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原油中25-降-藿烷系列等化合物和原油沥青质热解产物的研究,作者认为沙参2井原油是两次聚集的原油的混合物,第一次聚集的原油经历了严重的生物降解作用,第二次聚集的原油未曾遭受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讨论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碳酸盐岩生储油特征及沙雅隆起沙参2井所产原油的油源问题。根据实际工作所取得的资料,通过岩相、岩性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沉积环境所造成的有机碳含量的差别;成岩后生作用对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的影响;沙参2井与曲1等井原油物性特征对比,以及沙参2井原油地化特征与柯坪碳酸盐岩地化特征对比,认为沙参2井原油来源于奥陶系碳酸盐岩,而且更接近于萨尔千组生油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杏北油田4-6面积加密井网中的杏4-1-2350井和杏4-2-2381井两口采油井和杏4-1-2343井、杏4-1-2353井、杏4-2-2372井、杏4-2-2382井4口注水井的曲线形态进行分析,证明注水井的不稳定试井曲线形态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地层特性,而采油井由于流饱压差较大,原油存在脱气现象,早期压力恢复时间过长,掩盖了地层的非均质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较为经济的注水井不稳定试井资料进行储层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北部三叠系及其找油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北三叠系主要分布于库车坳陷、阿瓦提-满加尔坳陷及塔北断块隆起的局部地区,沉积厚达1250—2000m。跃参1井、沙参1井和阿参1井的三叠系满加尔群经详细研究,可分为上、中、下三组和7个孢粉化石组合。在阿瓦提-满加尔坳陷中,由西向东三叠系的暗色岩增多、增厚,生油地化指标变好,并已进入低成熟阶段,沙参2井的原油中就有三叠纪孢粉化石。因而认为三叠系是塔北的比较重要的生油层,而塔北断块隆起及其南侧的阿瓦提-满加尔坳陷北缘背斜带,则可能是油气富集带。  相似文献   

5.
轮南异1—B井中生界含油岩心几个地质问题的推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南异1—B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带轮南1号地质异常体西部高点。1987年9月5日,在上三叠统4770.97米—4800.01米井段取到含油岩心,并经中途测试具一定的油气产能。就此,在南疆石油勘探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资源评价室南疆组、生油  相似文献   

6.
沙参2井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油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色谱/质谱资料的研究,发现沙参2井原油萜烷中含有丰富的三环萜烷(C_(19)—C_(26))化合物,其中以 C_(21)—C_(26)萜烷为主,且 C_(23)萜烷有最高峰值,具有海相分布模式,同时,该原油含有较丰富的孕甾烷。作者认为这两项特征是海相原油的标志。此外结合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等其他地化特征的研究,并与塔里木盆地的海相、陆相原油以及南黄海盆地、珠江口盆地海相油、岩特征进行对比,推测沙参2井的油源岩主要为石炭系海相地层。  相似文献   

7.
《石油钻探技术》2004,32(4):49-49
莫10井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莫索湾凸起盆2井东北斜,设计井深4560m,实钻井深4600m,日产原油22m3、天然气10×104m3。滴西10井位于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滴西南凸起背斜,在石炭系获得高产气流,日产天然气19.5×104m3、原油3.2m3。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描述了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1井的中生代地层和古生物化石组合,将该井中生界自上而下划分为:卡普沙良群(K1kp)、 齐古组(J3q)、恰克马克组(J2q2)、克孜勒努尔组(J2k)、阳霞组(J1y)和阿合组(J1a)。作者根据岩石和矿物特征与库车洼地对比和植物化石将轮南1井4825~5039m井段划归侏罗统阿合组(J1a),并对该井段孢粉化石的时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轮南古隆起控油理论及其潜山准层状油气藏勘探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奥陶系潜山油气勘探的难点,应用新的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系统研究轮南古隆起对奥陶系潜山油气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建立轮南古隆起控油、潜山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理论体系。古隆起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古隆起控制岩溶缝洞型储集体发育、输导体系的形成和潜山油气的多期成藏。提出轮南古隆起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型准层状油气藏新模式,认为受风化壳岩溶储集体的控制,油气富集在潜山表层150m深度范围内。同时,形成了该类油气藏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如高精度三维地震储集体预测及酸压储集体改造技术、非均质碳酸盐岩油气藏井点优选及不规则井网开发技术等。图2表1参22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沙参2井实现塔里木盆地油气重大突破20周年,根据沙参2井10多年的试呆资料,对该井复杂井况及油气产出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该井停喷,既与油气藏能量下降有关,也与井况很复杂有关。同时还认为,该井所发现的油气藏,并非是古生古储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而是一个复合油气藏。  相似文献   

11.
