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海上某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注水强度大,注水突进严重导致储量动用程度低,而常规调剖措施无法有效开展的问题,通过物模驱替实验考察了层内自生CO_2提高采收率技术在该油田的可行性,并对注入量、注入方式、注入速度和稳定剂用量等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层内自生CO_2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显著,储层渗透率在(200~10 000)×10~(-3)μm~2范围内,采收率可在常规水驱基础上提升28.70%~32.29%,原油黏度在10~500 mPa·s范围内,对层内自生CO_2驱油效果基本无影响。技术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注入量1.0 PV,8段塞注入,生气剂和释气剂注入速度比为1∶1,稳定剂用量为0.10 PV。现场试验表明,层内生成CO_2提高采收率技术对渤海油田稳油控水起到了显著效果,措施后井组日产油量最高增加100 m~3,含水率下降12%,有效期内净增油3826 m~3。 相似文献
2.
目的自生CO2泡沫体系在多轮次调剖中增油效果逐渐减弱,亟需分析该体系的效果递减规律。 方法结合渤海油田的纵向非均质储层特征,利用大尺寸可视化平板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多轮次自生CO2泡沫调剖的规律,尝试了延长体系的反应时间以增加其作用距离。 结果水驱仅能波及纵向非均质模型下部的高渗层,未启动上部的低渗层;自生CO2泡沫调剖体系可进入高渗层形成封堵,启动低渗层,第一轮调剖提高采收率值超过10%,但是随着调剖轮次的增加,体系未能进入储层更深的位置,提高采收率值不断降低,至第4轮调剖时不足1%;高渗层的剩余油在两翼部位富集,低渗层的剩余油分布均匀。 结论自生CO2泡沫体系的作用距离有限,调剖轮次增加却未能作用于更深储层,延长反应时间以增加其作用距离,多轮次调剖的效果更好,采收率总提高值为3.66%。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H_2S对酸性水罐内壁腐蚀的影响,有必要弄清相关腐蚀机理,识别导致腐蚀严重的各种条件。对现场腐蚀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水罐罐壁的开裂属于氢鼓泡和氢致开裂。模拟现场工况使用环境,对使用了不同涂层结构的样品进行测试,以寻找减少H_2S对酸性水罐腐蚀的涂层结构。通过实验得出,改性环氧玻璃鳞片涂料可以起到良好的防腐蚀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海上油田高压供电技术的研究,提出了高压35kV陆上供电与海上燃气轮电站相结合的供电方案,开发出了适合海上平台使用的35kV吭压电气设备。 相似文献
5.
田玉庆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1,(11):86-87
海上油田数字化建设可以显著提升油田开发质量和管理水平,物联网技术对于推动海上油田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物联网技术在油田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海上油田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拥有含酸气气藏最多的国家之一,天然气含酸气浓度是酸气治理、酸气气藏分类以及安全、合理、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决策资料。文章在介绍了不同国家(地区)有关含酸气浓度的不同术语和表示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因术语表示方法多、应用不当所容易导致出现的主要问题;还从气体状态方程出发,首次系统、全面地推导了天然气含酸气质量浓度(g/m3)、体积百浓度(%,体积分数)、10-6浓度(体积分数)、ppm之间的单位换算数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单位换算应用实例;所推导出的不同浓度单位换算数学模型,不仅适用于酸气,也适用于其它气体,特别对含酸气气藏的安全、合理、高效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数字孪生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和发展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海上智能油田建设受到行业重视,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油田建设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相关概念,依据海上智能油田建设需要,研究数字孪生技术用于海上智能油田建设的方式,充分发挥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价值,为海上智能油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连续油管负压解堵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海上油田,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底层堵塞物进行处理,可以辅助非酸化学药剂的溶解,减少进井处存在的污染问题,真正实现水井的降压增注。本文就连续油管负压解堵技术进行了细致分析,阐述了其在海上油田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海上油田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H2S在线分析仪作为监控天然气中H2S含量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净化厂产品气和天然气集输场站。传统的在线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紫外吸收法、乙酸铅光路法等,这些方法都需要分析周期,无法实时监控数据,并且需要定期更换耗材。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作为新兴的在线检测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检测、安全防护、气象监测等领域。TDLAS技术较之传统的分析检测方法,具有实时分析数据、反应灵敏、检测限低、无耗材和非接触的优势。近几年,TDLAS技术在天然气领域内的应用发展非常迅速。介绍了TDLAS技术的原理,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该技术在天然气中低含量H2S在线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何峰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6,23(2):56-57
涡凹气浮机是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将加过药的污水高速搅拌,同时甩出的空气形成微小气泡溶于水中,与污水中的油脂和絮粒相互粘附形成浮体浮出水面,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与原来的回流溶气气浮技术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并且能使工程占地面积减少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2.
