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详细分析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的钻井资料,并结合地震解释剖面.将绥滨坳陷中生界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其中二级层序底部的三级层序发育低位体系域,其余不发育低位体系域.平衡剖面和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结果表明,绥滨坳陷中生界三级以上层序主要受构造控制,米兰科维奇旋回只对高频层序(体系域)有控制作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绥滨坳陷中生界二级层序地层模式,该模式具有典型的三分性:早期的盆地充填(低位体系域),中期的盆地扩展(水进体系域)和晚期的盆地萎缩(高位体系域).并指出,二级层序发育的低位体系域上覆的水进体系域可以作为很好的封盖层,同时又可能是烃源岩,因而低位体系域应成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目标.图9表1参9  相似文献   

2.
济阳坳陷陡坡带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陡坡构造带是不对称断陷盆地重要的构造单元.为了满足济阳坳陷高精度勘探的需要,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阐述了陡坡带层序地层样式以及体系域、准层序组、准层序的层序特征和叠加样式.结合各层序不同体系域发育的程度,济阳坳陷不同类型陡坡带从成因上可划分为持续下陷型、有限后退型、多次后退型三类演化及组合模式;并形成了持续下陷型和断阶型两种层序样式.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从层序地层界面的划分和层序地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填充模式及高精度层序地层等方面叙述了济阳坳陷层序地层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对济阳坳陷一、二、三级层序界面特征及体系域划分进行了引述,并记述了以气候变化、构造运动为控制因素的层序发育模式及干旱盐湖型、深水断陷湖盆型和浅水断陷湖盆型等三种层序填充模式。同时,对具有特色的陆相断裂坡折带和低位扇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济阳坳陷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辽东湾坳陷是中国东部海上的主要含油气区之一,包括3凹2凸共5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辽中凹陷面积最大、埋藏也最深,整个盆地充填古近系及新近系沉积。通过对全盆地范围内的地震、钻井、测井和古生物资料的综合研究,建立辽东湾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将辽东湾坳陷沙河街组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6个三级层序,并对各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在层序格架内进行沉积相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确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深水浊积扇3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建立了沙河街组各个层序的沉积模式。Es4沉积范围较小,Es1+2和Es3沉积范围较大,Es3沉积水体比Es1+2沉积水体深,Es1+2层序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有利勘探区带。图11参10  相似文献   

5.
济阳坳陷上古生界层序划分与等时格架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济阳坳陷上古生界地层埋藏深,受后期多期次构造运动的改造,剥蚀严重,个别地区缺失,因此,在寻找晚古生代原生气藏方面至今没能取得重大突破。为此,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基准面旋回方法,系统地对上古生界残留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特征研究,建立了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识别标志,并对体系域内部特征进行了描述。对20多口井中上古生界层序地层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上古生界整体表现为1个超层序,在超层序内部划分了6个层序。对层序沉积演化特征的分析表明,该区层序1和层序2低位体系域不发育,其它层序均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对体系域内部特征的描述表明,海侵体系域为由一系列退积叠置构成,高位体系域则由进积叠置构成。根据层序界面的标定结果,借助于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区域地震剖面上对层序界面进行了追踪解释,建立了层序的等时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6.
绥滨坳陷地震层序地层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地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对绥滨坳陷进行了层序地层识别,在绥滨坳陷选择了7条主干地震测线(剖面)来进行层序地层解释.结果是,发育的8个三级层序(sq1~sq8)在绥滨坳陷主干地震剖面呈横向分布.其中,过滨参1井的南北向269测线(剖面)发育Sq7以下层序;过滨参1井的近东西向44测线(剖面)sq7和sq8层序向上逐渐被削掉;工区南部的近东西向40测线(剖面)sq5到sq8层序向上逐渐被削掉;工区西南部的近南北向256测线(剖面)和工区西北部的近南北向268测线(剖面)各层序之间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工区中部的近东西向68测线(剖面)从sq1到sq8没有明显的层位缺失;工区中部的近南北向280.5测线(剖面)地震发射特征不明显,但仍可进行层序划分和对比.为绥滨坳陷提供了最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7.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层序-体系域格架内对库车坳陷亚肯北三维地震探区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各地层进行体系域分析对比,建立了层序-体系域格架内的储盖组合和配置体系,对有利储层砂体分布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并研究了体系域沉积与储层分布的相互关系,指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有利储集砂体首选为湖侵体系域内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次之为低位域扇三角洲前缘(平原)分流河道砂体。  相似文献   

