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层状金属氧化物(LDO)在CO_2吸附及其催化加氢转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LDO由于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及表面丰富可调的碱性位点,增强了对CO_2的吸附能力,同时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可促进活性金属的均匀分散和相互作用,提高了CO_2的加氢催化活性;利用其前驱——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的层板化学组成可调控性、层间阴离子可交换性以及热稳定性,再通过选择制备方法和控制反应条件可得到CO_2吸附能力更强、加氢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材料。但现有的研究多局限于LDO对CO_2的吸附,加氢转化产物也较单一。在今后的工作中可深入对LDO材料的研究,以期将CO_2的吸附、活化、加氢转化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2016,45(11):1300
总结了目前在新型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结构设计、性能研究及其在沥青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主客体调控对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以及产品晶粒尺寸和形貌控制对紫外屏蔽性能和多级紫外阻隔作用的显著作用。综述了新型紫外阻隔材料在沥青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优异的抗紫外老化效果,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展望了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在耐紫外老化沥青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LDHs前驱体制备的甲醇水蒸气重整催化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采用水滑石类层柱材料 (LDHs)前驱体制备的Cu/ZnAlO催化剂进行了研究 ,并探讨了Zr和Ce部分及完全取代Cu/ZnAlO催化剂中的Al时 ,对该类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最后还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TPPTS柱撑水滑石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水溶性性好的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的配体-间三苯基膦三磺酸钠盐,采用^31PNMR和IR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层柱化合物类水滑石为插层主体,TPPTS为插层客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和一步合成法制备了TPPTS柱撑水滑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用电导率、导热系数高的无机材料膨胀石墨对聚酰胺6进行原位复合改性,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膨胀石墨进行表面改性,提高石墨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改善石墨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制备出导电性能、力学性能等综合指标优良的PA6/膨胀石墨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微观形态的测试与表征,研究了尼龙/膨胀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结构以及导电、增强机理,并且对原位插层复合反应的原理在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石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有所提高,石墨的微孔结构有助于原位插层复合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温差长裸眼固井施工中,高温高压下缓凝剂加量敏感或者失效,水泥浆稠化时间缩短或不规律;施工结束后,长封固段顶部强度缓凝会导致气窜和密封完整性失效的现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实验方案,合成耐高温有机缓凝剂,再采取有机-无机杂化的方式匹配适合的无机增强材料,利用无机和有机杂化的方法,设计层状结构,使有机材料能插层或者键合到无机材料表面。在油井水泥浆经历的低温-高温-低温过程中,随无机材料层间距的变化,低温时无机材料起增强主导作用,高温时有机材料起缓凝主导作用。优选了层状石墨烯类和双电子层水滑石类2种无机增强材料,根据无机材料本身的特点研制2种新型油井水泥缓凝剂,其中层状石墨烯类缓凝剂适应性强,耐温能力达150 ℃,110 ℃大温差条件下72 h强度大于7 MPa;双电子层水滑石类缓凝剂耐温能力也达150 ℃,加入该类缓凝剂的水泥浆流变性能易于调节,水化初期强度发展较快,但后期增强能力不如层状石墨烯类缓凝剂。上述缓凝剂室内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熔融插层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和热性能。结果表明,由于蒙脱土的层状结构,对有机小分子有阻隔作用,当蒙脱土插层PTT热分解时,产生的小分子副产物只能绕过蒙脱土片层,这就减缓了分解产物的释放速率,改善了材料的热稳定性。