原油在二次运移过程中,其成分往往沿充注路径发生梯度性变化。储层中原油成熟度的最高点对应油气的充注点,油气自成熟度高的部位向成熟度低的部位运聚。通过对轮南低凸起奥陶系原油饱和烃成熟度指标Ts/(Ts+Tm)、Tric/(Tric+17αβ-H)的系统分析,认为该区存在2个油气充注方向。奥陶系油气藏中原油Ts/(Ts+Tm)、Tric/(Tric+17αβ-H)的极值点位于东南部的LG35及LG353井区,且绝大部分样品的成熟度自东南向西北出现依次递减的趋势,表明轮南地区奥陶系原油的主力充注方向来自于东南。在研究中,将油气主充注期(海西晚期)奥陶系潜山顶面的古地貌形态与运移示踪指标的平面分布特征相结合,认为桑塔木断垒带控制了油气自烃源灶向轮南潜山低势区的运聚,主干路径为LG353—LN631—LN48—LG11—LN39—LN44C—LG4—LG7(LN1);另一方面,LG7及LN1井区运移示踪的结果表明其油气主要来自于西南部的塔河油田,油气充注路径为LN11—LN11(H1)—LG701。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轮南下奥陶统沥青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某些井的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发现有沥青,它主要充填在碳酸盐岩矿物晶间隙中,含量1%~3%,沥青反射率1.05%~1.10%.结合该区埋藏史及古地温史推算出原油沥青化形成时间发生在早海西运动期,结合油气地质背景,推断油气藏形成于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时期。因此,这套储集层沥青是早古生代油气藏在早海西运动期经抬升、剥蚀、风化、氧化作用而发生沥青化,后经热变质作用而形成,它与塔北、塔中下志留统沥青砂岩属同时代产物,下奥陶统储集层沥青的发现扩大了早古性代古油气藏存在范围。对于认识轮南地区复杂的油气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轮南低凸起是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上的一个多套含油层系共存的巨型复式油气聚集区,油气储量丰富。自形成以来,轮南低凸起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运动。通过精细的二维地震测线解释,根据地震剖面上的削截、上超等反射特征,在该区共识别出11个重要的不整合面以及轮台、轮南、桑塔木等6条主要的断裂。这些断裂早期主要为逆冲断裂,主要活动时期为晚海西—印支期,强烈活动期为二叠纪,该认识有别于前人认为的断裂发育期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之后的构造反转作用发生在古近纪末期,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通过构造演化剖面确定该区主要经历了五大演化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晚海西—印支期发生的强烈挤压、抬升、剥蚀作用对研究区面貌影响最大,喜马拉雅期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快速楔入影响,研究区地层发生翘倾,由原来的南低北高转变为现今南高北低的形态,研究区面貌最终定型。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轮 南低隆凝析气藏分布在奥陶系、石炭系和三叠系,属深层和超深层凝析气藏。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海相油、气,来源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碳酸盐岩(O)和碎屑岩(C、T)储集层分2大类4个亚类圈闭组合,形成了10种类型的凝析气(田)藏。该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油气也经历了多期成藏,形成了现今多种多样的凝析气(田)藏。轮南低隆是一个凝析油气富集的地区,也是今后继续深入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隆起的发现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赵靖舟  田军  廖涛  周勇  周义 《石油学报》2002,23(1):27-30
哈得逊隆起是新近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西部发现的一个向西南抬升、向北东方向倾伏的大型宽缓鼻状隆起,隆起构造主要发育在石炭系以上层位,以石炭系较为典型.构造演化史分析表明,哈得逊地区在前侏罗纪属于轮南古隆起的一部分,二者统一为一向西南倾伏、向北东抬升的大型古隆起构造,与现今哈得逊隆起的倾伏方向恰好相反.三叠纪末印支运动后,南抬北倾的哈得逊隆起开始形成.晚第三纪以来,满西地区石炭系地层也由区域南倾反转为区域北倾,并形成石炭系鼻状隆起.在石炭系地层发生翘式反转的过程中,哈得逊地区因正好处于翘倾运动的“支点”位置,构造位置适中,构造作用也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对于油气聚集和保存十分有利,是满西地区寻找大中型油田最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碳酸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明确震旦系-寒武系万米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区带分布规律对于开展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塔里木盆地南华系-寒武系烃源岩发育,分布面积广;储层以礁滩相白云岩为主,中寒武统大面积发育的膏盐湖-膏/泥(云)坪沉积有利于油气保存及聚集,空间上构成多种有利的油气成藏生-储-盖组合。