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陆相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是目前层序地层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准噶尔南缘为一两期叠加的复合再生型前陆盆地,综合地震、测井、钻井、露头资料对晚期前陆层序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以及15个四级层序.依据前陆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的旋回性及层序的内部发育特征,将各个二级层序划分出4个体系域.建立了准南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模式,探讨了构造活动的层序地层响应.构造活动控制层序界面的形成,一次逆冲末期的回弹隆升和下一次逆冲引起的变形是形成构造层序界面的主要原因.随着造山带前缘推覆的不断向前发展,前陆盆地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向斜坡带方向迁移.构造层序的发育具有旋回性和阶段性,每一层序始于沉降速率迅速加快.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进传统露头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客观、全面地认识露头所揭示的地质信息,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到露头地层成图研究中,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层图像可视化,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杨家沟剖面数字露头。 基于数字露头开展上三叠统延长组长 3 油层组层序地层、沉积旋回和砂体展布等地质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并利用典型层序界面识别标志,结合层序地层学理论,在数字露头上进行层序边界识别和层序界面追踪,划分出 1 个四级层序界面,其界面之下地层岩性表现为反旋回,界面之上地层岩性表现为正旋回,层序界面对应的位置砂体最厚。 通过建立研究区沉积旋回的识别标志,在数字露头上进行沉积旋回界面的追踪与对比,识别出了 3 个不对称式短期旋回,这 3 个短期旋回又可组成 1 个四级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一套整体向上变细的四级准层序组,其砂体厚度向上具有减小的趋势。 通过建立砂体解释标志,分别在四级基准面旋回底部和剖面顶部识别出了典型的河道砂体,进而对露头解剖的单砂体内部砂层进行了精细刻画与对比。 总体认为,剖面岩性以细砂岩和粗粉砂岩为主,局部夹暗色泥岩和页岩;砂体侧向迁移,在垂向上呈多期叠置关系,横向上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进传统露头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客观、全面地认识露头所揭示的地质信息,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到露头地层成图研究中,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层图像可视化,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杨家沟剖面数字露头。基于数字露头开展上三叠统延长组长3油层组层序地层、沉积旋回和砂体展布等地质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并利用典型层序界面识别标志,结合层序地层学理论,在数字露头上进行层序边界识别和层序界面追踪,划分出1个四级层序界面,其界面之下地层岩性表现为反旋回,界面之上地层岩性表现为正旋回,层序界面对应的位置砂体最厚。通过建立研究区沉积旋回的识别标志,在数字露头上进行沉积旋回界面的追踪与对比,识别出了3个不对称式短期旋回,这3个短期旋回又可组成1个四级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一套整体向上变细的四级准层序组,其砂体厚度向上具有减小的趋势。通过建立砂体解释标志,分别在四级基准面旋回底部和剖面顶部识别出了典型的河道砂体,进而对露头解剖的单砂体内部砂层进行了精细刻画与对比。总体认为,剖面岩性以细砂岩和粗粉砂岩为主,局部夹暗色泥岩和页岩;砂体侧向迁移,在垂向上呈多期叠置关系,横向上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震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依据Cross 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划分为1 个二级层序, 5 个三级层序。二级层序的顶界面为侏罗系与三叠系之间的不整合面, 底界面为延长组的底, 最大湖泛面为盆地内部广泛发育的张家滩页岩。在二级层序内部, 依据沉积间断面、湖泛面、冲刷面、沉积转换面及岩性转换面, 可识别出三级层序, 并总结了层序界面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 依此特征对地震大剖面进行了层序解释, 分析了延长组地层纵向上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普光气田主体碳酸岩沉积体系和各种微相特征深入研究,建立区域地层格架,对普光气田主体井层序界面进行识别与划分。研究表明:主要发育有升隆侵蚀层序不整合面、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面、水下沉积间断层序不整合面、局部暴露层序不整合界面和岩性岩相转换界面等五种三级层序界面,同时发育岩性的突变面、沉积相转换面、GR值正向漂移和成岩作用变化等四种四级层序界面。普光102-1井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可划分为一个二级层序、两个三级层序和九个四级层序,并对其中可作为有利储层的层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熙  牛仁杰  成进湖 《吐哈油气》2003,8(2):106-111
