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辽河东部凹陷北部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不整合对油气藏形成有重要作用。辽河幼陷东部凹陷北部地区不整合较发育,根据实际资料研究沙三段顶面不整合类型(削截、平行和超覆)和不整合面上下6类岩性接触关系的平面分布。不整合类型和不整合面上下岩性接触关系不同,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不同:下泥上砂的削截和平行不整合可在不整合面之上成藏;下砂上泥的削截不整合易在不整合面之下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层超覆不整合可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不整合面上下均为砂岩,可作为沙三段烃源岩生成油气的运移通道;不整合面上下均为泥岩,可起封堵和区域盖层的作用。根据上泥下砂的不整合面分布区有利于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认识,预测青龙台构造高部位和茨榆坨潜山的低带是有利目标区。图5参12  相似文献   

2.
不整合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对油气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分析济阳坳陷、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不整合的结构类型、岩性和物性等特征,研究已发现油气藏的分布特征,指出不整合面作为油气长距离横向运移通道,需要满足严格的构造地质背景及不整合垂向结构类型。不整合区域分布稳定、上部底砾(砂)岩或下部半风化岩石高孔渗性连通层有利于油气的长距离运移,反之则只能作为油气局部运移通道或无效通道。在不整合输导性分析中要注重不整合垂向岩性配置和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的分析,同时应结合断层和砂体等输导要素的评价,客观、全面地评价不整合在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整合纵向结构及其成藏作用物理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不整合是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地层缺失所呈现出的一种不协调的接触关系。在纵向上可划分为3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岩石、风化粘土层及半风化岩石。它不仅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而且能形成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模拟实验表明,油气沿不整合纵向结构运移受控于岩石物性、坡度,容易在风化粘土层薄弱环节突破,进行窜层运移;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超覆圈闭较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遮挡圈闭(潜山)更有利于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4.
油气运移输导系统及其对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90,自引:4,他引:86  
通过油气在地下岩石中运移输导系统类型的分析,指出孔隙、裂缝和孔隙-裂缝组合是油气运移输导系统的三种主要构成要素。据此提出连通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在地下运移的简单输导系统,砂体-不整合面、砂体-断层、不整合面-断层、砂体-不整合面-断层为油气在地下运移的复合输导系统,它们为油气运移提供了立体网络通道。油气运移输导系统类型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连通砂体输导系统可控制底层超覆、岩性尖灭、断层遮挡油气藏的形成;不整合面、砂体-不整合面、不整合面-断层组成的输导系统可控制基岩风化壳油气藏的形成;断层、砂体-断层、砂体-不整合面-断层组成的输导系统可控制断块、背斜、构造-岩性和断层-岩性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不整合与油气运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存在的多个不整合对于油气的长距离、大规模运移及油气的富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震剖面综合解释显示,埕北断阶带不整合可划分为削截不整合、断褶不整合、褶皱不整合、超覆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5 种类型,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规律受不整合类型控制。在测井曲线组合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将不整合面上、下分为三段式结构:底砾岩、风化泥岩和半风化岩石。这种结构构成油气运移的双重通道,它将不同时代的储集层、断裂等连接起来,组成区域性的运移通道网络。埕北断阶带不整合不仅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而且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受不整合纵向结构和类型控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不整合类型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不整合类型多种多样, 针对不整合的形态及形成机制将其分成7 种类型: 平行不整合、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褶皱不整合、断褶不整合、伸展不整合和生长不整合。不整合附近的岩层在纵向上呈层分布: 从下至上依次为半风化岩石、风化粘土层和底砾岩。不整合在油气的运聚成藏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整合面可以作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 古风化壳或古岩溶带能够改善岩层的储集性能, 形成不整合油气藏。不整合的负面作用为: 对盖层的破坏和烃源岩成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中拐—五区二叠系内部不整合面上下发现众多油气藏,表明不整合面对该区油气成藏起重要控制作用。通过对不整合面上下地层接触关系分析,认为不整合面类型为削蚀—超覆型,垂向上属2层结构,并归纳了不整合面上下油气藏主要发育8种类型。