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由于常规小数控声波-感应测井系列纵向分辨率低,对薄砂体的油层识别存在误判和漏判。应用3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综合识别薄砂体油层:首先,从沉积微相精细研究入手,分析在不同沉积微相下储层物性与电性响应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沉积微相精细研究基础上的图形交会识别;其次,在油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非统一油水界面层状构造油藏界面之上只有渗透层(油层)和非渗透层(干层)的区别,建立微电极幅度差薄层识别;最后,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技术,提取8种反映油层特征的测井曲线及计算参数,通过学习分析,输出结果与测井精细解释相互验证。该技术在高集油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薄砂体油层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2.
邓瑞  孟凡顺 《测井技术》2010,34(6):554-558
为了快速准确地描述沉积微相,以寻找有利储集相带,提出了利用测井曲线精细分层识别沉积微相的方法.介绍了方差分析自动分层的原理和数学模型.指出方差分析自动分层的实质是找出层间方差最大、层内方差最小的点作为分层点.给出了方差分层和极值方差分层的实现方法.应用多条测井曲线进行精细分层,提高沉积微相识别精度,使分层更准确.用该方法编制出的识别软件处理10口井的200多个小层的数据,沉积微相识别准确率达到94.2%.  相似文献   

3.
J油田X区块东营组储层为典型的陡坡带三角洲沉积,具有地层倾角大、储层厚度大、隔夹层多、断裂系统发育等特点。针对厚层稠油油藏特点,研究区采取大规模水平井细分层系方式进行开发,要求开展高精度的储层精细对比研究,指导开发层系划分及水平井实施。综合钻井、地震、测井等资料,进行古地貌恢复及标志层选取,建立储层对比的地层约柬框架,在此基础上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及高频旋回对比,总结出一套"逐级控制、旋回对比"的储层精细对比模式。基于储层精细对比研究,X区块采用水平井分7套层系开发,有效改善了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储层地质建模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针对中国油藏精细描述工作现状,提出根据测井解释成果、结合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分析、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定量进行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并结合建模软件建立储层沉积微相模型,实现了测井解释成果的定量化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微相模型控制储层物性参数建模,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5.
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开发后期,储层沉积微相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微相砂体间储层物性的差异,决定了储量动用程度的差别。双河油田非均质严重,目前综合含水高达93%,采出程度35%以上,储量动用很不均衡。在对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分层动态测试、水淹层测井解释及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砂体内部储量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对不同微相砂体提出了挖潜对策。  相似文献   

