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临邑洼陷内主要发育构造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油气的富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断层封闭性的影响。为了重塑油气运聚的过程,明确了临邑洼陷各控油断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埋藏史、构造演化史、构造应力场及断面的力学性质等,对断层封闭史展开研究,将断裂的开启、封闭史与油气的运聚、成藏过程结合起来。结果表明:控制临邑洼陷沉积的临商断裂和夏口断裂均为油源断裂,断层的活动使得该区形成具多套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该研究对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邵家洼陷区断裂构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邵家洼陷区是受张性及张扭性应力控制的箕状断陷区,断裂体系及活动特征的分析对该区沉积构造演化、圈闭类型及油气运聚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并结合断裂体系、油藏剖面等综合分析。论述了断裂构造对邵家洼陷区不同构造带上油气运移与聚集成藏的影响。研究表明洼陷区断裂活动从古生代持续至第四纪,多期断裂活动导致了断裂体系的复杂性和构造类型的多样性,基底断层的活动对该区油气生成与运聚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其继承性活动又控制了上部区域性盖层中断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渤南洼陷断层封闭性评价——以义37断块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断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可以圈闭油气,更重要的是作为连接烃源岩与圈闭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渤南洼陷内断裂极其发育,它们对油气的运移、聚集以及油气藏的进一步分割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对渤南洼陷义37断块油藏的重点解剖,明确了断层在侧向和垂向上的封闭机理,运用净毛比、断层泥比率和断面压力等参数分析了断层的封闭能力,揭示了油气运移的方向和路径,并且认为义37断层在沙二段油气成藏过程中,侧向上起到了很好的封闭作用。  相似文献   

4.
临南洼陷构造样式、发育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覆盖整个临南洼陷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以及翔实的钻井资料,以构造解析和盆地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对临南洼陷的边界断层夏口断层和临邑断层的构造形态及其伴生次级断层的组合特征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确定了自沙河街组三段沉积以来,断裂活动为具走滑性质的伸展作用;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临南洼陷为一兰聊右旋走滑断层控制的具走滑性质的伸展型盆地。在此基础上,综合该洼陷中浅层显著的低压特征以及油气藏的分布规律,表明盆地具走滑性质的伸展构造为低压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和成藏动力,并由此控制了深部油气在浅部的运聚成藏。  相似文献   

5.
冷家—雷家地区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中段,根据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断层和断裂系统,确定了地层层位和局部构造,分析了圈闭特征.研究区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形成陈家洼陷、背斜构造带、斜坡带三个二级构造带.该区断裂构造发育,断层活动复杂,含油层系众多,油藏类型多样.研究表明构造变形是油气聚集的关键因素,断裂、背斜构造...  相似文献   

