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氯化铯-超离心法从抗人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SZ-63杂交瘤细胞抽取总RNA,经Oligo(dT)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出mRNA。以mRNA为模板,分别以3′VH和3′Cκ为逆转录引物,在M-MLV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第一条链cDNA。然后,采用PCR技术,扩增出了SZ-63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将其分别克隆至pUCl8载体中,筛选阳性克隆。经用~(32)P标记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SZ-63重链可变区长为354bp,编码118个氨基酸,轻链可变区长为321bp,编码107个氨基酸。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SZ-63可变区基因片段与人免疫球蛋白γ1重链CHl和κ轻链恒区基因进行拼接,构建噬菌体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的嵌合抗体Fab片段为可溶性,经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表达的嵌合抗体能特异地与人纤维蛋白呈结合反应,表达量约为225μg/L。  相似文献   

2.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可变区基因片段与人免疫球蛋白γ1重链CH1和κ轻链恒区基因进行拼接,应用PCR方法扩增上述重组基因片段,构建噬菌体质粒pHEN1 SZ-51Fab/Hu表达载体,将pHEN1-51Fab/Hu  相似文献   

3.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可变区基因片段与人免疫球蛋白γ1重链CH1和κ轻链恒区基因进行拼接,应用PCR方法扩增上述重组基因片段,构建噬菌体质粒pHEN1 SZ-51Fab/Hu表达载体,将pHEN1-51Fab/Hu转入非抑制性大肠菌株HB2151中,经ELISA法定量测定SZ-51Fab/Hu表达量约为500μg/L;Western转移电泳证实表达的SZ-51嵌合Fab片段能特异地与GMP-140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血栓导向显像诊断方面,利用自制的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经~(131)I标记后行血栓显像,在体外~(131)I-SZ-51能与人的血栓结合。鉴于单抗SZ-51与犬的活化血小板有交叉反应,制备了犬的股动、静脉血栓模型并用SPECT显像,以血栓与血液的放射性比值(T/B)为指标。结果显示:注入~(131)I-SZ-51后不同时间段,股动脉、静脉血栓的T/B比值均呈显著升高,至4h后达饱和,且股动脉血栓显像优于股静脉血栓显像;而~(131)I-IgG组,股动、静脉血栓均未见显像。此结果与注入示踪剂24h后离体血栓的T/B是一致的,从而阐明了单抗SZ-51具有导向定位体内血栓的能力。在导向溶血栓研究方面,利用~(125)I标记纤维蛋白原作为溶栓指示剂,研究了单抗SZ-51与溶栓剂尿激酶嵌合分子的溶栓效率。首先单抗SZ-51经木瓜蛋白酶消化获得抗体的活性片段Fab,与纤溶剂尿激酶的B链经化学双功能交联剂SPDP交联后,发现嵌合分子的体外溶栓率较尿激酶高3~5倍,而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及纤溶酶原的消耗量减少,提示溶栓率的提高与嵌合分子的选择性增高有关,这种新型的嵌合分子将为体内特异性溶栓剂的研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评估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McAb)SZ-51与体内血栓结合能力的基础上,用~(99m)Tc标记单抗SZ-51对犬颈内动脉血栓模型进行免疫显像。结果表明,单抗SZ-51在循环状态下与血栓有较强的结合能力;~(99m)Tc-SZ-51能清晰地显示实验性犬颈内动脉血栓的部位和范围,血栓最佳显示时间为注射~(99m)Tc-SZ-51后2~4h。注射~(99m)Tc-SZ-51后6~8h处死动物,离体血栓/血液放射活性比值(±S)为6.03±1.09。~(99m)Tc-SZ-51具有活体内导向定位血栓的能力,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放免显像诊断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用液体闪烁计数法直接测定α、β发射体溶液放射性活度的计量仪器。该仪器包括三个光电倍增管的符合探测器和三个输出计数道;以三重对两重符合计数率之比(TDCR)为猝灭参数,通过外推效率曲线至TDCR=1直接得到核素的活度。该仪器用于放射性活度绝对测量至少有两个突出的优点:1.精确度较高,对~3H、~(63)Ni和~(14)C等多种β、α核素其总测量不确定度(3σ)在0.5—1.5%;2.操作简便,测量迅速。  相似文献   

7.
