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应用放射性同位素P~(32),初步研究了水稻密植与水稻在不同生育时期对磷肥的吸收规律,从而找出水稻的合理密植程度与合理磷肥施用技术,为水稻栽培提供参考。试验方法及结果本试验分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两部分。盆栽试验着重研究水稻在不同生长时期对磷肥的  相似文献   

2.
获得了我国磷酸盐矿石、磷肥和农田土壤中轴、钍、镭和钾-40活度的系统数据资料。磷肥中的放射性成分及活度随品种的不同而异。以磷矿石为原料的磷肥的放射性成分与磷矿石相同,活度为磷矿石的0.5~0.6倍。以磷酸为原料的复合肥料中,天然铀含量比磷矿石高几倍,而其它放射性核素在磷酸生产过程中被分离出去。土壤中放射性活度随土类不同而异,南方红壤含铀偏高,北方黑土的钾-40含量较高,但均处于正常的本底水平。磷矿石和磷肥的放射性活度一般处于农田土壤自然本底和国家规定防护卫生限制量标准之间。仅有贵州、湖南的个别矿及磷肥的~(266)Ra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根据我国每年磷肥用量计算出铀、钍、镭随磷肥向农田迁移的速率,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获得了土壤和农作物体内铀、镭的活度与施用的磷肥中天然放射性活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获得了我国磷酸盐矿石、磷肥和农田土壤中铀、钍、镭和钾-40活度的系统数据资料。磷肥中的放射性成分及活度随品种的不同而异。以磷矿石为原料的磷肥的放射性成分与磷矿石相同,活度为磷矿石的0.5~0.6倍。以磷酸为原料的复合肥料中,天然铀含量比磷矿石高几倍,而其它放射性核素在磷酸生产过程中被分离出去。土壤中放射性活度随土类不同而异,南方红壤含铀偏高,方黑土的钾-40含量较高,但均处于正常的本底水平。磷矿石和磷肥的放射性活度一般处于农田土壤自然本底和国家规定防护卫生限制量标准之间。仅有贵州、湖南的个别矿及磷肥的~(226)Ra含量超过国家限制标准。根据我国每年磷肥用量计算出铀、钍、镭随磷肥向农田迁移的速率,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获得了土壤和农作物体内铀、镭的活度与施用的磷肥中天然放射性活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豆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經济价值很高的油料作物,我国农民在大豆施肥方面有着丰富的經驗,許多科学工作者在大豆的营养与施肥方面作了不少工作。根据往年的生产調查以及各地所进行的試驗研究結果看出,施用磷肥可使大豆获得增产,而磷肥的不同施用量、不同施用方法,可产生不同的增产效果与經济效益。本試驗应用P~(32)研究磷肥作种肥与基肥时的合  相似文献   

5.
1.前言磷素是组成原生质和细胞核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即可想而知,因此改进磷肥的施用技术,对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企图利用示踪原子探索水稻在不同发育阶段从根部吸收的磷肥后,磷肥在体内运转和分配的规律,为制定合理施肥技术提供科学根据。2.研究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磷矿和磷肥中放射性核素迁移及其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磷矿中伴有放射性核素,故在磷矿开采、加工、生产等各个环节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介绍了不同的磷肥处理工艺对放射性核素迁移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湿法处理磷矿石,所得的磷产品的放射性含量均较高;总结了从磷矿石开采到磷肥生产,再磷肥施于土壤被植物吸收等各个阶段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规律,研究得出起始于磷矿石中的放射性核素迁移的活性与其自身的价态、存在形式以及周围介质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针对磷矿开采利用和磷肥生产施用等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不同量的~(15)N标记的莴苣残体、废纸浆及土壤容重对反硝化及矿化作用的动态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仅施加莴苣残体能在短期内(8d)增加土壤中反硝化作用,其N_2O释放最大量为对照的15倍;仅施用废纸浆在同期内不能增加N_2O释放量。与上述两种处理比较,二者混合施用可以刺激微生物活性和增加反硝化作用,但却比仅施莴苣残体的处理N_2O释放量小,说明同单纯施用莴苣残体相比混合施用可以增加氮的固定。CO_2释放量在不同处理中的全部107天中呈递减趋势,混合施用的处理中CO_2释放量每天均高于其它处理。在上述处理中,通过施加不同的压力(2,6,18kg)造成三种不同土壤容重。试验结果表明,70%的样本随容重增加N_2O与CO_2释放量增加,但差异显著性较弱或不明显。土壤容重的增加影响废纸浆的分解速率和NO_3~-与NH_4~ 浓度。  相似文献   

8.