6.
文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西断裂带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的西部,构造面积约80km^2,主要断裂北东向展布,西部紧邻海通集生油洼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通过对文西地区烃源岩及其演化、储盖组合、油气运移和断层封闭特征等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阐明该区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油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为该区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崔殿 《石化技术》2015,(2):121-123
富林洼陷中生界经历多期次构造运动及构造反转过程,地层遭受多期强烈剥蚀,火山活动频繁,导致本地区中生界地层与构造发育情况复杂,储层岩性多样,勘探程度较低。为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指导中生界的勘探,首先从油源条件入手明确富林洼陷中生界为新生古储型油藏,之后在物性统计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岩性和风化壳及断层导致的储层非均质性,明确了风化壳和断层附近的凝灰岩和砂岩为有利储层,最后从本地区中生界油藏的现今分布于不整合和断层附近的特征出发,结合中生界地层压力没有异常高压的研究结果,明确了不整合与断裂、微裂缝体系是中生界油藏形成的的主要运移聚集条件。在成藏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油气藏与烃源岩的空间展布关系及油气运移特征的不同,提出了源上成藏模式,源侧成藏模式,源下成藏模式以指导中生界的油气勘探。对富林洼陷中生界油气成藏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油气成藏模式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与新近系均发育大量稠油油藏,明确油气成因机制和成藏过程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明确了稠油油藏的成因机制,结合构造演化史、埋藏史—热史、油气成藏期次等研究,恢复了稠油油藏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古近系与新近系稠油油藏具有"泾渭分明"的成因机制和运聚特征:古近系东营组沉积末期,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低熟原油通过古近系沙三段与前古近系之间的不整合输导层侧向运移至三合村洼陷,在古近系沙三段底部的地层超覆圈闭中聚集成藏,形成原生型稠油油藏;新近系馆上段—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渤南洼陷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成熟原油首先侧向运移至垦西断垒,进而通过垦西断层垂向运移至新近系馆陶组,最后通过馆陶组骨架砂体及断层的复合输导进入三合村洼陷,在馆陶组构造—岩性圈闭或地层超覆圈闭中聚集成藏,由于后期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而形成次生型稠油油藏。开展稠油油藏与浅层气藏的联合勘探,可作为济阳坳陷浅层今后增储上产的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潜江凹陷王场油田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潜江凹陷王场油田潜江组油藏的生烃潜力、沉积体系、储集条件、构造条件、温压条件、油气 分布规律、油气生排烃史以及油气运聚史的研究,对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研究区潜江组具 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其成藏主要受烃源岩展布、优质砂体、断层及背斜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建 立了王场油田油气成藏模式:源内-混源-垂向-侧向多期运聚成藏。王场油田潜江组油藏紧邻生烃洼陷, 油气主要分布于王场背斜,油气主成藏期与断层活动期相匹配,油气主要通过断层和砂体进行阶梯式运 移,其中断层的侧向封堵性决定了油气的运移方式及成藏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江汉盆地西南缘万城断层的封闭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城断层是江汉盆地的主要控洼断层,不仅控制梅槐桥洼陷的沉积特征,同时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利用断层泥岩比率(SGR)等参数对万城断层的封闭性研究发现,万城断层的封闭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特征,纵向上以新沟嘴组上段为拐点,断层上部封闭性好,下部封闭性差或不封闭;横向上断层封闭性由南向北封堵性逐渐增强,同时从潜江组沉积以来断层封闭性在构造演化中没有明显的变化。由于梅槐桥洼陷是该地区主要的生油洼陷,油气沿万城断层向上运移时,其封闭性对油气的运移方向存在明显的影响,控制着沿断层分布的断鼻构造的油气成藏,谢凤桥构造与丁家湖构造含油气的差异性就是封闭性非均质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北部湾盆地是典型的裂谷盆地,整体上可以划分为15个洼陷和早衰型、继承型、晚成型3种洼陷类型,15个洼陷可定性评价划分为四级.继承型洼陷是烃源岩分布和发育最有利的洼陷类型,其控制了富生烃洼陷的发育和分布;富生烃洼陷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已发现的油气藏均分布在富生烃洼陷的周缘.断裂及其活动性控制了油气藏的类型和垂向分布,油气藏主要以断裂封堵的油气藏为主,并沿主要断裂分布.沿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断裂,形成"垂向多层系、多类型油藏叠置,横向沿断层分布"的复式油气聚集模式;对于早期活动强,后期活动弱的断裂,油气主要在深层流沙港组三段聚集,形成深层断层反向遮挡的油气聚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青南洼陷构造解释成果,对断裂系统发育情况、断裂演化及构造样式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构造特征对烃源岩的演化、储层发育及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青南洼陷的形成开始于孔店组沉积时期,受东营凹陷拉张断陷机制及郯庐断裂带拉张—走滑机制的共同作用,发育NW,EW和NNE向的多期断层,形成伸展构造样式、伸展—走滑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共3种不同的构造样式,伸展、走滑作用在不同演化阶段的叠加共同控制了青南洼陷的构造演化,导致其构造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构造演化控制了烃源岩的演化及储、盖层的发育,青南洼陷沙四段发育优质的烃源岩,广泛分布的滨浅湖滩坝砂成为青南洼陷油气成藏的主力储层,形成以岩性-构造和构造-岩性为主要类型的沙四段滩坝砂岩油藏。  相似文献   