以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应用岩心、钻/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标志,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划分为四个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等时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综合分析认为构造作用是控制本区基准面旋回形成的主要因素。多种资料证明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发育了简单前陆、双前陆和背驮式前陆三类沉积凹陷;缓坡和陡坡型两类沉积模式。根据层序发育特征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生储盖层发育广泛。其中基准面下降期早期是烃源岩的主要形成时期,基准面上升期形成的下储上盖型组合是盆地最有利的储盖配量关系,因而作为接替层系中二叠统-三叠系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涪陵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研究区岩石类型和测井曲线所反映的沉积旋回以及叠置结构 等的综合分析识别,将涪陵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为2 个三级层序、11 个四级层序及20 个五级层 序。通过关键界面的控制作用,以及低频层序对高频层序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区内飞仙关组三级层序及高频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泥盆统- 三叠系层 序地层可划分为 2 个巨层序、5 个超层序、12 个层序。晚泥盆 世- 三叠纪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古 新疆板块”的局部裂解与 再拼贴的过程 ,塔里木盆地 则经历了晚泥 盆世- 早二叠 世弧后裂谷和 晚二叠世- 三叠 纪前陆盆地两个阶 段。巨层序Ⅰ为弧后裂谷演化阶段 的产物,其中超层序Ⅰ A 代表克拉 通内坳陷盆地的沉积,超 层序Ⅰ B 代表弧后 克拉通内裂谷盆地 充填沉积。巨层序Ⅱ为前陆盆地演 化阶段的沉积,其中超层序Ⅱ A 代表周缘前陆 盆地的充填沉 积,超层序Ⅱ B 和 超层序Ⅱ C 是内陆 坳陷盆地的沉积。研究表明,构造 作用在大部分Ⅲ级层序形成中起着 决定性作用,只是在构造相对稳定的 晚泥盆世- 石炭纪的被动 大陆边缘和克拉通盆地演化时期, 全球海平面的升降变化才对其层序 的形成起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的东河塘组-巴楚组共同构成“东河砂岩”,在盆地范围内对东河砂岩进行追踪和对比,并对其沉积演化规律展开精细研究,是当前盆内油气勘探所关注的重点。以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为研究对象,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指导下,利用盆地中大量钻测井、录井、岩心以及地震资料,对东河砂岩层序地层及格架内沉积演化规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认为:东河砂岩共识别出两类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SQ1—SQ6),并建立盆内层序地层格架,发现层序的分布受古地貌影响较大,SQ4—SQ6在全盆保存完整。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共识别出包括三角洲与滨岸相等5类沉积相,并对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的平面演化进行研究,发现SQ1—SQ6时期,东河砂岩沉积面积逐渐扩大,顺南地区的SQ4砂体、顺西SQ5砂体以及顺托地区SQ6砂体都有较好的岩性圈闭发育条件,是下步勘探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合分析车前陆盆地三叠系地震,测井,钻井,露头资料,识别出13个层序边界,划分出12个层序和33个体系域,建立两种层序地层学框架模式:(1)早三叠世至晚三叠世黄山街组沉积末期,具有典型前陆盆地挤压深陷特征,层序地层呆模式与内部构成类似于Vail的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2)晚三叠世塔里奇克组沉积期至白垩纪末期,具有宽缓,伸展的特点,层序地层框架模式及内部地层构成样式有其独特性,层序发育主要受构造运动,古气候及沉积物供给的影响。控制湖平面或基准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构造活动,造山运动强烈期是主要的湖进期,构造运动相对静止期是主要的湖退期,气候支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相类型。图4表1参8(何宏摘)/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若开盆地上中新统-上新统深水重力流沉积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以海侵-高位域泥岩连续弱反射顶界以及大套水道侵蚀及朵叶体的底界作为三级层序界面,将上中新统-海底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上中新统、上新统及更新统-海底。以上中新统-上新统为重点研究对象,根据沉积单元的垂向组合特征,将上中新统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上新统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每个四级层序均表现为向上粒度变细、侵蚀减弱、砂岩减少的正韵律特征。三级层序界面基本上与该地区大规模海退相对应,四级层序界面基本上对应于小规模海退面。层序地层发育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构造抬升及气候的影响。海平面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了沉积作用的变化,构造和气候控制沉积物供给量,供给量的不同造成不同四级层序叠加样式不同。此外,构造抬升对该地区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7~8 Ma,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增强了南亚季风,并使得剥蚀量增加,沉积物供给量增加,朵叶体及水道发育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纳标组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露头、岩心、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理论方法,对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纳标组的露头和钻井资料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共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从下到上依次为SQ1、SQ2、SQ3;同时对坳陷内中泥盆统地层层序界面的类型和界面的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区内的层序界面主要包括古风化壳、大气淡水作用面、岩性、岩相转化面和上超面。通过对基干剖面、辅助剖面和主要的钻井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的沉积体系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结合露头和钻井资料,对桂中坳陷中泥盆纪应堂期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编制了桂中坳陷中泥盆纪应堂组期(SQ1,SQ2,SQ3)的岩相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13.
