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董伟 《石化技术》2023,(5):133-135
拖缆地震勘探具有成本低、速度快、采集量大、作业效率高等优点。在地震勘探项目开工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最大限度降低质量风险,保证整个工区地震采集数据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拖缆地震勘探作业从准备到首条测线完成的全程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国内外地震勘探作业经验,探讨对拖缆地震勘探作业中系统时间同步、震源配置及近场数据分析、导航定位数据、仪器设备及地震采集数据等进行检查,完成对拖缆地震勘探作业有效质量监控,为国内外地震勘探作业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分析地震勘探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础上,运用基础工作质量监控技术,对施工设计及采集试验因素进行审核论证,运用现场处理软件监督生产数据等质量跟踪与监控技术对野外采集生产进行了指导,提高了地震勘探野外采集的质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质量跟踪与监控技术,为精细地震资料采集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地震检波器是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探采集系统中最基础的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的质量。在实际校准检波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良干扰,影响了检波器测试仪的校准质量。本文针对地震检波器校准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干扰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油价持续上涨,驱使油公司加大了勘探投资,导致全球海上石油地震勘探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然而,海上地震勘探市场的周期性很强且十分脆弱,随着一些新建和新改装的地震船进入市场,海上石油地震勘探市场作业能力将趋于饱和。因此,海上石油地震勘探承包商应居安思危,做好应对市场低迷的准备;国家石油公司在能源国有化浪潮中不断强大,将成为海上石油地震勘探承包商的主要客户;未来海上石油地震勘探行业还将面临人才短缺和人才竞争局面。文章还从资产运作、资本运作和战略联盟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外海上石油地震勘探承包商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望江——潜山盆地山地地震采集条件与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江-潜山盆地在80年代以前进行过有限的山地地震勘探普查工作,但因采集方法有很多缺陷,资料效果较差。通过分析原因,针对该盆地的地面、地质特征,在仪器性能、施工设计、能量激发、野外施工等方面给出了一套解决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施工设计,做好地震资料能量品质分析,抓好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有望在望江-潜山盆地的地震勘探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传统有线地震采集仪器受带道能力(仪器主机外设最大激活道数及完成正常数据回收的能力)和施工便利性的限制,已不能满足当前健康、安全、环境保障及高效快速施工要求。故存储式无线节点地震采集仪应运而生,其独立自主的采集站工作模式大大缩减了有线仪器花费在建排列和查排列上的时间,且不涉及采集站与仪器之间的数据通讯,可以实现在线道数的任意扩展。该仪器适用于任何陆上施工环境,可配合"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方法的推广应用。在海外某个复杂城区边的地震勘探项目中,应用了OYO Geo Space公司研发的存储式无线节点地震采集仪器(简称GSR)与Sercel公司的428XL有线地震采集仪器(简称428XL)进行野外联合施工。通过系统介绍GSR的工作原理,分析了GSR与428XL联合应用中的数据一致性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介绍了现场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GSR与428XL的联合应用在复杂地表地震采集施工中达到采集成本和采集质量和谐统一的目的,资料品质获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对地震勘探的施工过程,设备状态以及地震采集数据的处理等各环节进行质量保护和质量控制是近几个国外遥测数字地震仪发展的一个新动向。质量保证体系对提高野外采集精度,减少施工中的各种误差,缩短资料处理周期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新江,刘志刚,李现庆.GM338电台中继站在地震勘探中的使用.物探装备,2015,25(1):62-65在复杂地形的石油地震勘探施工中,电台中继技术能有效克服距离远和无线电通讯困难,是现有采集仪器和震源为能够适应地震勘探技术发展要求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GM338电台在石油地震勘探中与Vib Pro箱体配套施工的实例,详细阐述了GM338电台中继站和震源扫描用电台的参数设置、使用中继站时的启动同步校准、电台一致性延迟及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望江-潜山盆地在80年代以前进行过有限的山地地震勘探普查工作,但因采集方法有很多缺陷,资料效果较差。通过分析原因,针对该盆地的地面、地质特征,在仪器性能、施工设计、能量激发、野外施工等方面给出了一套解决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施工设计,做好地震资料能量品质分析,抓好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有望在望江-潜山盆地的地震勘探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滑动扫描”方法可以节省可控震源在进行地震勘探时所需的费用和时间。这种勘探方法首先由阿曼石油发展公司提出并进行了试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必等待前一组震源扫描完全结束,另一组震源即可开始新的振动扫描,在对地震资料进行有时间-频率滤波作用的相关处理过程中,将得到炮点单张记录,并可缩短震源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不足在于可能增加可控震源信号畸变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对记录品质形成大的影响。如果将这种方法真正用于野外勘探施工,还需对采集系统的部分硬件做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1.
