与稀释后的脱水污泥的CST值可分别降至11.8、14.6 s;沥浸结束后静置24 h,上清液所占比例分别从原来的12.5%、24%升至31%、42%,两种污泥中Zn的溶出率分别为66.65%、59.13%,Cu的溶出率分别为13.31%、23.55%。对浓缩污泥直接进行压滤脱水,泥饼含水率高达75%;加PAM调理后再脱水,泥饼含水率达68%;而经生物沥浸后再脱水,泥饼含水率可降至58%。可见,在相同脱水条件下,生物沥浸法对污泥的调理作用要优于PAM。  相似文献   

6.
桐乡城市污水处理厂为提高污泥脱水率,采用了生物沥浸与厢式隔膜板框压滤系统,其中生物沥浸利用嗜酸性硫杆菌的生物氧化及生物酸化作用来改变污泥的性状以达到进入板框压滤的条件。主要介绍了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运行情况。采用生物沥浸后,污泥脱水无需再添加其他絮凝药剂,可确保泥饼含水率60%,节省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7.
废弃物与沥浸污泥的好氧堆肥效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沥浸污泥为原料,开展了污泥堆肥配方研究;同时结合某污水厂污泥处理案例,比较分析了不同污泥处理工艺的成本与效益,以探讨沥浸污泥堆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根据来源广泛、发酵效果较好、适宜本地的原则,沥浸污泥堆肥原料的最佳配方为污泥∶蘑菇渣=4∶1(质量比),其次是污泥∶鸡粪∶草炭=2∶1∶1(质量比);沥浸污泥静态好氧堆肥的产品为有机肥,其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采用"生物沥浸干化+条垛静态好氧发酵"工艺处理某污水厂污泥,与现有的"污泥脱水+槽式好氧发酵"工艺相比,可使占地减少一半,并且投资少、处理成本低、产值高、处理过程对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第六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采用改良式A/A/O二级生化处理+纤维转盘滤池深度处理+二氧化氯接触消毒工艺,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生物沥浸和板框式压滤机脱水工艺,近期建设规模为10×104m3/d。介绍了该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的确定、主要构筑物的工艺设计参数以及工艺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利用生物沥浸改性后污泥基生物炭去除废水中Pb^2+和Cd^2+的可行性,以生物沥浸改性后污泥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测定了该材料的性能和吸附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pH值、生物炭投加量对吸附Pb^2+、Cd^2+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来揭示吸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经生物沥浸改性后污泥基生物炭的重金属含量降低;吸附Pb^2+和Cd^2+的最佳pH值分别为5、6,最佳生物炭投加量均为2 g/L;其对Pb^2+和Cd^2+的吸附均能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在25、35、45℃三种温度下对Pb^2+、C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0.68、39.95、43.93 mg/g和19.82、28.58、32.29 mg/g,吸附过程均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且为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高成本的污泥干化,以某污水处理厂脱水初沉污泥为原料,通过异位异相催化制取生物柴油并将其与传统的干污泥原位酸催化制取生物柴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脱水初沉污泥为原料,经硫酸酸化并采用正己烷为提取剂,在50℃条件下提取8 h时,脂质最大提取率为13.37%,为未加酸脱水污泥脂质提取率的3倍左右。此外,Al Cl_3·6H_2O催化污泥酸化后提取的脂质制取生物柴油的最大产率为6.66%,略高于传统干污泥原位酸催化制取生物柴油的产率,且其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种类及比例与后者基本相同,但制取1 g生物柴油的能耗仅为68.73 MJ,不足后者的1/3。因此,以脱水初沉污泥为原料,通过异位异相催化制取生物柴油比干污泥原位酸催化制取生物柴油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1.
生物沥滤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温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林城市污泥作为处理介质、单质硫为能量底物、土著硫杆菌为主要的沥滤微生物,对10~40℃下生物沥滤的酸化效果、沥滤微生物活性和去除重金属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质硫的投配量为3 g/L、曝气强度为1.0 L/min的条件下,当温度为10~30℃时,升高温度能明显提高污泥酸化速度和微生物活性.为缩短生物沥滤时间和提高酸化效果,沥滤体系的最佳运行温度范围为20~30℃,其中温度为28.9℃时沥滤微生物的活性最强,此时硫酸根的产率为461.66 mg/(L·d).从达标处理和低能耗运行的工程角度考虑,生物沥滤温度可控制在20℃.5 d后对Cu、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47.45%、77.07%和80.57%,残余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污泥农用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2.
高碳氮比下生物污泥增脂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污水生物污泥在不同碳氮比(70、140和210)基质条件下的连续培养,研究生物污泥增脂的历程及其对后续制取生物柴油的影响,并考察在此过程中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C/N值条件下培养的生物污泥制取生物柴油过程中,生物柴油产量均在培养5 d时达到最大,且碳氮比值越高则生物柴油产量越大,碳氮比值为70、140和210条件下培养的生物污泥原位酯化制取的生物柴油产率分别为4.65%、5.53%、6.59%,为原始污泥制取生物柴油产率的3.58、4.25和5.07倍;且此时污泥中各脂肪酸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其中油酸含量明显增加,大约占脂肪酸总量的40%。与此同时,与原始污泥相比,高碳氮比基质培养后的污泥中主导微生物倾向于酵母菌,且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从第5天开始迅速升高。综上所述,C/N值为210条件下培养5 d时的生物污泥制取生物柴油的产率最大、脱水预处理最易实现。  相似文献   

