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洞穴型储集层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波动方程,研究了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洞穴型储集层溶洞与串珠状反射的位置对应关系、溶洞顶底调谐距离、多种串珠形态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溶洞位于串珠状反射的中心,溶洞顶界位于波谷,溶洞底界位于波峰处,随其高度增大而下移;塔中深层碳酸盐岩溶洞顶、底反射调谐距离为120m左右;上翘、下拉式串珠是由于偏移孔径、偏移速度过大或过小而造成。这些认识对碳酸盐岩洞穴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溶洞储层体积定量化正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针对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和缝洞体体积计算等制约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大量正演模拟,明确了碳酸盐岩串珠状强振幅、羊排状强振幅、杂乱反射和弱振幅等各类复杂地震响应特征的地质意义,同时开展了正演校正下溶洞体体积计算新方法的探索。研究表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碳酸盐岩溶洞体积计算方法,可以为高效开发和储量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提高碳酸盐岩沉积相(岩相)模拟的精度,以巴西Jupiter油田为例,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条件约束建立该地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正演模型,以此作为多点地质统计模拟的三维训练图像,并利用成熟的Snesim算法对实际油田数据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正演模拟初始控制条件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分布影响较大,主要包括水深、风向、波浪能量、碳酸盐岩产率等,其中水深(主要影响温度和光照)对碳酸盐岩产率影响最大;波浪能量大小控制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分布特征,高能环境沉积物主要为生物礁及颗粒灰岩,低能环境沉积物主要为泥晶灰岩;碳酸盐岩沉积正演模型体现了高能生物礁与低能泥晶灰岩的渐变接触关系,符合碳酸盐岩生长规律,将其转化为三维训练图像,多点模拟结果既满足所有钻井认识又体现了训练图像反映的相结构关系。本研究总结了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正演模拟的分析方法,提出三维训练图像获取较新的思路,综合了沉积正演模拟与多点统计模拟的优势,并在实际油田应用中取得一定效果,对类似孔隙性碳酸盐岩油藏地质建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随机介质正演模拟刻画深水区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A区块深水区钻井少,储层刻画难度大。本文基于深水区地质沉积相分析成果,利用深水区地震资料建立符合实际条件的地层结构模型,结合波阻抗反演结果及地震属性特征,建立深水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建模方法对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内部的孔洞、裂缝进行精细刻画。运用"交"、"并"算法将储层结构单元与随机介质模型结合,建立符合地下实际的深水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地质随机介质模型,应用正演模拟、常规处理和相似性分析技术,获得与实际地层最接近的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结构和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二叠系梧桐沟组有利沉积相带不明确的问题,综合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应用沉积正演模拟方法,再现研究区梧桐沟组沉积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梧桐沟组在先水进再水退背景下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物源主要来自古西凸起,三角洲前缘相带及砂体自下而上呈现先退积再进积的叠置关系;近凹陷中心形成...  相似文献   

6.
针对先巴扎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Cx)碳酸盐岩储层复杂的缝洞系统,设计了溶蚀洞和垂直裂缝两种物理模型。通过对这两种模型的正演记录分析,与实际地震记录响应特征对比认为,裂缝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该储层特征。最后利用相干体技术和分频解释技术刻画了储层中裂缝和断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盆地演化由包括沉积物堆积、压实、流体流动、热传递、盆地形变及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等在内的一系列地质过程组成,是一个边界条件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复杂和多参量系统。正演模拟是定量处理这类动态,复杂、综合系统最合适的方法之一。借助数学模型模拟不同的地质过程,从而使整个沉积盆地演化的模拟成为可能。模拟结果可以用来预测盆地的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识别和追踪寒武纪—奥陶纪不同期的台地—台地边缘界线揭示不同期台地边缘相带的变迁,通过识别碳酸盐岩岩性和沉积能量并结合有机碳及碳氧同位素等资料编制塔东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探讨海平面变化对不同时期台地边缘迁移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早寒武世塔东地区以斜坡相—盆地相为主,台地边缘相不发育;中晚寒武世海平面不断下降,台地类型为局限台地,台地边缘相发育且向盆地方向迁移;早奥陶世全球海平面开始上升,蓬莱坝组沉积期台地边缘宽度变窄,鹰山组下段沉积期海平面下降,台地类型变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相带变宽,鹰山组上段沉积期经历了快速的水进,海平面又开始下降,台地边缘相带向盆地内侧进一步加宽,一间房组沉积期之后,随海平面快速上升,台地被淹没。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莫北地区小断裂的正演模拟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准噶尔盆地腹部莫北地区实际测井资料建立了地层断层模型,模拟不同勘探阶段地震资料上小断距断裂的地震响应特征,指出在地震采集,处理过程中,影响小断裂识别的因素主要为道间距,地震子波主频和随机噪声。提出了利用区块断裂正演模拟结果为模板和常规地震资料相结合进行小断裂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震描述中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追踪的超覆线与实际地层油藏的超覆线不一致,地层超覆线识别及刻画是地层油藏勘探成功的关键。