13.
断层的发育控制着断陷盆地的几何形态和沉积建造,决定了盆地的不同区带各有其沉积构造演化特点,并形成其特有的油气藏类型。沾化凹陷四扣洼陷区是受张性及张扭性应力控制的箕状断陷区,断裂体系及活动特征分析是对其沉积构造演化、圈闭类型及油气运聚规律研究的基础。洼陷区断裂活动从古生代持续至第四纪,多期断裂活动导致了断裂体系的复杂性和构造类型的多样性,基底断层的活动对四扣洼陷油气生成与运聚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其继承性活动又控制了盖层断层的发育特征。主要结合该地区的断裂系统特点,论述该地区断裂体系及其对四扣洼陷区油气运移与聚集成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具有特殊的油气成藏特征,且油气资源丰富。文章剖析了该地区的成藏基本条 件、油藏发育类型以及成藏控制因素,认为该类地区主要发育与岩性相关的断层-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油 气成藏主要受断裂活动和油气疏导体系的控制。油气以网毯式运聚成藏,油气从毯式仓储层运移进入网式储集层 后,主要在构造脊内运移,遇到合适的圈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5.
东辛复杂断块油气田成藏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我国最大的复杂断块油气田--东辛油气田的油气源充足、储集层发育、继承性发育的隆起带构造背景十分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断裂多期活动致使油气纵向运移活跃,油气沿断裂运移、聚集。断层强烈活动期,流体沿断裂向上快速注入式运移;断裂相对不活动期,断层逐渐封闭,进入浅部地层的油气沿断层形成次生油气藏,从而形成纵向上多层组含油气,原油忽轻忽重,油气藏沿断层呈叠瓦式展布,自下而上依次形成油藏→油气藏→气藏的完整序列。  相似文献   

16.
胜北构造带致密油气资源潜力大,含油气层系多,已在中侏罗统及白垩系等多个层系获得工业油气流,已发现的油气藏储层致密。针对油气成藏过程中油气充注机理研究程度低的问题,运用储层流体包裹体显微测试技术,结合地层埋藏史、热演化史和烃源岩成熟史模拟结果,分析油气充注时间和成藏期次,开展成藏机理及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胜北构造带主要有2期油气成藏期,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新近纪—第四纪;水西沟群烃源岩有早晚2次生排烃,分别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新近纪,七克台组湖相泥岩生排烃期以新近纪为主;油气成藏受油源断裂、砂体连通性和断层封闭性控制。胜北洼陷东北区烃源岩发育,地层超压,深大断裂发育,不同层位砂岩储层叠置展布,是油气勘探有利区域。研究成果对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中侏罗统致密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地震解释剖面分析和精细地层对比研究,对摆宴井地区断裂发育特征和断层封闭性进行了研究。摆宴井油田构造位置特殊,位于断裂带发育区,区内发育了四条NNW向展布的逆断层以及六条近EW向展布的正-走滑断层和逆-走滑断层,主要以叠瓦状、冲起及对冲组合分布,断层发育规模大,纵向贯穿延长组和延安组地层;初步认定断层形成于油气成藏之后,断层封闭性良好,将原始油藏分隔为多个次级油藏,形成独立的油气开发单元。  相似文献   

18.
文西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世永  李月  周瑶琪 《特种油气藏》2006,13(4):35-38,41
文西断裂带发育4条主控断层,控制着该区的构造格局,同时也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通过对断裂主要参数的计算,对断裂特征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其活动性,加深了对该区构造的认识.文西断裂带东西两侧分别靠近前梨园洼陷和海通集生油洼陷,为文西断裂带圈闭成藏提供了有利的油气来源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构造运动时期与油气大规模运移时期相匹配,成熟的油气可以通过活动的断层进入圈闭.  相似文献   

19.
济阳坳陷埕东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断层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密切相关,通过对研究区断层活动、烃源岩热演化及油气运移路径等的研究,探讨了该区断层输导与油气运移特征。结果表明,埕南断层是研究区唯一的油源断层,其活动性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停止活动时间逐渐变晚;渤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为埕东地区主要供烃层系,与洼陷相比,洼陷东部热演化程度更高、供烃能力更强。埕南断层活动性与烃源岩生烃史的匹配关系控制其输导油气的能力,二者匹配性越好,断层输导能力越强、输导量越大,油气运移距离就越长。油气具有从洼陷区到埕南断阶区再到埕东凸起运移的趋势,并沿埕南断层存在埕古12井、埕古13井、埕92井等多个注入点,且注入点一般都分布在构造脊上,断层和构造脊共同控制了油气的优势运移路径和指向。  相似文献   

20.
阜新盆地的油气保存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阜新盆地的构造演化史研究基础上,通过油气成藏期以后断裂的封闭史、构造抬升剥蚀、岩浆活动、地下水活动性、盖层封闭性和控油断层封闭性的定性、定量分析,用以模糊评判为主的评价方法对阜新盆地的油气藏保存条件进行了评价,探讨了断陷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