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非均质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岩溶缝洞储集层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充分认识此类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发育情况对于油藏的有效开发至关重要。通过对岩溶缝洞储集层所特有的纵、横向非均质结构特征分析,对影响和控制岩溶缝洞储集层非均质性的主导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特有的孔渗结构特征和孔渗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可能适合表征此类储集层非均质性的若干技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要以礁滩相颗粒灰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储集层缝洞系统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很强。充分认识此类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对于油藏的有效开发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同生期大气成岩环境中形成的横向连续性差的透镜状礁滩沉积岩体,是影响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岩溶作用影响在垂向和横向上孔洞集中发育段,导致储层物性在横向和垂向上的变化难以评价;不同尺度的裂缝网络系统是影响储层渗流能力非均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岩性隔夹层、沉积微界面、成岩致密胶结带等一系列的渗流屏障,对流体的运移起到了阻隔作用,加大了储层非均质性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根据山西太原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海平面变化特征,分析,讨论海平面升降对该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煤储集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海平面相对快速上升期间(海侵体系域)形成的煤层少且薄,分布范围小,多呈透镜状,横向连通性差,平面非均质性强,但夹矸层少、煤层灰分产率一般较低,因此层内非均质弱。海平面相对下降期(高位体系域),尤其是晚期(高位体系域晚期),形成的煤层多且厚,分布范围广,横向连通性好,平面非均质性弱,但夹矸层较多、煤层灰分产率一般较高,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因此,海平面升降对煤储集层平面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煤储集层形态以及横向连续性和连通性;对层内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煤矸石夹层数和灰分产率;对层间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煤储集层灰分产率、煤岩显微组分。在海陆交互相地层中,由于海平面升降引起煤层特征的变化,导致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图6表1参32  相似文献   

4.
北三台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储集层具有强非均质性,通过研究认为,储集层物性的非均质性主要受风化界面、岩性、岩相和裂缝等因素影响,纵向上受距不整合面距离影响,相同距离则受岩性和溶蚀作用影响,裂缝则加剧了储集层的溶蚀,提高了其连通性和扩大了溶蚀规模,据此,探讨了该类火成岩有利储集层形成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油气储集层的非均质性是一种普遍特性。随着我国岩性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弄清储集层非均质性与含油气性的关系,有助于在我国普遍存在的致密储集层中发现更多的富集区。通过对我国含油气区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指出碎屑岩类储集层非均质性成因主要有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改造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主要是由于沉积相变化和成岩演化导致碎屑岩类储集层物性在空间上的差异,构造改造作用主要是储集层由于构造作用的不均衡性,导致同一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发育;进行的不同物性储集层含油气性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碎屑岩类储集层表现出的非均质性影响到其含油气性,相对高孔渗的砂体有利于油聚集,而天然气充注并非都在高孔渗砂体中,低孔渗砂岩储集层仍然可以具有较高的含气饱和度,这主要是由于天然气在不同孔喉砂体充注效应差异引起。  相似文献   

6.
利用试井信息确定储集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是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试井测试资料是油田生产压力动态变化的直接反映,富含储集层物性动态变化信息,通过反演分析,可以确定储集层的空间非均质性和不同时刻的储集层非均质性.提出了改进ISA(Inverse Solution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井声波测井数据谱分析进行储层非均质性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井声波测井数据纵(P谱)横(H谱)波谱分析定量描述了储层的纵横向非均质性.P谱分析方法描述了储层物性参数沿纵向变化的方式,其谱指数随储层不同深度的变化揭示了储层纵向上非均质性的物理含义;利用多井声波测井数据的横向预测特征,通过H谱分析方法描述了储层物性的构成,旨在描述储层物性横向扰动的程度,即将其作H谱变换到慢度域表征该层段每种物性成分所占的比例,判断地层岩性物性构成和分布特征,揭示了储层物性横向非均质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以靖安油田大路沟A区三叠系延长组长2碎屑岩储集层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非均质性综合指数分析了储集层非均质性.结果表明,靖安油田大陆沟A区长2油层组储集层非均质性总体偏弱,储集层质量较好;东部地区储集层非均质性相对较弱,西北和西南地区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自东向西非均质性有逐渐变强的趋势.储集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为层内夹层,受控于沉积微相.注水见效较快的区域,非均质综合指数为0.65~0.75,是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地区.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简单,运算速度快,能够准确地求取各参数的权重系数.引入非均质综合指数能够克服单一因素表征储集层非均质性的不足,结合高斯随机模拟,实现了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  相似文献   