13.
采用智能控制生物干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泥,对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的脱水情况及电耗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生物干化、热干化和太阳能干化3种工艺中污泥脱水的能耗。结果表明,污泥生物干化工艺的各阶段中,高温期和二次升温期是水分脱除的主要阶段,升温期和高温期是脱水效率的峰值期。污泥生物干化工艺脱水的能耗约为178.12 k J/kg水,约是热干化工艺脱水能耗的5%~6%,是太阳能干化的1.7~2.0倍。  相似文献   

14.
原武斌 《山西建筑》2011,37(31):110-111
对太原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生物淋滤序批实验研究,采用5%接种量和底物浓度4g/L单质硫为工艺参数,采用顺序浸提法测定了生物沥滤中重金属形态之间的转化,通过淋滤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分析了其沥滤机制及浸出能力。结果表明,cd是通过间接机制沥出,Pb的沥出主要是由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的共同作用完成的。研究结果对预测污泥农用的环境风险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1,(1)
建立了褪色光度法测定司帕沙星含量的方法。室温下,在pH=3.5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司帕沙星与甲基红溶液反应10 min形成配位比1∶1的荷移络合物,在波长553 nm处有最大的褪色吸收峰。在此波长下,司帕沙星的浓度c在1.00×10(-6)~3.00×10(-6)~3.00×10(-6)mol/L遵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方程为A=0.14936 c+0.09909,相关系数r=0.997,检出限D=6.00×10(-6)mol/L遵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方程为A=0.14936 c+0.09909,相关系数r=0.997,检出限D=6.00×10(-7)mol/L。在该浓度范围内,表观摩尔吸光系数K=2.10×10(-7)mol/L。在该浓度范围内,表观摩尔吸光系数K=2.10×105L/(mol·cm);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1.52%,可用于准确测定药剂中司帕沙星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深度脱水污泥是污泥减量化产生的新材料.为了探讨深度脱水污泥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材料的可行性,对杭州主城区两座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深度脱水污泥的化学组分、基本物理特性、横向剪切强度及渗透特性进行了测试,并与一种传统填埋场覆盖粘性土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深度脱水污泥的有机质含量高达66%,无机矿物成分以CaSO4和α-SiO2为主;该深度脱水污泥的横向剪切强度为35.5 kPa,达到了垃圾填埋场覆盖材料的强度控制标准;其渗透系数介于(6.8×10-9)~(1.3 ×10-8)m/s,防渗性能优于粘性土.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2):5-7
实使用石墨烯修饰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在pH=4.3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检测菊花和杏仁中锌的含量。峰电流与锌浓度1×10(-6)~3.2×10-5 mol/L范围内呈优良的线性关系,I=1.5201c-1.0141×10(-6)~3.2×10-5 mol/L范围内呈优良的线性关系,I=1.5201c-1.0141×10(-6)。r=0.9916。RSD=3.13%。D=1.6×10(-6)。r=0.9916。RSD=3.13%。D=1.6×10(-7) mol/L。用该方法测定菊花和杏仁中的锌,回收率在94.56%~98.00%、93.67%~97.68%范围之内,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以羧甲基壳聚糖(CMCTS)为主链模板、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单体,通过紫外光引发聚合法制备新型阳离子絮凝剂CMCTS-g-CPAM。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得到CMCTS-g-CPAM的最佳制备条件:光照时间为2h、光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4%、pH值为8。接枝共聚物CMCTS-g-CPAM的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R)表征表明AM、DMC和CMCTS已成功聚合。污泥脱水实验验证其具有良好的污泥脱水性能:在絮凝剂投加量和pH值分别为30mg/L和10时,污泥比阻(SRF)由9.10×10~(13) m/kg降至1.96×10~(13) m/kg,滤饼含水率(FCMC)从90.15%降至79.28%,其污泥脱水效果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市售CPAM。同时,此研究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为污泥脱水领域的絮凝处理和改性壳聚糖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浙江某污水厂进水中含有70%的工业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冲击负荷大、乳化油浓度较高的水质特点,且出水水质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已建一期工程(2×104m3/d)采用AAO+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工艺处理污水,出水有机物超标严重。为此,二期扩建工程(2×104m3/d)采用调节池+混凝气浮组合池+A/O生化池+高效沉淀池的工艺流程。设计中增设调节池调节进水水质水量;采用混凝气浮组合池去除进水中的乳化油,以避免对后续工艺运行造成干扰;延长生化池停留时间,强化对有机物的去除,避免在深度处理阶段设置高级氧化工艺,节省建设、运行费用;气浮污泥采用离心脱水,生物污泥采用带式脱水机处理。工程试运行期间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标准,直接运行成本为0.56元/m3。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5)
<正>一、品种选择主要选用抗病、抗寒、耐弱光无限生长型品种和杂交种。二、培育壮苗1、种子处理与催芽。将选好的种子用纱布包好浸在50℃温水中,不断搅拌到30℃时停止,浸泡6小时,捞出后用10%高锰酸钾溶液浸20分钟捞出用水冲净,掺上相当于种子26小时,捞出后用10%高锰酸钾溶液浸20分钟捞出用水冲净,掺上相当于种子23倍的细沙,装在瓦盆里,盖上湿毛巾,温度保持253倍的细沙,装在瓦盆里,盖上湿毛巾,温度保持2530℃进行催芽,一般经过230℃进行催芽,一般经过23天,种子50%以上发芽即可播种。2、营养土配制。用无病虫、无污染的熟土或没有种过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