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活性炭吸附法测量铀尾矿氡析出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一种用活性炭吸附法测量铀尾矿表面氡析出率的方法,简要叙述了采样器和测量仪器的性能、特点,刻度及测量方法。通过在铀尾矿库的现场连续一年的监测,研究铀尾矿库年氡析出率的变化规律,总结测量年平均氡析出率的最佳季节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中铀的溶解度对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非常敏感。当可溶性铀在地下遇到还原条件后即沉淀,形成了许多后生(砂岩型)铀矿床。在Uitenhage含水层(南非开普省)的地下水中,用~(238)U系同位素来研究还原障的形成。采用铀同位素来确定还原障现今的位置。应用镭和氡来评价发生在过去10~5年间氧贫化带前锋的迁移途径。在这期间还原障已发生移动,留下了铀在不同阶段与其子体~(230)Th保持长期平衡的痕迹。~(230)Th的子体~(226)Ra不太活动。~(226)Ra在含水层中的积累反映了水中氡的含量。同样,由于水的年龄较大,表明在还原障迁移之前所发生~(230)Th形成(根据沉淀的铀)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氡222是铀238的气态子元素。通过地下水的流动、扩散和气压变化,氡可从其生成点迁移达数时至数百呎。本文描述美国西部普查砂岩型铀矿床的三个野外实例,其结果是很不相同的。科罗拉多州丹佛盆地的道逊建造属于下第三纪。在厚层的河成砂岩中,发现了大面积的氡异常,其强度达39脉冲/秒(本底值的8倍)。同时还有地下水中的铀异常。在射气异常峰值之下10—30呎处揭露了含铀砂岩层。在丹佛盆地的铀矿化上部,氡异常浓度值同铀矿化埋深成反比。在犹他州里斯本谷地琴尔建造(三叠纪)的莫斯贝克含矿砂岩组上,沿剖面测量了大气和土壤气体中的氡浓度变化。矿化产于方解石胶结的砂岩中,埋深19—2600呎。砂岩同页岩和泥岩成互层。上复的无裂隙页岩以及莫斯贝克含矿砂岩的胶结物,是阻碍氡逸出和迁移的二个主要因素。它们还可能对氡起导向作用。因此,在里斯本谷地,用土壤气体的氡测量法无法探测深部的铀矿化。拉拉米盆地的温德河地层(下始新统)的射气测量给出了重复性良好的氡异常带,其数值达32脉冲/秒,而背景值为3—8脉冲/秒。土壤气体中的氡同该地区土壤中的铀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射气异常的钻探结果表明,旣无放射性异常,也无含矿砂岩。这些不同的结果说明,尽管氡是唯一的短寿命气体子元素,它的测量结果同其他地球化学方法一样,也是多解的。  相似文献   

