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国的国家步道系统及其规划管理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克帅  朱海森 《规划师》2008,24(11):85-89
游憩步道的建设,既可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又可以满足公众的户外游憩需求。建设游憩步道的3条原则为:尽最大可能使步道使用者享受徒步的乐趣;维护步道经过地区的生态、文化和景观特征;为不同行程安排的步道使用者提供关于设施和服务的充分的信息。英格兰国家步道建设标准主要有路线设置标准、景观廊道标准、设施标准、服务标准、系统信息提供标准、标识系统标准。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嘉定新城远香湖为例,研究滨湖区域步行系统规划.首先根据步行道功能将滨湖区域的步行道划分为健身步道及游憩步道,健身步道及游憩步道对道路的连续性及断面铺砌等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现状基础上,充分考虑未来规划需求,结合健身步道及游憩步道的不同特征要求,本着整体性原则、系统性、以人为本、经济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从步行网络、断面及铺砌等方面提出两类步行道的完善优化建议,并设计各种配套设施(停车设施、标识系统、环卫设施)的布局原则及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地城市面临建设用地紧张的状况日趋严峻。作为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建设的主要内容,山地公园对于满足山地城市居民的游憩休闲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山地公园游憩服务评价有助于科学指导山地公园的优化,提升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游憩服务质量,提高市民的游憩体验感。以承德市为例,对中心城区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基于承德中心城区山地资源和环境特征,着重从市民对中心城区山地游憩环境的需求、感知出发,应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选取了游憩环境、游憩设施、游憩感知、游憩承载、游憩区位5个方面的13个评价指标,基于GIS平台对这些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定量化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加权叠加,得到承德中心城区21个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等级。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城市山地公园游憩开发建设指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满足市民对山地空间的不同游憩需求,进一步推动城市山地公园的生态游憩建设与城市绿色空间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淮南大通矿工业废弃地为案例,从分析工业生产遗留下来的城市废弃地与城市发展需求、以及市民生活品质需求之间的矛盾入手,通过阐述由工业废弃地对城市发展、人口健康、环境景观等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提出利用工业废弃地,将其转化为城市绿色游憩空间,在满足城市新功能需求的同时,综合进行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景观建设以及活化更新,提供市民休闲与游憩场所,建设和谐矿区的生态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骏  曾曦 《室内设计》2010,(5):54-58
随着“五个重庆”之“健康重庆”口号的提出,重庆开始大力建设登山步道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与健康活动需求。然而快速的建设进程中一些问题先后出现,例如对登山步道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当地历史文脉与遗迹破坏、步道景观无特色、景观设计不合理等等。本文以重庆南山著名的登山步道——黄葛古道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介绍了登山步道建设中始于设计对象定位的规划与设计全过程,通过介绍贯穿其中的以自然、野趣、人性化为宗旨的设计手法,希望为还原生态良好、历史悠久的古道,创造适宜居住、创业、旅游并具体有休闲特色的城市中的自然环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陈以乐 《城市住宅》2021,28(2):64-67
为提供更宜居的环境和户外游憩空间,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和澳门市政署着手推动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步行径及单车径是重要组成部分.尝试使用POE的方法对澳门目前仅有的滨海步道进行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从使用人群的角度出发,通过现场实地环境的考察和使用人群的访谈等,研究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和使用需求,归纳总结澳门路环岛黑沙龙爪角海岸径使用情况评价,为创造使用者满意的游憩环境提出优化、可行性建议,从而提升滨海城市海岸径设计的质量,使滨海步道的规划设计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文化资本的挖掘和提升为主线,阐述上海市宝山绿色步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城区风貌资源调查与空间文化特色分析、绿色步道选线规划、区段文化主题定位与分期建设、绿色步道详细设计等核心环节。建设实践表明:城市风貌是城市文化资本的重要载体,兼具大众游憩和文化展示功能的上海市宝山绿色步道建设不仅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进一步整合和积累城市文化资本,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休闲游憩系统构建是城市回归为人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开始追求更舒适,更宜人的生活。城市品质的提升就成为城市管理者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2月视察四川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其注重"人、城、境、业"的高度和谐统一,将市民休闲游憩和游客旅游休憩系统的需求进行统筹考虑,从而实现宜居、宜闲和宜游的建设目标。厦门作为旅游热门城市,其城市休闲游憩系统的构建要同时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这一点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有着相似的地方。本文通过对休闲游憩系统的构建要素分析和公园城市建设要求的梳理,从而对厦门市集美学村游憩系统的建设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集美学村后期改造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欧洲、中国都市区生态廊道规划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都市区生态廊道规划是在保护自然景观、建设游憩场所等目标的引导下,应用景观生态理论与景观建筑理论进行规划,强调美感、形态、结构、功能等的多重协调;欧洲都市区生态廊道规划是在保护生物学原理的指导下进行水平空间布局、应用景观科学理论指导单元形态设计;而中国都市区生态廊道规划是在掌握都市区自然生态元素的分布演变规律、找出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体的生态关系的基础之上,进行与都市空间和功能相融合的规划。三者在指导基础、功能指向、关注重点等方面各有侧重,但对生态廊道在都市区生态环境维护、游憩场所建设、历史文化保存、城市有序发展方面的作用有着共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城市森林步道作为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环境场域对公众的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健康效益的影响机制尚不明晰。因此基于城市森林步道环境特征视角,依托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理论,在量表设计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城市森林步道环境特征、游憩幸福感与健康效益三者之间的路径模型,以福道为研究样地获取实证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检验以探讨其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森林步道的环境特征可由自然因子、服务因子、感知因子、步道因子四个维度组成;2)环境特征对于健康效益的影响路径有两条,其包括“环境特征→健康效益”的简单路径与“环境特征→游憩幸福感→健康效益”的综合复杂路径;3)游憩幸福感不仅直接显著影响健康效益,还在结构关系模型中发挥了重要中介作用。因此在城市森林步道建设方面要注重多方位的环境特征,关注游客的情感状态,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以此提升其健康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重庆主城区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骏  胡文琦 《山西建筑》2009,35(2):11-12
对重庆山地自然条件和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概括性地提出了重庆主城区森林城市建设六大工程,对重庆森林城市建设规划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而解决了重庆市建设森林城市所面临的差距与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林缘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植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研究法,分析和探讨其林缘生境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植物梯度变化规律.发现山地公园光照从缘外到缘内呈现出骤减-缓慢下降-基本不变的梯度变化规律;空气湿度从缘外到缘内逐渐增高,白天温度与光照变化规律成正相关;植物多样性从缘外到缘内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性;初步得出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林缘边缘效应宽度基本在6~14m之间波动,且边界木缘外3m到缘内2m是边缘效应强度值最大的区域.提出山地公园林缘植物配置应遵循从缘外到缘内依次配置阳性、半阴性、耐阴和阴生植物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3.
