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液添加剂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酸化作业中使用的一些主要添加剂如增稠剂、缓蚀剂、酸缓速剂、铁稳定剂、粘土稳定剂及降滤失剂、酸液助排剂等产品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指出许多酸化液添加剂都在朝着耐温、抗盐、无地层损害的方向发展,提高强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田桩120、桩121区块生产层系主要为ES2段,该层段由于地质沉积的特殊性,形成了以碳酸盐含量占50%左右,砂质成分占40%以上的特殊地层。认为该类储层的酸化增注应有别于常规砂岩和碳酸盐岩储层;确定了重复酸化酸液体系的优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优选出了有机化学级达酸体系。该体系利用缓速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有机酸与碳酸盐反应平衡等机理,实现保护地层骨架,减少二次伤害,以及深度酸化的目的。针对回注污水主要由乳化油引起伤害的特点,采用有机溶剂前冲洗地层再酸化的技术进行施工。1997年9、10月在两区块各进行了1口井的先导性试验,酸化增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4.
碳酸盐岩储层酸化(酸压)技术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酸化(酸压)是碳酸盐岩油气层增产的主要措施和手段,本文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及深度酸压的酸液体系和施工工艺技术的新发展,概述了酸压技术理论与油藏工程的结合.综述了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技术与理论研究现状,预测了未来酸压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采用常规酸液对高温碳酸盐岩储层进行酸化改造时,存在酸岩反应速率快、有效作用距离短和难以实现深部酸化的难题,为此,以磺基酸为心材,以有机磺酸和乙基纤维素复合材料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固化造粒,研制了一种新型固体颗粒酸。试验评价表明,该固体酸在80~90 ℃温度下可逐步释放出酸液,120 ℃下的完全释放时间为25 min,有效酸质量分数达10.3%以上,反应速率低,可由液体介质携带到裂缝深处。塔河油田THX井应用固体颗粒酸酸化后,日产油量大幅提高。研究表明,固体颗粒酸能有效沟通远端储层,为碳酸盐岩储层高效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徐荣  任皓 《钻采工艺》1992,15(4):54-57,15
泡沫酸化已广泛使用在碳酸盐岩层作为增产手段。文章对泡沫的特征,试验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凡由泡沫完成的酸化一般都可产生细而均匀的蚀孔,能产生深部渗透能力,分支孔道小。文章介绍了实验室试验过程。  相似文献   

7.
高温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技术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之一,而酸化压裂增产改造技术则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关键性技术.在研究中国西部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方式的过程中,针对其埋藏深、温度高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通过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发配套以及现场技术应用,形成了高温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改造配套新技术.其具体包括改造前储层量化评估、耐高温改造液体系、均匀布酸酸化、深度酸压、加砂压裂、酸携砂压裂和水平井多段酸压等改造技术.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目前储层改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汉盆地西南缘储层特征,针对储层岩石结构特征,开展了酸溶蚀效果与酸液体系的 选型研究,经过大量室内试验,选择土酸酸液及缓速酸酸液为该区储层酸化改造的酸液体系,酸液配 方性能良好,经现场实施,酸化改造在本区具有良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温度高、高含硫、孔缝洞发育分布不均匀等特点,酸化压裂改造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在对典型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基础上,针对酸化压裂改造面临的技术挑战,从高温深井提高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酸液体系、高闭合应力储层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措施、缝洞型储层酸化降滤失措施、复杂地层流体应对技术、复杂结构井分段改造措施等方面对国内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关键技术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海相碳酸盐岩层增产改造理论及工艺技术发展趋势。该研究结果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改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塔河碳酸盐岩储层大型酸化压裂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河奥陶系油藏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有效手段,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深层酸化压裂在酸压选层、酸液体系、施工规模、泵注程序、管串结构、酸后排液、酸压监测和压后评估等方面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套技术。本文此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渤海油田酸化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渤海油田多口井酸化实例的叙述,介绍了不同类型酸化作业的增产原理和现场施工方法,并介绍了为提高现场酸化作业成功率,以达到预期的酸化效果,渤海公司常用的几种主要酸液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砂岩储层常采用土酸酸化解除储层伤害,砂岩储层当盐酸的溶蚀率达20%以上,就可以采用盐酸酸化;但砂岩储层盐酸的溶蚀率较低时,并且采用大段长筛管完井、长裸眼完井方式,如用土酸酸化,由于各段物性差异,前置盐酸没有有效地发挥作用,紧跟的土酸就会对储层造成新的伤害,不能达到酸化目的。针对此完井方式采用合理的盐酸酸化能有效地解除砂岩储层的伤害,达到砂岩储层酸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高温油气层实施酸压时,由于酸岩反应速度过快,酸蚀裂缝长度有限,往往导致酸压效果不理想。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酸压工艺技术——固体酸酸压工艺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常规酸固化成颗粒,然后用非反应流体压开裂缝并将固体酸携带入裂缝中预定位置;并根据所设计裂缝的长度和导流能力确定布酸方式,最后注入释放液,使固体酸释放出酸并与岩石作用,从而实现对裂缝壁面的刻蚀并实现深部改造。借鉴水力压裂模拟思想,应用流体力学、线弹性断裂力学、渗流力学和输砂力学等理论,建立了一套包括裂缝拟三维延伸、固体酸的运移/沉降、酸岩反应和酸蚀裂缝参数模拟等模型在内的固体酸酸压优化设计计算模型和求解方法,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裂缝延伸规律、固体酸在裂缝中分布和相关敏感性参数对酸压的影响。该技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将较好地解决高温油气层酸压酸蚀裂缝长度受限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4.