无线节点采集系统相对有线采集系统具有不受带道能力限制、可独立采集、自动存储、体积小、施工方便、观测系统设计灵活、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等优势,从理论上讲更易于实现"两宽一高"的高效采集作业。近几年来,无线节点采集技术被各油公司的认可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并已有多个成功运作的案例,是当前地震采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GeoSpace公司研发的自主独立存储节点采集系统GSR为例,阐述了节点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质控方法与现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高现伟 《石油仪器》2000,14(3):26-28
I/O SYSTEM 2000是从美国引进的最新型的遥测地震仪。文章对该仪器作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应用该仪器进行勘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了介绍和分析,给出了相应排除故障的方法。还阐述了如何开发利用I/O SYSTEM 2000的各种先进功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地震资料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金朝晖 《石油仪器》2000,14(4):31-35
针对地球物理勘探的高质量要求,在野外现场把好采集质量关是十分重要的。文中介绍了SN388仪器QA/QC(质量监控)系统的组成,各处理模块的功能,参数项的定义。结合野外生产的实际情况,开发应用QA/QC系统对原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对影响采集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监控。同时在脱机方式下,分析资料的各种频谱及面波特性,为后纽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油气勘探开发中井位部署主要依据地震勘探成果,但因受地震勘探分辨率和勘探精度的制约,据地震数据预测的圈闭形态、地层深度和储层特征与实际钻探状况会存在一定差异,或在钻井过程中发现新问题,需及时利用地震资料解释分析进行重新认识,提出解决方案。井位跟踪是解释人员及时获得并利用正钻井和测井信息,利用地震分析技术,对原有地震勘探成果进行确认或修正,采取相应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措施,获得新的地震成果,及时指导下一步钻探施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陆上地震采集装备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日趋复杂,对地震数据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同时陆上地震采集道数的急剧增加,使得现有采集设备笨重、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日益突出,地震采集技术面临严峻的挑战。无缆节点型系统、无线检波器网络等新技术的发展,其成本低、重量轻、系统可靠、采集数据质量高等优势在陆上高密度采集中日渐显现。基于数字传感器的加速度检波器与常规地震检波器相比,动态范围更大,更有利于记录深层弱反射信号,拓展地震频带。新一代产品为采集技术带来革命性变化或许很快就会到来。  相似文献   

16.
油气勘探的探井是否有失利井,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从油气勘探不同环节和不同角度出发,初步厘定和诠释了成功井和失利井的定义。目前,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井位部署主要依据是地震勘探成果,地震勘探是一门预测性科学,部署探井有成功和失利是正常现象。山地地震勘探主要对象为背斜圈闭。地震勘探过程包括采集、处理、解释3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导致失利井发生。采集资料品质差导致处理解释存在多解性,地震成果精度降低;处理流程参数不当,产生构造假象,误导解释人员做出错误的判断;由于山地复杂构造解释的复杂性,导致解释中的层位标定、构造建模及速度建场会出现偏差,造成井—震不符。失利井分析,就是解释人员及时获得正钻井地质及测井信息,利用地震分析技术,对原有地震成果进行确认或修正,进而采取相应的地震勘探技术和措施,获得新的地震成果,及时地指导下一步钻探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7.
野外地震采集是地震工作的源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是获得高品质地震资料的保障,又关乎到勘探成本。随着地震勘探程度不断深入并向开发延伸,对地震资料提出满足叠前成像、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等技术应用的需求,使人们对采集方案优化提出了新的目标。阐述了面向叠前成像与储层预测的地震采集设计的技术理念和方法,从地下地质特征、地表吸收衰减、岩石物性分析入手,提取目标区地球物理参数,针对具体地震勘探任务和地质目标,以叠前成像和储层预测的技术需求为指导,优选观测系统面元、覆盖次数、炮道密度、线距等关键参数,优化地震勘探采集设计,为开展叠前成像和储层预测提供更为有效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在油气田的勘探工作中,发展3D地震勘探是很重要的。世界上一些地球物理公司已经获得了3D地震工作上较为成熟的经验。本文仅讨论3D资料的采集技术,其中包括恢复性放炮规则、震源最大频率的公式中的系数的计算、空间采样间隔公式和一个方程,我们可用该方程来确定资料点数、所需的炮点数和覆盖次数之间的关系。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陆续地开展了3D地震的工作。法国CGG、美国西方地球物理公司、西德PRAKLA—SEISMOS公司等大公司均有成熟的3D工作经验,其中包括野外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数据的解释等各个主要环节.我国也积累了不少实际工作经验。本文仅对数据采集工作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有利于3D的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复杂障碍区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变观设计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的YA、ZD和ZL高精度三维工区,为典型的江苏平原水网地形,城镇密布、水网纵横、养殖业发达,大的城镇和养殖区,常造成地震资料的空白和缺口。采集过程中,XJ镇、ZW镇以及LY湖大面积养殖区成为施工的复杂障碍。通过对复杂障碍采集技术难点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基于"3S"技术(GPS定位、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基于地质目标的特殊观测系统设计技术和养殖区观测系统动态设计技术,解决了常规观测系统对ZW镇、LY湖等勘探"禁炮区"无法解决的系列问题,提高了跨越复杂障碍的能力,最终获得了较高品质的原始地震记录。  相似文献   

20.
在复杂地表条件下,如何优化地震测线部署和观测系统设计,合理选择试验点,监控野外施工质量,合理组织、安排生产设备与施工班组以及HSE管理等系列问题一直是野外采集工作的难点。为此,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DEM),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形成一套综合技术;探讨了其在油气地震勘探采集设计、监控生产动态和生产质量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套技术后地震勘探采集设计更加科学,采集设备和施工班组的安排更加合理,有助于在复杂地表条件下获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