6.
葡萄花油层是松辽盆地WX油田重要的含油层系之一,该油层砂体层数多、厚度小(1~2 m);局部井间距较大,井间沉积相变快,砂体展布特征复杂,精细地刻画油层段各小层沉积微相特征难度大,目前砂体叠置模式尚未建立。为此,以测井、录井和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采用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沉积微相概率预测模型;再通过机器学习和模糊判别方法分别识别WX油田东北部姚家组葡萄花油层各小层的沉积微相类型;最终建立四种砂体叠置模式,即平面连接式、平面分隔式、垂向接触式和垂向分离式。通过钻井验证,该技术具较高的储层预测精度,对于河道沉积微相,样本井的准确率平均值可达88.8%,各小层(除PI11和PI3外)检验井预测准确率均可达80.0%以上。精细刻画的沉积微相和建立的砂体叠置模式可为后期储层综合评价、开发方案优化、调整和井位合理部署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砂体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储层参数和测井曲线的响应均发生变化,非均质性进一步增强.精细地质研究已经精细到储层的每个沉积单元,而目前的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只是按储层薄厚建立,不同的沉积特征储层用相同的模型解释储层参数,不能满足油田深入挖潜精细研究的需要.为此,根据研究区域不同沉积环境下储层发育的特点,研究建立了优化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基于密闭取心井资料、测井资料及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等,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不同油层组和不同类型砂体建立岩电对应关系,实现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优化.一是建立了葡二组Ⅰ类表外储层参数测井解释优化模型,为表外储层的油藏描述和开发创造条件;二是建立了三角洲内前缘相萨二组河道砂体和葡二组非河道砂体储层参数解释优化模型,为不同类型砂体储层的油藏描述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测井解释参数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正理庄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营凹陷正理庄油田勘探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其主要开发层系为古近系沙河街组的沙二段,已进入高含水期,为寻找新的接替层系,通过对该区沙河街组沙一段碳酸盐岩(即生物灰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根据其岩性与电性特征及储层物性特征,探讨其沉积特点,结合该区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的大量测井解释资料和试油试采资料,通过三维地震的精细构造解释,对该区沙一段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潜力分析,提出了较为有利的滚动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大量钻井岩心、测井资料研究,结合地震精细解释,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划分了青山口组沉积相类型,建立了沉积亚相、微相,进而对青一Ⅱ、青二Ⅳ层的15个砂体,单层厚度2~4m的小层进行了精细刻画,形成了各个砂体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青一段和青二Ⅳ段储层沉积微相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少量河口坝;各小层河道交错叠置,但河道宽仅200~300m。小层沉积微相研究对油田开发井网部署及提高储量动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昌A油田ZJ1Ⅳ油组为潮坪相沉积,利用各种动静态资料、水平井信息及三维地震数据开展了基于沉积微相再认识的储层精细研究,识别出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三种亚相类型,并对亚相内部各微相及砂体展布形态进行刻画;同时结合钙质层分布并采用地震分频解释技术,分相带预测优势储层展布范围。结果表明,潮道微相中钙质层不发育的主体位置为优势储层区,砂坪、混合坪相带中I类优势储层为有利储层。最终解决了制约油田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并为油田后续剩余油挖潜及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渤海J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的研究目标,对J油田进行了储层精细表征。为了降低沉积相研究中的不确定性,综合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动态认识进行动静结合的沉积微相分析,确定各单砂层沉积微相分布特征;采用基于目标的沉积相模拟方法表征各微相砂体间的接触关系,并基于此建立油田的三维地质模型;提出了基于沉积微相研究的砂体定量化表征方法,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储层特征变化规律研究--红柳油田垦东6断块沙二-沙三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结合精细测井解释成果,对垦东6断块沙二-沙三中发育的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等3种碎屑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储层物质成分、储层微观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分类评价储层,总结出了相同物源不同相类型的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为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谱分解技术对原始地震数据体进行相应的数学变换可得到调谐体、时频体和单频体(振幅体和相位体), 进而通过对调谐体、时频体和单频体的解释得到对目标体的地质认识。本文应用最大熵法定量求取储层厚度, 并对误差进行分析,同时运用频率扫描方法定性预测储层厚度变化,并利用广义S变换方法和交会融合预测沉积微相。首先,通过多井对比, 分析测井相和砂体厚度; 然后通过井震结合, 分析各井对应井段的薄层砂岩振幅调谐体, 确定合理的调谐频率, 并对砂体厚度进行分析; 再通过建立响应频率、砂体厚度与沉积微相之间的交会关系, 在测井微相约束下预测沉积微相。应用结果证实,谱分解技术结合井资料可直观地反映河道砂体储层厚度分布和沉积微相区带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渤海浅层油气田以上第三系明化镇组下段河流相地层为主,沉积环境横向变化剧烈,储层横向预测难度大,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两个有代表性的渤海浅层油气田的40多口钻井的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河流相的沉积体系,划分了沉积微相的类型,确立了主要沉积微相的地质相、测井相及地震相特征和识别标志;在精细划分沉积相的基础上,研究了主要河流沉积微相类型与地层速度密度和波阻抗的关系。研究发现,本区沉积微相对某些地球物理参数有明显控制作用,统计拟合的主要沉积微相和速度密度及波阻抗随深度的变化曲线符合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本区85%的油气储层为边滩砂体,在明化镇组下段的不同深度上边滩的波阻抗和密度与其他微相有明显差别,故利用这一规律对地震反演的波阻抗或密度资料做进一步处理,可将边滩砂体单一提取出来,进而实现在沉积规律控制下横向外推预测含油气储层和单个砂体。  相似文献   

15.
ZG 气田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盆地,断块复杂,发育多种沉积相体系类型。基于沉积背景和碎屑岩储层类型,利用测井沉积相研究方法,选取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电阻率、密度测井曲线作为研究区测井沉积相研究的测井系列,结合岩心、录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建立取心井段测井相岩-电转换模版,识别出ZG 气田Lumut 段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 种沉积相类型,建立了各沉积相测井微相特征图版。研究认为,Lower Lumut 层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Middle Lumut 层为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Upper Lumut 层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体系,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为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特低渗储层的沉积相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集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等因素影响,储层沉积相带特征十分复杂,利用测井曲线,分析地层信息与各种成因标志及其相应沉积环境中水动力因素作用关系,研究了测井相与沉积微相及其储集砂体分布发育,确认了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其河道叠置型河口坝微相是形成本区低渗透储集砂体的有利相带。它们控制砂体的走向和分布,具有砂体连片、连通性好、厚度较大的特点。通过该区长332储层沉积微相和含油有利区域油藏分布预测研究,油藏处在区域由北西到南东发育的5条水系水下分流河道中部及西南部主体带上,这些有利沉积相带控制和圈定的含油有利区域油藏,总体具有中部向南西方向的中下游不断加强的特点,为该区油藏进一步滚动扩边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传统沉积微相研究尺度通常为三级层序,不适合储层级别的研究。 三相融合(古地貌、地震属性和砂地比)沉积微相分析方法可以刻画薄互层储层的分布情况。 首先,在单井高频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利用分频技术获得高频分频剖面;然后,在高频分频剖面上利用井-震结合追踪高频层序界面,建立高频层序格架,并在古地貌控制下对地震属性进行优选和分析;最后,结合井点砂地比图编制沉积微相图。 沉积微相边界由优选的地震属性指示的边界控制,微相内部结构变化依据砂地比等值线勾画。 运用该方法得到的沉积微相图同时具备了外形和内部结构,比传统的沉积相模式图更精准,在指示有利储层可能发育部位的同时,还可进一步指示“甜点”区的位置。 这种半定量的沉积微相分析方法,提高了有利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是中国主力油田增储稳产的主要对象,为了深入探究储层砂体分布特征,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采用密井网资料对65个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该区物源供给充足和物源供给不充足2种情况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砂体沉积模式.结果表明:①萨葡高油层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