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琢 《建筑》2018,(11)
正4月26日,由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河南省建设科技协会主办的河南省装配式建筑高峰论坛在郑州举办。来自全省建设类专业有关院校,建设行业设计、施工、咨询等有关企事业单位约三百余人参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顾问总工肖绪文以《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发展方向》为  相似文献   

2.
周建晶 《建筑经济》2021,42(3):41-46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需要统筹兼顾多主体、多目标和多元素的系统工程,可依托BIM的信息管理平台促进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精准建造的实施。本文分析装配式建筑精益建造数据协同问题及BIM技术的应用价值,构建依托BIM的装配式建筑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分别针对项目设计、构件生产、构件物流运输和施工安装四个不同阶段,探讨各阶段精益建造实施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河南省某青年人才公寓苑项目为例,介绍各阶段基于BIM的精益建造开展情况,以期为建筑施工企业应用BIM技术强化装配式建筑精益建造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了装配式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即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决装配式建筑教学问题,完成真实场景教学,随后重点说明了装配式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装配式建筑工法楼展示区、构件装配实训区、灌浆实训区、装配式构件验收实训区、构件展示区、沙盘模型、装配式微视频和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VR实训系统,最后介绍了装配式建筑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及建成后的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装配式构件标准化、模板标准化、节点标准化生产,提高装配式构件的重复利用率和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效率,实现BIM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建筑产业链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集成,建立企业BIM构件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从装配式构件库的分类方法、云平台和建模平台的交互及构件库管理架构及数据加密3个方面阐述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库的建立方法,为企业级的装配式建筑BIM构件库建立提供可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装配式构件的工厂生产、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等方面着手,详细研究了在装配式建筑中,构件的生产方式不同对成本的影响程度,为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的成本节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去年以来,河南省汝州市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建造方式创新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全市装配式建筑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利用区域和资源优势,政策引导上马并建成投产汝州市东江建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智信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2家。其中,设计安装9条自动化生产线、总投资10.1亿元的汝州市东江建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立方米的PC构件项目,成功获批国家绿色装配式建筑产  相似文献   

7.
崔凯 《江西建材》2022,(1):123-124,127
文中就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制作、构件生产展开论述,深入探讨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施工技术要点,确保装配式PC构件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装配式建筑是改变传统粗放型建造方式的有效举措。结合国家发布的关于装配式建筑推广文件,提出装配式建筑激励机制。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推行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开发商、构件厂商、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设计装配式建筑激励机制,为政府制定装配式建筑激励政策提供参考,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郎凌云 《建筑结构》2023,(5):166-167
<正>绿色理念是现代建筑空间以及建筑建构中比较重要的设计理念,绿色理念也是体现在其空间营造中的低碳化生态化。而装配式建筑是把传统建筑方式中大量的现场工作以及构件进行工厂化生产,形成一种标准化预制构件,这些预制化构件可以在现场进行组装,形成比较稳定的空间结构。绿色理念下的装配式建筑空间具有新的形态特点,整合建筑构件,建筑空间以及绿色生态等。  相似文献   

10.
装配式建筑是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一项建筑技术,装配式建筑构件(简称PC构件)在预制工厂进行生产,由于制品形状、预埋件的复杂化,对设计、生产要求很高,有必要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中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这项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装配式建筑是在常规建筑模式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形式,其中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为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分析PC构件模板的设计,以某住宅工程为例,首先介绍PC构件模板生产流程,其次分析PC构件模板设计要点,从PC构件运输方式选择、构件吊装方案的制订、钢筋混凝土处理三点着手,制订可行性高的PC构件模板设计方案,以期为今后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管是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亦或是生产技术的飞速前进,房屋制造也进入了"流水线作业"阶段,装配式建筑应时而出,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构件经过工厂的预加工后,见生产完成的建筑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完成,相较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效率高、工期短、绿色环保等优点,必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角。  相似文献   

13.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的模具设计是预制构件生产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模具仅能配套对应的构件生产,重复利用率低,导致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瓶颈。通过最新的装配式构件模具设计,使用同一套模具不仅可以进行重复生产,还可以达到内外墙板、叠合板模具通用,大大降低了构件的模具成本。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构件生产所需模具和其他生产物料统一纳入生产计划中,实现构件的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构件生产是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构件生产质量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质量,本文在对我国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过程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当前构件生产的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控制要点及生产流程,结合国内外BIM技术及RFID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将BIM-RFID技术引入构件生产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BIM技术和RFID技术的核心价值,建立了构件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设计了将BIM-RFID技术应用于构件生产的质量管理流程模型,以实现构件生产过程中信息交流的精确性和构件追踪管理的高效性,同时为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环保节能、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已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较晚,生产技术落后且成本较高,导致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因此,相关企业应认真研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成本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成本,以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升国内工程建设水平。论文主要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探讨了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成本控制问题及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筑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袁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优选择遥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形式袁合理布局一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显得尤为重要遥本文阐述了河南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袁通过分析河南省近几年新建建筑面积和人口增长速度袁结合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求袁以此来作为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数量的依据遥结合产业空间布局理论袁对河南省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布局提出一些合理建议遥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即装配式构件的应用,而装配式构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因此,选择优质可靠的装配式建筑供应商至关重要.以发包商的视角,综合考虑与装配式建筑供应商选择有关的各个方面,建立起装配式建筑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为各层次指标赋权,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装配式建筑供应商状况进行评价,从而...  相似文献   

18.
预制构件(PC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与使用性,因而如何选择优质的PC构件供应商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基于装配式建筑PC构件特性,探寻影响PC构件供应商选择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包含质量、成本、交通运输、构件开发与生产、企业合作潜力与节能环保六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系分析(GRAP)改进VIKOR法,构建了基于GRAP-VIKOR的PC构件供应商选择决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本研究为PC构件供应商选择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法,同时促进装配式建筑背景下PC构件供应商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最终推动整个装配式建筑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建筑是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和管线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1]。装配式建筑具有诸多优点,如:构件生产标准化、机械化程度高、施工现场污染少、构件质量可靠性好。目前我国正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随着最近几年装配式建造技术在全国的推广,装配式技术建造正在迅速发展,商业办公建筑中装配式建造技术运用相对较少,技术、经验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20.
我国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体系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是指主要的木结构承重构件、木组件和部品在工厂预制生产,并通过现场安装而成的木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应符合可持续性原则,且应满足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的"六化"要求。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按承重构件选用的材料可分为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方木原木结构以及木混合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