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渤海湾盆地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裂缝型油气藏的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分布规律的复杂性和多级性,以及较难开发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古潜山岩性分布特征、储集空间分类及裂缝发育状况,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多学科资料,进行单井常规测井和成像资料的对比标定,对古潜山岩性进行识别,并根据储'层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将储层自上而下分为残积带、风化壳、缝洞裂缝带、内幕斜交高角度裂缝带和致密结晶带,重点对储层裂缝发育区和裂缝发育方向进行描述和预测;进而建立了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裂缝三维地质模型,落实了研究区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及分布规律,提出高效合理的开发方案.实钻开发井表明,建立的潜山裂缝地质模型较好地预测了储层裂缝发育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
基岩古潜山型油气藏是发育在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油气藏,往往分布于含油气盆地基底凸起带.在盆地盖层沉积前由于长期暴露地表,产生风化壳和裂缝,为后期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焉耆盆地种马场北断裂带经过多期构造演化,形成了向北部凹陷生烃中心逆冲的基岩叠瓦带(古潜山),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直接覆盖其上及其前缘,油源充足且保存条件较好;构造带东段基岩为石炭系浅变质岩,中西段为花岗岩,钻探证实石炭系浅变质岩风化壳发育,花岗岩比较破碎或裂缝发育,均可作为良好储层.该带有一定规模资源量,勘探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辽河坳陷兴隆台古潜山深部油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慕德梁 《特种油气藏》2007,14(3):16-19,31
对辽河坳陷兴隆台古潜山储层特征、油藏分布特征、构造应力、成藏关键因素和成藏模式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兴隆台古潜山油藏可分为表生淋滤型和深部裂缝型古潜山油藏。表生淋滤型潜山油藏的储层形成与风化壳有关;深部裂缝型潜山油藏储层形成不仅与潜山岩性有关,还与区域应力场改变所形成的断裂有关,断裂带发育的部位是潜山储层裂缝最好的部位,而且断裂还是沟通油源与潜山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此项研究对类似成藏条件的古潜山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控藏因素复杂、油气水分布规律不清楚、断裂刻画多解性强、裂缝预测困难。针对该区复杂的地质特征,利用古地貌恢复技术准确刻画中拐凸起石炭系的古构造,分析认为,古构造控制了成藏有利区;将切片解释和相干技术相结合精细解释断裂断点及平面组合,准确刻画油气藏边界;在叠后属性解释基础上,开展叠前各向异性反演,有效预测石炭系储层裂缝发育情况。研究认为,该区石炭系油气藏为古潜山背景下受一系列断裂切割形成的、具有不同油水界面的断块油气藏,古潜山与现构造高部位相匹配区的裂缝发育带为有利勘探区,油气藏重新认识后共部署探井8口,并获工业油气流,取得较好效果,有效指导了该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5.
刘汉之 《特种油气藏》2010,17(1):20-23,28
依据研究区的基本地质特征,运用变质岩潜山成藏特征分析方法分析茨榆坨地区变质岩潜山成藏条件,认为构造与储层是控制油气成藏的要因。首次采用变质岩潜山顶界识别技术、断裂识别技术及变质岩裂缝预测技术等手段,有效地研究成藏条件,并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指出本区可发育变质岩风化壳型或不整合面型和变质岩内幕型2种油气藏;提出中高部位的潜山是寻找风化壳型或不整合面型油气藏的有利区带,而中、低部位的潜山是寻找变质岩内幕型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6.
针对东营凹陷高青一平方王潜山带勘探程度低、难度大的特点,依据研究区潜山油气藏形态及成因的不同,将其归纳为3类:地层不整合潜山坡油气藏、断裂一不整合潜山风化壳油气藏和断裂潜山内幕油气藏,其中后2类勘探潜力较大。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控制因素主要有油源条件、储层条件和断裂作用,因其成藏控制因素的差异,各类油气藏在潜山带中的发育部位具有一定的规律。地层不整合潜山坡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平方王潜山带的北翼斜坡;断裂一不整合潜山风化壳油气藏在高青一平方王潜山带均有分布,且主要位于相对较高的断棱部位;断裂潜山内幕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平南潜山。  相似文献   

7.
古潜山储层是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天然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是影响古潜山储层油气富集和单井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相似野外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古潜山储层天然裂缝类型和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影响古潜山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古潜山储层天然裂缝按照地质成因可以划分为构造裂缝、风化裂缝和溶蚀裂缝。构造裂缝是天然裂缝的主要类型,其发育的优势方位为NNE-SSW向。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表明古潜山储层中发育有矿物晶间缝、解理缝、裂纹缝和破碎缝。其中矿物破碎缝的开度和规模较大,开度通常分布在20~40 μm,规模不受矿物颗粒的限制。古潜山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主要受构造运动、岩性和成岩作用的控制。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是天然裂缝形成的主要时期;古潜山储层变质岩中的花岗岩类、碳酸盐岩中的白云岩以及火山岩中的中酸性岩石为天然裂缝发育的优势岩性;成岩作用中表生风化作用、溶蚀作用和变质作用是天然裂缝发育的建设性作用,而充填作用和交代蚀变作用属于破坏性作用。研究成果为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古潜山储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西低凸起变质岩潜山裂缝储层及成藏条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岩心、薄片及FMI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和地震相干体切片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辽西低凸起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垂向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含油层段物性特征及裂缝发育带平面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该区的变质岩储层岩性包括混合岩类、区域变质岩类和碎裂岩类等三种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包括裂缝、溶蚀孔洞和微孔隙,其中以构造裂缝为主。利用成像测井和双侧向等常规测井解释总结出五种测井响应类型并描述其识别特征,结合孔隙度测井对含油层段孔隙度范围和测井响应特征对比研究,并依据相干体切片分析了反映构造裂缝发育程度的断裂信息维数与油气藏数目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从垂向和横向上揭示有利储层分布,为成藏综合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阶带石炭系风化壳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不明的问题,综合分析区域构造演化、岩心、薄片、试油和测井等资料,首次提出该地区石炭系风化壳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土壤层、水解带、溶蚀带、崩解带和母岩。其中,溶蚀带和崩解带是有利储集层的集中发育带,各类岩性均可形成裂缝和溶蚀孔洞并存的风化壳储层;其物性受母岩岩性和风化淋滤程度控制。石炭系风化壳主要分布于古隆起高部位、斜坡区和断裂发育区,其厚度一般为450m,断裂发育区的风化壳厚度可大于600m;风化壳储层物性决定油藏的规模。该认识明确了风化改造对储层的建设性作用,扩大了有利储层的岩类和空间分布,该研究对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沙坨地区火山岩储层研究及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沙坨地区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它的沙三段火山岩具有很好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在特定的构造背景和油源条件控制下,火山岩储层的发育特征是本区油气藏勘探的关键,重点对火山岩储层的岩石学、储集空间、储集物性等特征进行研究。运用测井响应法、地震相分析法和波阻抗值法识别粗面岩储层,进而运用波阻抗和电阻率反演方法预测粗面岩储层和其裂缝的分布状况,指导勘探部署。通过不断的勘探实践,建成了以粗面岩为单一目的层的千万吨级储量规模的黄沙坨油田,同时指出了本区火山岩油气藏今后的勘探方向在其东南知西南两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