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丙烯酰胺胶态分散凝胶微观形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彭勃  李明远 《油田化学》1998,15(4):358-361,353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了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胶态分散凝胶在盖玻片上常温自然干燥后形成的聚集体微观结构,通过与相同浓度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和盐水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聚集体微观结构的比较及胶态分散凝胶颗粒有效直径的测定,确认该胶态分散凝胶是由以分子内交联的为主生成的,彼此独立,相互连接较弱的凝胶小颗料组成的胶态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2.
用于油层深部处理的胶态分散凝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重点介绍了用于油层深部处理的胶态分散混胶物性,阐述了胶态分散凝胶强度的评价方法,分析了胶态分散凝胶性能的影响因素,评价中未采用一般评价凝胶强度的方法,而是采用了转变压力法,文中通过对油田常用的六大类聚合物实验的研究,发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AMPS形成胶态分散凝胶效果较好,其它聚合物则没有形成胶态分散凝胶,并进一步研究了聚合物形成胶态分散凝胶的条件,美国29个油田对胶态分散凝胶进行现场应用,提  相似文献   

3.
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微观形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聚合物溶液在盖玻片上形成的聚集体微观形态,并与相同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有机铝弱凝胶和有机复合弱凝胶的扫描电镜图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聚合物溶液是以单个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大分子内交联为主,几个颗粒间以相互连接较弱的分子间交联为辅的胶态分散体系。形态为近似球形的颗粒。  相似文献   

4.
该文重点介绍了用于油层深部处理的胶态分散凝胶特性,阐述了胶态分散凝胶强度的评价方法,分析了胶态分散凝胶性能的影响因素。评价中未采用一般评价凝胶强度的方法,而是采用了转变压力法。文中通过对油田常用的六大类聚合物实验的研究,发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AMPS形成胶态分散凝胶效果较好,其它聚合物则没有形成胶态分散凝胶,并进一步研究了聚合物形成胶态分散凝胶的条件。美国29个油田对胶态分散凝胶进行了现场应用,提高原油采收率1.3%~18.2%,且所需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5.
胶态分散凝胶及其流变,渗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陈铁龙  张丽虹 《油田化学》1998,15(3):265-268,277
对胶态分散凝胶(CD胶)体系的形成,CD胶的流变性及岩心流动特性进行了室内研究,在本工作实验条件下,分子量等于大于1100万的聚合物(HPAM)的浓度为100-1000mg/L,pH值为5-7聚合物与交联剂(柠檬酸铝)之比为5:1-30:1时均能形成稳定的CD胶。与相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相比,CD胶的粘度较高,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较大,CD胶的粘度-剪切速率同线在宽剪速率范围内大体上为剪为变稀型,但  相似文献   

6.
影响胶态分散凝胶成胶性能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聚合物(HPAM)/柠檬酸铝/盐体系胶态分散弟胶(CDG)的形成(通过成胶时间测定)和性能(通过孔隙阻力因子的测定)。孔隙阻力因子FPR为相同聚合物浓度的CDG和HPAM溶液分别流过填砂滤层所需的时间之比,可代表CDG在多孔介质中的相对强度。研究结果表明:CDG的性能随所用HPAM分子相对质量提高而;NaCl的存在(≤7000mg/L)可促进CDG的形成;在下列条件下可形成稳定的C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凝胶改善水驱波及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物凝胶体系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油田,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进而达到稳油降水的目的。按照组成成分和应用条件,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凝胶体系主要分为单体凝胶、聚合物凝胶和预交联凝胶3种。最早使用的地下单体凝胶聚合堵水调剖剂为丙烯酰胺;传统的地下交联聚合物凝胶技术包括金属交联聚丙烯酰胺本体胶和有机交联聚丙烯酰胺本体胶;预交联凝胶体系包括预交联凝胶颗粒、微凝胶及透明水。基于对三大凝胶体系成分及应用条件的分析,提出未来新型凝胶研究应加强深部液流转向用凝胶的开发及应用于恶劣油藏环境凝胶的研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盐/水介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和预交联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通过扫描电镜(SEM)及动态光散射(DLS)技术对该两种分散体系中的高分子线团的微观形态及尺寸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采用 DLS 技术所测粒径值小于 SEM 干片中的粒子粒径;而对于预交联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两数据值较为吻合。对于两种分散体系都应采用数量-粒径分布,而强度-粒径分布不能真实地反映分散体系中线团尺寸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调驱剂制备工艺复杂及需要添加有机溶剂的问题,提出基于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水 溶液聚合制备调驱用微纳米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散体。首先以硫代乳酸、二硫化碳、α-溴苯乙酸为原料制得水 溶性RAFT链转移剂;再将链转移剂与丙烯酰胺(AM)、交联剂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引发剂过硫酸 铵反应,在纯水中一步制得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散体。表征了凝胶分散体的微观形貌及粒径,研究了反应物配比、 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及固含量对凝胶分散体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凝胶分散体的流变性和黏弹性特征,以及温度响 应性、盐度响应性和pH响应性。结果表明,凝胶分散体为不规则球状结构,分子尺度为微纳米级别,其中微米粒 径为0.92~6.13 μm、纳米粒径为48~87 nm。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散体接近牛顿流体特性,其黏弹性表现出黏性 流体特性,进一步证实了凝胶分散体是由微小的凝胶单元颗粒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凝胶分散体的黏度随 温度和pH值的升高而降低,但降幅较小,其黏度几乎不受矿化度的影响。与传统调驱剂制备工艺相比,在纯 水相条件下制备凝胶分散体的方法具有时间短、制备条件简化、无需添加有机溶剂和产物分子尺度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由HPAM,柠檬酸铝,硫脲KCl在45℃和PH值为7.0的条件下研制了一种胶态分散凝胶。试验中以转变力作为评价参数,考察了聚合物类型和性质、聚合物/Al^3+用量比、聚合物浓度以及KCl浓度等因素对CDG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石油沥青质的化学和物理:Ⅳ.石油沥青质溶液的胶体化学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王子军 《石油沥青》1996,10(3):36-48,F003,11
本文从胶体化学的角度讨论了石油青质的性质,评述了自1924年以来提出的各种沥青胶体模型,探讨了石油胶粒的形状和尺寸,形成机制以及沥青质粒子聚集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页岩储层富含有机质、黄铁矿等还原性组分,因而氧化溶蚀致裂是极具潜力成为一种新的页岩油气层增产改造技术。以往研究侧重于页岩氧化后孔隙结构及传质能力的变化,但对页岩氧化过程水溶液性质变化关注不多,而水溶液性质又与压裂液返排、黏土水化作用、水相圈闭损害缓解等密切相关。选取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粉体样品,实验测试了页岩粉体样品与蒸馏水、不同浓度氧化液浸泡过程水溶液离子组成、pH、电导率和浊度等参数,精细描述了页岩氧化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页岩氧化液浸泡时溶液中Fe3+、Ca2+、Mg2+等离子的浓度大幅度增加、pH降低、电导率和浊度增加。分析认为,氧化液选择性溶解页岩中黄铁矿、有机质等还原性组分和(铁)白云石、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释放出离子;或将矿物集合体分散成粒径更小的微粒,从微观层面上“破碎”页岩中部分矿物,形成溶蚀孔和微裂缝,有利于提高页岩渗透率;宜合理调控入井氧化液浓度和氧化处理时间,优化设计处理工艺;页岩氧化改造后的返排液处理,可沿用现行的页岩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和工艺。  相似文献   

