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营凹陷深部异常高压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东营凹陷深洼陷内超高压与岩性油气藏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深洼陷内砂体的油气充注程度与超高压呈正相关,超高压为其油气向深洼陷内岩性圈闭充注的主要动力;超高压降低了储集层含油藏物性下限,因此,在深洼陷强超压带内,储集层物性条件不是制约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强超高压的发育有利于超高压裂缝的形成,为油气运移提供有利输导条件;随超高压裂缝的间歇性开启和闭合,油气流体呈混相涌流方式间歇向岩性圈闭充注,圈闭内水则持续缓慢渗出。据此认为,由于强成藏动力的存在,东营凹陷深洼陷内岩性油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
东营凹陷民丰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岩性油藏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丰洼陷的油气成藏特点、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表明该区处在凹陷东北边缘的特殊位置,成藏条件优越.古近系岩性油藏主要包括砂岩透镜体油藏、砂体上倾尖灭油藏和砂体被断层切穿的岩性油藏3种类型.三角洲前缘砂体、滑塌浊积岩砂体的性质和分布,砂体分布范围内有利的构造位置和有利的沉积储集相带成为控制岩性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油气勘探方向应围绕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两种成因的储集砂体展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中非Melut盆地古近系远源岩性油藏形成条件、成藏特征及勘探对策,明确了Melut盆地强烈的断—坳分异现象是盆地发育富砂地层、形成远源成藏的主要原因。古近系Yabus组上段三角洲前缘相带发育,埋深浅、储层物性好、具备形成高产油藏条件,是Melut盆地寻找商业岩性油藏的理想层系。油源条件是古近系远源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由油源断裂控制的各种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是有利的圈闭类型。通过油水界面研究和烃类检测技术的应用,选择油水界面超过圈闭溢出点的已发现构造圈闭作为远源岩性及构造—岩性圈闭勘探的初选目标,可降低远源油藏勘探的油源风险,提高钻探成功率。该研究明确了Melut盆地远源岩性油藏勘探层系、控制因素、成藏特征及勘探方法,拓展了北部成熟探区勘探空间,为北部成熟探区古近系远源岩性及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的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同时发育古近系文昌组油藏、恩平组油藏和新近系珠江组油藏,不同层系表现出不同的油气富集规律。在古近纪强烈裂陷阶段形成的文昌组深湖相泥岩具有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的特点,是陆丰凹陷油气的主要来源。古近系油藏埋深较大,主要分布在洼陷斜坡和洼中隆起位置;新近系油藏埋深较浅,主要分布在远离洼陷的凸起带。古近系储层主要为湖相三角洲成因,埋深较大,物性相对较差;新近系储层主要为海相沉积,埋深较浅,物性相对较好。新近系圈闭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控制,发育背斜和断背斜圈闭;古近系圈闭的形成往往受构造和岩性共同控制。包裹体分析表明,不同含油层系具有不同的成藏时间,文昌组、恩平组和珠江组分别在12 Ma、11 Ma和9 Ma成藏。古近系油藏和新近系油藏具有不同的运移输导特征,砂体和断裂的组合构成了多种输导模式。古近系油藏具有近源运聚成藏的特征,以短距离的砂体侧向输导和断裂垂向输导为主;而新近系油藏表现为远源运聚成藏的特征,砂体和控洼断裂构成复合运移通道。不同的油气富集规律导致古近系和新近系油藏具有不同的成藏主控因素。其中,文昌组油藏主要受控于储层发育特征,恩平组油藏主要受控于储-盖组合,而珠江组油藏主要受控于圈闭发育条件。  相似文献   

5.
断陷盆地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勤功 《石油学报》2006,27(6):19-23
对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段砂岩透镜体油藏的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结果表明,砂岩透镜体油藏多数为它源性多期幕式成藏,其成藏机理可概括为隐蔽输导和幕式置换。油气通过隐蔽输导体系由源岩向砂体运聚,砂体中地层水与早期充注的油气又通过隐蔽输导体系向外排出,油源断层将众多岩性油气藏中的油气水幕式汇聚到中浅层大中型构造圈闭中,形成早期油气聚集在盆地外部、晚期油气聚集在盆地内部的环状分布。洼陷带岩性圈闭是含油气盆地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的小型油气集输站。  相似文献   