此外,由于蒙脱土的成核剂作用,能够提高PTT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用电导率、导热系数高的无机材料膨胀石墨对聚酰胺6进行原位复合改性,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膨胀石墨进行表面改性,提高石墨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改善石墨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制备出导电性能、力学性能等综合指标优良的PA6/膨胀石墨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微观形态的测试与表征,研究了尼龙/膨胀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结构以及导电、增强机理,并且对原位插层复合反应的原理在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石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有所提高,石墨的微孔结构有助于原位插层复合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张立红  李峰  D G Evans  段雪 《石油化工》2004,33(Z1):869-87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层板含摩尔比1/1/1的铜锌铝碳酸根型类水滑石(CuZnAl-LDHs).通过XRD、FTIR、TEM、SEM-EDS、低温氮气吸-脱附实验、TPR及XPS等研究手段对LDHs及其在773K的焙烧产物的晶相组成、结构和表面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焙烧产物中均存在一定形式相互作用的含Cu、Zn和Al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层状前体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焙烧产物的物化性能.在对焙烧产物的苯酚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中发现,它们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这与其表面催化活性中心Cu2+离子的化学状态和分布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纳米材料在石油天然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纳米材料在油气田开发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涉及原理、制备、性能、应用工艺、现场应用效果.①钻井完井液处理剂:具层状结构的水滑石LDHs及正电胶MMH,蒙脱石、水滑石插层聚合纳米复合材料,AM共聚物-SiO2纳米复合材料,PAM反相乳液,蒙脱石与AM、AA共聚交联纳米复合材料PLS.②注水井增注用纳米材料:主要为纳米聚硅,即γ射线激活化学改性SiO2.③调剖堵水用纳米材料:PLS,纳米有机金属活性复合物,类水滑石纳米材料,聚合物微球.④驱油用纳米材料:非gemini小分子双季铵盐,可通过分子自组装在固体表面形成分子沉积膜.⑤其他:纳米相破乳剂,纳米聚合铝硅絮凝剂,纳米防腐涂料.提出了这类材料的"纳米效应"的概念,指出在油气田开发中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环境条件都应严格选择.参18.  相似文献   

11.
MMH结构特征及电荷来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多种分析仪器对MMH组分、晶体结构、电荷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提出胶体状态的MMH是一种微晶,它的失水过程就是MMH的晶化过程,肯定了MMH具有类似于二维层状粘土矿物的特征。给出了MMH晶胞单元的表达式和组成晶胞单元的结构式,解释了MMH微晶电荷主要来源于铝氧三八面体中未平衡的正电荷。  相似文献   

12.
江凡  刘喜欢  陈岭 《海洋石油》2007,27(2):6-10
M8构造位于迈陈凹陷东部陆上部分,详细剖析该构造的油气藏特征对认识迈陈凹陷石油地质条件及指导下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该构造是受M3断层控制的一个含油断鼻构造,通过对该构造生、储、盖层及油气运聚条件的分析,认为油源为流沙港组烃源岩;烃源岩整体大量生排油气应在中新世以后;流二段及流三段上部的暗色泥岩与流三段砂岩形成较稳定的下储上盖的组合;圈闭具有形成早、继承发育的特点。综合分析及结合邻区油气藏的特点认为,M8块油气藏应为主要受断层控制的层状构造油气藏,进而总结出了迈陈凹陷东部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Na2O-TiO2-Al2O3-SiO2-KF-H2O无机体系,在190℃、120h下水热合成出结晶性层状铝钛硅酸盐(Al-JDF-L1)。用XRD、SEM、低温N2吸附-脱附和多重EDX分析表征了产物的晶相、组成和孔结构。表征结果显示,Al-JDF-L1具有与层状钛硅酸盐JDF-L1相同的晶相、形貌结构和微孔吸附性能。当结晶产物的骨架Al/Ti原子比为0.07时,Al(Ⅲ)以AlO4四面体形式嵌入Al-JDF-L1晶体结构,形成单一相Al-JDF-L1层状晶体;当骨架Al/Ti原子比增至0.37时,Al-JDF-L1层状晶体是合成产物的主要晶相,并伴生六方结构的毛沸石竞争相。此外,1.78%(w)甲基纤维素辅助合成的Al-JDF-L1试样(骨架Al/Ti原子比为0.35)具有皱缩的表面层理结构和尺度分布较宽(2.4~35nm)的层间孔,其附加的BJH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封闭结构模型建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震勘探中,模型正演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环节,模型正演技术的基础是建立正演地质模型。本文提出封闭结构建模方法,以具有相同速度、密度属性的介质为单元,由包围它的界面组成封闭结构,彼此相连的封闭单元构建成具有封闭结构特性的地质模型。封闭结构模型同层状结构模型相比,最大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描述任意复杂的地下地质结构。本文首先介绍了层结构模型的特点,然后描述了二维和三维封闭结构模型的拓扑关系,并给出了相关的数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辽河东部凹陷火成岩油气藏具有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和岩相变化快、储层物性变化大及地震反 射特征复杂等特点。 对辽河东部凹陷火成岩储层构造特征系统研究后认为,火成岩主要受控于中部驾掌 寺-界西走滑断裂系,并沿大断裂形成南北对称分布,主要发育多旋回喷出型火成岩和层状侵入型火成 岩。 