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2,SZ-21及SZ-51经直接放免法评估2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结果为,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分子数在脑梗塞急性期呈显著增高(P<0.01),缓解期可恢复正常;血小板膜糖蛋白I_b在质膜上分子数显著升高(P<0.05),而血小板膜糖蛋白Ⅲ_a及GMP-140的分子数未见显著改变;血浆内血栓烷B_2(TXB_2)的浓度显著升高,TXB_2与6-酮-PGF_(1a)的比值显著增高;血小板数量未见明显改变。结果提示急性脑梗塞发作时,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显著增高,血浆内GMP-140的放免测定值可作为急性脑梗塞体外特异性诊断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2,SZ-21及SZ-51经直接放免法评估2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结果为,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分子数在脑梗塞急性期呈显著增高(P<0.01),缓解期可恢复正常;血小板膜糖蛋白I_b在质膜上分子数显著升高(P<0.05),而血小板膜糖蛋白Ⅲ_a及GMP-140的分子数未见显著改变;血浆内血栓烷B_2(TXB_2)的浓度显著升高,TXB_2与6-酮-PGF_(lα)比值显著增高;血小板数量未见明显改变。结果提示急性脑梗塞发作时,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显著增高,血浆内GMP-140的放免测定值可作为急性脑梗塞体外特异性诊断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压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空气和水为实验工质,分别在40mm×1.6mm和40mm×3mm的矩形通道中对竖直向上气-液两相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研究还对比了现有的两相流动阻力计算关系式,结果表明,对于窄缝为1.6mm的通道,传统的阻力计算关系式均不适用;而窄缝为3mm的通道,除Friedel模型和Tran模型外,其余模型与实验值符合较好。为此结合实验数据,以分液相雷诺数为依据将流动分为层流区、过渡区和湍流区3个区域,分别对Chisholm关系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C为当量直径的线性函数,当量直径越大,C越小。修正关系式与实验数据的误差较小,能很好地预测本次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石英玻璃电解装置,以重氧重水为原料,通过碱性介质电解法进行了^18O气体的制备,在原料重氧重水^18O的摩尔分数〉80%条件下,最终制得^18O气体中^18O2摩尔分数达63.66%,表明整个电解系统气密性良好。此外,制得的气体能够满足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提供^18O重离子束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Rietveld分析方法对Er2Fe17-xAlx(x=2,5)在室温下的中子衍射数据进行了精修。Er2Fe15Al2化合物具有Th2Ni17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3/mmc,Al原子分别占据12j(占位数0.21)和12k(占位数0.13)位;Er2Fe12Al5化合物具有Th2Zn17型三角结构,空间群为R3m,Al原子分别占据18f(占位数0.35)、18h(占位数0.36)和6c(占位数0.37)位。所有的Fe原子磁矩间为铁磁性耦合。Er原子磁矩与Fe原子磁矩间为亚铁磁耦合。在2个样品中,磁矩均位于垂直于六重轴的平面内,呈面磁晶各向异性。给出了居里温度Tc,并对磁性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端粒DNA与细胞的衰老、死亡、癌变密切相关,人体端粒DNA富含G和C单链可分别形成G-四链体(G-quadruplex)和I-motif四链体结构。它们与端粒酶活性、着丝粒DNA、RNA夹层结构等有直接关系,且可作为药物的靶点,因此研究其形成条件有重要意义。本文用圆二色谱谱研究富G和C单链及其混合状态下形成不同四链构象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dAG3(T2AG3)3是否形成G-quadruplex主要取决于溶液中金属阳离子,d(C3TA2)3C3T形成I-motif则与溶液pH密切相关,而在dAG3(T2AG3)3/d(C3TA2)3C3T混合溶液中很易形成双螺旋(duplex)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形成G-quadruplex、I-motif混合态。  相似文献   

13.
以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为改性剂,分别对CaCO_3和SiO_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无机纳米颗粒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填充天然橡胶胶乳(NRL)制备CaCO_3/SiO_2/NRL硫化胶乳膜,研究了改性纳米CaCO_3与纳米SiO_2混合体系对天然胶乳膜(NRLF)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接触角测定等手段表征改性前后无机纳米颗粒的结构及性能的变化;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CaCO_3和SiO_2纳米体系不同质量比的硫化胶乳膜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长链DTMS与无机纳米颗粒间能形成有机化学键合,有效阻止了纳米颗粒间团聚,提高了两种纳米粒子在胶体中的分散性;改性后无机纳米颗粒在NRLF体系中能形成网状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当改性后纳米CaCO_3和纳米SiO_2质量比为4∶6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光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流体在拟临界区内物性会发生剧烈变化。为建立拟临界区的划分方式,本文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Van der Waals、Redlich-Kwong和Soave-Redlich-Kwong3个不同精度的状态方程分别计算获得了对应的拟临界线;然后基于连续相变理论,通过Ehrenfest方程确定了拟临界区;最后根据拟临界区划分结果,与传热退化发生的区域进行匹配,分析了不同区域内影响传热退化行为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浮生力效应在拟临界区前和拟临界区之内对传热恶化起主导作用,流动加速效应在拟临界区之后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海东  孙涛  杨博程  田迪  魏谦 《同位素》2024,(2):133-138
