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激发能量弱是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的关键问题之一。折射波初至的能量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层中激发,炸药爆炸后化为弹性波能量的损失大于地震波在黄土层中的衰减,强化激发条件是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的关键。采用深井大药量和深井组合井方式激发,能有效地提高在黄土层中的激发能量,对指导今后黄土塬地区的地震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区域多尺度随机介质模型及其波场分析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姚姚  奚先 《石油物探》2004,43(1):1-7
常规地震的层状介质理论不适用于高精度地震工作.为此,必须发展复杂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场理论。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复杂介质进行描述,研究介质中地震波场特征的随机介质波场理论,是非均匀介质地震波场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发展了常规随机介质模型,提出了一种称为“叠加型”的多尺度随机介质模型和一种“区域多尺度随机介质模型”。利用非均匀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的数值求解,研究了这类随机介质模型中的地震波场特征,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现有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及其研究与应用现状,其中包括岩石物理性质分析和散射波场特征分析等基础研究、区域普查地震技术、二维和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及井下地震勘探技术。指出反射波地震方法是目前金属矿地震勘探的主要方法:国外使用的主流方法是在利用反射波成像处理技术得到的实测成果数据体中,采用强散射特征分析等属性分析方法圈定矿体;国内主要是利用常规反射波方法进行资料处理,在反射剖面上利用散射波概念进行地质解释。同时指出,金属矿勘探所涉及的特殊地震地质条件使得金属矿地震勘探问题落入地震波散射领域,而现有技术中缺少从散射观点出发进行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理论与配套技术。进而强调研究基于地震波散射理论的散射波地震技术是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地震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地震波射线的走时和路径,反演介质速度结构的一种高精度的反演方法。它利用地震直达波、Hui折波、折射波以及三者组合的初至波和层析反演方法具有的纵、横向变速优势,实现适应速度任意变化的复杂表层模型反演。理论模型与实际资料的反演结果表明,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形维拾取地震波初至的一种改进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小俊 ,施泽进 ,李亚林 .利用分形维拾取地震波初至的一种改进算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6 0~ 6 3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拾取地震道初至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割法的基本原理来计算沿地震道的分形维 ,并从其变化特征中拾取初至。但是以往的方法在计算时耗时多 ,而且其结果依赖于插值的准确性。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避免了在计算过程中的插值问题 ,从而提高了计算速度 ,增强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陆上地震勘探中的近地表多次波在监示记录上表现为低频线性干扰,其特点是在初至波之后平行初至多相位连续,且能量强,占据记录空间范围大,对有效波干扰严重。以春光油田车排子地区为研究靶区,通过系统的试验与资料分析,对表层低频线性干扰的成因及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野外采集和室内处理联合压制的方法,获得了较高品质的地震剖面。研究表明:1近地表低速层顶、底存在两个强波阻抗界面,地震波在这两个界面间传播时形成多次震荡,从而导致地震记录上出现较强的低频线性干扰;2当深层地震反射波向上传播至地面时,低、降速带对有效波起到低通滤波作用,对有效波造成一定的影响;3野外数据采集中加大激发井深和减少激发药量,可以有效地减弱这种低频线性干扰,从而得到较好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7.
有限差分法射线追踪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以往使用的求取地震波初至时间的射线追踪法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将局部算法与扫描算法相结合的、用有限差分解程函方程求取地震波初至时间的方法。方法中考虑了射波、首波及透射波的存在,因而可以适用于较复杂的速度模型。在求出初至时间后,利用互易性原理,能准确地得到射线路径。理论模型的试算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适宜地震偏移,层析成像以及Green函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一种叠前地震记录的全波场正反演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张繁昌  印兴耀 《石油物探》2004,43(3):217-222
利用叠前地震数据的振幅及旅行时信息进行叠前地震记录的全波场反演,可以得到比常规叠后波阻抗反演更丰富的储层物性参数。同其它地球物理反问题类似,叠前地震全波场反演也需要某种正演算法来合成叠前记录。因为层状弹性半空间的地震波传播规律足以模拟通常的AVO分析,这样就可用慢度法作为叠前地震记录的正演模拟方法。慢度法能够提供地震波场的完全解,其结果包含了一次波、多次波和转换波。叠前反演问题由遗传算法实现,并根据叠前反演这一特定的多参数非线性问题,设计了遗传算法的所有算子,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搜索解空间并有效地搜索到最优解。叠前反演得到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可用于指导岩性和流体的识别。  相似文献   