针对这些特点,充分应用火成岩地震反射特征识别、波阻抗反演以及时间切片等技术发现和落实了 红星喷出型和于楼侵入型等多个火成岩体,并采用火成岩旋回划分、波形聚类属性以及优势储层地震反 演等技术对火成岩体相带和有利储层分布进行了划分和预测,形成了一套火成岩识别评价技术系列。 该 技术系列指导了辽河东部凹陷及外围陆家堡凹陷火成岩的勘探,并可为其他油区火成岩油气藏勘探提供 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的双聚焦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双聚焦法是一种面向特定勘探目标的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新方法,它可以定量预测地震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振幅精度和AVP特性。常规的CMP面元属性分析法是宏观的、全局性的,它强调获得最佳的水平叠加效果;而双聚焦特性分析法是面向指定目标的、局部性的,它强调获得最佳的偏移成像精度。因此,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提高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的效果。由于不同介质模型的双聚焦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因此本课题研究分三步进行,即均匀介质算法、层状介质算法、复杂介质算法。本文完成了第一步均匀介质的双聚焦算法研究和软件研制,目前可作为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中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分层深度偏移技术是依据任一目标层段内同相轴的双程旅行时T0(x)和叠加速度VCDP(x)等运动学参数并结合钻井资料,采用正、反演相结合和反复迭代的方法建立反射界面地质模型,然后用此地质模型进行控制,采用克希霍夫积分法在界面处对时间剖面作深度偏移处理来实现的。采用该项技术进行目标处理省时省力。其最大的优势是可适用于速度横向变化较大的区域,解决高陡构造成价问题,成像倾角可超过90°。实际应用表明,此法能客观地反映地下构造的准确位置及形态。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using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 of th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LDH) for removal of aromatics species because of its simple production, suitable for ecology, cost less and easy to modify by intercalation organic molecules which cause change from hydrophilic to hydrophobic character and help in increase the removal percentage of mono- and di- aromatics. In this work, nanolayered structures (AlZn NL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techniques but cannot remove aromatics. After intercalation by organic molecules (4-aminobenzoic acid, Salicylic acid, Adipic acid and n-capric acid in order), series of AlZn nanohybrids were prepared and showed significant removal of mono- and di-aromatics. The prepared nanohybrids based on n-capric acid showed significant results for removal of both mono-aromatics (33.5%) and di-aromatics (28.6%). The current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nanolayered structures of AlZn became effective for removal aromatic species because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interlayered spacing of nanolayers and the increase of hydrophobic character.  相似文献   

19.
采油三厂分层开发油藏主要分布在虎狼峁、吴仓堡、盘古梁等三叠系油藏储层叠加区,日产油占采油三厂总产量的24%,地质储量占三叠系油藏储量的8%,分层开发油藏的产量与储量在采油三厂中的地位日益凸现。但近年来开发的虎狼峁等分层开发油藏在开发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见水,且见水井不断增多,同时由于产液结构不清等因素,导致分层开发油藏开发难度日益加大,严重的影响着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0.
传统有限差分方法在处理起伏自由地表时存在一些问题;传统映射法通过将起伏地表映射为水平地表克服上述缺点,但在变换的同时会破坏原有地下构造,导致波传播的不准确和虚假反射的产生。为此,通过改进传统映射法,提出了分层映射法起伏自由地表弹性波正演模拟与波场分离方法,在实现算法的基础上,对几个典型起伏地表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试算,结果表明:1分层映射法不仅可以将起伏地表映射为水平地表,而且也可以将地下起伏地层映射为水平地层。相对于传统矩形网格以及常规映射法,分层映射法对双复杂构造具有更好的适应性。2通过对比分层映射法、传统映射法、传统有限差分法的正演模拟试算结果表明,分层映射法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和抑制频散能力。3基于分层映射法的起伏自由地表弹性波波场分离能够准确地将纵、横波分离,可为起伏自由地表弹性波偏移成像方法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