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藏开发分类是当前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大概念的地质分类之后,精确地划分亚类,是现代油藏工程学和油田开发地质学向着定量化方向发展所必需的。本文提出应用多变量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油藏的开发数值分类。文中提出了以储层地质、工程四个方面特性的27项指标做为分类的依据和依据数字信息的参数预处理方法,及聚类分析的应用。文章以胜利油田特征不同的39个油藏为样本,进行了实例分类。分类结果可以反映各类油藏之间在开采特点及油水运动规律上的区别和联系,与多年来在开发实践上的认识一致。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区油藏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打破胜利油区以往按照油田综合分类的方法,开展了以开发单元为单位进行油藏类型划分的分类方法研究, 对胜利油区油藏类型重新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研究确定了次级类型 油藏精细划分的方法和标准,将六大类型油藏进一步细分为32个亚类。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控制下,利用储层随机建模技术研究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内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思路;对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储层精细地质模型,为油田开发实现稳油控水,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了地质依据;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研究表明,此项技术较准确的反映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是一套简单、行之有效的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相似文献   

4.
巨型汉迪尔(Handil)油田包括500多个油气藏,构造上为叠置和间隔的河流三角洲砂层。多数油气藏由位于气顶下的大幅度饱和油柱组成,油气捕集在具有良好岩石性质的储层中,并且经过注水或强天然水驱开采。1995年代表近油田总原始原油地质储量1/5的五个油藏已达到注水开发的最终阶段(已采出原始石油地质储量的58%),提出用注干气进一步开发,增加最终原油采收率。到目前为止,注气三年后这五个油藏采油率已增加了原始石油地质储量的1.2%,认为该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成功的。通过矿场数据已证实注干气的主要驱动机理,以前的在原油产量下降已经停止,现在产油量是稳定的。监控的主要困难是对多数生产井控制气体循环,特别在较高注入量期间,为了对受气体可用性影响的低注入量期间补偿。井和储层动态的非常严密监控数值模拟和物质平衡研究有助于提供更好了解所涉及的机理,得出一种修正的更有效的策略,使产油量达到最大。所得的经验和这三年老方案的分析,使我们有把握把注干气开发扩大到汉迪尔油田的其他油藏。  相似文献   

5.
国内油藏分类标准将渗透率介于1×10-3μm2和10×10-3μm2的油藏划分为特低渗透油藏,而大庆油田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实践表明,这类油藏的见水时间及开发效果仍存在差异,除渗透率级别外,储层裂缝发育是影响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根据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63个区块地质特征,以裂缝参数为首要分类指标,基质渗透率、平均喉道半径、孔喉比、可动流体饱和度和黏度为主要分类指标,结合开发难易程度将特低渗透油藏分为4类,确定了各类油藏主要参数的分类界限,为进一步研究特低渗透油藏水驱规律特征及开发政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渗储层已成为我国开发的重点,储层特征认识是油藏有效开发的基础,是部署开发井网,制定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对Q油田油藏储层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为指导该地区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平湖油气田H2油藏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平湖油气田是东海油气区第一个投入开发的油气田,H2油藏是平湖油气田的主力油藏,该油藏是底水油藏,储层和原油性质均很好,其原油地质储是占全油气田原油地质储量的38.97%,在对H2油藏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ODP设计作适当调整的建议及油藏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明  居维青 《特种油气藏》1997,4(3):33-36,41
方法:利用油田钻井,取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蒙古林砾岩稠油油藏储层宏观,微观特征及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了研究,目的:改善复杂砾岩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其采收率,结果: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岩石类特别多,支撑类型复杂,储层厚度变化大,原始含水饱和度高,隔夹层分布不稳定,储集空间以次生粒(砾)间溶孔为主,喉道半径小,孔喉分选差,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较高;影响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是原油粘度,油水粘度  相似文献   

9.
油田开发中后期,在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诸多研究与试验中,层系细分组合、储量分类评价和井网演变模式成为研究的重点,而这些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油层分类。许多专家与学者们结合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情况寻找符合当地油层特征的油层分类方式。依据克拉玛依油田上乌尔禾组油藏油井产量与储层物性特征对油层进行分类,共分为5类,分类结果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平湖油气田是东海油气区第一个投入开发的油气田 ,H2油藏是平湖油气田的主力油藏。该油藏是底水油藏 ,储层和原油性质均很好 ,其原油地质储量占全油气田原油地质储量的 38.97%。在对 H2油藏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 ODP设计作适当调整的建议及油藏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受勘探阶段和储层特征的限制,在油藏开发早期仅从静态方面了解油藏的开发地质特征是非常有限和困难的。从塔河1号油田三叠系下油层组的特殊性出发,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反演了油藏早期开发的地质特征,包括物性参数分布、原油储量、地层水储量、水侵量、单井临界产量、驱油能量等,取得了诸多新的认识,为油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沙捞越Bokor油田实施的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okor油田是在马来西亚选择的应用微生物提高采收率 (MEOR)技术的第一个油田。通过产生生物化学剂 (例如生物表面活性剂、溶剂、气体和弱酸 ) ,MEOR技术用微生物加速、增加或延长从油藏中采油。选择该油田的原因是 ,其原油粘度高(4~10cP) ,并且原油的API重度低 (2 0°) ,这导致主要油藏的采收率低 (为原始原油地质储量的 19%~ 2 5 % )。看来这一技术对于该油田是有吸引力的 ,因为最初认为该技术能够降低原油粘度并且提高采收率。此外 ,Bokor油田主要油藏的储层性质符合应用MEOR技术的基本筛选标准。用了 5~ 6个月的时间对试验动态进行了监测 ,发现先导性试验的效果是鼓舞人心的。观测到采油量大幅度增加 ,含水下降 ,证实了应用MEOR技术的效果。这一期间的平均采油量增加了 2 70bbl/d ,相当于采油量增加了 4 7%。  相似文献   