为了解决传统电沉积工艺制备镍-63放射源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低、装置复杂等问题。以氯化镍(Ni-63)为原料,以镍为衬底,结合挂镀工艺开发了一套高效制备镍-63放射源的工艺。研究电镀液的pH、电镀温度、电镀时间、电镀电流密度对镍-63放射源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氯化镍(Ni-63)浓度为7 g/L,pH为1~3、电镀温度为常温、电镀时间为180 s、电流密度为6.5 mA/cm2的条件下,制备镍-63放射源。结果表明,该工艺与传统的电沉积工艺相比,摆脱电镀槽设计的限制,克服传统电沉积工艺中电镀器具设计复杂的缺点,可以灵活的设计放射源活性区的形状,解决了生产过程需要频繁拆卸电镀器具的问题,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堆芯内的γ释热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和研究,并对堆芯内φ63辐照孔道在不同状态下的γ释热分布进行了详细准确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堆芯内γ释热功率为3.29MW,燃料元件功率62.8MW,分别占堆芯总功率(70MW)的4.7%和89.7%;3个φ63辐照孔道内单位质量介质γ释热率分别为:G7孔道为3.016W/g,P12孔道为3.733W/g,P15孔道为3.627W/g。本研究为HFETR堆芯及各组件的热工安全分析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保证了反应堆的安全运行,节约了反应堆的运行成本,提高了反应堆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同位素~(125)I标记的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建立了直接测定全血内活化血小板的放射免疫法,该法敏感性高,能检测出含有2%的活化血小板,在50例正常人中,只有极少的GMP-140分子暴露在循环血小板表面;100例体外循环患者,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呈一过性升高,尤以转流结束为高峰;1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GMP-140分子与其四个不同的病期相关,以休克期为最高,恢复期降至正常范围;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GMP-140分子数与AMI的病程相关,GMP-140在AMI后第48小时达高峰;GMP-140分子在哮喘发作时亦呈显著升高;但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n=11)中未见显著增高。结果提示单克隆抗体SZ-51能可靠地检测体内的活化血小板,该项研究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其它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摘要探讨造血生长因子GM-CSF/IL-3融合蛋白、GM-CSF及IL-3抗γ射线辐射诱导Tf-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荧光强度比色法检测辐射后Tf-1细胞内Caspase-3活性;RT-PCR半定量及免疫组化实验方法分别观察Bcl-2、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GM-CSF/IL-3融合蛋白、GM-CSF、IL-3以及GM-CSF与IL-3合用均可使辐射后Tf-1细胞内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其活性是不加入任何细胞因子对照组的15.71%-43.65%。在Tf-1细胞辐射后48h时,各细胞因子组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其中GM-CSF/IL-3融合蛋白10μg/L组在辐射后24h时观察到Bcl-2 mRNA表达增强。细胞辐射后48h时,GM-CSF/IL-3融合蛋白10μg/L、100μg/L及IL-310μg/L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辐射后48h时,各细胞因子组均观察到Caspase-3蛋白表达增多。三种细胞因子可通过明显抑制Caspase-3活性、促进Bcl-2、Caspase-3mRNA、蛋白质的表达以及抑制Caspase-3酶原激活而发挥抗辐射诱导的Tf-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同位素~(125)Ⅰ标记的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建立了直接测定全血内活化血小板的放射免疫法,该法敏感性高,能检测出含有2%的活化血小板,在50例正常人中,只有极少的GMP-140分子暴露在循环血小板表面;10例体外循环患者,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呈一过性升高,尤以转流结束为高峰;1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GMP-140分子与其四个不同的病期相关,以休克期为最高,恢复期降至正常范围;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GMP-140分子数与AMI的病程相关,GMP-140在AMI后第48小时达高峰;GMP-140分子在哮喘发作时亦呈显著升高;但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n=11)中未见显著增高。结果提示单克隆抗体SZ-51能可靠地检测体内的活化血小板,该项研究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其它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煤电链和核电链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 90年代中期我国现有煤电链和核电链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是 :( 1)对健康的影响。对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 ,煤电燃料链为 4 2 0人·Sv(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8.39人·Sv( GWea) -1,煤电燃料链约为核电燃料链的 50倍。就非辐射而言 ,煤电燃料链约比核电燃料链高 1个数量级。对工作人员产生的辐射照射 ,煤电燃料链为 90人· Sv(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 8.91人·Sv( GWea) -1,煤电燃料链约为核电燃料链的 10倍。从尘肺看 ,煤矿为 2 1.6例 ( GWea) -1,铀矿为 4 .4例 ( GWea) -1,煤矿为铀矿的 5倍。煤电燃料链急性事故死亡率为 35人 (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 0 .6人( GWea) -1,煤电燃料链为核电燃料链的 60倍。 ( 2 )对环境的影响。对煤电燃料链 ,可观察到排出 SO2 和NOx 等对森林、农作物等的明显影响。对核电燃料链未发现可察觉的影响。 ( 3)对气候的影响。煤电燃料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约为 130 2 g等效 CO2 ( k Weh) -1,核电燃料链为 13.7g等效 CO2 ( k Weh) -1,煤电燃料链为核电燃料链的 9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