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钻屑的锤磨热解析是一种高效的低温热解析方法。为研究搅拌研磨系统中能量耗散的主要成分以及颗粒流的流动特征,基于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密相颗粒流的能量耗散模型。通过试验实测系统输入扭矩和能耗功率与仿真计算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磨系统中颗粒的运动主要为沿容器壁面的切向运动,床层中的接触力是影响速度分布的主要原因;研磨系统中主要的能耗为颗粒之间的摩擦与碰撞,以及颗粒与容器壁面之间的摩擦损耗;研磨系统的输入功率和颗粒的填充程度成正比;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采用平板叶片能提供最高的能量输入效率,交替布置的平板叶片能促进颗粒在容器轴向的混合。研究结果可为钻屑的锤磨热解析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为叶片配置的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装置使用的能量由能量转换和能量回收两部分构成。能量回收系统起着减少供入能,降低能耗的重要作用。经分析提出了换热设备和换热网络损失计算方法,分析了传热温差对能量回收的影响,指出减少传热温差是减少过程损、提高能量回收率的重要途径;讨论了能量回收系统能量回收的限度及存在的热力学和经济两个限制点,经济限制点是技术经济优化的结果,是合成换热网络遵照的依据;最后,讨论了分析和夹点技术在节能中的作用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3.
海洋浮式钻井液压绞车升沉补偿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降低海洋钻井电动绞车补偿系统的能耗、实现升沉补偿运动与自动送钻运动的解耦控制,开展了补偿绞车的节能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针对系统大惯性、大负载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动力与液压能量回收的新型液压绞车补偿系统,通过被动液压马达承担钻柱的部分静载荷,通过液压二次调节元件克服运动过程中的其余载荷,同时利用液压蓄能器实现对系统位能与动能的周期性回收与再利用。提出一种基于升沉-送钻双位移闭环控制的软件解耦控制策略;设计了液压绞车补偿系统的串级控制结构;建立了补偿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研制了一套补偿绞车原理样机。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液压绞车补偿系统的解耦控制效果良好,相对于电动绞车补偿系统的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过程系统Yong经济学优化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Yong经济学是Yong(有效能)分析与技术经济学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笔者根据过程系统的用能特点,以三环节模型为基础,将过程系统分解成3个子系统进行分解优化,导出了3个子系统的经济平衡式以及各自的优化目标函数,给出了各自的优化策略--核心的能量利用子系统的目的主要是完成物料产品的升值,应用同时包括物料与能量的优化,通过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Yong经济化,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量转换  相似文献   

5.
电-液模拟抽油机运动试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电-浪模拟抽油机运动试验系统为提高抽油泵效率和节省电能消耗的研究提供了试验手段。该试验系统由三级伺服阀和液压缸组成全尺寸模拟抽油机运动的执行机构;由计算机和伺服控制器组成试验系统的信号输入和自动控制部分。详细地介绍了该试验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设计。在对试验系统进行建模研究和分析后,得到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动态响应指标。还对系统作了带载模拟抽油机运动的试验,并用动态分析仪对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了测试。试验表明,该模拟系统能圆满地复现抽油机的运动规律,具有模拟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周思柱 《石油机械》1994,22(3):12-19
在考虑弹性变形的情况下,采用有限元技术对抽油机进行了运动和动力分析。通过单元和整体分析,给出了抽油机四杆机构的系统运动方程;总结了用有限元法分析抽油机四杆机构的步骤为:结构离散;单元计算;强迫力矩阵计算;单元刚度和质量矩阵迭加;系统方程求解。最后给出了CYJ16Q—3.6—74B前置式抽油机的分析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7.
介绍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在复杂运动条件下PDC钻头切削量计算和工作区域分析中的应用。阐述由虚拟的钻头、井底和井壁构成的仿真系统的建模方法以及仿真流程的原理。由于仿真模型中允许钻头作横向运动和摆动,所以虚拟钻头的运动条件与PDC钻头实际的运动条件非常接近,可以通过参数的调整模拟钻头在井底的各种复杂运动。该仿真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理论分析方法中对钻头运动条件的限制和对钻头切削结构方案的限制,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结合矿区电梯的现状,从电梯能量转化状态说明电梯的主要能量损耗,并简要分析了当前矿区电梯能量损耗状况.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梯节能装置——能量回馈系统,并通过其工作原理与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其推广的可行性.结合研究数据,预算能量回馈系统在矿区推广的效益,从而阐述了电梯能量回馈系统在矿区推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地震采集受沙漠余震的影响,顺北地区井炮激发时间间隔一直保持在45~50 s之间,难以满足野外生产提速提效的需求。通过地震波传播理论、正演模拟以及实际资料地震波传播能量分析,揭示了沙漠余震产生机理;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不同区域余震能量衰减曲线,明确了余震衰减规律;依据单道多次叠加方法分析了覆盖次数与井炮激发时间间隔的匹配关系;通过多域去噪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压制了沙漠余震。研究结果表明,余震主要由沙丘鸣震、强能量面波散射及其它次生干扰引起,高覆盖叠加能够较好的压制沙漠余震,当地震采集覆盖次数达到一定次数后,井炮激发时间间隔还可以适当的进一步缩短,这将大幅度提升野外井炮激发效率,为塔里木盆地地震采集高效生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石油机械》2015,(10):54-58
为了确定新型圆角倒棱台形FPSO(IQFP)的系泊系统方案,进一步研究浅水张紧式多点系泊系统的基本特性,考虑风、浪、流的联合作用,对IQFP张紧式多点系泊系统进行了作业工况和生存工况下的时域耦合运动响应分析,得到了浮体运动和系缆张力的时历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浮体的水平偏移和系缆的张力都符合规范要求,系泊性能优良。在此基础上,通过谱密度分析,从能量角度对浅水张紧式系泊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悬链线式系泊相比,采用张紧式多点系泊的浅水IQFP的浮体低频运动响应很微小,而系缆张力中波频力和低频力所占比例几乎相同,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张紧式多点系泊系统适用于浅水海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与石油》2014,(4):I0001-I0007
Study on Oil and Gas Pipeline Standards of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Wang Chunhai (Zhongjiao Coal Gas Thermal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Shenyang, Liaoning, 110026, China) Han Xiaoling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Southwest Compan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Hao Yuelin (Liaoning Petroleu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Shenyang, Liaoming, 110000, China) Wu Junfeng (CNPC Southeast Asia Pipeline Co., Ltd., Beijing, 100028, China) Wu Bin (Shanghai Huanqiu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200032, China) NGO, 2014, 32 (4):01-03 ABSTRACT: Aiming at China petroleum industry standardization field strategic goals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we will actively take part in preparation and revis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China pipeline industry will be prepared in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this reason, introduced ar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of ASME standards and treatment programs of votes and negative votes of draft standards, listed are ASME technology committees and ASME standards closely relative to pipeline industry. Moreover, introduced are some advanced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in auto updat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of ASME standards, analyzed ar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 pipeline industry stand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works and proposed are some suggestions in adoption of ASME standards and participation in preparation of ASME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2.
13.
14.
《天然气与石油》2014,(2):I0001-I0007
Design of Pipeline Wall Thickness in Compressed Natural Gas Transportation System Li Jineheng (Bohai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hijiazhang, Hebei, 050021, China) NGO, 2014, 32 (2):01-04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high pressure natural gas pipeline systems at CNG supply stations and filling stations are intrinsically safe and reliable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working personnel and facilities at the stations and surrounding residents,  相似文献   