小麦对土壤肥力和肥料比较敏感,施用磷肥效果尤为显著,由于小麦播种早,生育期较短,因此在生育期追施速效肥料就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了深入探讨不同时期及不同肥料配合对小麦增产效果,以便为合理追肥提供依据,我们在田间试验中应用示踪原子法,观察了小麦植株对P~(32)的吸收和利用情况,以及不同肥料配合对植株吸收磷素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连续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以下简称堆肥)对土壤全氮(TN)、不同活性氮组分含量及土壤δ~(15)N的影响,为堆肥改良和培肥沙质潮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玉米轮作区沙质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3-2016年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基于不同土壤活性氮组分分组技术和氮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土壤活性氮组分和土壤δ~(15)N对堆肥施入量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连续施用堆肥显著增加了土壤碳氮含量,随施入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施堆肥量达45t·hm-2时效果最为显著,较单施化肥(CK)处理分别增加了265.83%和284.31%(P0.05)。施用堆肥可以提高活性有机氮组分含量,其中颗粒态有机氮(PON)增加了104.57%~280.91%;处理间各活性氮组分含量呈现:颗粒态有机氮(PON)轻组有机氮(LFON)水溶性有机氮(DON)微生物量氮(SMBN)。增加堆肥施入量提高了PON/TN和SMBN/TN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了LFON/TN和DON/TN分配比例(P0.05),从而降低土壤活性氮组分在全氮中的分配比例,说明高堆肥施用量促进土壤氮素以稳定态有机氮形式储存,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累积。2)施用堆肥显著降低了土壤δ~(15)N,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δ~(15)N与土壤氮含量受堆肥施入量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δ~(15)N与土壤TN、PON和LFON含量呈显著相关性,表明土壤δ~(15)N变化特征可指示土壤氮组分受堆肥处理作用的响应。3)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水分及土壤肥力水平(IFI)均会对土壤氮组分含量、活性氮组分分配比例及δ~(15)N产生影响,其中对土壤IFI和土壤pH作用显著(P0.05),解释率分别达48.2%和17.5%。综上可知,施用堆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物含量,施用量达45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氮储量和活性氮组分含量,对沙质潮土的培肥效果明显,同时,土壤稳定性同位素δ~(15)N变化特征可作为堆肥对沙质土壤质量提升效果的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初步探索不同生育期追施磷肥对油菜植株内部生理代谢作用的影响,并借助示踪磷肥研究报部与叶面追磷肥对荚果形成、籽粒充实过程的相互关系,以便为今后农业生产提供参考。试验方法本试验在本所同位素研究室油菜试验地里进行,试验品种为“洞口甜油菜”。1961年10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连续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以下简称堆肥)对土壤全氮(TN)、不同活性氮组分含量及土壤δ15N的影响,为堆肥改良和培肥沙质潮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玉米轮作区沙质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3-2016年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基于不同土壤活性氮组分分组技术和氮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土壤活性氮组分和土壤δ15N对堆肥施入量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 连续施用堆肥显著增加了土壤碳氮含量,随施入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施堆肥量达45 t•hm-2时效果最为显著,较单施化肥(CK)处理分别增加了265.83%和284.31%(P<0.05)。