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核测井中的单片机化CTS模拟通讯接口,它为CTS通讯系统测井仪器的检测调试提供了方便.由于应用了单片机,简化了接口的硬件结构,使其软件结构更为合理,控制方便灵活。  相似文献   

2.
SPECT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保证SPECT图像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广东省SPECT质控网断层分辨率模型测试情况及结果分析,讨论SPECT质量保证现状及各种采集和重建条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脑外伤患者的SPECT显像与CT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淳  林军 《核技术》1997,20(11):659-662
对48例脑外伤2进行了^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其中41例在SPECT检查的前后两周同时行脑CT检查,结果SPECT对轻、中、重型外伤的检出率分别为60%、90%和100%;而CT分别为10%、60%和100%,同一病人中SPECT比CT发现的病灶早、数目多,范围大。对脑外伤综合征及后遗症SPECT检出率分别为80%和90%,CT分别为25%和71.42%。显然SPECT探测  相似文献   

4.
黄一镗  王华燕 《核技术》1994,17(5):265-268
对158例(急性脑血管病84例,癫痫50例,脑肿瘤12例,偏头痛7例,震颤麻痹5例)常见脑部疾患进行了SPECT脑血流显像,其结果与CT比较,表明SPECT对脑梗塞和TIA的早期诊断优于CT,但CT对急性脑血管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优于SPECT。SPECT对癫痫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价值,但对脑肿瘤和震颤麻痹的诊断无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兴党  刘永昌 《核技术》1996,19(11):646-648
对15例儿童癫痫进行发作间期SPECT脑局部血流显像,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EEG、CT、MRI检查。结果显示SPECT阳性率最高,EEG次之,CT、MRI检出率的低于前二者,表明SPECT脑血流显像是诊断儿童癫痫灶的有效方法,且对癫痫儿童的预后,局部脑血流变化与临床表现的演变之间关系等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111In-oct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RI)与CT/MRI检测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的敏感性。22例患者接受了SRI平面和SPECT断层显像,并同期接受CT/MRI检查;将SRI结果与CT/MRI、临床和组织病理结果比较,结果表明^111In-oct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检测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CT/MRI,尤其是对于肝外肿瘤。提示功能显像和解剖显  相似文献   

7.
谢文煌  谢志淳 《核技术》1998,21(11):675-679
为了探讨SPECT对小儿脑梗塞(CCI)的诊断价值,对26例患儿采用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rCP)显像与CT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脑梗塞灶及远隔区域的rCP减少,SPECT和CT的阳性率分别为92.3%(24/26)和84.5%(22/2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发病2天以内9例的SPECT阳性率100%(9/9)显著高于CT55.6%(5/9)(P〈0.05),提示SPECT显  相似文献   

8.
开展SPECT影像MonteCarlo模拟和高性能低价格SPECT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SPECT的硬件和软件研制中,MontCarlo模拟是重要的手段,我们正在研制高性能低价格的SPECT,本文介绍这个领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满琴  金德贵 《同位素》1994,7(2):121-124
应用^99Tc-ECD对32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SPECT检查(其中脑梗塞160例,脑动脉硬化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9例),并将部分病例的SPECT结果与X组CT作比较,脑梗塞、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 SPECT阳性率分别为90.6%、89.2%、86.7%及84.2%。329例中SPECT阳性者294例,总阳性率为89.4%,而X线  相似文献   

10.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受检地剂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毅  田中青 《辐射防护》1998,18(3):185-190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两种通用的CT受检者剂量的表示方法和检测方法,通常用多层扫描平均剂量(MSAD)或CT剂量指数CTDI来表示CT受检者的剂量;用CT标准电离室(笔形电离室)或热释光剂量计(TLD)进行检测,通过实验和数学模拟方法,找出MSAD与CTDI之间和不同方法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推广使用这种检测方法进行了CT受检者剂量监测和推广使用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IBSS)推  相似文献   

11.
医用CT受检者剂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毅  逄虎 《辐射防护》1998,18(4):310-313
本文介绍了用CT标准电离室及剂量检测模体,调查研究北京、河北、河南、浙江、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83台医用CT的受检者头部剂量和12台CT的受检者体部剂量。结果表明,其中有64台CT机受检者头部模体中心轴上的多层扫描平均剂量(MSAD)低于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IBSS)推荐的CT剂量指导水平(50mGy),占77%,高于指导水平的19台,占23%;体部模体中心的MSAD均低于IB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局部触发电路的设计,并将其应用于模块化环形码头SPECT系统(McSPECT)中,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3.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受检者剂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两种通用的CT受检者剂量的表示方法和检测方法。通常用多层扫描平均剂量(MSAD)或CT剂量指数(CTDI)来表示CT受检者的剂量;用CT标准电离室(笔形电离室)或热释光剂量计(TLD)进行检测。通过实验和数学模拟方法,找出了MSAD与CTDI之间和不同方法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推广使用这两种检测方法进行CT受检者剂量监测和推广使用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IBSS)推荐的CT受检者剂量指导水平打下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环境探头SPECT数据采集系统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的几种方案,并在现有的McSPECT系统上对几种方案进行测试比较。  相似文献   

15.
CT(ComputerizedTomography)图像重建是一种运算量很大的数据处理过程。特别是三维CT,其巨大的运算量成为该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采用并行处理技术提高运算速度被公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本文具体介绍了采用多处理器并行处理技术实现三维CT高速图像重建的“环形移位悬浮存储器”并行图像重建系统PIRS-4(4-preeessorParallelImageReconstructionSystem)的体系结构和硬件、软件设计,包括系统结构与配置、交叉开关网络的设计以及控制模块的硬件细节,系统工作流程、卷积反投影图像重建算法描述、操作系统与编程语言的选择、仿EMS方式的原理和浮点数的直接内存读写等。并给出了在PIRS-4上实现CT图像重建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相似文献   

16.
修雁  陈绍亮 《核技术》1996,19(5):276-280
7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梗塞、TIA、VBI)行^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并与CT、MRI对照,结果SEPCT诊断脑血管病的阳性率为90%。CT为88.2%(45/51),MRI为90%(27/31)。脑梗塞55例中51例rCBF图像上出现血流灌注减低区,4例发现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失联络证。诊断TIA、VBI的阳性率为75%。SPECTrCBF显像发现病灶较CT、MRI多;可  相似文献   

17.
碳氧比能谱测井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氧比能谱测井是一种新型的脉冲中子测井方法,在油田广泛推广用于评价储集层孔隙度和岩性,确定含油饱和度.本文结合在国产数控测井地面系统配接Atlas 2727碳氧比测井仪的经验,详细介绍了碳氧比的测井原理和数据传输,给出了测井方法的具体实现和应用.该方法已经在多种地面系统和测试台架得到验证,通过现场测井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EFFECTSOFe-eINTERACTIONONLATTICEDISTORTIONSANDELECTRONICSTRUCTURESOFELECTRONORHOLE DOPEDC_(60)CuiYunlong(崔云龙)andLinSenhao(林森浩)?..  相似文献   

19.
MEASUREMENTSOFTOTALCROSSSECTIONSFORK-SHELLIONIZATIONBYELECTRONBOMBARDMENTLiJingwen(李景文);DongZhiqiang(董志强);ZengXiantang(曾宪堂),H...  相似文献   

20.
不同厂家SPECT平面固有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山  陈次渝 《核技术》1999,22(3):173-175
分析比较了4个不同厂家生产的SPECT的固有泛源均匀性和最大计数率的测试结果。发现在SPECT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实际测得的平面固有性能有所不同,且有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