6.
在二连盆地不同凹陷地层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地层岩性圈闭能否成藏,主要受4个因素的控制。在圈闭与油源具备的前提下,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是地层岩性油藏形成的基础;流体动力学特征决定了地层岩性油藏的分布区域;储层临界物性是油气充注的决定性因素;砂体的封闭性能则是地层岩性圈闭成藏的关键。上述4个因素良好配置,有利于地层岩性油藏的成藏。  相似文献   

7.
民丰洼陷岩性油气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民丰洼陷的油气成藏特点、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处在凹陷东北边缘的特殊位置,成藏条件优越。古近系岩性油藏主要包括砂岩透镜体油藏、砂体上倾尖灭油藏和砂体被断层切穿的岩性油藏三种类型。三角洲前缘砂体、滑塌浊积岩砂体的性质和分布,砂体分布范围内有利的构造位置和有利的沉积储集相带成为控制岩性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油气勘探方向应围绕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两种成因的储集砂体展开。  相似文献   

8.
刘强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6):40-43,48,145,146
在对榆树林东部地区扶杨油层层序地层、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区成藏条件、油藏类型、成藏模式和油水分布规律。充足的油源、良好的砂体、丰富的圈闭、良好的输导体系和稳定的区域性盖层为研究区创造了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断层和岩性组合形成的圈闭类型是本区最有利的成藏圈闭;源内垂向运移成藏和源外侧向运移成藏是本区主要的两种成藏模式。考虑了砂体分布、构造特征、油气分布规律、油源方向等因素,将研究区划分为两个有利油气富集区和一个风险区。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二段具有顶底多源供烃的成藏特征。针对多源供烃油气成藏模式认识不清以及沙二段整体研究程度较低等问题,依据钻井、测井、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其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二段油气成藏由沙四上亚段、沙三段和沙一段3套烃源岩提供油源,沙二段底部扇体及碳酸盐岩沉积与顶部泥岩构成了有利的储盖组合,断层和不整合面组成了立体输导体系;断裂体系和不整合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影响,储集层物性控制油气富集程度;据成藏期和油源不同,渤南洼陷沙二段油气成藏可分为"中期成藏、双源供烃"和"晚期成藏、三源供烃"2种模式;2种成藏模式下多形成由单源油和混源油组成的岩性圈闭、构造圈闭以及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油藏;自下而上、自洼陷中心向边缘,油气藏的形成时间由早到晚差异聚集。   相似文献   

10.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岩性油藏形成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岩性油藏的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对高邮凹陷岩性油藏成藏过程动态解剖研究,高邮凹陷岩性油藏成藏期处于有利的充注动力窗口,储层物性普遍高于充注临界物性,岩性圈闭早期开始持续发育,因此,高邮凹陷整体具有形成岩性油藏的有利条件。高邮凹陷上含油气系统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因素是运移通道和圈闭条件。主控断层早期开启,晚期封闭是研究区岩性油藏成藏的必要条件,同时,砂地比较低,砂体欠发育,泥岩发育有利于形成岩性圈闭,也是成藏不可或缺的条件。岩性油藏在陡坡带和缓坡带均有分布,戴南组岩性油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靠近凹陷两侧断裂带向深洼带依次发育有断层-岩性油藏、上倾尖灭岩性油藏、砂岩透镜体油藏。  相似文献   

11.
济阳坳陷透镜状砂岩成藏模拟实验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从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透镜状油藏物性特征统计发现,砂体物性与圈闭充满度呈正比关系,而且存在一个砂体物性门限值,即当平均孔隙度大于12%时,砂体内才有油气的聚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储集层岩石的孔隙性、渗透性和含油性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定量描述的优点,以同一围岩含油饱和度,相同温度、压力,以不同物性相同规格的人工岩芯进行模拟实验,实验证实砂体物性是影响砂体含油饱和度的重要因素。砂体含油性有随砂体物性增加而变好的趋势。成藏模拟实验与统计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透镜状油藏成藏机理分析来看,在毛细管力差和烃浓度差的作用下,油气首先从较大孔隙进入砂岩透镜体中,油气的进入占据了砂岩透镜体中的孔隙空间。在孔喉半径小、物性差的砂体内应无油气的聚集,即砂体不能成藏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Turbidite accumulation, which occurs in more than 80 sedimentary basins worldwide (Weimer and Link, 1991), especially in deepwater basins, has come to assume great economic significance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become an exploration hotspot to improve petroleum reserves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It is estimated that more than 30 percent of the total reserves discovered worldwide in recent years depend on improvement of deepwater turbidite exploration. These types of di…  相似文献   