施用堆肥可以提高活性有机氮组分含量,其中颗粒态有机氮(PON)增加了104.57%~280.91%;处理间各活性氮组分含量呈现:颗粒态有机氮(PON)>轻组有机氮(LFON)>水溶性有机氮(DON)>微生物量氮(SMBN)。增加堆肥施入量提高了PON/TN和SMBN/TN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了LFON/TN和DON/TN分配比例(P<0.05),从而降低土壤活性氮组分在全氮中的分配比例,说明高堆肥施用量促进土壤氮素以稳定态有机氮形式储存,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累积。2) 施用堆肥显著降低了土壤δ15N,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δ15N与土壤氮含量受堆肥施入量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δ15N与土壤TN、PON和LFON含量呈显著相关性,表明土壤δ15N变化特征可指示土壤氮组分受堆肥处理作用的响应。3) 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水分及土壤肥力水平(IFI)均会对土壤氮组分含量、活性氮组分分配比例及δ15N产生影响,其中对土壤IFI和土壤pH作用显著(P<0.05),解释率分别达48.2%和17.5%。综上可知,施用堆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物含量,施用量达45 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氮储量和活性氮组分含量,对沙质潮土的培肥效果明显,同时,土壤稳定性同位素δ15N变化特征可作为堆肥对沙质土壤质量提升效果的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不同量的~(15)N标记的莴苣残体、废纸浆及土壤容重对反硝化及矿化作用的动态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仅施加莴苣残体能在短期内(8d)增加土壤中反硝化作用,其N_2O释放最大量为对照的15倍;仅施用废纸浆在同期内不能增加N_2O释放量。与上述两种处理比较,二者混合施用可以刺激微生物活性和增加反硝化作用,但却比仅施莴苣残体的处理N_2O释放量小,说明同单纯施用莴苣残体相比混合施用可以增加氮的固定。CO_2释放量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尿素配施牛厩肥、稀土、麦饭石、氯化钙和双氰胺时,水稻生物产量和谷物产量分别比单施尿素提高了2.3%~12.7%和1.6%~11.8%,其中以配施双氰胺和麦饭石的效果最为显著,氮利用效率与单施尿素(4.3kg谷物/kg施用氮)相比分别提高到10.7kg谷物/kg施用氮和12.5kg谷物/kg施用氮。~(15)N示踪结果表明,单施尿素时,水稻对尿素氮的利用率仅为20.6%,但配施牛厩肥、稀土、麦饭石、氯化钙、双氰胺时,尿素氮的利用率分别提高到25.9%,26.3%,24.0%,28.3%和37.9%,尿素的氮利用率提高了3.4%~7.3%。配施对尿素氮的残留和损失,尤其是气态损失有明显的效应,其中牛厩肥和稀土对尿素氮的残留的效果最为显著,分别占施用量的30.3%和27.3%。双氰胺能使尿素氮的损失大大降低,由单施尿素的57.7%降低到36.3%。试验结果还表明,虽然配施不同物质之间对土壤有效氮的变化的效应差异不明显,但是对土壤氮的损失和矿化则有显著的效应。配施牛厩肥和双氰胺时,土壤的矿化氮量显著减少,土壤氮损失也减少。  相似文献   

14.
研究结果表明,尿素配施牛厩肥、稀土、麦饭石、氯化钙和双氰胺时,水稻生物产量和谷物产量分别比单施尿素提高了2.3%~12.7%和1.6%~11.8%,其中以配施双氰胺和麦饭石的效果最为显著,氮利用效率与单施尿素(4.3kg谷物/kg施用氮)相比分别提高到10.7kg谷物/kg施用氮和12.5kg谷物/kg施用氮。~(15)N示踪结果表明,单施尿素时,水稻对尿素氮的利用率仅为20.6%,但配施牛厩肥、稀土、麦饭石、氯化钙、双氰胺时,尿素氮的利用率分别提高到25.9%,26.3%,24.0%,28.3%和37.9%,尿素的氮利用率提高了3.4%~7.3%。配施对尿素氮的残留和损失,尤其是气态损失有明显的效应,其中牛厩肥和稀土对尿素氮的残留的效果最为显著,分别占施用量的30.3%格27.3%。双氰胺能使尿素氮的损失大大降低,由单施尿素的57.7%降低到36.3%。试验结果还表明,虽然配施不同物质之间对土壤有效氮的变化的效应差异不明显,但是对土壤氮的损失和矿化则有显著的效应。配施牛厩肥和双氰胺时,土壤的矿化氮量显著减少,土壤氮损失也减少。  相似文献   