碳酸盐岩油藏酸化改造非常普遍,为对这类酸化井层进行测试资料试井解释,需要建立能真实反映油藏实际的数学模型和解释图版。通过建立钻遇溶洞和封闭外边界情形下试井模型,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和数值反演得到碳酸盐岩油藏酸化井的井底压力响应曲线,并对溶洞区和地层窜流系数如何影响井底压力响应曲线进行了研究,说明建立模型可以对这类碳酸盐岩酸化井测试资料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酸化地层中使用有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碳酸盐地层中使用有机酸作为增产流体进行了讨论。像醋酸或甲酸等有机酸由于具有能延迟反应速率,腐蚀性低,在富含沥青质的原油中形成酸渣/油渣的趋势降低,因而多年以来一直作为盐酸的替代物使用。在委内瑞拉,实施有机酸增产作业时将有机酸以酸化压裂处理的形式泵送到深的、温度较高的石灰岩地层中。尽管所实施的酸压措施都很成功,但由于缺少有机酸/碳酸盐消耗模型而无法进行优化设计。本文推荐了一种有关酸消耗的新模型,它既适用于强酸、弱酸,同时也适用于混合酸。与现有的强酸(HCl)模型相比,增加了一项描述强酸与弱酸之间差异的酸电离常数。通过将模拟反应速率与使用旋转圆盘在实验室测定的实际反应速率相比较验证该模型。本文还通过有机酸的侵蚀裂缝的长度及宽度与强酸侵蚀裂缝的长度与宽度的比较,对酸压模拟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扩大酸液在碳酸盐岩储层压裂裂缝中的波及范围及作用距离,实现酸液对裂缝中岩面的非均匀刻蚀,提高酸蚀导流能力,提出了碳酸盐岩多级交替酸压技术。在分析多级交替酸压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压裂裂缝模拟软件,对前置液造缝阶段裂缝参数变化规律、造缝液体类型及交替注酸阶段交替注入参数进行了模拟优化,并进行了流态模拟与酸液腐蚀试验,优化了交替注入液体体系。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压裂缝长的70%是在裂缝快速增加阶段形成的,裂缝快速增加阶段可作为最佳的前置液造缝阶段,该阶段结束后即是多级交替注入酸液的最佳时机。多级交替泵注胶凝酸+压裂液及胶凝酸+交联酸段塞过程中,每级顶替液排量以阶梯递增方式注入、每级顶替液液量按递减方式注入、提高顶替液黏度和增加交替注入级数都有利于提高酸液在裂缝中的波及范围及均匀分布。研究结果可为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效酸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动管柱简易酸化是一项较新的工艺 ,利用该技术可大大缩短作业周期、降低作业成本。文章在对该工艺作一简单的介绍后 ,重点讨论了施工工艺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为以后的增产措施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非均质油藏先堵-后酸综合增产工艺技术啄理、特点、高强度堵剂及酸液的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效果。从原理及技术特点上说明了该工艺的可靠性.现场试验效果证明了该工艺的有效性。把堵水和酸化这两种不同的配方和改造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进入高含水期的非均质油藏的挖潜增效、降低成本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该工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气藏埋藏深度大、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渗流关系复杂,对这种复杂的油气藏开发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针对该类油藏的地质特征和生产规律,以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油藏为例,利用统计分析和油藏工程方法,确定了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的主要开发技术政策,包括开发程序、布井方式、合理产能、开发方式,为国内外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对于低渗透砂岩储层加砂压裂是改造的主体技术,但这种方式是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改造效果,是否有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来提高压后产量?针对上述疑问,改变以往的储层改造思路,对砂岩储层中钙质和硅质胶结的储层,进行储层酸压与加砂压裂复合改造的适应性研究,进行新型液体和酸岩反应试验及岩石力学试验分析,提出一种新型提高措施效果的酸压与加砂压裂复合改造技术,5井次现场试验表明,在单井用液量减少20%、加砂量降低10%的情况下,产量反而增加了10倍,表明该工艺对于提高改造效果、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展示出良好应用前景。为低渗透碎屑岩储层措施改造提供新的可用改造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