基于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二叠纪形成的原型沉积盆地地层沉积相研究结果,按照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原型沉积盆地进行了五级层序划分。研究认为原型沉积盆地下部上泥盆统—下石炭统滨岸-混积陆棚是典型的三级层序并建立了层序发育模型;研究发现三级层序实际是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旋回组合层序,Ⅰ型层序(无低位体系域)是三级层序的典型发育模式,识别标志是从海向陆存在巨大的泥岩+灰岩楔形体。五级准层序是基本层序,为单旋回层序;混积陆棚区较易识别的薄层灰岩等时沉积体是最大或次级海泛面的等时沉积物;混积陆棚区属于内源和外源沉积物均衡沉积剖面,没有凝缩段,外源碎屑沉积物在海域内倾斜大前积沉积现象在混积陆棚区减弱或消失;三级层序底部古地貌为阶地-坡折带,这种古地貌特征既是造成东河砂岩段穿时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东河砂岩段与其上含砾砂岩段构成海侵-高位多个四级旋回层序的主要原因。图6表1参21  相似文献   

14.
通南巴地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层序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原理,结合野外露头层序调查和覆盖区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的分析,根据层序界面组成、特征、识别标志及形成机理等因素,将四川盆地通南巴地区的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地层划分为8个Ⅲ级层序、2个Ⅱ级层序。在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对该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台盆的沉积充填结构和有利储层发育层位进行了刻划,还指出了本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部署的有利方向为马路背-黑池梁地区的T1f1-P2ch、T1f3、T1j2储层及元坝地区的T1f1-P2ch、T1f3、T2j2储层。  相似文献   

15.
以钻井岩心资料为主,结合野外露头剖面和地震剖面资料,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层序界面及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确立了该区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建立了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层序地层格架,将该区中二叠统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SQ1-SQ5),平均延时约4Ma。盆地在该时期为稳定的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处于盆地的发育成熟阶段。各层序厚度呈逐步增加趋势,SQ4期沉积厚度最大。层序样式以TSTHST为主,体现盆地层序期内一个缓慢海进—快速海退的过程。从SQ4—HST期开始盆地上升接受剥蚀,至SQ5期剥蚀面积达最大,可延伸至盆地中部。  相似文献   

16.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级层序的地层划分未统一,极大制约了该地区进一步勘探工作。本次研究充分利用测井、钻井及地震等资料,首次采用希腊字母△logR方法识别四级层序界面,在最大湖泛面的标定准确性上进一步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12个四级层序,建立起较为合理的四级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初步分析了各四级层序在川中地区的分布特征,识别出其沉积与剥蚀范围,最后指出层序与油气的关系,为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的进一步深化勘探奠定了基础。图7参8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层序划分方案较多。在V 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露头、岩芯、钻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通过古水深分析和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划分,认为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更为合理,指出层序4水进体系域(生)+层序5低位体系域(储)+层序5水进体系域(盖)和层序4水进体系域(生)+层序4低位体系域(储)+层序4水进体系域(盖)是相对较佳的2套生储盖组合,并指出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最主要的2套生储盖勘探目的层。  相似文献   

18.
油气勘探通常使用地层学来确定地质年代和预测沉积环境及岩性。现已发表的全球地层表包括从一级到四级的沉积旋回划分,各自的周期分别为一亿年、一千万年、一百万年、十万年/一万年。根据海平面位置升降的确定,地震地层学可以用来划分局部地层层序,当它与全球地层表对比时,得到绝对年代。本文对格陵兰中东部盆地和路易斯安那盆地中的沉积划分出了三级和四级地层层序,并根据区域地质和相应的全球地层表得到岩性模型,制作倾向方向的合成地震剖面,用来帮助解释。在本项地震解释中,我们识别和描述了每个反射波,并将其归结为全球或局部的沉积过程的结果,指出了每个反射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9.
覆盖区碳酸盐岩地层层序界面的识别很困难,可以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岩心和野外露头等多方面的资料识别层序界面。界面识别时,应从识别野外露头的界面出发,综合应用地震资料,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划分层序界面,并用相邻井互相约束、彼此修正。层序界面的划分对油气勘探有重大意义,可预测川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台缘鲕滩储集层的分布。图7参7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准噶尔盒地红车断裂带对侏罗系采用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对确定层序内部沉积体系类型及展布、预测有利地层岩性圈闭分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其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次通过对地震、钻井、测井和露头资料的分析,进行井间对比及井-震对比,着力识别层序界面并深入解剖层序内部构成,继而划分体系域,在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侏罗系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和9个体系域,较好地解决了该区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