15.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作物秸秆不同施用方式对保存和提高施入氮肥肥效的影响。氮肥硫酸铵标记丰度为8.92%,经三年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化肥氮与秸秆配合铺施(~(15)N 铺)或混(翻压)施(~(15)N 混或翻),作物可增产5.4~30.0%(盆栽春小麦、夏各)和18~23%(田间冬小麦、夏玉米)。~(15)N示踪试验表明,在~(15)N 铺处理下,盆栽四季作物对施入的化肥氮的利用率分别为57.8%、65.8%、36.6%和8.5%,较单施~(15)N的分别增高3.7%、10.2%、21.5%和2.8%;随土壤渗漏水流失的氮量较单施~(15)N的减少50%;以气态逸失的氮量减少30.3%;进入土壤腐殖质的化肥氮较单施~(15)N的增多21.1%,证明了秸秆的不同施用方式调控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起到了保存和提高土壤肥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作物秸秆不同施用方式对保存和提高施入氮肥肥效的影响。氮肥硫酸铵标记丰度为8.92%,经三年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化肥氮与秸秆配合铺施(~(15)N 铺)或混(翻压)施(~(15)N 混或翻),作物可增产5.4~30.0%(盆栽春小麦、夏谷)和18~23%(田间冬小麦、夏玉米)。~(15)N示踪试验表明,在~(15)N 铺处理下,盆栽四季作物对施入的化肥氮的利用率分别为57.8%、65.8%、36.6%和8.5%,较单施~(15)N的分别增高3.7%、10.2%、21.5%和2.8%;随土壤渗漏水流失的氮量较单施~(15)N的减少50%;以气态逸失的氮量减少30.3%;进入土壤腐殖质的化肥氮较单施~(15)N的增多21.1%,证明了秸秆的不同施用方式调控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起到了保存和提高土壤肥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近年来,苏联科学家П.А.符拉修克,Н.Г.热日里和А.А.德罗布柯夫等所进行的试验肯定了少量放射性元素是植物正常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在主要营养物质中加放极少量的这类元素便可改善植物生长,增加产量,改良产品品质,加速成熟,提高抗病力等。由此可见,任何天然放射性物质只要施用剂量相宜都能产生良好的作用。但由于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于农业才仅有几十年的时间,对应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剂量施用时期和方法与土壤类型、植物种类以及  相似文献   

18.
对施用钾盐、钠盐、铵盐、磷酸盐、石灰、草木灰、褐煤及翻耕、生物净化、铲除表土等措施降低~(137)Cs从土壤-植物的转移率,减少农作物中~(137)Cs污染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铲除表土、翻耕等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使春小麦的~(137)Cs污染水平下降30%左右。施用硫酸钾能够使农作物的~(137)Cs污染水平降低50%~90%,而且3年内的后效非常显著。钾盐的作用表现为大大降低土壤中代换态~(137)Cs的含量,并且抑制~(137)Cs从茎叶向籽粒的运转。钾盐的施用量按照土壤阳离子代换量的1/30计算为宜。由于~(137)Cs在土壤中主要是以非代换态形态存在,因此采用生物净化措施效果不理想。草木灰、褐煤、石灰都有降低~(137)Cs从土壤-植物的转移率的作用,但效果不够稳定。施用铵盐、钠盐、磷酸盐会促进作物对~(137)Cs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用25kGyγ射线辐照含水量25%的土壤。盆栽试验表明,新疆灌耕灰漠土和浙江潮土经辐照后种植的冬小麦、辣椒和枸杞的株高、生物量和光合强度均有显著提高。6种类型土壤经过辐照,氮、磷、钾有效量明显提高,铁、锌、铜有效量也有所增加,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的氧化稳定性明显下降。经辐照处理,新疆灌耕灰漠土和浙江潮土的有效氮供应量分别提高59.26%和82.35%,作物吸收的土壤氮分别增加4.48%和24.97%;灌耕灰漠土有效磷供应量提高15.69%,作物吸收的土壤磷增加34.00%;灌耕灰漠土的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49.47%和17.88%,浙江潮土的氮肥利用率提高75.53%。对于辐照效果,25kGy和35kGy二种剂量处理无明显差异,土壤含水量则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硫是植物主要营养元素之一,为植物有机体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省不少地区历来就有在水田中施用硫磺、石膏的习慣。而过去常用的化学肥料多数都是含有硫的,因而水稻可以从中获得充分的硫素营养。但是近年来,随着硝酸銨、氨水、熔融磷肥、鋼渣磷肥和硝酸鉀等肥料在生产中的使用,水稻所必需的硫势必逐漸減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