9.
基于流动单元的测井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储层普遍存在非均质性,但在常规测井解释中只以砂层组或单砂层作为解释单元,而忽视了砂层内部的物性及渗流特征的差异,造成储集层测井解释的精度不高.储集层流动单元是一个横向和垂向上连续的储集带,它作为地下流体渗流的基本单元,综合反映了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及微观孔喉特征.在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内建立不同的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模型计算出的渗透率的准确度更高,且反映了储集层沉积特征和非均质性,为地质建模提供了可靠的渗透率参数.  相似文献   

10.
新疆风城陆相稠油油田储集层中泥质夹层极为发育,具有极强的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且层段间差异明显,严重制约了稠油储集层SAGD的有效开发。为了评价此类储集层质量及其改造效果,需要对泥质夹层导致的储集层非均质性进行定量分析。利用洛伦兹曲线法,建立了描述油砂储集层中泥质夹层的非均质性评价模型;提出了几何非均质性系数、数值非均质性系数和综合非均质性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定量评价了风城油田重18井区3口SAGD井的渗透率剖面,并将其与CMG数值模拟软件预测的稳产14 a后的采收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区分不同剖面的非均质性差异,且综合非均质性系数和采收率呈现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对SAGD区块优选和储集层改造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濮城油田东区Es^下2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高含水开发期水驱动用程度低的特点,对其储层沉积特征、流动单元沉积微相及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该区Es^下2亚段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骨架砂体为水产延少、水道间砂、前缘砂、远砂坝。动态资料及油表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流动单元的沉积微相与油层的水淹程度和地下剩余油的分布密切相关:河道砂微相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潜力较小;前缘砂和河道间微相油层水淹程度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上二叠统砂砾岩储集体中获得重大油气勘探突破。为研究玛湖凹陷上乌尔禾组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开展了岩相分析、偏光显微镜鉴定、物性分析及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自下而上粒度逐渐变细,砾石含量逐渐减少,为典型湖侵退覆式沉积。②上乌尔禾组发育3类11种岩相类型,不同岩相在成岩作用改造下,岩石结构和储层性质差异明显,以牵引流及密度流形成的岩相具有较高的储层质量。③上乌尔禾组储层质量自下而上依次变好,沉积环境控制储层质量的宏观变化,泥杂基破坏孔隙的连通性,粒度的集中程度及发育范围控制优质储层的规模。溶蚀作用有效改善储层储集能力,平均孔隙度增量为3.2%。该研究成果对玛湖凹陷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及实验数据,对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的类型、演化规律和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井-震资料分析和古地貌恢复,对其岩相古地理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指出了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英雄岭构造带下干柴沟组上段主要发育藻灰岩、颗粒灰质白云岩、泥晶灰质白云岩3类碳酸盐岩,多具有混积特征,从早至晚经历了半咸化、咸化和盐湖3个沉积演化阶段;由于矿物组分及岩石结构的差异,湖相碳酸盐岩的储集性能呈现较强的非均质性,其中,藻灰岩的储集性能相对最好;储层的岩相组合在垂向上主要存在3种类型,分别发育于湖盆的不同位置。研究建立了凹隆型和缓坡型2种沉积发育模式,指出湖平面的升降频率及陆源碎屑输入量控制不同岩相的单层厚度,微古地貌控制不同岩相组合的平面分布。恢复的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早、晚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显示,泥晶灰质白云岩+颗粒灰质白云岩组合主要分布在英西—干柴沟—游园沟缓坡沿岸区和隆起区,其平面叠合面积约为600 km2,是下一步寻找常规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纹层泥晶灰质白云岩主要分布在游园沟及其以东地区的半深湖相凹陷区,其平面叠合面积可达2 500 km2,是下一步寻找非常规源内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4.
砾岩储层沉积微相研究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河凹陷冷东-雷家地区沙河街组发育一套以厚层、巨厚砾岩为主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储层近物源造成分选差且泥质隔夹层个发育,沉积微相若单纯应用砂泥比及自然电位、自然伽玛等测井曲线形态的传统方法则无法细分.在系统取心井单井相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测井声波、密度、中子交会建立了该区的岩性模型并依此进行了岩石相的研究.综合单井相及岩石相的研究成果,即以沉积环境特征及岩石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沉积微相的研究,并研究各沉积微相与物件及油气富集程度的关系,为预测有利的储集相带、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储层综合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同时也探索了一种砾岩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始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E32)盐下混积碳酸盐岩为例,借助其大量岩心、薄片和岩矿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研究咸化湖盆混积碳酸盐岩储集层岩相特征及控储机制。结果表明,英西E32盐下发育5种储集层岩相类型,分别为混积颗粒、块状、斑块状灰云岩和纹层状云灰岩4种沉积成因岩相,以及一种构造成因的角砾状灰云岩岩相;4种沉积成因储集层岩相分为2类咸化沉积序列岩相组合,分别为洼陷区低能型岩相组合和斜坡与洼内古隆起高能型岩相组合。受陆源碎屑物源高频补给影响,两类咸化沉积序列多以不完整的岩相组合亚型为主。英西E32盐下具典型的岩相控储特征:岩相类型及沉积序列在准同生期控制了白云石晶间孔和溶孔的形成和分布;纹层状云灰岩岩相结构在成岩期控制形成了大规模纹层缝储集空间和高渗通道;混积颗粒、块状—斑块状灰云岩岩相泥质含量低、脆性强,在晚期构造改造期此3种岩相分布与距顶部大型滑脱断层和次级断裂的距离共同控制了构造角砾状灰云岩相缝洞型高效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英西E32盐下岩相-构造复合成储模式,明确了区内不同构造带构造角砾状灰云岩岩相缝洞型高效储集层、纹层状云灰岩岩相溶孔型页岩油储集层和颗粒—斑块状灰云岩岩相溶孔-晶间孔型致密储集层3种有利储集层的发育及分布规律,对推动英西高效油气勘探开发和丰富咸化湖盆混积碳酸盐岩成储理论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火山岩测井评价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基础(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黄隆基,范宜仁.火山岩测井评价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基础.测井技术,1997,21(5):341~344火山岩的岩性、岩相、储层参数、物理特性和测井响应均与沉积岩有明显的区别。文中从火山作用过程出发,讨论了火山岩岩相的划分,研究了岩相对岩性及储层形成的控制作用,分析了用测井方法研究火山岩岩相的物理基础和基本方法,并指出寻找油藏的重点相带。  相似文献   

