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出行方式之一,也是一个城市品位的象征。毕节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规划以"烂漫都市.多彩慢行"为规划理念,在构建慢行交通网络格局的基础上,打造以"绿慢""紫慢""蓝慢""红慢""黄慢"为主题的特色廊道,组织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满足市民休闲、健康、便捷的生活工作需求,促进城市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占勇 《山西建筑》2015,(10):24-25
为解决中小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慢行分区和分级的规划方法,该方法根据用地性质对规划区域进行不同划分,根据居民出行需求划分不同等级的慢行道路,从而提出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慢行道路宽度和隔离措施,以提供差异化的慢行供给满足不同的慢行需求。  相似文献   

3.
结合合肥市慢行交通现状分析了慢行交通对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以及其对于城市人们生活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绿色交通旨在协调、优化各种运输方式,提高整体的交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促进环境与社会公平,其本质是可持续发展.慢行交通是最能体现绿色交通本质的交通方式,实现居民的短距离出行和接驳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的规划方法可从街区尺度、慢行网络、公交衔接和设施景观设计等方面入手.涿州生态示范基地慢行系统规划对此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与慢行交通特点的基础上,以缩短乘客换乘时间为目的,研究了慢行交通衔接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时间分析问题。通过对换乘时间的详细分析,将乘客换乘时间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进行分析,应用运筹学中的排队理论,建立起慢行交通乘客换乘轨道交通的时间模型,最后用换乘损失对换乘时间进行评价,为确定换乘站设施规模与轨道列车发车间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概念:慢行交通与慢行交通系统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也可以称为非机动化交通,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 km/h的交通方式.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提出慢行交通分区规划的概念的基础上,以上海中心城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心城内不同区域的出行特征、交通条件、风貌资源等情况,对中心城进行慢行分区,并针对不同分区的慢行需求,给出相适应的慢行策略,提高慢行交通规划的针对性及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8.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和城市新区,及早介入慢行交通管理与建设,则有助于城市高起点、高品质的建设,有效避免道路的重复建设。因此,在梳理慢行交通发展历程与规划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北京亦庄的慢行交通发展现状,研究提出了慢行交通的提升理念和提升策略。该研究成果可为北京亦庄慢行交通发展提供支撑,也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慢行交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慢行交通作为一种低碳的交通行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及发展,随着宜居城市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引导,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慢行交通重新被重视,通过分析我国交通发展现状,探讨了慢行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提高城市活力,改善城市形象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中心区改造中快速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蕊芳 《山西建筑》2012,38(10):16-18
首先从辨析两种不同的交通分类方法入手,对快速交通和慢行交通的概念进行了研究,接着总结出城市中心区改造中两种处理快慢交通关系的方式,最后结合案例,对具体的处理方式及其适用的背景和条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合理选择交通方式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毛荣昌  杨尔怡  肖飞  张政 《规划师》2012,28(11):54-58
发展慢行交通可为城市提供低碳环保的通勤方式,对打造环境优美的绿色交通网络有重要作用。无锡新区商贸区慢行交通规划在研究其慢行交通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导向,以及"分区引导、用地衔接、方式协同、品质提升、路径优化、指标控制"六个方面的慢行规划指引,对促进无锡新区商贸区的慢行交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慢行友好性交通模式的特点,以推广绿色慢行交通的湖南省常德市为研究案例,依据企业市场营销领域的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确定了公共自行车系统评价指标,构建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市民满意度模型",量化城市慢行交通友好程度,提出了完善常德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祥 《建筑与文化》2021,(6):129-130
传统小汽车为导向的"车本位"交通发展模式最终转向更人性化的"人本位"模式.历史城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慢行空间场所,慢行交通空间被挤压,居民出行的安全难以保障,现有交通资源难以承载历史城区文化底蕴.文章以苏州古城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街道理念提出历史城区中的慢行交通设计原则,从慢行体系、道路界面、交通安全、景观设施等四个方面对苏州古城的慢行交通优化进行探讨,旨在研究如何以更加人性化的交通设计引导人们绿色出行.  相似文献   

14.
慢行交通系统在我国中小城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由于机动化交通的发展对慢行交通造成了一定影响,笔者以浙江嘉兴市为例,研究了中小城市的交通特点,论述了慢行交通在中小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现状慢行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建立慢行交通和公交一体化系统、改善慢行设施的质量、加强慢行交通的管理、协调好城市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对未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良好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宜居导向,以无锡新区商贸区为例,在慢行交通现状调查基础上,借鉴哥本哈根、香港等国内外先进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经验,突破传统交通规划局限,综合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个角度,在“分区引导、用地衔接、方式协同、品质提升、路径优化、指标控制”六个方面提出慢行规划指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10年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中,主要是以快速化、机动化为导向的高强度道路交通系统建设,这导致对慢行交通的忽视甚至侵犯。发展城市慢行交通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针对慢行交通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分析日常生活中慢行交通的种类以及类型,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总结出城市慢行交通的特性,并应用到城市当中。  相似文献   

17.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行交通(Non-motorized Traffic)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慢行交通系统在完善与提升城市空间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论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四部分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城市慢行交通的特点与定位,提出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陈瑞 《市政技术》2020,(6):41-4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由"以车为本"逐渐调整为"以人为本",居民日常生活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是慢行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出行体验。通过对小街区、密路网的概念和目的进行梳理,分析居民出行的载体街道的特性,归纳慢行交通出行的特征,总结慢行交通的设计要点,并以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为例,介绍了在小街区、密路网条件下的街道慢行交通的设计技术要点和设计内容,为今后的慢行交通设计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衢州市整体交通规划的指引下,分析了衢州市慢行交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城市交通规划对慢行交通关注的缺乏、城市慢行交通管理缺乏人性化评判依据等全国部分城市都存在的慢行交通问题;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经验,提出衢州市西区(一期)慢行交通规划目标及慢行交通规划策略,将慢行道路系统划分城市慢行道、社区慢行道、绿化景观慢行道和滨水景观慢行道四类,并提出详细的规划设计指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邻里关系、产业复兴和旅游资源重新整合的案例逐步增加,但对交通组织、交通管制、行人游憩设施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慢行和机动车交通相互影响,不利于形成友好的旅游、商住氛围。以苏州市山塘街为例,进行主体判定、政策分析、资源梳理,最后构建慢行系统。在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服务主体的基础上,确定交通管制政策。通过对公共空间的梳理重新发掘空间资源,综合布置各类交通接驳设施,形成适合各种空间出行尺度、特别是步行尺度的综合慢行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