8.
济阳坳陷缓坡带沉积模式及有利储集体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对各个缓坡带的主要目的层系发育的沉积相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解剖缓坡带下第三系碎屑沉积体系类型。分层序研究了缓坡带的沉积体系平面分布和垂向演化规律,并分析了不同沉积相和沉积体系与隐蔽圈闭发育位置和发育程度的内在联系。建立济阳坳陷不同类型缓坡带的沉积模式;确定了缓坡浊积扇、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滩坝4种类型为缓坡带有利储集体。  相似文献   

9.
根据Vail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渤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沉积模型.将下第三系分为3个层序,3个层序具有相同的结构、沉积环境、接触关系等特征.每个层序内有3个重要界面,分为4个体系域,体系域边界及体系特征可大范围追踪对比.渐新统的体系域又划分出准层序组、准层序.研究表明不同体系域的储层特征明显不同,油气分布与层序相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对于河流相层序的研究大多套用国外近海冲积平原环境下的河流相层序地层学模式,该模式认为海平面升降为河流相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对于中国陆相盆地中发育的不受海平面升降影响的河流相地层来说,应用以海平面变化作为主要控制因素的近海河流相层序地层学模式解释其层序发育不具备客观前提。借鉴中外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遵循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基本原理,在掌握层序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非近海河流相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同时结合济阳坳陷新近系河流相地层沉积模式,探讨并建立了非近海河流相层序地层学模式,指出了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非近海河流相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为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地形坡度和气候,存在初始体系域、发展体系域、衰退体系域,若基底发生差异性抬升,还可发育抬升体系域。  相似文献   

11.
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探讨及其在济阳坳陷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更确切的了解冲积-河流相地层格架的时空分布规律,归纳和总结了冲积-河流相层序、准层序组及体系域的划分依据。结合济阳坳陷新近系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对冲积-河流环境层序地层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低水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冲积扇及辫状河,水进体系域主要发育低弯度曲流河,高水位体系域主要发育高弯度曲流河,水退体系域时期由曲流河向辫状河过渡。济阳坳陷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可划分出七个准层序组:馆陶组分为四个准层序组;明化镇组下段划分为三个准层序组。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层序发育、沉积充填演化特点,对辽河滩海地区西部凹陷古近系岩性和地层圈闭的形成条件及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砂岩透镜体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其中砂岩透镜体圈闭可分为低位浊积扇圈闭、高位滑塌扇圈闭和近岸水下扇圈闭。沉积坡折和断裂坡折是各体系域中岩性、地层圈闭砂体发育的主要条件,岩性、地层圈闭发育模式以低位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发育透镜体圈闭、湖侵体系域发育地层超覆圈闭为主。  相似文献   