15.
16.
ABSTRACT

Several Venezuelan heavy and extraheavy crude oils and bitumens have been evaluated for various physical properties, namely, density, viscosity, thermal conductivity, specific heat and vapor pressure. The API gravity of the oils considered are in the range of 8 to 12° API. In addition, blends of these oils and bitumens, and dilutions with reflnary distillates and light crude oils (20 to 54° API) have also been analized. It was found that, with the exception of viscosity, there is no functio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API gravity and the other physical properties studied. A dividend of this finding is that it allows for a simp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iscosity and diluent content, for mixtures of heavy and light crude oils.  相似文献   

17.
前陆盆地及其确定和研究   总被引:46,自引:14,他引:32  
经典的前陆盆地的概念可定义为:形成于收缩造山带与相邻克拉通之间,平行于造山带呈狭长带状展布的不对称冲断挠曲盆地。此定义包含了前陆盆地的分布位置和地壳性质、动力学机制与发育时限、平面展布、剖面结构以及相应的沉积建造等主要特征。但前陆盆地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单元的位置在不同演化阶段是变化的;其规模和形态及含油气性也差别较大。以盆地所处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为基础,将前陆盆地分为周缘前陆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和分裂前陆盆地三类。前两类为基本类型。中国中西部一些造山带周缘的压性盆地,总体具有前陆盆地的结构、变形和沉积特征。根据其形成的动力来源、发育时限和主要特征,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盆地类型列出,命名为陆内前陆盆地。与弧背前陆盆地和周缘前陆盆地相并列,并对应于板块构造演化历程中的大洋消减、大陆碰撞和陆内缩短三个不同性质的聚敛阶段。前陆盆地的确定依据和研究内容主要有:(1)构造属性;(2)发育时限;(3)盆山耦合;(4)区域背景;(5)原盆面貌;(6)演化过程;(7)沉积响应;(8)纵向分区等。在确定前陆盆地时,应注重该类盆地的共性;在研究时,应突出具体对象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在石油地质工作的全局中,油气普查是一个独立的阶段,是发现油气田的先行。人们往往容易看到的是油气田发现以后的结果和发展,而不了解,不注意,不重视在这以前实施先行步骤所付出的复杂和艰辛的劳动,不去研究油气普查工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特殊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本区石炭、二叠系埋深1500—4600m,主要残留在断陷构造及古向斜中,分布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总厚达1000m 以上。上石炭统太原组及下二叠统山西组为煤系,有机质丰度高,已成熟,是较好的油气源岩。石炭、二叠系可自成生储盖组合,又可从上覆下第三系中获得油气。从构造运动及热演化条件分析,主要生油气期为喜山期,次为燕山期。文安斜坡的油气远景较好,廊坊地区次之;冀南地区应以找气为主。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节油减碳和尾气中污染物超低排放中的作用,提出未来较长时间内汽车动力会呈现电、氢、油共存的格局。针对未来汽柴油的市场需求,提出炼油企业要致力开发高效高清洁汽柴油,支持燃油汽车实现低碳和污染物超低排放。综合国际、国内进行的油品质量对污染物及碳排放影响的研究结果和国外主要汽车制造商对未来油品质量指标的诉求,对我国高效高清洁汽柴油的主要技术指标、标准制定研究、主要技术开发课题及推进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