9.
井间地震速度和Q值联合层析成像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井问地震速度层析成像可用来解决油田井间储、盖层横向的连通性、纵向的接触关系等问题;井间地震的Q值层析成像能反映井间介质对弹性波的吸收情况,可用于估算有关储层参数。通过利用井间地震初至波的旅行时及其频率特性进行地层地震速度和岩石Q值的联合层析成像,就可以综合利用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对井问储层进行更精确的描述。对于求解井间地震介质分布的定解问题.基于地震射线成像算法中的正问题对地震波慢度沿射线的积分表现为时间场.衰减因子沿射线的积分反映介质的吸收情况,两者均可用结构类似的Radon变换表征。因此,在反问题处理中手段基本相同.便于联合层析成像的实现。而井间采集的地震波初至数据反映了透射波频率随地层岩性及储层变化的情况,由此,通过研究地震波频率和衰减系数的关系可加强对储层参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形维取地震波初至的一种改进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拾取地震道初至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侵害法的基本原理来计算沿地震道的分形维,并从其变化特征中拾取初至。但是以往的方法在计算时耗时多,而且其结果依赖于插值的准确性。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避免了在计算过程中的插值问题,从而提高了计算速度,增强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辽河油田井间地震纵波和横波层析成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辽河油田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在B区和H区,采用在一口井中用小药量激发,在另一口井中接收,进行野外井间地震数据采集,得到了质量较高的井单数。根据两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的特征,特别是地震速度对比差比较大的特征,使用了石油大学CT处理系统中曲射线层析方法,利用初至波和和对波进行层析成像,获得了B区纵波成像剖面,H区横波成像剖面。  相似文献   

12.
震源信号在地震偏移成像、正演模拟、全波形反演、多次波压制等处理中起重要作用,其关键是获取震源信号子波。本文通过推导直达波时距曲线,考虑了震源和接收系统组合效应,结合气泡振荡理论,得到直达波与震源信号之间的关系式,并给出了频率域利用直达波计算震源信号远场子波的解析解。当地震数据接收位置满足震源组合阵列远场条件时,可利用直达波计算震源信号远场子波。即避开地层反射信息对地震子波提取的影响,先从地震数据中分离出直达波,再利用直达波以精确的解析解公式计算震源信号远场子波。合成数据计算和实际地震处理的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经济实用、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折射波褶积成像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勘探中经常使用反射法与折射法。确定地下浅层的地层起伏情况,常采用折射波法。为了解决在常规方法中严重影响精度的初至时间的拾取过程,将数学中的褶积思想运用到折射波的处理中,分别对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所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静校正和层析成像等地震数据处理中,准确并快速地拾取初至是随后速度结构成像和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前提。手动拾取方法难以适用于海量地震数据处理,且存在人为误差。对于低信噪比地震数据,相关法、能量比值法(STA/LTA)、分形维法等常规自动拾取方法需不断调整参数以达到设定拾取精度,导致稳定性变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超虚干涉(SVI)约束的模糊C均值(FCM)聚类地震初至自动拾取方法。FCM聚类分析是一种非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仅依赖数据本身进行分类,可更灵活、方便地应用于实际地震初至拾取;对于低信噪比数据,须预先利用SVI法加强远炮检距等弱初至信号的能量,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以实现地震初至的准确、稳定拾取。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测试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爆炸震源的地震纵波是脉冲性质的。周期振动是地震脉冲引起的次生振动。地震脉冲的关键是“初至波”。为了采集反射的初至波,必须采用符合地震脉冲频谱的采集系统。目前海上地震记录中3/4是各种“鬼波”。为了利用地震记录中1/4的有用信号,消除“鬼波”理所当然,但不会理想。地震采集方式的改革才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井间地震资料波动方程反演成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Gauss-Newton-正则化方法实现了井间地震资料波动方程反演成像。该法在正演计算时,不是每一炮的正演计算都要解一次波动方程,而是按炮点将各道地震记录相加得到了一组新的地震记录,称为加后地震记录。  相似文献   

17.
中值滤波在井间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中值滤波是一种简便有效且信号失真较小的信号处理方法。在不同的道集域下,井间地震资料中的直达波、一次反射波和多次反射波在相邻道间的时差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利用这一特点,应用中值滤波在不同道集域内对井间地震资料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利用实验室复杂地质模型地震数据,进行了中值滤波压制噪声、突出有效信号,以及波场分离等处理方法的研究,最终得到了很好的上、下行反射波波场。  相似文献   

18.
全波模型的震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型震相分析是超声地震模型实验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全波模型震相分析法可用来研究震相的初动方向。分析震波位移方向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矢量法。解析法是通过计算反射和透射系数的正负,来确定反射和透射的位移初动方向;矢量法是按入射波波前位移,考虑波阻抗的相对大小定出主矢量,然后在反射和透射方向上进行分解,从而得到相应波的初动方向。此外在考虑模型表面与接收换能器之间的相对位移对震相的初动方向影响时,尚需考虑仪器性能,换能器的指向性以及发、收换能器的组合。由于衰减和多次反射、透射波的存在,使得某些震相消失了,不同震相波的相干叠加还可能造成假象,使许多震相初动点模糊不清。在震相初动方向分析中,还要同时考虑走时、射线路径、振幅、周期、续至相位等运动学、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模型初至地表一致性静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新疆沙漠地区近地表速度随沙丘厚度增加给地震资料处理造成的困难,提出一种模型初至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此法不采用传统的初至折射静校正的概念,而是充分利用全部初至波(包含直达波、反射波和多层折射波的初至信息),因而提高了计算静校正的精度。模型初至是利用指数形式拟合各炮拾取的初至时的平均值取得的,因此所确定的模型初至曲线平滑掉了各种干扰和地表变化的影响,仅包含近地表的地层厚度和速度与炮检距的变化。由于此法采用了拟合计算方式,从而增强了自动拾取初至的能力,它是一种有效而实用的大静校正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