潘莹  方逸真  施瑛 《风景园林》2020,27(1):83-89
粤北古驿道沿线传统聚落是古驿道"文化线路"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些学者已开展沿线传统聚落的研究,但未从景观视角确立聚落中的观测指征。结合Google earth和ArcGis软件以及实地调研,对粤北古驿道中的连州丰阳-东陂古道、西京古道、梅岭古道沿线的传统聚落进行定点采样和定量分析。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其宏观层面的聚落高程、聚落规模,中观层面的聚落景观格局、居住地内部肌理、坑塘布局特点以及微观层面的民居平面形制。结合移民史和地方志等史料进行环境作用机制分析,得出不同层面的聚落景观差异分别受不同的主导因子影响,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影响其宏观层面,民族民系与移民文化主要作用于中观、微观层面。通过对比研究,明确粤北不同古驿道沿线聚落景观资源的差异,以期为各条古驿道保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重庆渝中半岛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传统街巷系统,但是随着近年来旧城更新改造和机动车的不断增长,传统的街巷空间以及步行出行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通过重庆渝中半岛步行系统及示范段设计项目这个案例,探讨在山地城市中的步道及街巷公共空间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剖析步道空间中人们的行为特征和规律,在调查、设计和实施三个阶段中应用"邀请"的行为学研究成果,实现城市步道空间公共生活的回归和步行优先的绿色出行导向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刘骏  梅筱  何颖 《室内设计》2018,(2):70-76
城市森林公园是森林公园的一种 特殊类型,它既是维护城市环境的重要生态 林地,同时还兼具城市公园的功能,因此在设 计中需借助合适的分析手段,平衡林地保护 和游憩活动安排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城市森 林公园特征及问题的基础上,以重庆照母山 森林公园为例,借助城市森林公园游憩机会 谱(ROS)的评分模型及指标体系,通过城 市森林公园游憩机会谱评价,以寻求城市森 林公园中自然环境、游憩活动和管理设施之 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游憩机会谱评价结 果,对城市森林公园活动场所进行系统性的 分类,针对不同的游憩机会等级,提出各类 型活动场地景观设计优化的对策。以此探索 游憩机会谱(ROS)在城市森林公园中的运 用途径及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科学合理地构建生态网络并划定生态控制区能够有 效提升城市韧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对 象,采用形态学空间分析(MSPA)和景观指数法,对土地利用 类型中的耕地、林地、水体和草地进行网络要素组成统计和景 观格局分析,并提取耕地、林地2类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依 据斑块面积和斑块重要性指数进行重要性分级,将级别高的斑 块作为生态源地。而后,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 生态廊道,通过重力模型完成了生态廊道的重要性分级。结果 表明:1)重庆市主城区中耕地与林地面积之和占比达69.86% 且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为严重;2)应对耕地和林地斑块进行分级 规划保护,划分耕地与林地的生态控制区;3)重庆市主城区共 计构建出281条廊道,其中林地型廊道28条、耕地型廊道253 条;4)通过识别生态廊道的土地利用类型,根据重要性分级结 果对生态控制区进行调整,最终识别和划定了重庆市耕地控制 区和林地控制区。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主城区生态控制区的划 定、调整及生态网络的构建提供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夏志伟  杨茜 《住宅科技》2012,32(7):16-20
从重庆公租房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研究重庆公租房住区建设面临的社会问题,思考规划设计的相关对策,作为公租房发展的理论补充。  相似文献   

18.
摘 要: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四川盆地及巫山东部,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引发山火原因较多。受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川渝地区山火的数量和强度持续增加,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和社会危机。在概括近期川渝地区山火案例的基础上,从氧气、可燃物和引火源3方面分析引发该地山火的主要原因,并从地形、气候和植被方面分析扑救难点,从多角度出发提出相应山火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建筑遮阳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建筑造型的重要设计手法。本文通过对重庆地区阳光气候条件和住宅建筑遮阳现状的调研、分析和总结,指出了目前住宅建筑遮阳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重庆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试验区的开展,展望了建筑节能大趋势下未来重庆地区住宅建筑遮阳的发展趋势,以期对相关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琳 《重庆建筑》2016,(8):33-34
该文通过对宅旁绿地特点及宅旁绿地植物设计原则的解析,研究了重庆地区自然气候条件,总结出该地区住区宅旁绿地现存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宜重庆地区气候的住区宅旁绿地的植物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