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13-1构造与崖21-1构造成藏条件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西缘发育有我国最大的海上气田―― YA1 3 -1气田。而位于同一凹陷东南缘的 YA2 1 -1构造的天然气成藏条件欠佳 ,近年在该构造所钻探的几口井均未获得突破。从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和能量场配置等 3个方面探讨了无突破的原因。 YA1 3 -1气田天然气主要来自于琼东南盆地的崖南凹陷 ,且可能有莺歌海盆地埋深分别大于 445 0 m和 470 0 m的崖城和陵水组烃源岩的贡献。YA2 1 -1构造的主要源岩可能为乐东凹陷 ,其浅海 A型源岩和浅海 B型源岩的发育条件均很差。据沉积相的研究 ,YA2 1 -1构造的陵水组为滨海相沉积 ,相对于 YA1 3 -1气田储层来说 ,粒度变细 ,且以细砂岩为主。YA1 3 -1构造和 YA2 1 -1构造的能量场配置和流体活动也有明显的不同。YA1 3 -1构造盖层发育超压 ,储层为常压并为侧向流体充注体系 ,属于所谓的“黄金配置”能量场。而 YA2 1 -1构造储层和盖层均发育超压 ,且盖层被压裂 ,属垂向流体泄放体系。总之 ,YA2 1 -1构造具有烃源条件差、储层条件差、区域能量配置条件差“三差”特点 ,故难以形成大气田  相似文献   

2.
南海莺- 琼盆地已发现X1-1、Y13-1 等多个常压大气田,但受中深部地震资料品质差、高温高压地质条件复杂及钻完井工程难度大等限制,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成藏机理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莺- 琼盆地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勘探发现。以破解莺- 琼盆地高温高压条件下成藏机理关键理论问题为核心,利用钻井地质、地震勘探资料,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烃源岩生烃、天然气溶解实验、高温高压领域大型储集体沉积模式和盖层封盖机制研究。研究认为:莺- 琼盆地高温场促进有机质生气, 高压早期抑制、晚期促进有机质生气;高温高压条件下天然气能够出溶形成游离气;莺- 琼盆地发育大型非限制型重力流海底扇、限制型重力流水道砂储集体;超压封盖控制了莺- 琼盆地高压气田的成藏富集。构建了“陆源海相烃源岩生烃、重力流储集体聚气、断裂/ 超压裂隙输导、超压盖层封气”的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成果为莺- 琼盆地高温高压领域勘探突破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导了近年X13-1/X13-2、L25-1 等大中型高压气田的发现。莺- 琼盆地发育的一系列的深、大高压凹陷且中深层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尚有规模巨大的天然气资源量待发现。  相似文献   

3.
陵水17-2大气田位于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深水区。该凹陷是继承性深大凹陷,面积达5 000 km2,新生界最大厚度达13 km。凹陷内发育始新统、下渐新统崖城组、上渐新统陵水组3套烃源岩,其中崖城组是主力烃源岩,包括煤系和海相泥岩。陵水凹陷是高温凹陷,崖城组烃源岩底部温度可达250℃以上,烃源岩镜煤反射率可达2%~5%。开放和封闭体系的高温生烃模拟实验显示,该套烃源岩生气下限Ro值可达4.38%以上,约为4.4%,因此崖城组主体处在生气窗内,资源量近万亿立方米,是富生烃凹陷。莺歌海组-黄流组是陵水凹陷首选勘探目的层,储层主要发育于中央峡谷水道内。该峡谷长约425 km、宽度3~25 km、深度270~700 m,平行于陆坡近东西走向。峡谷水道内共充填了5期次级水道,发育轴部砂、侧向加积砂、天然堤和侵蚀残余砂4类储集体,物性极好,并形成岩性或构造-岩性圈闭。陵水凹陷北部边缘和南部边缘发育两个串珠状分布的底辟带,类型为泥-流体底辟,南部底辟带沟通了深层崖城组烃源岩与浅层峡谷水道砂岩,崖城组生成的天然气垂向运移至水道砂体,再在水道储层内发生侧向运移,呈T型运移模型,在圈闭内形成天然气田。  相似文献   

4.
崖13-1气田形成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崖13-1气田自发现以来,仅烃源就有煤气说、高压气包说和双源说.如果把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与地质构造发育史结合起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上述各说只分别论述了该气田形成的部分问题,其实该气田有复杂的形成过程.经归纳共有4期:崖城组烃源岩形成期,油藏形成期,梅山组烃源岩形成期,热气注入油藏转为气藏期.据此,莺歌海盆地以含气为主,而琼东南盆地应以含油为主.   相似文献   