Maryam Fattahi Hassan Abedini Mohammad Amin Anbaz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35(11):1117-1123
Favorable properties of aqueous solutions are impr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materials for separa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H2S). Also, equilibrium data and available equations for solubility estimation of this gas are only valid for specific solutions and limited r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 this regard, a machine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algorithm is proposed and developed with mixtures containing different amines and ionic liquids to predict H2S solubility over wide ranges of temperature (298–434.5 K), pressure (13–9319 kPa), overall mass concentration (3.82–100%) and mixture's apparent molecular weight (18.39–556.17 g/mol). The accuracy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network was evaluat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on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had not been used in network training. 相似文献
13.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reactions between heavy oil and wat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re conducted. The large amount of H2S gas in the steam drive recovery in the Shengli oilfield is mainly formed during the aquathermolysis of sulfocompounds in heavy oil. Temperature is a controlling factor influencing the aquathermolysis of heavy oil.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is, the more H2S gas is generated. Furthermore, the release of H2S dissolved in formation water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mineral ions on the aquathermolysis reduce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action between heavy oil and formation water in the generation of H2S gas. 相似文献
14.
针对硫磺回收装置加氢尾气的气质特点,研发出了对H_2S具有良好脱除效果的配方脱硫溶剂CT8-26。室内试验表明,与MDEA相比,CT8-26可使脱硫后的净化尾气中H_2S质量浓度降低70%以上。在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装置加氢尾气的气质条件下,采用CT8-26溶剂体系可使净化尾气中的H_2S质量浓度30mg/m~3;在炼厂硫磺回收加氢尾气的典型气质条件下,采用CT8-26可使净化尾气中的H_2S质量浓度10mg/m~3。 相似文献
15.
16.
H_2S作为有毒的酸性气体,在稠油注汽热采过程中主要由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产生。通过实验探究CaSO_4、Na_2SO_4、MgSO_4和Al_2(SO_4)_34种不同硫酸盐发生TSR反应生成H_2S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水是产生TSR反应的必要条件,固态硫酸盐并不能引发TSR反应;(2)硫酸盐的溶解度决定TSR反应速率,溶解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3)水溶性硫酸盐的金属阳离子电荷数决定TSR反应的难易程度,电荷数越多,反应越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高效开展H2S防治,对靖边采油厂杨米涧区块“注水-采油”系统微生物群落进行结构分析与功能预测,并对硫化物生成关键因素开展分析研究。方法 利用NovaSeq6000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比了采出水、集输、水处理、注水4个阶段的水样生物群落差异性,利用FaPROTAX菌群功能分析方法对上述水样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 ①含硫油井中的脱硫菌门占比为16.7%~43.0%,显著高于集输、水处理和注水阶段,说明地层温度适宜的厌氧环境适于硫酸盐还原菌(SRB)生长繁殖,是产生H2S的主要原因;②含硫井O.3.1水样SRB和硝酸盐还原菌(NRB)在菌群中占比分别为33.02%和21.2%,但硝酸盐还原作用占比达到硫酸盐还原作用的2.3倍以上,说明NRB的存在对SRB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持续配注硝酸盐质量浓度高于40 mg/L以上的注水,可显著抑制SRB生长,减少H2S的产生,保障现场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四川某高含硫气井井口法兰盘连接螺栓断裂失效的原因。方法 采用宏观观察、材质理化检测、断口形貌分析、微观腐蚀形貌和产物分析等方法,结合服役环境特征,对失效过程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螺栓材质理化指标中洛氏硬度高于35 HRC,且拉伸断后伸长率低于16%,断面收缩率低于50%,具有较高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螺栓断口为脆性断口,断面上S元素质量分数高达9.67%,属于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螺栓腐蚀最严重部分集中在中间螺纹区,螺纹腐蚀路径向上下两侧拓展,腐蚀产物主要为Fe3O4,发生了严重的氧腐蚀。结论 螺栓在长期大气氧腐蚀和缝隙加速腐蚀的作用下,由中部至两端的螺纹逐渐被腐蚀破坏,法兰密封性能减弱,微渗漏的含硫气沿着腐蚀路径扩散聚集,叠加螺栓预紧力作用,最终导致螺栓发生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失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