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岩芯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从单井相分析入手,并通过连井对比将剖面扩大到全区范围,详细研究了吐哈鄯勒油气田第三系气藏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重点分析了主要产气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认为本区第三系鄯善群属冲积扇扇中亚相沉积,主要微相类型是辫状水道和漫溢(可见扇中泥石流和辫流砂岛)。通过分析测试发现,天然气主要分布于扇中辫状水道中,其次是漫溢微相,因此,在研究区储层埋藏浅和年代新的情况下,天然气优先进入砂层厚度相对大和储集物性相对好的扇中内侧前缘辫状水道微相砂体中。  相似文献   

2.
吴俊红 《特种油气藏》2013,(1):39-43,152,153
为分析清楚巴喀气藏主力层位八道湾组的沉积特征和储层变化,通过对巴喀地区岩心、测井、地震等多方面资料分析,识别出了该组各种相标志(岩石成分、岩性、泥岩颜色、沉积构造特征、岩石粒度、电测曲线及地震相等),在此基础上,厘定了巴喀地区八道湾组主要沉积相、亚相和微相类型。八道湾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河道、废弃河道,泛滥平原和河漫沼泽4个微相,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沉积相模式,为气藏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块盒8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苏里格气田苏6区区域沉积背景,充分应用工区取心井盒8段岩心观察及分析化验资料,对盒8段气藏储层岩石学特征、原生的泥岩颜色、粒度特征以及沉积构造等相标志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盒8段气藏为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在工区内划分出辫状水道、河漫沼泽、水下分支河道和河道间等沉积微相,并指出区块有利的沉积相带为辫状水道和水下分支河道微相,储层砂体的几何形态及分布规律受河道的走向及延伸距离的控制。该成果为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盒8段气藏优质储层的预测指出方向,也为气藏滚动勘探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云南陆良盆地新近系茨营组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良盆地上新统茨营组主要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陆相断陷湖盆沉积,其中,在茨二、三段盆地东部边缘断阶带发育一套近岸水下扇沉积。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沉积序列、测井和地震响应等划分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亚相。钻探资料显示在扇中亚相和扇端亚相识别出辫状水道微相、辫状水道间微相、扇中前缘微相、扇端泥微相和扇端席状砂微相5个沉积微相,扇中辫状水道是重要的储集砂体类型。结合成藏分析,认为该区近岸水下扇体具备形成构造-岩性气藏的条件,储层的分布对气藏富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沿形成扇体的辫状水道和扇中前缘砂体应成为扩展勘探领域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测并资料,充分利用测并资料的地质信息丰富、成本低、信息可靠和纵向连续性等特点,以测井原理、沉积学、油气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了陇东地区长81储层地质特征,得出了测井资料识别储层沉积微相的方法,建立了沉积微相定量评价的主要参数及定量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松辽盆地龙凤山地区沉积环境复杂、储层横向对比困难、气藏高产富集规律研究难度大等问题和难点,为明确该地区储层的沉积特征和影响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从区域沉积背景入手,结合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采用宏观证据与微观证据相结合的沉积学分析方法:通过开展岩心观察与描述、测井精细解释、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以及凝析气藏的相态特征分析,综合研究认为龙凤山气田营四砂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并进一步结合动态测试成果指出分流河道为有利的沉积微相;通过沉积相带展布分析,营四砂组下段发育厚层的多期叠置的分流河道,上段发育多期砂泥互层的分流河道;通过凝析气藏相态特征分析和气藏类型确定,指出该气藏属于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的高含油的致密低渗碎屑岩凝析气藏,明确了影响储层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段确定了营四砂组气层的展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井位部署,为气田的产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基于该区储层的沉积特征分析和气层分布影响因素分析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部署开发井的钻井成功率和产能达标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7.
东海西湖凹陷A气田渐新统花港组三段厚层砂岩沉积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湖凹陷A气田花港组三段巨厚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区主力产气层与优质储层,对其沉积微相的厘定争议较大。综合利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相关资料,研究了目的层相标志、微相类型、沉积环境与相分布。研究认为本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分流间湾微相,不发育反映海相及海侵的沉积物与相标志。垂向上多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置、厚度较大,水平延伸好;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由东北逐渐向西南呈树枝状分叉、连片分布,物源来自东北部。明确研究区属于陆相背景下的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典型的牵引流沉积,不见海侵层序,高能量牵引流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本区高产气藏储层发育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大老爷府气田当前处于评价阶段,下白垩统登娄库组(K1d)为主力含气层段。针对研究区井网稀疏的特点,整合岩石相、测井相、地震相等多尺度信息开展沉积微相研究,明确了该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识别出心滩、河道滞留和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并刻画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为预测砂体空间分布和有利储集相提供了重要依据。结合物性资料统计分析认为,储层的储集物性受沉积微相展布控制,心滩砂体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储层,其次为河道滞留相带储层,泛滥平原相带的薄层砂体最差。  相似文献   

9.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及相关测试资料,对黄骅坳陷塘34断块沙一段下部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沙一段下部为重力流水道沉积,包括水道中心、水道侧翼、水道岔道口以及水道间等4种微相。讨论了沉积微相与剩余油的关系:重力流水道正韵律储层上部、水道侧翼、分支水道以及分支水道岔道口剩余油富集。  相似文献   