13.
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的沉积地层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模型和油藏精细地质模型,为提高油气采收率奠定了基础。与已有的国内外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不同,文中依据沉积构造、岩性及颜色、粘土矿物类型和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及其在垂向上的变化等特征所反映出的河水位的变化情况,划分出河流洪泛期、丰水期和枯水期;识别出洪泛期、丰水期和枯水期3种体系域类型,分别发育漫积、侧积和慢积3种准层序组沉积类型。由此建立了洪泛期体系域、丰水期体系域辫状河、丰水期体系域曲流河和枯水期体系域4种河流相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民屯凹陷沙四段沉积体系特征及展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丹  陈永成  潘克  于兰 《特种油气藏》2007,14(2):36-39,48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沙四段层序格架,划分体系域,明确沙四段沉积体系特征及展布。阐明了沙四时期凹陷西侧为主要物源供给区,发育4个主要物源,形成了沈257.沈225、沈267、沈278等扇三角洲砂体。指出了沙四段主要为低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水进体系域发育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冲积扇、扇三角洲平面上分布在凹陷的西部斜坡带,浊积扇则分布在湖盆中心。沉积相带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基山砂体层序地层特征及成因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惠民凹陷的滋镇和临南洼陷区域性地震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沙三段划分为三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利用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分析了基山砂体的成因类型,认为基山砂体是正常三角洲与浊积扇的复合体,由此提出了三角洲充填浊积扇的沉积模式。浊积扇体是该区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6.
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类型、体系域类型等研究表明,冲积—河流相地层的体系域划分具有四分性特征。印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当基准面缓慢下降时,还可发育收缩体系域。冲积—河流环境下.准层序组边界主要依据较大规模河流底冲刷及厚层粗碎屑沉积、相对稳定的泥岩及古土壤、岩性组合及其测井响应等识别;有时,准层序组的边界与层序边界相一致,据此可将新近系分为10个准层序组。济阳坳陷新近系的沉积相类型及其演化研究表明,济阳坳陷新近纪由早至晚经历了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辫状河—低弯度曲流河过渡体系和高弯度曲流河—泛滥平原沉积体系3个阶段,主要相类型有冲积扇相、辫状河及曲流河。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观点认为负向构造单元深度大于3 500 m的深洼陷只是生油有利区,而对成藏条件不利,但通过近期对济阳坳陷车西地区车66井的钻探,发现在深洼陷的中央深度达4 300 m的深水浊积扇灰岩砾石中仍有较好的储层,试油获得日产上百吨高产工业油气流。对该类扇体进行了地质研究和地震预测:首先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划分出了该区沙河街组地层的9个三级层序;利用岩电特性和成像测井分析,确定了该类扇体为深水浊积扇的沉积特征,可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其中以中扇的储集条件最为有利;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该区储层物性受次生溶蚀孔隙和微裂缝双重孔隙介质的控制,同时形成了隐蔽输导体系;通过岩心包裹体分析、钻井密度和声波曲线统计分析,确定该区具有两期幕式成藏和异常高压封存箱成藏的特点。进而建立了深水浊积扇体的地震反射特征,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处理解释方法,采用古地貌分析、地震属性预测和反演等地震描述技术,预测了扇体的有利发育区。  相似文献   

18.
哈密坳陷三叠系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层,综合地震、测井、沉积和古生物等资料对其进行层序地层综合划分,将其分为1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分别由3个体系域组成,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哈密坳陷三叠系主要发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5种沉积相,其中曲流河三角洲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是主要的储集体发育相带,湖泊相是有利的烃源岩和盖层发育相带。早、中三叠世哈密坳陷中南部缓坡带广泛发育辫状河相,北部、西北部主要发育曲流河相;晚三叠世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克拉玛依组沉积晚期哈密坳陷北部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是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9.
应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成藏动力学等方法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4大洼陷浊积型砂体的发育特征和油气成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既存在共同的特征,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共性主要表现为:层序地层控制着不同浊积砂体的发育层位;洼陷中浊积砂体的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基本一致;洼陷中浊积砂体的油气藏充满度非均质性强。而差异性则主要表现在不同洼艏,浊积型油藏发育的规模、数量、分布特征和油气平均充满度不一致。综合分析认为浊积岩体系、地层压力、层序地层和断裂体系的发育特征是控制东营凹陷4大洼陷浊积砂体发育和油藏形成及其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曙北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曙北地区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北段。根据对地震、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应用时频分析技术,在该地区古近纪同裂谷沉降超层序中识别出4个由扇三角洲—湖泊体系组成的层序,包括11个体系域。该地区Ⅰ型和Ⅱ型层序的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之间常发育大段暗色泥岩和油页岩,可视为凝缩层,是主要的油源层和盖层;各体系域的边缘相均可发育良好的储集层。高升油层为层序Ⅰ水进体系域沉积,杜家台油层为层序Ⅰ高位体系域沉积,莲花油层为层序Ⅱ水进体系域沉积。高升油层是曙北地区最好的油层,说明最大规模水进期发育的砂岩是最有利的储集层。图4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