4.
2000年世界铀的生产增长了12%,但铀的市场价仍进一步下滑。世界铀的主要生产者是开采高品位富矿为主的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采用地浸技术开发砂岩铀矿的前苏联国家。未来世界的铀生产亦主要取决于上述国家。目前仅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前苏联、印度、蒙古和中国等少数国家仍在开展铀矿勘查工作,主要目标找矿类型集中于与不整合面有关的富铀矿床和适于地浸开采的砂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5.
位于欧亚大陆地台盖层的山间盆地和洼地构造中的产铀沉积盆地控制着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铀矿床呈带状分布在5个矿带中。在碰撞造山带发育地区的构造沉积型的产铀盆地呈东西向断续分布,延伸达10 000km,其特征是剖面呈双层结构。剖面的下部(Pz~Mz)由陆源碎屑、含煤及碳酸盐沉积构成;剖面的上部(N~Q)为无矿的磨拉石。在这些盆地中找到了大、中、小型砂岩铀矿床。在碰撞造山带和地台构造带的边界上坐落着东西向的次造山带,产铀的沉积盆地在其中呈结点状分布。这些产铀沉积盆地位于中间地块(捷克地块、法国中央地块等)和年轻地台的活化部分(中央克兹尔库姆、楚-萨雷苏等),具有近造山自流水盆地的活跃水动力学特征,并在其中产出中、大和超大型卷状铀矿床。北带的俄罗斯地台盖层中划分出构造-岩石型沉积盆地,其中至今只找到主要是产于建造内型古河谷中的中、小型铀矿床;在年轻的西西伯利亚地台南缘有一由构造-岩石型沉积盆地构成的、产于底部古河谷中的大、中、小型中生代铀矿床;在欧亚大陆东部贝加尔-戈壁带的范围内产铀沉积盆地既可产于碰撞造山区,也可产于古老地台的活化部分,通常在空间上与反映热缕作用的新生代火山作用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洛德夫(Lodeve)盆地位于法国(France)中央地块(Massif Central)南缘,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主要为构造-岩性控制型砂岩型铀矿床。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洛德夫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的成因模式。盆地内砂岩型铀矿有三种铀矿化,铀矿化主要受构造控制,盆地内ENE-WSW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矿化同时也受控于岩性,含矿层均位于二叠系奥顿阶(Autunian)中下部。在此基础上盆地内铀矿成因较为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铀成矿具有成岩早期还原吸附、成岩晚期富集沉淀及后生热液成矿三种成因,分别与三种铀矿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地区水中铀、水中氡为对象开展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溯源研究。成果表明:水中铀、水中氡的背景值与区内岩体、地层密切相关;在花岗岩地区,水中铀、水中氡具有高背景值,其异常、高值受花岗岩体、赋存于断裂构造中的铀矿以及断裂构造控制;水中铀、水中氡高值及异常区域是区内有利铀成矿的反映,可作为划分铀矿成矿远景区的参考;某些铀矿床(点)及其开采释放的核素随地表水、地下水迁移扩散对矿床(点)周边及下游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8.
利用优质活性炭吸附氡的特点,经过适当的“技术包装”,人们可以用其来寻找铀矿。在野外现场,将活性炭吸附器(图1)按测网埋设一周或更长时间,取出后用微机化活性炭吸附氡测量系统(图2)对活性炭吸附器实施全自动测量(活性炭吸附器的γ测量、各种修正等),利用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对  相似文献   

9.
在铀矿航空γ能谱测量和地面放射性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铀矿异常进行地表揭露和钻探工程验证,发现了芒和特铀矿床。铀矿床类型为湖沼相砂岩型沉积矿床,含铀矿岩石为古近系粉砂岩,铀矿化具有放射性强度较弱、铀含量较高和矿化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深入分析铀矿放射性强度弱的原因,采用放射性测量结合化学样品分析的方法,能够提高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吸附-液闪法测量建材氡析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建材样品氡析出率的自动化测量,本文研究了一种活性炭吸附-液闪测量建材氡析出率的方法,并通过比较活性炭吸附-液闪法与活性炭吸附-γ能谱法在氡析出率标准装置、铀矿砂水泥砖及发泡砖表面测量值之间的差异,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测量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 液闪法可在一定条件下忽略反扩散的影响;根据制备的C-LS-Rn标准源可得其刻度系数为72.36 min-1•Bq-1,对氡的计数效率为120%;累积时间为72 h的最小可探测氡析出率为8.15×10-4 Bq/(m2•s);该方法与活性炭吸附-γ能谱法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为10%左右,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以吐哈盆地SHT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腐殖酸及其组分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在铀矿石中铀与有机质主要以腐殖酸吸附或腐殖酸盐形式存在。铀矿石中腐殖酸及其组分的分离实验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腐殖酸,特别是其组分富啡酸与后生砂岩铀成矿富集作用的密切联系。报道了有机质在砂岩型铀矿床成矿过程中作用机理的新认识,即在氧化带有机质被氧化破坏,形成可溶性的铀腐殖酸络合物淋滤进入地下水,在地球化学过渡带以腐殖酸盐的形式沉淀下来,并造成过渡带矿石中有机碳含量的增高。  相似文献   

