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很高黏度指数润滑油是调配高级内燃机油的重要基础原料,目前国内生产厂家较少,产量也很低,而超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国内还未生产。以含油蜡膏为原料,采用以异构脱蜡催化剂为核心的全加氢工艺和酮苯脱蜡工艺组合,研制超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工艺可以生产出符合UHVI150,UHVIS150,UHVIW150指标的润滑油基础油,产品黏度指数达146以上。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屈清洲  徐丽秋 《润滑油》2003,18(1):1-11
介绍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原油资源及工艺特点,酮苯脱蜡、糠醛精制、白土补充精制、高压加氢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针对加氢法生产的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将取代传统工艺生产的I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趋势,提出利用加氢裂化尾油采用加氢异构脱蜡工艺生产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全加氢工艺,加氢裂化尾油与老三套结合生产HVI高粘度指数基础油,是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升级换代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加氢尾油为原料进行酮苯脱蜡、脱蜡油进行进一步精制、含油蜡进行发汗脱油及白土精制,考察了加氢尾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和石蜡产品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经适当的工艺调整:1)纯加氢尾油可以生产较高质量的基础油并开发54^#左右的半精炼或全精炼石蜡。2)减压二线原料掺合加氢尾油,可有效提高基础油质量,并增加石蜡产品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研发的润滑油异构脱蜡技术RIW及第二代异构脱蜡催化剂RIW-2,日前在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简称茂名分公司)400kt/a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装置工业应用成功,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生产出了符合APIⅢ类标准的HVI 6号基础油,标志着石科院的加氢技术取得了又一项重要突破。茂名分公司的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生产高档基础油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轻质低含蜡油和重质高含蜡油为原料,用开发的PIC系列异构脱蜡催化剂,并配套使用某工业加氢预精制和补充精制催化剂,进行加氢预精制-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试验,考察加氢预精制过程及异构脱蜡催化剂和工艺条件对润滑油基础油黏度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和工业装置运行数据表明:通过对异构脱蜡催化剂的改进,催化剂中B酸含量增高;B酸含量、加氢精制温度、异构脱蜡温度的升高,均可提高催化剂的开环活性,进而提高产品黏度指数;与上一代异构脱蜡催化剂PIC-802相比,PIC-812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在工业装置上加工大庆650SN糠醛精制油和200SN浅度脱蜡油时,反应温度分别降低2 ℃和26 ℃,基础油收率均提高4百分点,黏度指数均提高4个单位。  相似文献   

6.
陈英  潘草原  周进祥 《润滑油》2007,22(5):10-16
摘要:对加氢尾油通过酮苯脱蜡、溶剂精制、石蜡发汗以及白土精制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和石蜡进行研究及工业试生产。试验结果表明,(1)纯加氢尾油能够生产粘温性能及氧化安定性能优异的HVI Ib基础油和专用蜡产品。(2)加氢尾油与减压馏分油掺炼可以生产HVI Ib基础油和半精炼石蜡产品。(3)加氢尾油酮苯脱蜡过滤速度慢,可采用脱蜡助剂提高;加氢尾油基础油蒸发损失较高,可通过蒸馏切割解决。  相似文献   

7.
以工业Al2O^3干胶经过焙烧和成型制成的γ-Al2O3为载体,负载金属组分W和Ni,并加入助剂A,制成W-Ni-A/γ-Al2O3润滑油加氢精制催化剂,以大庆油150SN(浅度酮苯脱蜡后)、150BS(糠醛精制后)为原料,在小型试验装置上对该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性能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8.
刘学 《石油商技》2010,28(4):64-69
以加氢裂化尾油和酮苯蜡下油为研究对象,通过白土精制或凝点调和的方法使其达到1~3号凡士林原料指标要求;通过工艺优化,将加氢裂化尾油切割成轻组分、中间组分和重组分,使其可作为低黏度白油产品、纺丝用油、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原料、医药黄凡士林等用途。同时对酮苯加工的轻、重馏分蜡下油进行了应用基础研究,在开发出相变石蜡产品的同时,较好地解释了酮苯一段脱蜡二段脱油工艺重质原料脱油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加氢裂化尾油、溶剂精制 加氢处理的减压瓦斯油为原料 ,采用加氢异构脱蜡工艺和异构脱蜡催化剂FIDW 1制备VHVI、HVI润滑油基础油的试验结果 ,并通过与溶剂脱蜡和催化脱蜡技术的对比 ,说明采用异构脱蜡工艺制备的润滑油基础油具有收率高、粘度指数高和倾点低的特点。同时 ,还介绍了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 ,采用异构脱蜡工艺制备食品级白油的试验结果以及异构脱蜡催化剂FIDW 1运转 2 0 0 0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中国石化高桥分公司润滑油加氢装置采用VGO掺炼加氢裂化尾油、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以及加氢裂化尾油减压分馏后的塔底油直接进异构脱蜡单元的方法,增加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来源,改善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质量。本课题重点对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的工业应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考察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时润滑油加氢装置的生产情况。结果表明,掺炼加氢裂化尾油或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可以生产多种高档润滑油加氢基础油。  相似文献   