5.
基于凝析油及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17-2大气田凝析油的来源与成因进行剖析,并探讨油气成藏机制。陵水17-2气田凝析油具有密度低、含蜡量低和Pr/Ph值高等特征,凝析油为烃源岩成熟阶段所生,共生天然气以高成熟的煤型气为主。油气均来自渐新统崖城组富陆源有机质烃源岩,凝析油的形成既与源岩性质有关,又与后期"气洗"改造密不可分。油窗阶段生成的轻质油气聚集于储集层中后被晚期大规模注入的高成熟天然气"气洗"发生强烈的蒸发分馏。崖城组具备丰富的气源,底辟断裂构成有利的油气运移通道,油气两期充注成藏。中央峡谷发育的中新统黄流组浊积砂岩岩性圈闭及更靠近烃源灶的古近系构造圈闭是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6.
崖南凹陷烃源岩生烃及碳同位素动力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天然气系统勘探存在的地球化学问题,采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生烃动力学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方法,以崖城组烃源岩干酪根热解生烃实验获得的气体产率和碳同位素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初步圈定崖13-1气田天然气主要来自崖南凹陷斜坡带崖城组含煤地层,烃源岩埋深在4300~6000 m之间,目前正处在主生气阶段;崖城组热解气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表明,崖13-1气田天然气成藏时间较晚,属于“累积”集气成藏,成熟度在1.5%~2.3%之间,显然为烃源岩气窗阶段充注,因此有利于气藏形成与保存。  相似文献   

7.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大气田形成关键要素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发现的大气田位于中央峡谷乐东-陵水段,具有气层厚度大、储层物性好、纯烃含量高、单层测试产量高等特点。研究认为煤系烃源岩供烃、重力流水道砂岩储集、底辟近源垂向运移是形成中央峡谷深水大气田的三大决定性因素。古近系崖城组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广泛分布,成熟度高,是主力烃源岩;高温高压凹陷深埋藏烃源岩仍具较好的生烃潜力。中央峡谷是南海北部深水区独特的重力流沉积体系,具有分段式发育、多物源汇聚、多期次充填特征,重力流水道砂形成了该深水区厚层优质储层;且水道砂岩被后期泥质水道切割、块体流改造,与峡谷壁联合形成了多个岩性圈闭。深部异常高压促使凹陷内底辟、裂隙比较发育,底辟作为垂向高效沟源通道,油气可直接运移至中央峡谷内的岩性圈闭聚集成藏。深水区烃源条件优越、储集条件良好、勘探目标成群成带分布,天然气总潜力超2×1012m3,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乐东-陵水凹陷以及宝岛-长昌凹陷的海底扇形成的构造-岩性圈闭群是继中央峡谷之后的深水区下步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8.
莺-琼气区天然气主气源及注入史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天然气、凝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莺歌海盆地底辟带天然气主气源为上第三系梅山组,三亚组海相泥岩,YC13-1气田天然气主气源为下第三系陵水组,崖城组滨海沼泽及 浅海相源岩,有机包裹体,成岩作用和天然气分布等研究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底壁带天然气为多期幕式充注,最晚一期为富含CO2天然气的充注,YC13-1气田天然气总体上为连续充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西区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证实深水区具备良好的烃源和油气成藏条件。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规模及生烃潜力、油气成藏机制及分布规律、下一步勘探突破领域依然不是很清楚。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地球化学与地质分析方法,开展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条件与油气成藏机制研究,进而指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下一步有利的油气勘探突破领域。研究认为: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深水区发育始新统湖相、渐新统崖城组海陆过渡相及半封闭浅海相2套3种类型的烃源岩,其规模大、热演化程度高,生烃潜力巨大,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勘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深水西区与深水东区油气成藏机制存在一定差异。深水西区乐东_陵水凹陷中央峡谷周缘上中新统轴向水道、海底扇岩性圈闭带和陵水凹陷南部斜坡古近系/潜山圈闭带以及深水东区的宝岛凹陷宝南断阶带、长昌凹陷西部环A洼圈闭带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突破领域。上述成果对于解决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勘探瓶颈问题、指明下一步勘探突破方向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勘探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天然气分子碳同位素生成动力学技术,对LW3-1气田有效气源区和运移聚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气田有效气源区为白云主洼东部斜坡带恩平组浅湖相—沼泽相沉积烃源层,现今埋深(从海底计算)范围介于4 600~6 000 m;该气田属于阶段性累积聚气,成藏时间较晚,有效充注期在8~0Ma,目前仍处于有效充注阶段。这一新认识对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顺南-古城地区处于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阿满低隆)、卡塔克隆起(塔中隆起)和古城墟隆起(古城低隆)3个构造单元的汇聚部位.近3年来,在顺南-古城地区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或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以鹰山组为主)及其毗邻的塔中隆起塔中1号构造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的碳酸盐岩中,已经有11口探井获得天然气流,天然气产量最高可达165.8×104 m3/d (顺南5井无阻流量)和107.8×104 m3/d (古城9井),显示顺南-古城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潜力.对顺南-古城地区以及塔中1号构造的11口探井的天然气烃类组分与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气-气对比表明:天然气干燥系数C1/C1-5值达0.99~1.00,属于过成熟干气范畴;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δ13C113C4值均大于-42.5‰,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不同源的典型天然气对比,确认天然气源自寒武系气源层.以顺南4井为例,采用流体包裹体测温-单井地层埋藏史数值模拟-实测地层Ro(镜质体反射率)剖面校正热史的集成技术,厘定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以鹰山组为主)气藏属于一期成藏,天然气充注时间为22~10 Ma(中新世),属于晚期成藏,有利于天然气资源的保存.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川中一川南过渡带雷一^1亚段在地史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一是采用压实数值模拟方法,重建雷一^1亚段的埋藏史,二是用古水动力场数值模拟方法,恢复雷一^1段的含水层在各时期的古水动力场,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古体势场和古构造演化之间的搭配关系,揭示了区内雷一^1亚段在地史中天然气的运聚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雷一^1亚段在 地史发展中一直处于泸州古隆起北斜坡的低水势区,是地下水汇集的过流带,燕山期形成的安岳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活动期次与烃源岩演化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徐家围子断陷在断陷期有3次较大规模的火山活动,营城期火山活动持续时间最长。火山活动加速了深层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3套主力烃源岩的成熟。烃源岩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石岭组烃源岩埋深1300 m的Ro值,在约1Ma 时间内迅速达到0.7%。沙河子组以及火石岭组烃源岩埋深约2600 m时,Ro值已经达到1%。泉头组沉积前,沙河子组及火石岭组烃源岩已进入生气高峰。青山口组沉积前,营城组烃源岩处于生气高峰,沙河子组以及火石岭组开始生成干气。此时,登娄库组二段和泉头组一、二段区域盖层业已形成,徐家围子断陷开始形成营城组-泉头组天然气藏。嫩江期末,由于边界断层的活动,营城组-泉头组天然气藏进行再分配。  相似文献   

