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将传统双对数直线外推法用于持久强度估算高温设备剩余寿命的不可靠性,通过比较得20g材料的焦炭塔剩余寿命更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求出了20g在一定温度及一定时间下的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2.
焦炭塔疲劳寿命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焦炭塔失效形式的分析和材料疲劳试验 ,用JB 4 732— 95中疲劳寿命评估的一般方法 ,对已运行 38a的焦炭塔的剩余寿命进行了评估 ,并计算了出该焦炭塔的剩余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以某炼油厂LD52B2-2B焦炭塔为研究对象,在机械载荷和温度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工况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应力分析与强度评定,各部位均满足强度要求,同时对其最薄弱区域进行疲劳强度评定,通过对剩余寿命评估方法的研究,得到了焦炭塔的最大剩余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焦炭塔用材 2 0g钢进行高温低周疲劳试验评定焦炭塔的剩余寿命。试验用材选用已经运行了 2 7a的焦炭塔第 3和第 4筒节处的母材 2 0g和裙座处的焊缝材料。试验分为 2组 ,每组 4个标准试样。根据曼森 科芬公式对所得的试验数据按最小二乘法回归整理 ,分别得出母材和焊缝材料的关系式为ΔεtNf0 .6 0 19=1.10 2 5和ΔεtNf0 .1812 =0 .0 15 98。据此计算出焦炭塔的剩余寿命为7.3a。  相似文献   

5.
对已使用14年、目前已经发生腰鼓变形的焦炭塔的筒体材质作金相检验,发现其珠光体球化达到4级,材质老化程度较大;作硬度、厚度、应力和温度测试,进行应力、最大允许操作压力的校核,得出焦炭塔在厚度和强度方面是安全的。对焦炭塔的剩余寿命评估,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以期提高焦炭塔的使用寿命,为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Lifshitz与Wagner模型公式的基础上 ,得到了珠光体球化过程中的动力学方程 ,并且计算出了在焦碳塔工况条件下 2 0g材质达到不同老化程度所需要的时间 ,建立了焦炭塔剩余寿命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7.
焦炭塔的剩余寿命评估与安全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证了焦炭塔使用寿命及安全评估与安全生产的意义。指出温差应力是影响焦炭塔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由于温差应力大、结构不甚合理以及检修质量问题,塔体与裙座连接焊缝开裂周期越来越短、开裂越来越严重,使之成为影响焦炭塔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评估结果认为,焦炭塔的剩余使用寿命是由疲劳试验结果决定的。焦炭塔剩余寿命评估为延迟焦化装置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常见的鼓胀变形、环焊缝开裂、裙座开裂、柔性槽开裂、珠光体球化及石墨化这5种主要失效形式及原因。结合焦炭塔设计时规模的大型化、材料选择的变化、制造时设备结构的改进以及操作时工艺的优化趋势,综述了设计、制造和工艺操作对焦炭塔安全性的影响,介绍了热机械疲劳、高温低周疲劳、安定性分析、持久强度方法和基于珠光体球化的疲劳寿命计算法这5种焦炭塔安全性分析方法,讨论了各种安全性分析方法的特点和不足,并对今后焦炭塔安全性分析工作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延迟焦化装置中的焦炭塔长期受到温差和机械载荷的共同作用,在这些交变载荷的作用下,焦炭塔体中部易产生鼓胀变形,裙座角焊缝也容易萌生裂纹。因此,如何评估焦炭塔的安全性,并对其疲劳寿命进行预测一直是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难点。运用有限元技术,针对焦炭塔容易产生失效的两个部位,分别位于塔体中部鼓胀位置和塔体下部裙座焊接接头位置进行风险评估,得到整个周期内焦炭塔出现最大应力的危险时间点,再运用ASME VIII-2中相关技术校核危险部位的安定性,最后运用Manson-Coffin公式和S-N曲线方法分别预测焦炭塔的剩余寿命。方法的建立为炼油装置中类似设备的风险评估和寿命预测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翟庆宏 《炼油与化工》2012,(3):20-23,58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焦炭塔应力场分析的有限元模型,结合风载、地震载荷等对焦炭塔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各工况下焦炭塔的应力与强度。利用有限元模型对焦炭塔操作过程各阶段的载荷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焦炭塔在风载与地震载荷下能够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Translated from Khimicheskoe i Neftyanoe Mashinostroenie, No. 12, pp. 33–34, December, 19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