10.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埋深大、胶结致密,自然电位曲线不能很好地反映岩性在垂向上的变化,在测井相研究中主要选用自然伽马曲线和电阻率曲线进行沉积微相的识别,通过40余口井测井曲线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安棚油田深层系主要存在六类测井曲线组合,结合钻井取心资料和地震、地质资料分析,这六类测井曲线组合分别代表近岸水道微相、远岸水道微相、河口坝微相、席状砂微相、河道间微相、前扇三角洲亚相六种不同的古沉积环境。其中,远岸水道微相、河口坝微相是勘探开发的重点相带;近岸水道微相、前缘席状砂微相是需经深度油层改造才能经济开发的相带;河道间微相不具备找油潜力。  相似文献   

11.
渤海浅层油气田以上第三系明化镇组下段河流相地层为主,沉积环境横向变化剧烈,储层横向预测难度大,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两个有代表性的渤海浅层油气田的40多口钻井的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河流相的沉积体系,划分了沉积微相的类型,确立了主要沉积微相的地质相、测井相及地震相特征和识别标志;在精细划分沉积相的基础上,研究了主要河流沉积微相类型与地层速度密度和波阻抗的关系。研究发现,本区沉积微相对某些地球物理参数有明显控制作用,统计拟合的主要沉积微相和速度密度及波阻抗随深度的变化曲线符合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本区85%的油气储层为边滩砂体,在明化镇组下段的不同深度上边滩的波阻抗和密度与其他微相有明显差别,故利用这一规律对地震反演的波阻抗或密度资料做进一步处理,可将边滩砂体单一提取出来,进而实现在沉积规律控制下横向外推预测含油气储层和单个砂体。  相似文献   

12.
温西一、温五区块三间房组沉积微相与油气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哈盆地温西一、温五区块三间房组沉积体系主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水下部分,主要发育了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三角洲泥等微相和水下心滩砂坝、水下决口扇亚微相。不同沉积微相由于其储层非均质性强弱不同,导致对油层物性、含油气性以及油气产能的影响不同。水下心滩砂坝、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油层物性好,含油气性及单井油气产能最高,河口砂坝、席状砂、远砂坝微相次之,水下决口扇微相相对则较差。  相似文献   

13.
保山盆地为滇西的一个具西断东超箕状断陷结构的新近系小型盆地。为搞清区内保山气田的沉积特征,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工作,结合沉积岩(物)与沉积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沉积岩的岩性特征(颜色、岩石类型、岩石结构、黏土矿物、岩相组合)的分析研究,借助于沉积相在测井和地震剖面上的显著特征,研究并划分了保山气田新近系上新统羊邑组二-三段的沉积微相类型。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前缘席状砂、河口坝等沉积微相类型,以及浅湖亚相中的浅湖泥和浅湖漫流席状砂沉积微相。剖析各类骨架微相的沉积特征后指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为该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14.
安塞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根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及前缘席状砂构成其主要微相,缺少河口坝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同时对长6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长6油层组良好的储集层,是研究区油气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彭滩-杨井地区长21层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彭滩一杨井地区长21层段岩心的观察和薄片、粒度、测井相等基础资料的分析,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彭滩杨井地区三叠系长21层段属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其可详细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决口扇、河漫滩、河漫沼泽和河漫湖等6个微相,其中水上分流河道和河漫滩微相最为发育;同时对长21层段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古地理展布与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沉积模式,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上分流河道砂和河漫滩泥为长21层段良好的储盖组合,是研究区油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砾岩储层沉积微相研究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河凹陷冷东-雷家地区沙河街组发育一套以厚层、巨厚砾岩为主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储层近物源造成分选差且泥质隔夹层个发育,沉积微相若单纯应用砂泥比及自然电位、自然伽玛等测井曲线形态的传统方法则无法细分.在系统取心井单井相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测井声波、密度、中子交会建立了该区的岩性模型并依此进行了岩石相的研究.综合单井相及岩石相的研究成果,即以沉积环境特征及岩石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沉积微相的研究,并研究各沉积微相与物件及油气富集程度的关系,为预测有利的储集相带、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储层综合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同时也探索了一种砾岩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层序地层学、储层三维构型和油气检测是当今油气地质领域内的3大进展.本文对油田级别范围5组界面层序流积微相制图的油气地质意义及其实现的途径进行了评述,并以我国东部XLH油田为例简要描述了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的综合研究,认为四川中江地区沙溪庙期为河流-湖泊相沉积环境,从早至晚经历了浅湖→半深湖→湖底扇→三角洲→曲流河环境演化过程。根据不同时期沉积微相特点及平面展布,指出了有利的含气砂体相带。   相似文献   

19.
利用测井资料快速准确地确定沉积微相是油田开发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从测井相识别的定量化到成图的自动化的具体实现过程及方法。首先认为与沉积微相最具相关性的五个测井要素是岩性、砂岩百分比、孔隙度、曲线旋回形态及曲线齿化程度,其次根据研究区微相类型确定测井相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自动判断沉积微相。接着在单砂层测井相识别基础上应用确定性或随机方法进行沉积微相的自动成图,最终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修正计算机自动成图,完成相图应用这种思路研究了松辽盆地大安北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沉积微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小拐油田夏子街组冲积扇沉积微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拐油田夏子街组冲积扇分为3个亚相和10个微相,扇顶亚相沉积物最粗,电阻率高,分为主槽、侧缘槽、槽滩、漫洪和泥石流微相;扇中亚相沉积物偏细,成熟度增高,分为辫流线、砂岛和漫流微相;扇缘亚相沉积物最细,流体能量最低,分为水道径流和片流微相。并根据冲积扇具有多源叠置、周边火山活动显着和玻屑凝灰质沉积普遍的特点,建立了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