14.
库车坳陷吐北1 井区古流体演化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吐北地区受膏盐岩和断层的综合影响,其流体的历史演化过程复杂,但过去对此研究较少,制约 了对该区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为此, 对吐北1 井区的储集层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分析和定量颗粒荧光分析,并结合构造演化史、埋藏史、 热演化史和生烃史恢复了该区的古流体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认为,该区经历了2 期油气充注:①第一期为中新世-上新世康村组(N1-2k) 早中期(距今16 ~ 9 Ma)原油充注,对应的包裹体荧光呈黄色、黄白色,各层段的定量颗粒荧光(QGF)指数均大于4,表明储层 早期的确存在古油藏;而后期由于膏盐岩被断层切穿使得早期流体逸散,形成储层中的残余沥青,现今的储层表面吸附烃的三维全 息扫描荧光光谱普遍显示单峰,也证明早期原油逸散。②第二期为上新世库车组(N2k)沉积晚期(距今3 Ma)天然气和轻质油充注, 对应的包裹体为赋存于石英颗粒边缘的蓝色荧光包裹体以及黑色气态烃包裹体;该时期膏盐岩盖层埋深加大,强烈的塑性流动恢复 了盖层的封盖能力,同时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圈闭剧烈隆升,聚集了大量的天然气和少量的轻质油。  相似文献   