根据对不整合面结构、储盖组合及构造特征研究,指出不整合面之上的上乌尔禾组连片分布的砂砾岩及砂岩不仅与众多断裂构成了油气网毯式运移的主力通道,也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场所,聚集了源于风城组的2期油气,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油藏;不整合面之下地层油气疏导能力偏弱,由于天然气对油气通道要求相对低,因此,不整合面之下的佳木河组为气藏形成的主力层系,多数气藏离不整合面很近,少数为内幕型气藏。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震剖面及岩性,物性等资料,综合研究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凹陷二叠系不整合结构类型及分布,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岩性及其组合形式,划分出4种不整合结构类型;火山岩角块带 残积土,火山岩角块带 底砾岩,碎屑岩 残积土(泥岩),碎屑岩 底砾岩。其中火山岩角块带张性裂缝是油气渗滤的主要通道;碎屑岩不整合面之下的剥蚀带或者剥蚀带与其上的底砾岩共同组成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不整合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发育多个不整合面,根据其成因机制、剖面形态等,可划分为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4种类型。风化剥蚀程度的不均一性使不整合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包括底砾岩及水进砂体、风化粘土层及半风化淋滤带。不整合的类型控制着不整合面的倾角与交汇程度,进而控制了油气的运移及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不整合面是叠合盆地的重要油气输导通道,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油气的分布.深入探讨与不整合面有关的隐蔽油气藏类型和不整合面结构对隐蔽油气藏分布、含油气性的影响及其控制作用是目前隐蔽油气藏勘探、成藏机理研究的热点与前沿.二维模型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不整合面的风化粘土层是下伏油气藏良好的封盖层;(2)受物性、非均质性及连通性影响,底部半风化岩层可成为油气运移的有效输导层或侧向封堵层;(3)层间断层的存在沟通了不整合面底部半风化岩层和顶部底砾岩层,构成了油气运移的高效"双通道"输导网络,即在不整合面上、下均可形成岩性、地层或复杂型隐蔽油气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在玛湖、沙湾、阜康、东道海子等凹陷的上二叠统发现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群),形成了全盆地整体突破的良好勘探局面。基于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构造背景、供烃基础、储集性能、圈闭与保存条件等地质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盆地断坳转换期不整合之上发育的低位体系域砂砾岩体、扇三角洲前缘相带及优质甜点储层是全盆地源上它源型油气大面积聚集成藏、局部高产富集的物质基础。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上二叠统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3大成藏主控因素:中-下二叠统规模优质咸化湖相烃源岩提供了坚实的油气资源基础;断裂-不整合立体输导体系为油气运移、大面积聚集成藏提供了重要保障;环凹大型斜坡区发育的不整合为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提供了良好的圈闭与保存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盆地西部上二叠统的"源储分离型——超覆-削截复合"油气成藏模式和盆地东部上二叠统的"源储紧邻型——低位超覆"油气成藏模式。以该研究认识为指导,指出玛湖凹陷南斜坡、沙湾凹陷西斜坡、盆1井西凹陷东北斜坡、东道海子凹陷北斜坡和阜康凹陷东斜坡是准噶尔盆地上二叠统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的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古隆起构造单元的演化不仅反映了构造运动在区域上活动的过程,而且对于区域地层的沉积及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都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发育干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的车莫古隆起,从中、晚二叠世开始隆升,直至新近系最终消亡,可以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其中侏罗纪时期是其活动最强烈、最重要的阶段。车莫古隆起在早侏罗世发生低幅隆升,在中、晚侏罗世则强烈隆升,并使中、上侏罗统地层遭受了严重的剥蚀。随着车莫古隆起的逐步演化,盆地的沉积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车莫古隆起成为隆起南、北沉积体系的汇聚区或分水岭。车莫古隆起在演化过程中对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藏起到了调整改造的作用,由岩性圈闭及不整合面圈闭形成的油气藏是今后该区油气勘探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综合地质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为典型复式油气聚集带,油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佳木河组、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三次油气充注形成了三期油气藏;油气藏类型复杂多样,具有多种储盖组合;断裂、不整合面及连通性砂体构筑了油气运移的立体输导体系;烃源岩和生排烃中心、构造和沉积相带、断裂和不整合以及有利储层是乌夏断裂带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乌夏断裂带复式油气成藏特征及油气分布主控因素的研究成果,对本区油气勘探及滚动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中4区块D1井区油气来源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中4区块D1井在侏罗系头屯河组测试出较高产量的工业油气流,证明盆地中部油气资源富集。将该井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邻井烃源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原油主要来自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天然气为侏罗系与二叠系混源成因。