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火山岩气藏地质结构极其复杂,具有多火山体多期次喷发交互叠置、岩性岩相变化快、厚度变化大、非均质性极强、连续性及可对比性差等特点。针对松南火山岩气藏地质特征复杂和开发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开展岩性岩相、储层物性、裂缝发育程度、储层压敏性以及井型等因素对气藏产能的影响研究,认为采用不均匀井网形式,“水平井与直井(初期评价井)组合、稀井高产、高密低稀、高渗开采低渗”的滚动部署方式开发火山岩气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3.
低渗透碳酸盐岩气藏水力压裂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中磨溪气田T2I21;低渗透碳酸盐岩气藏主要靠压裂酸化进行改造,但酸液有效作用范围小,酸蚀裂缝的导流能力不大,随着开采过程中地层压力下降,酸蚀裂缝的导流能力还会降低,增产有效周期一般很短,经济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4.
5.
低渗透含水气藏储层评价参数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利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和低渗透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手段,研究了低渗透含水气藏特点,将喉道半径、束缚水饱和度和临界压力梯度这3个重要参数作为低渗透率含水气藏储层评价的指标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渗透率的低渗透气藏岩心,其孔道半径基本相同,而喉道半径不同。渗透率与束缚水饱和度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的气驱水过程中,其束缚水饱和度是可变的。在含水饱和度很小时,气体渗流符合达西规律;当含水饱和度达到一定值时,气体渗流表现为非线性渗流特性,存在临界拟压力梯度或临界压力梯度。这三个参数不仅对计算低渗透率含水气藏的天然气可采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对低渗透率气藏渗流规律的研究和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君 《特种油气藏》2012,19(4):138-140,158
储层保护技术是油气田科学高效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吉林油田火山岩气藏的潜在伤害因素,研制了经济适用的低伤害无固相压井液体系,密度在1.2~1.5 g/cm3之间连续可调,耐温高达180℃,配方采用的降滤失剂、增黏剂、缓蚀剂等均为生物降解性能好的环保型材料。该体系性能稳定、流动性和抑制性好,对岩心渗透率伤害率低,对地层伤害程度小,同时结合应用一体化完井工艺技术,简化了施工工序。室内实验与现场应用表明,该套技术减少了完井投产过程中储层的损害程度,较好地保护了气井原始产能,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兴城火山岩气藏为存在边底水的复杂气藏。为了分析该气藏底水上升规律,为开发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分析其主要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单井地质模型,然后根据单井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储层渗透率、水体大小及水体渗透率、隔层位置及大小、垂直/水平渗透率、单井配产以及储层打开程度等因素对开采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渗透率等因素都对气井开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开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合理开发的目的。该研究为兴城火山岩气藏的合理开发技术对策制定提供了依据,同时亦可为同类气田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火山岩气藏储层渗流特征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极其复杂,具有复杂的储渗空间,因此如何描述火山岩气藏渗流,建立研究其储层的渗流数学模型,准确分析储层渗流的影响因素,是该类气藏储层研究中的技术难题。通过与碳酸盐岩气藏储集层进行对比,总结异同点,结合火山岩气藏储集层的自身特点,建立起与其储渗特点相适合的双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给出了天然气在储层中流动的基本规律的方法,为合理有效开采火山岩气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砂岩气藏岩性测井识别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属于典型的低孔隙、低渗透性砂岩气藏。岩性控制物性、物性控制含气性,这是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性砂岩气藏储层四性关系的一般特征。所以岩性的识别对于预测天然气的高产富集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利用岩性刻度测井的基础上,选择Rockclass软件,实现了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储层岩性的目的,丰富了测井解释内容,其结果对于上古生界砂岩储层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气体在地下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复杂,在不同的条件下气体的渗流状态多变,给气藏开发带来了不便.为了区分气体不同的渗流状态,在火山岩气藏渗流状态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努森数和雷诺数对渗流状态进行了划分.实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气测渗透率和平均压力倒数的关系不是克林肯贝格(Klinkenberg)所说的直线关系,而是在高压力区呈对数关系,低压力区呈指数关系,中间呈直线关系的三段式.依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雷诺数大于1(Re>1)的为惯性流段、努森数大于10(Kn>10)的为强滑脱段、中间为滑脱段.渗流状态的划分,对低渗透火山岩气藏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产能评价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通过近似和修正方法得出了低渗透垂直裂缝油藏的产能公式。考虑到启动压力梯度、裂缝长度以及地层的污染状况,通过修正方法得到了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垂直裂缝油藏生产井的产能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工程产能公式。分析表明,当启动压力梯度较小时,对产量的影响很小,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影响增强,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具有裂缝的低渗透砂岩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低渗透砂岩油藏中的天然或人工裂缝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不同类型裂缝的特点,进而提出相应类型的数值模拟技术,其中包括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启缝中应用双孔介质模拟技术、低渗透砂岩油藏闭合缝/人工缝中应用平面渗透率级差及过井人工裂缝反映天然裂缝的方向性非均质模拟技术;并对压裂井产能与人工裂缝(裂缝的长度、条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压裂井产能模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火山岩气藏开发是近年来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一个新热点领域,低渗透储层气藏的动态特征认识是火山岩气藏开发领域的一个难点.A区块是徐深气田储量规模较大的井区,储层非均质强,整体以Ⅱ、Ⅲ类储层为主,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低渗透火山岩气藏.从对A区块地质特征分析入手,重点结合井区内试气和短期试采测试资料分析,开展气藏早期动态评价,初步认...  相似文献   