13.
 在液相本体法环管反应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 聚丙烯颗粒粒径分布影响聚合速率、气力输送、后处理工序生产成本和最终的聚丙烯物性,特别是对后续工序有流化床烯烃共聚的工艺有重要影响. 为预测环管反应器中聚丙烯的粒径分布, 考察各操作变量和动力学参数对聚丙烯粒径分布的影响, 运用了粒群衡算方法. 在综合分析环管反应器中物料流型、聚丙烯颗粒动力学和聚丙烯颗粒生长的基础上, 建立了稳态操作时聚丙烯颗粒粒径分布预测模型. 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当单一粒径催化剂进料时, 随着催化剂粒径或是预聚合与主聚合反应温度的增加, 聚丙烯粒径分布向大粒径方向偏移, 且分布变宽; 相比于反应温度, 催化剂粒径作用更为显著. 同时发现, 丙烯进料流速粒径, 而且也影响其粒径分布曲线, 并在一定的质量比下会出现双峰颗粒粒径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田地面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各种地面分离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也加强了对重力分离设备、旋流分离设备、机泵等各种设备的深入研究,这其中有许多复杂的流体流动问题,需要新的测重方法和测量工具。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用于流体流动测重的技术,如:热线热膜风速计、激光风速计、相位多普勒测速仪及粒子成象速度计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聚丙烯“三井工艺”气相反应器产生块料的原因、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粘土颗粒具有分形特征。分维数是一定类型的粘土矿物颗粒在一定环境中颗粒几何性质衣几何形貌的定量反映,可用于表征颗粒的分散和聚集方式及其机理。综述了粘土颗粒的分形研究,介绍了三种分维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即吸附法、SAXS(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和NMR(核磁共振)法,并讨论了各方法的分辨率及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泥饼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API滤失试验的缺点和确定泥饼质量的关键因素,介绍了用泥饼强度、泥饼渗透率和泥饼厚度评价泥饼质量的试验方法。讨论了泥饼质量评价参数对钻井工艺和油气层保护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吐哈丘陵油田两口井泥饼质量的评价,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能对井下泥饼质量作出正确评价,而且钻井液颗粒粒径分布对泥饼质量有很大影响,可通过调整钻井液颗粒粒径分布形成薄而致密的泥饼。  相似文献   

18.
屏蔽式暂堵技术中钻井液固相颗粒的最优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屏蔽式暂堵技术时,如何确定钻井液中固相颗粒的粒径及其所占比例是一个关键因素。分析了内、外屏蔽的形成机理。认为储层中的孔隙喉道截面和外屏蔽(滤饼)中已沉积颗粒之间的孔隙喉道截面都可处理为曲边三角形,根据曲边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可以确定下一级颗粒的半径。钻井液中固相颗粒粒径的最佳比例关系为1,0.16,0.07,0.037,0.023,0.016,……。此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给出了各级颗粒数量所占比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TSM-1颗粒浓度及粒度在线监测仪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颗粒测试技术的现状 ,通过对气固两相流中颗粒浓度及粒度在线测试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的试验研究 ,解决存在的问题 ,研制开发了“TSM- 1颗粒浓度及粒度在线监测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