13.
东营凹陷古近系岩性圈闭分布及成藏条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东营凹陷的古构造、古地貌、古地理环境与沉积体系较好的时空配置,创造了良好的岩性圈闭成藏条件.该区古近系岩性圈闭分为三角洲成因的浊积岩岩性圈闭、砂砾岩体近岸水下扇及滑塌浊积扇岩性圈闭和与滩坝砂体有关的岩性圈闭3种类型.受盆地结构、构造-沉积演化史及主裂陷期发育特征的控制,不同的岩性圈闭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和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4.
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剖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对牛庄洼陷3个典型的砂岩透镜体油藏的成因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的剖析,发现砂岩透镜体形成的沉积环境或砂岩体成因类型、砂体围岩供烃条件和砂体自身的物性条件是制约岩性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在浊积岩砂体形成的油气藏中,砂体围岩的供烃条件(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镜质体反射率)越好,砂体自身孔渗性(孔隙度、渗透率)越好,砂体的含油性(充满度、含油饱和度)就越好。牛庄油田牛20C3、王70B和牛35B1都是浊积砂体,其中牛20C3砂体的围岩供烃条件及其自身物性最好,砂体的含油性也最好,圈闭充满度高达74.56%;王70B砂体围岩供烃和自身物性较好,砂体含油性中等,圈闭充满度53.25%;而牛35B1砂体的围岩供烃和自身物性差,其充满度仅有29.02%。  相似文献   

15.
高位扇三角洲岩性油藏的地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连盆地属 于中生代陆相断陷群,各凹陷发育多种类型的沉积体,特别是扇三角洲和水下扇沉积体普遍发育于凹陷陡带,具备形成岩性油藏的诸多有利条件。巴音都兰凹陷宝力格油藏是一个典型的高位体系域扇三角洲砂岩岩性油藏。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和地质综合分析,剖析了宝力格地区扇三角洲砂岩岩性油藏的成藏条件,构建了该区高位体系域扇三角洲岩性油藏的地质模型,阐述了扇三角洲砂体形态的地震信息识别和含油性预测的新方法,介绍了勘探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下刚果盆地盐下重点勘探层系,采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钻测井数据和分析测试结果等资料,对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Pointe Indienne组湖相浊积岩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Pointe Indienne组大型浊积扇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该浊积岩形成于深湖相沉积环境,其叠置砂体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发育典型的鲍玛序列及特征沉积构造;该浊积砂岩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或杂砂岩,其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较差,表现为快速堆积的重力流沉积特征;该浊积砂岩内部识别出了多套完整和不完整的鲍玛序列,显示了厚层块状浊积岩和薄层或微层浊积岩的组合形式,指示了浊积扇内扇、中扇、外扇的沉积特征;该浊积砂岩为中孔低渗储层,与Pointe Indienne组上段和下段发育的厚层优质烃源岩接触,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下刚果盆地盐下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  相似文献   

17.
史南地区沙三段浊积砂体成因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在史南地区区域性地震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对砂体的成因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将浊积砂体划分为滑塌浊积岩、坡移浊积扇和湖底扇三种圈闭类型,每种类型圈闭的形成和分布都与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密切相关。湖底扇和坡移浊积扇圈闭形成于基准面上升期,是该区主要的储油圈闭;滑塌浊积岩圈闭主要形成于基准面下降期,规模较小,储集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Melut盆地北部凹陷为富油气凹陷,具有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针对深层白垩系和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尚未取得突破的现状,通过开展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相研究,建立了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Melut盆地北部凹陷源上、源内各主要层序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与方向。研究表明:源上主要发育Yabus上段—Adar—Lau高位域,有利相带为河流、三角洲、扇三角洲,主要形成构造-岩性圈闭;源内主要发育Galhak—Algayger湖侵域,有利相带为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和洪水浊积扇,主要形成岩性和构造-岩性圈闭。综合分析认为,源内层序是寻找构造-岩性油气藏的主要勘探目标。在有利构造背景下发育良好的储盖组合是Melut盆地白垩系成藏的关键因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是白垩系油气成藏的优势相带,上白垩统Galhak组是白垩系油气成藏的主要目的层段。研究结果对Melut盆地北部凹陷下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地震地层学原理和沉积特征,对BQZ盆地(BBW盆地、QDN盆地和ZJK盆地的合称)第三系砂岩储集体地震相和沉积相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第三系中确定了四种主要砂岩储集体,即三角洲砂体、滨岸砂坝、河道砂体和浊积岩体。这四种砂岩储集体是砂质沉积的主要场所,也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可作为进一步寻找非构造油气藏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