13.
南海西部海域北部湾盆地低渗油藏具有断块复杂、砂体相变快、砂泥薄互层发育、砂体展布规律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这导致了该地区相当规模的原油地质储量难以经济有效动用。近几年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针对低渗复杂断块油藏的高效开发策略,指导了涠洲11-4N油田流沙港组成功开发,并建立了有效注采井网。涠洲11-4N油田流沙港组开发过程中采取的主要策略包括:(1)利用储层微观实验结果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确定各区块开发难易程度;(2)优质储层试采揭示油田开发难点,落实开发可行性;(3)整体部署、分批实施,持续优化、及时调整,降低开发风险;(4)区域滚动开发提高经济效益;(5)纳滤精细注水提高采收率。本文成果对海上其他类似低渗油田的开发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河油田Ⅶ油组油藏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田开发和调整的基础工作是油藏研究,其目的是为开发工程设计提供地质基础和基本参数。本文以一个油组为单元,着重对油藏的储层进行研究;同时对油(气)水分布及流体性质等也作了描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油藏分类。  相似文献   

15.
井楼、古城油田超薄层稠油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井楼油田、古城油田超薄层稠油油藏储层特征、原油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评价筛选井楼、古城油田超薄层稠油资源可动用储量,建立超薄层稠油油藏数模地质模型。通过超薄层稠油注蒸汽开发注采参数优化设计研究和矿场实验验证,规模动用井楼、古城油田1~3m超薄层稠油油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藏开发是目前各油田普遍关注的难题,国内近几年的石油地质储量增长主要在Ⅲ类低渗透砂岩储层。致密低渗透储层中裂缝分布的研究,对提高低渗透储层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该文针对韦2断块的实际地质特征,运用裂缝分布研究方法开展裂缝分布的初步研究及预测,为油藏合理开发提供有关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7.
长春岭油田为吉林油田新发现的浅层低温低压油藏.油藏性质表现出特殊的油藏特征,由于油层低温、低压、原油流动性差,开采过程中储层易受析蜡冷伤害,造成常规开采产能低,甚至无产能,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制约储量有效动用.针对这一现状,对该油藏开展了原油析蜡室内实验、热采物理模拟实验、热采数值模拟研究,结合现场已开展的蒸汽吞吐、蒸汽驱、火驱等多种热采试验的开发效果,明确了热水驱开发为长春岭油田主体开发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在对井楼油田、古城油田超薄层稠油油藏储层特征、原油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评价筛选井楼、古城油田超薄层稠油资源可动用储量,建立超薄层稠油油藏数模地质模型。通过超薄层稠油注蒸汽开发注采参数优化设计研究和矿场实验验证,规模动用井楼、古城油田1~3m超薄层稠油油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油田油气藏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平 《断块油气田》2001,8(5):12-15
江苏油田经过20多年的勘探,已经发现并开发了20多个油气田,以及一批出油构造和出油点。在第三纪时期苏北盆地经历了坳陷-断陷-坳陷3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多个凹陷,油气田主要分布在高邮凹陷、金湖凹陷和海安凹陷。油气田总体属于复杂小断块群构造,断层多,断块小。受区域构造和气候旋回的影响,发育砂岩、碳酸岩和火山岩等多种储层类型,储层物性与沉积相和地质层位关系密切。油藏具有政党的温度和压力系统,原油性质与油藏所在凹陷及构造位置有关,高邮凹陷的油藏原油性质普遍较好,金湖凹陷次之,海安凹陷最差。在总结油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选择能综合反映油藏储层性质和原油性质的流度大小把各油藏分成了3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渤海古近系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是渤海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系。从构造、储层与沉积、流体和油藏等方面对渤海海域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按河流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相砂岩油藏两种沉积相类型分别对储层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此类油田的流体分布特点和油藏模式,并认为渤海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以中到大型为主,储层岩性大都属于高孔高渗的疏松砂岩,储层具有分布较稳定、油层厚和物性好等特点,原油以普通稠油为主,其次是中、低黏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