D1井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其中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为该区提供丰富的油气,在异常高压作用下分别沿层间断层和不整合面向侏罗系头屯河组、西山窑组岩性圈闭运移并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不整合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论述了陆西地区不整合类型与控油特征、不整合结构类型与油气运聚特征、油气沿不整合面运移的证据以及不整合-断层运聚体系的成藏模式。陆西地区存在上超-削蚀型、上超-整一型、整一-削蚀型和整一-整一型4种不整合类型,其中上超-削蚀型和整一-削蚀型不整合对油气聚集最有利。在陆西地区有6种不整合结构类型,其中Ⅰ、Ⅱ型对油气的运移、聚集最有利。二叠系各层系顶界和三叠系顶界不整合面上油气的运移发生于陆西斜坡区,西山窑组顶界和侏罗系顶界不整合面上油气的运移主要发生在隆起区。陆西地区存在源边—不整合—斜坡—环带状和源外—不整合—断控—阶状2种成藏模式。由此可见,与不整合有关的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勘探目标区主要位于陆西斜坡区、三个泉油田与石南油田接合处及三南凹陷南段。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凝析气资源丰富,但探明程度不高,为了拓展勘探领域,对盆地凝析油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凝析油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气源岩,具有多层组含油气的特点。气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气藏,储层物性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凝析气藏类型按成因划分为油气同源热成因型和油气不同源气侵型。高—过成熟烃源灶对凝析油气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断裂对油气运移和聚集起到良好的纵向调节作用,优势沉积相带对油气成藏的规模与分布具有局部控制作用。盆1井西凹陷及其周缘、沙湾凹陷西斜坡、南缘冲断带中段、滴水泉—五彩湾烃源槽及周缘、东道海子—吉木萨尔烃源槽及周缘是准噶尔盆地凝析气藏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来源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天然气具有多种成因类型,为了明确不同类型天然气的来源及其成藏规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和天然气藏解剖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天然气主要有油型气和煤型气两种端元类型:1油型天然气为湿气,类型为气顶气,与原油相伴生,并与原油同源(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2煤型天然气为干气,主要来自以腐殖型母质为主的下二叠统佳木河组烃源岩,于古近纪晚期成藏。结论认为,不同类型天然气的分布具有序列性:1垂向上,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以油型气为主,佳木河组顶面不整合附近以混合气为主,佳木河组内幕以煤型气为主;2平面上,环玛湖凹陷分布的西北缘油气运移有利指向区,仅在西段克拉玛依—中拐地区分布有纯天然气藏,且在远离气源灶的方向上,依次分布油型气、混源气和煤型气;3天然气的有序分布是新近纪气源灶供气层位及分布范围、"断—盖"遮挡条件、"断—面"输导条件三者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生,运,聚及成藏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准噶尔盆地腹部可划分出5凸、6凹10个二级构造带;存在3套可信的烃源岩层:下二叠统风城组、上二叠统下乌尔禾组和侏罗系煤系,确定了其空间分布和热演化史;分析了油气二次侧向运移的聚散规律,指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并定量计算了油气聚集量,最后,探讨了该区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叠合盆地,近50年来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是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的一个典型实例。基于准噶尔盆地最新勘探发现和已有研究认识,文章总结了油气成藏规律,分析了重大勘探领域,以此为勘探战略选区提供依据,丰富和发展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结果表明,准噶尔多期盆地类型叠加演化过程中,纵向上形成了“三层楼”成藏组合;横向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隆、坳构造格局相互叠置,多期叠合的改造形式和强度,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结构,决定了油气聚集与分布具有地区差异性。油气富集规律表现为烃源岩对油气分布具有首要控制作用;盖层、断裂、古构造、不整合以及沉积相对油气的分布具有次级控制作用。盆地富烃凹陷斜坡区中深层-深层、南缘冲断带、陆梁隆起石炭系以及中-下二叠统页岩油(气)等领域是未来风险勘探部署有望获得战略突破的现实领域。准噶尔叠合盆地多旋回构造演化的性质,决定了这类盆地勘探的长期性和油气发现的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20.
运移输导体系是远源油气藏的核心内容,是油气实现长距离运移、聚集和成藏的关键纽带。以库车前陆盆地南部斜坡带中—新生界远源油气藏为例,在明确油气时空分布基础上,研究多种输导要素类型及其组合特征,针对不同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开展2D成藏模拟实验,探讨油气长距离运移输导机理,为区内下步勘探部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库车前陆盆地南部斜坡带中—新生界发育断层、不整合与砂岩层等3类油气输导介质,3类输导介质组合形成了2类油气输导体系:近源坳陷区油源断层—不整合垂向油气输导体系和远源斜坡区不整合—中浅层正断层—砂体横向油气输导体系。近源坳陷区油源断层是关键的垂向油气运移通道,远源斜坡区白垩系/前白垩系、古近系/白垩系不整合面和广泛分布的白垩系—古近系砂岩层为侧向油气运移通道。模拟实验表明油气实现长距离运移、聚集和成藏取决于进入输导层的原油量、圈闭与调节正断层距离、不整合面结构等3个因素:进入输导层的原油量决定了油气运移动力—浮力的大小;圈闭与调节正断层距离决定了油气的优先充注序列,砂体上倾方向的岩性尖灭带或低幅度构造最具成藏优势;具备高孔渗砂岩的不整合结构体具有物性和动力的双重优势,是油气横向运移核心路径。白垩系/前白垩系不整合面分布的非均质性是造成白垩系油气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古近系/白垩系不整合面的广泛分布是区内古近系油气成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