15.
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是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最为重要的气源岩之一,但过去对其致密砂砾岩气藏的油气充注时期及成藏期次等研究较少,制约了对该区致密储层成因机制等的认识。为此,基于19块岩石样品273个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等测试数据,结合沉积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结果,厘定了该区致密砂砾岩气藏的成藏期次;进而通过分析沙河子组储层致密期与成藏期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致密气藏的类型。结果表明:(1)该区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布范围较宽,气藏具有长期充注的特点;(2)徐西—徐东地区第1期天然气充注时期在距今94~100 Ma,第2期在距今80~90 Ma,而安达—宋站地区第1期天然气充注时期在距今82~94 Ma,第2期在距今68~82 Ma;(3)安达—宋站地区沙河子组主要发育"先成型"致密气藏,在东斜坡发育"复合型"致密气藏,而徐西—徐东地区沙河子组则以"复合型"致密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16.
南堡凹陷沙三段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烃源岩和储层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生烃潜力法恢复了烃源岩的排烃历史,并从数值模拟的角度研究了储层孔隙度的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具有良好的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中等-好的供气源岩和广泛分布的致密储层,烃源岩与致密储层紧密相邻,天然气成藏时间和储层致密时间配置较好。烃源岩的排气高峰时间是在馆陶期到明化镇早期,储层致密的时间是馆陶末期到明化镇早期。在生烃增压造成的气体膨胀力作用之下,天然气可近源聚集在紧邻烃源岩分布的致密透镜状岩性砂体中,形成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是低油价形势下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盆地内不同地区天然气来源尚不明确,影响下一步勘探部署决策,为此开展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沙溪庙组天然气属于干酪根降解气,甲烷含量>84%,含少量乙烷、丙烷等烃类气体及少量的氮气、二氧化碳等非烃气体,不含硫化氢,不同区域的天然气成熟度存在差别;②天然气δ13C1值为-39.2‰~-31.2‰、δ13C2值为-32.8‰~-22.3‰、δ13C3值为 -28.7‰~-19.5‰,天然气碳同位素未发生倒转,川西地区为煤成气,川中地区为油型气,川东地区为煤成气和油型气混合气,以油型气为主;③不同区域天然气δ13C1值、δ13C2值的差异,与其来源于不同类型烃源岩贡献比例大小有关。川西、川西南地区主力烃源岩为须五段煤系烃源岩,川中地区为下侏罗统湖相烃源岩,川东地区天然气来源于须五段和下侏罗统烃源岩。研究结果对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下一步天然气勘探部署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ƽ���������ؿ���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落坝须二气藏属断层—构造圈闭类型边水气藏。气藏原始地层压力 42 1 56MPa ,地层温度1 0 0 1 6℃ ;储层埋深 341 9 0 0~ 3845 0 0m ;岩性为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 ;储层基质物性 ,岩心分析平均孔隙度为 3 42 % ,平均渗透率为 0 1 61 8× 1 0 - 3μm2 ,非均质系数为 44 1 4~ 494 53;裂缝发育 ,试井解释结果 ,渗透率是岩心渗透率的 54 56~ 2 0 72 77倍 ,属孔隙—裂缝型储层。须二气藏自 1 990年开采以来 ,经多项综合研究和开采证实 ,须二气藏为统一的水动力系统 ,且边水不活跃 ,气井原始地层压力具有先期压降特征 ,且连通性很好。天然气中甲烷 96 0 %~ 97 0 % ,相对密度为 0 570~ 0 575,气质好 ,不含硫化氢 ,天然气储量为数百亿立方米 ,采用多种方法计算结果 ,天然气储量数值相对误差仅 0 2 9%。根据现有的 1 1口生产气井 ,经多次试井测试及生产证实 ,天然气产能较高。须二气藏天然气储量及储量丰度是四川盆地目前天然气储量大、储量丰度高的天然气藏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元坝深层礁滩气田基本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彤楼 《天然气工业》2011,31(10):12-16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主要气源岩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吴家坪组),其生烃强度大,储层为上二叠统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具有中低孔隙度、中低渗透率的特点,是一个受构造控制作用较小、以岩性圈闭为主,且埋藏深度大、高含硫化氢、常压、低地温梯度的大型气藏。东吴运动控制了晚二叠世沉积相与储层发育的位置,早中燕山运动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晚燕山运动以来的构造运动奠定了现今气藏的分布格局,适时发育的裂缝、大面积发育的礁滩相白云岩储层与烃源岩生烃高峰的有效匹配是气藏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天然气藏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中、下侏罗统煤系为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藏的主要源岩,砂岩体、断层及不整合面为主要通道,三工河组上部和八道河组上部泥岩为区域盖层.以古气势为依据,盆地内可以划分出若干个运聚系统:莫索湾-石西运聚系统可以寻找到中低丰度的天然气聚集;石河子-呼图壁运聚系统可能有重大发现;滴西-阜康运聚系统中,除彩南地区已发现三工河组气田外,阜康东北地区亦是另一有利区;小拐-车排子运聚系统、玛湖运聚系统则难以形成大的天然气聚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主要存在原生和残余次生两大类4小类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