综合烃源岩、储层、有利盖层的分布规律,优选塔中隆起北斜坡与温宿凸起周缘的寒武系盐下台内滩、轮南低凸起-满加尔凹陷西部盐下礁后滩、轮南低凸起-古城低凸起台缘带及塔北隆起-满加尔凹陷西部-塔中隆起中寒武统盐间滩相储层分布区是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超深层有利勘探区带,其中埋深小于10 km的有利勘探面积达9.7×104km2;塔北隆起南斜坡与塔中隆起北斜坡的台内滩储层分布区为震旦系超深层有利勘探区带,其中埋深小于10 km的有利勘探面积达3.1×104km2。研究认识对于开展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超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20年1月,位于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的轮探1井在8200m之下的下寒武统白云岩中获得轻质原油,塔里木古老克拉通超深层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通过对轮探1井发现情况描述与超深层寒武系盐下油藏发现历程分析,旨在为其他类似地区新区、新层系、新类型的勘探提供借鉴与参考。轮探1井钻揭寒武系玉尔吐斯组一套优质烃源岩,以及阿瓦塔格组蒸发膏岩/沙依里克组—吾松格尔组白云岩储层与玉尔吐斯组泥岩/震旦系奇格布拉克组白云岩风化壳储层两套储盖组合。轮探1井产层为吾松格尔组,为正常温压系统的挥发性油藏;震旦系奇格布拉克组风化壳获得微量天然气。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勘探经历了从碎屑岩到碳酸盐岩、从碳酸盐岩到盐下白云岩的两次战略转移;轮探1井是第二次战略转移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意义。轮探1井成藏有利条件在于具有继承性稳定古隆起与优质的生储盖组合;通过类比,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勘探前景,指出塔中—古城、塔北南斜坡、麦盖提斜坡北—柯坪等有利区为下步勘探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萨力阔坦东断垒带与轮南凸起、草湖凹陷在区域上属于同一含油气系统。钻探结果显示,在这个系统中的一些断垒带上,主要勘探目的层系——三叠系和石炭系内部都有油气发现(如桑塔木断垒)或很好的油气显示(如C2井所钻的小干湖断垒)。萨力阔坦东断垒带目前尚未实施钻探,通过与轮南桑塔木断垒带的诸如构造、埋深、地层和地震反射特征等方面的仔细对比,发现二者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特征。因此认为该断垒带在三叠系和石炭系地层中可能富含油气。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生成与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地化特征的分析资料说明,区内原油母质为陆源生物,主要烃源岩是文昌组泥岩和恩平组煤系。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大量排烃期,有利于油气聚集在同期或较早期形成的圈闭构造。根据甾烷运移指标C29ββ20R/C29ααα20R的变化规律,表明区内油气可作较长距离的运移,运移方向恰与构造脊的延展方向相吻合。邻接生油凹陷的隆起区是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20.
沙参2井实现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首次重大突破,推动了塔中油田、塔河油田及和田河气田的相继发现和大油气田勘探理论的持续创新,逐步建立起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对盆地下古生界成藏地质条件与典型油气藏综合研究表明,稳定的古隆起古斜坡、多套非均质碳酸盐岩储集体、充足的油源供给与多期成藏等要素的配置控制了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塔北沙雅隆起南坡受加里东-海西期岩溶叠加改造形成了复式的缝洞成藏系统,受满加尔、阿瓦提两大生烃坳陷多期的油气充注改造形成了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单个缝洞型油气藏具有相对独立的油-气-水系统,平面上叠合连片含油气、不均匀富集;塔中卡塔克隆起下古生界具有典型的复式成藏特征,从寒武系往上部层系气/油比逐渐降低,油气富集规律相比塔北更复杂,总体表现出"平面分块、纵向分层、多点充注、相对高点富集"的特点;和田古隆起是具有优越成藏条件的早古生代三大古隆起之一,已发现了受不均一岩溶缝洞体控制、不均匀含油的玉北奥陶系油藏,但近期的勘探进程表明该区成藏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尚不明朗.塔北沙雅隆起南坡及围斜区、卡塔克隆起及北坡顺南-古城地区是奥陶系油气勘探的现实领域,而顺托果勒低隆、麦盖提斜坡、塘古巴斯坳陷玛东冲断带和塔北、塔中-巴楚寒武系-奥陶系深层是重要的接替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