17.
由于前人对华北地区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的系统研究较少,其沉积格局及演化规律尚不明朗。基于层序地层学理论,根据华北地区上三叠统整体发育特征,将其划分为卡尼阶和诺利-瑞替阶共 2 个等时地层单元,并以优势相法分别编制了岩相古地理图。晚三叠世华北地区整体上东高西低,地层东薄西厚,以陆相沉积为主。主要沉积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和南华北地区,前者为开阔的内陆坳陷湖盆,岩相北粗南细,厚度北薄南厚,沉积中心偏南,上三叠统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盆地中西部地区;后者由一系列小型湖盆组成,沉积中心位于西北部,以济源地区上三叠统最为发育,其他地区仅为零星分布,储层物性总体较差,上三叠统油气资源匮乏。通过对华北地区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明确了盆地演化、沉积体系、烃源岩、储集层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要存在自生自储、上生下储和下生上储等 3 种生储盖组合类型,指出了鄂尔多斯盆地盐定三角洲、环县三角洲、甜水堡三角洲和环县-甘泉地区以及济源盆地为其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细粒沉积岩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粒沉积岩中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其研究程度远低于粗碎屑岩,尤其在岩石分类、岩相划分 和脆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 以 X 射线衍射数据为基础,以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和长英质矿物 为三端元,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 4 类 12 种岩石类型,再根据特殊矿物含量进行具体命名。 细粒沉积岩 岩相学侧重于研究不同岩相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储层物性、烃源岩特征及含油性等,以便优选优势岩 相,并寻找油气“甜点”。 脆性影响细粒沉积岩压裂改造的效果,目前常用岩石组分法和力学参数法对其 进行评价,二者在准确性、经济性及便捷性上各有优缺点,应尝试建立一种能够准确而合理地表征岩石 脆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南阳凹陷北马庄水下冲积锥的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定量描述了该锥体的空间展布,岩相及储集参数,在此砂体上部署的探井获得了较高产量的工业油流。  相似文献   

20.
作者将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灵盐定地区中、下侏罗统延安组和上三叠统延长组油藏归纳为构造-岩性复合油藏、顶变遮挡油藏和地层超覆油藏等5种类型,阐述了各种不同类型油藏的特征,并指出本区以复合类型油藏为主,结合各种类型油藏所处的构造位置及古地貌形态和岩相特征,文中论述了不同沉积相和不同类型构造对油藏形成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