在地震地质一体化研究思路下,通过古地貌精细分析及物源体系研究,明确地层超覆带及构造-地层型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层序分析,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细致分析砂泥岩地震响应特征。综合运用相位分析技术、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等进行地层超覆线的识别及刻画,通过实际资料的应用,较好地刻画出了地层超覆线的位置,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成效。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早、中寒武世古地理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二维地震剖面精细解释,结合最新钻井地质资料分析,在构造控沉积的指导思想下,对塔里木盆地早、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塔里木盆地早寒武世构造古地理整体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隆-坳格局,巴楚隆起-塔中隆起东部一带发育近东西向展布的同沉积古隆起,往北和往西南方向由隆起向坳陷逐渐过渡。早寒武世玉尔吐斯组沉积期塔里木盆地为以深水陆棚为主的缓坡沉积,由中央古隆起向南北两侧依次发育潮坪相、斜坡相和深水盆地相;早寒武世肖尔布拉克组沉积期塔里木盆地为具有一定台地性质的碳酸盐岩缓坡沉积,由中央古隆起向南北两侧依次发育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和盆地相,外缓坡在地震资料上可见典型前积反射特征,反映为远端变陡的缓坡。研究证实了塔里木盆地早寒武世中央古陆的存在,并初步厘定了早寒武世玉尔吐斯组和肖尔布拉克组沉积期古陆及相应的沉积相带展布。通过构造-沉积演化分析,首次明确了塔里木盆地早寒武世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碳酸盐台地,而是受整体上南北分异的隆-坳构造格局控制的缓坡沉积模式,至中寒武世中西部大台地才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野外露头观察、钻井资料分析及地震剖面综合解释技术,开展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层序边界,建立地层格架。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识别出的8个层序特征进行刻画,除层序SQ1为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型层序外,其他层序均为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型层序,其中层序SQ5,SQ6,SQ7,SQ8为重点勘探层序。在轮南地区,层序SQ6,SQ7,SQ8为今后构造-岩性复合圈闭重点勘探层序。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层序发育模式,指出了有利于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层序样式,为寻找地层-岩性圈闭发育有利部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寒武系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东北库鲁克塔格地区寒武系剖面的观察与对比分析,结合尉犁1井寒武系的综合研究,按国际上采用的寒武系4分方案,提出了该区寒武系4统4组新的划分标准;识别出“反勺形伽马段”与“特高伽马段”2个标志层,在西山布拉克组—莫合尔山组获得了丰富的多门类化石,并在区内寒武系识别出了1次具有全球等时对比意义的重大地质事件(ZHUCE)。通过地层的划分对比,指出作为槽盆相寒武系典型井(塔东1、2井)缺失寒武纪初期的沉积,表明震旦纪末“满加尔坳拉槽”南端未达塔东1—塔东2井一线。该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共划分为4个Ⅱ级、6个Ⅲ级层序,这为沉积相、构造运动及油气成藏等其他学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地层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塔河地区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特征与开发实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塔河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的碳酸盐岩地层经多期构造变形和岩溶作用后,沿大型溶蚀断裂带形成了各种不规则的缝洞体。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的精细相干、振幅变化率、地震时间切片等技术,结合野外露头、大量钻井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进行综合研究,首次提出了断溶体圈闭的理论概念,阐述了塔河上奥陶统覆盖区断溶体油藏的形成机理及其特征,依据其空间展布形态和控制因素将其划分为条带状、夹心饼状和平板状等。实践证实,断溶体圈闭(油藏)是塔河外围斜坡区极为特殊的一种油气藏类型,不同类型断溶体油藏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条带状断溶体油藏开发效果最好,该类圈闭的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同类油藏的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面古构造演化及油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奥陶系是塔河油田的主要产层。构造演化及古构造研究认为,中下奥陶统在加里东Ⅱ幕期表现为一北东向较宽缓的鼻凸,高点在现今轮台断裂附近;海西早期构造轴向转为北北西,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早期,表现为一由近北西向、北东向斜坡组成的、轴向为北东向的缓顶式直角状凸起;喜马拉雅晚期到现今,该区受西部应力作用和区域翘倾结果,南部轴线保持呈北东向不变,而北部轴线由西往东迁移,构造高点也由北向南迁移。加里东中晚期构造、岩溶及成岩等作用,为塔河油田第一次油气成藏提供了储集空间;受海西早期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先期油藏被破坏并在局部地区形成重质油藏,同时为海西晚期的油气充注提供了储集空间;印支期以来,该区的成藏系统主要以整体调整为主。  相似文献   

16.
17.
18.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是典型的岩溶缝洞型油藏,以溶洞和溶蚀缝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古岩溶缝洞如何划分与分类描述是制约该类油藏精细开发的核心问题.以塔河四区为例,以具有统一的岩溶水流动样式和循环路径为基本原则,研究了岩溶缝洞的成因关联性、缝洞分布控制因素以及缝洞产能特征的差异性,提出了表层型、暗河型和断控型3种类型缝洞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小缝洞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前期相关资料及研究较少.为给本类型碳酸盐岩缝洞勘探开发提供借鉴,从小缝洞概念着手,通过对成像资料及岩心特征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小缝洞型储层分为裂缝型、孔洞型(含小型溶洞)、裂缝-孔洞型(含洞间溶道)3大类.通过对"杂乱弱""和"弱小串珠"2类反射特征进行井震综合标定,认为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