11.
加氢改质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加氢改质生产优质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与原有的“老三套”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流程中的糠醛精制—酮苯脱蜡—加氢补充精制工艺相结合生产加氢改质润滑油基础油。对生产的HV1150和HV1500加氢改质基础油进行跟踪评价的结果表明,能够生产出符合HVI标准的润滑油基础油。该加氢改质基础油用于调合15W/40SF内燃机油、1号分级淬火油及L—DAH32回转式(螺杆)空气压缩机油等高档润滑油产品。另外,对加氢改质轻质润滑油基础油的应用也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2.
从润滑油基础油标准看我国基础油生产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出发,阐述了我国基础油生产现状,提出应重视优选适合生产基础油的原油,以及重视优化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精制/加氢补充精制等工艺操作条件.生产高质量基础油的重点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加氢裂化、异构脱蜡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辽河、新疆、胜利、大庆原油和含硫油的润滑油馏分为原料,采用加氢技术制取润滑油基础油。中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压加氢处理、溶剂精制-中压加氢处理技术,配以溶剂脱蜡可以制取氧化安定性好的HVI润滑油基础油;采用加氢处理/加氢异构脱脱蜡/加氢补充精制工艺,制取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流生好的HVI和VHVI润滑油基础油也是可行的。与传统润滑油生产工艺相比,加氢法具有目的的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青海混合原油润滑油基础油的加工工艺。根据该原油润滑油料的性质,对减压一、二、三线中性油馏分采用正序加工,而减四线中性油馏分及光亮油料则采用反序加工,并分别以精制油的酸值、倾点和颜色号为目标值研究了各润滑油料的溶剂精制、酮苯脱蜡和白土补充精制的加工工艺,确定了合理的大样制备条件和润滑油基础油加工工序。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300 kt/a润滑油异构脱蜡装置生产的石脑油馏分、喷气燃料馏分及轻质加氢基础油性质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利用方案,其中石脑油馏分可生产分析纯石油醚,喷气燃料馏分可生产特种煤油与铝箔轧制油,轻质加氢基础油可生产变压器油、高档白油以及果冻蜡。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上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总量(除了APIⅢ类以外)过剩,而国内APIⅡ和Ⅲ类基础油资源不足,尤其是重质基础油和光亮油的市场有缺口。国内基础油生产主要是以常规法为主。该工艺对原油的性质依赖性强。一些基础油生产企业为适应原油性质的变劣,新建高压加氢处理装置,结合原有的酮苯脱蜡,生产APIⅡ类基础油,特别是生产国内供应偏紧、需求量较大的重质基础油和光亮油。随着高档轿车的增多,对润滑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开发出了异构脱蜡技术。高压加氢处理与异构脱蜡组合成了全加氢型流程,用来生产APIⅡ和Ⅲ类基础油。全加氢型流程生产Ⅲ类基础油时,需要选择原油的品种和比较苛刻的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为了稳定地生产APIⅢ,近几年又推出了高转化率的加氢裂化和异构脱蜡组合工艺。通过分析几种基础油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力图寻求利用合适的资源、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来建设或改造基础油生产设施,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7.
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立权 《润滑油》2000,15(1):22-25
论述了润滑油脱蜡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催化脱蜡、异构脱蜡、临氢降凝、蜡异及组合工艺的最新发展和工业应用情况,担子同发展我国加氢脱蜡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加氢预精制-异构化/非对称裂化-补充精制技术(IAC技术)在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200 kt/a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装置进行工业应用的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缓和的操作条件下,加工石蜡基200SN浅度脱蜡油、650SN糠醛精制油和蜡下油三种原料油,可生产Ⅱ、Ⅲ类的轻质、中质和重质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运动粘度为6 mm2/sⅡ类中质基础油和运动粘度为10 mm2/sⅢ类重质基础油收率分别比传统的异构脱蜡技术高9和20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CR series lube oil isodewaxing catalysts in commercial scale and proposes the strategy on long cycle ope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atalysts. The results of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the catalyst have revealed that the catalyst after pretreatment including drying, sulfidation and reduction can process VGO into base oils meeting the HVI II and HVI II+ standards, and can manufacture base oils meeting the HVI III standard after incorporating the filtrate oil or gatch from acetone-benzene solvent dewaxing unit. The nitrogen content of the feed oil to the IDW reactor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1 .0-1.5 ppm, while the CO and CO2 contents in fresh hydrogen is strictly controlled to avoid poisoning of the IDW-HDF cataly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