12.
砂岩型铀矿成矿铀源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来自盆地周边的蚀源区岩石,也可以是盆地容矿层本身铀的预富集,还可以是来自盆地深部的铀源(包括油田水的铀、构造热液带出的铀等)。重点对影响砂岩型铀矿成矿的蚀源区铀源、容矿层地层铀源及深部油田水铀源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亚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及其在我国的找矿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前苏联发明创造地浸法采铀后,中亚砂岩型铀矿一跃成为具有世界级铀成矿域和铀矿工业类型的地区。其铀储量达百万吨之巨;论述了中亚砂岩型铀矿是地台活化区次造山带层状氧化带成矿。并简要论述其区域成矿特征,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开展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砂岩型铀矿的综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砂岩型铀矿的综合预测模式和基于GIS的砂岩型铀矿综合评价方法与流程,开发了成矿信息提取软件。基于GIS平台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建立了多源勘查信息数据库,构建了砂岩型铀矿综合数字找矿模型,完成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信息提取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的砂岩型铀矿综合预测可快速缩小找矿靶区,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砂岩型铀矿GIS评价系统以铀矿地质专家知识为背景,集数据管理、分析、可视化表述、成矿信息提取、综合预测评价于一体。介绍了该系统的研制过程、设计思路和开发方式,并详细阐述了数据管理、钻孔数据分析、空间数据分析、成矿信息提取和预测评价等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塔拉乌苏地区是巴音塔拉凹陷中北部重要的铀成矿远景区。为评价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本次采用RaA法、活性炭法等综合放射性测量技术在该地区进行土壤氡浓度测量,以此划分出土壤氡浓度异常分布范围。结果显示,区内存在DQ-1、DQ-2和DQ-3等3片异常区,经后期钻探查证,已发现铀矿化特征,反映该地区铀成矿潜力较大,认为在DQ-1与DQ-2异常区的夹持部位,为有利成矿预测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傅成铭 《世界核地质科学》2007,24(3):136-141,160
以产铀盆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形成演化及铀矿化成因特征为基础,将中央亚洲活动带及邻区主要砂岩型铀矿床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对其产出构造地质背景和铀矿化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我国西北地区盆地动力学的特征、主要找矿类型和含矿层位。  相似文献   

18.
红层是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沉积的砂砾岩地层,它对应着陆相盆地的氧化环境。砂岩型铀矿床是外生后成铀矿床,要求容矿目的层成岩与后期铀成矿的时差较大,其间存在沉积间断和潮湿-干旱交替的气候条件,红层就是该时期的产物。红层发育期与砂岩型铀矿化期在时间上常常重合, 国内外研究发现,每次红层发育期都可能伴随着1个或数个层位中的铀矿化发育。我国红层有好几个发育期,但砂岩型铀矿化主要发育在中、新生代。以5个已知砂岩型铀矿床为例,对红层与砂岩型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红层沉积与后期砂岩型铀矿化是“同生共存”的,判断一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有无砂岩型铀成矿前景,先要看它有没有红层沉积、红层发育期有多长。  相似文献   

19.
在应用γ能谱资料寻找砂岩型铀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消除非矿化因素引起的干扰,提取与铀矿化有关的信息。介绍了钍归一化的原理及特点,采用与矿化有关的元素迁移信息的钍归一化方法,分析了二连盆地东部的γ能谱资料,揭示了该区放射性元素的分布特征、地球化学作用和后期铀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分析了钾剩差的变异区(正、负高值区)及铀剩差正高值区形成的原因,同时指出了经过钍归一化处理所得到的铀剩差正高值区应为氧化与还原作用过渡带的直接指示,也是该区进一步寻找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根据层问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上方存在高频弱磁异常的标志特征,研究了应用分形方法提取铀矿化引起的航磁弱信息的方法技术。在巴彦浩特盆地锡林凹陷内,结合区域成矿地质环境,应用航磁分形方法提取“矿致”异常,完成了砂岩型铀矿远景靶区初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