14.
低渗气藏地层压力恢复慢,尤其是低渗气藏开发中后期,这给准确求取目前地层压力带来了困难。通过分析榆林气田X井区长关井井口压力恢复资料,结合垂直管流动理论,提出了一种计算低渗气藏目前地层压力的新方法。通过与物质平衡法和产量不稳定分析法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新方法简便易行,计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时,注入水易沿渗透率相对高的部位窜流,而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差,整体开发效果不佳.对此类油藏,研究水驱后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的可行性,并探索提高低渗透层动用程度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长岩心物理模拟实验,考察了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常规水驱后,依次采用间歇开采、注氮气、水气交替注入等方法对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也探讨了该类油藏水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证明,通过采取合理方法可以在水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其中采用间歇开采最多可以获得采收率近7%,但作用有效周期少;注入氮气可以得到约6%采收率,但在气窜后易导致注入气无效循环;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效果最明显,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15%左右.  相似文献   

16.
渤南油田沙三段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投产后自然产能低。为了提高压裂井增油效果和效益,针对开发后期油藏平面及层间水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特征,开展了压裂配套技术改进和优化设计,通过压裂液、支撑剂材料及用量优化、压裂设计模拟技术、粉陶降滤技术、高砂比压裂技术和控缝高压裂技术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老井压裂后平均单井日增油量7.7t,累计增油1596t。压裂技术的改进及优化,对提高渤南油田压裂效果和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它低渗透油藏具有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压裂是有效开发特低渗透储层的重要措施,研究压裂液与储层配伍性是压裂作业的基础与关键.为此,以低渗透储层岩心为研究对象,以核磁共振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对压裂液浸入岩心前后及KCl溶液反排后进行核磁共振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指数拟合和积分运算,得到相应的核磁共振特征参数和流体分布状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岩心T2均值和束缚水饱和度的变化能够很好地描述压裂液对低渗透储层的伤害类型和伤害程度;醇基胍胶压裂液对所研究岩心的伤害主要是由大分子物质的吸附和滞留引起的,而压裂液滤液的浸入对岩心束缚水的影响很小,平均增幅为1.69%;经KC1溶液反排后,岩心束缚水饱和度基本上恢复到初始值.  相似文献   

18.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开发早期试井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2005年徐深气田提交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 018.68×108m3。为搞好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的开发工作,应用气井产能测试及压力恢复试井等资料的解释分析,对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进行早期评价。建立气井产能方程,初步确定火山岩气藏气井产量和无阻流量差异较大,气藏模型类型复杂多样,储层平面分布范围有限,多数压裂井附近存在不流动边界,因此,单井合理配产和控制边底水采出是高效开发徐深气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火山岩油气藏广泛分布于全球13国家的40余个盆地中,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经过近20年的积累,火山岩储层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发育11类28型孔隙,其中原生气孔、炸裂缝和冷凝收缩缝等为特有的类型,原生孔缝与次生孔缝的组合形成优质储层;盆地内火山岩多属于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局部可发育高孔、中—高渗储层;火山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深的增大而减少,通常在3 km之上(沉)火山碎屑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高于熔岩类,在3 km之下则相反;总体来看各类岩性均可发育有利储层,但在具体的区块中只能有特定的岩性发育有利储层;岩相中有5相7亚相可成为有利相带;储层分布模式受火山地层单元约束,如熔岩流垛叶体和熔岩穹丘形成"上好下差"的模式,熔岩流储层物性高于熔岩穹丘;火山机构的中心相带储层物性好于近源相带、远源相带最差。多数有利储层分布在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或构造不整合界面之下的200 m范围之内。盆地火山岩储层是多种成岩作用的综合叠加结果,具有复杂的形成过程,特别是火山地层经受了多次抬升和埋藏时其储层演化过程更加复杂。其中挥发分逸出、冷凝收缩、埋藏前风化、脱玻化作用等是火山岩储层特有的储层成因类型,高含量的酸性条件下易溶成分为溶蚀/溶解提供了物质基础。火山岩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基本达到定量阶段、而储层形成机理研究还处于定性阶段,基于火山地层单元的储层建模和孔隙成因量化研究应该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