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纳米技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作较详细的介绍和评述,其中包括由表面活性剂、低碳醇、盐水及烃组成的纳米微乳液,分子沉积膜和表面活性剂的溶致液晶体系的作用机理及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还包括微一纳米颗粒封堵技术、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提高采收率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纳米颗粒是改善传统提高采收率方法面临的低波及效率等技术挑战的潜在先进材料。通过梳理近年来纳米颗粒增强化学驱、气驱、热采等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进展,介绍了纳米颗粒增强提高采收率过程的主要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指出该技术现阶段面临的技术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出现,纳米技术正在向备个领域渗透,并且已经逐步进入提高原油采收率领域。但是,有关纳米技术在油田开发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报道则相对较少.系统综述性文章也较少,本文通过辽河油田两个区块开展纳米深度调剖剂进行驱油效果等方面试验研究,介绍了纳米调剖剂改善驱油效果以增进对纳米技术应用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智能纳米驱油体系作为驱油剂的基本特性与矿场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智能纳米驱油剂的驱油机制、纳米颗粒改性方法及纳米流体在提高采收率技术上的应用.智能纳米驱油体系因其独特的小尺寸效应、润湿特性、表面效应、乳化原油特性以及独有的热、力、化学等属性,可以适应不同油藏的特殊储层要求,使其在提高油气采收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CO2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与油藏地质条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发展趋势。在综合国内外CO2驱技术研究应用条件的基础上,从实施CO2驱的油藏资源量、提高采收率增产幅度、CO2气资源状况和先导试验的效果等方面,分析了该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调研油田应用的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基础上,从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等方面介绍了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聚合物驱后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聚合物驱后深部调剖技术、聚合物驱后高效洗油技术、聚合物驱后泡沫复合驱技术和聚合物驱后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应用实例及试验证明,应用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可以改善地层渗流状况及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结合近20 a来国内外纳米材料矿场应用案例,从纳米材料的分类和驱油机理2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及论述,对纳米材料在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技术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展望了未来纳米材料应用于提高采收率领域的关键与发展方向。目前应用于提高采收率的纳米颗粒按材料主要分为金属氧化物、有机颗粒和无机颗粒3类;纳米材料的驱油机理通常是多种机理的结合;片状纳米材料具有独特优势,其中,新型2D智能纳米驱油技术已成功开展了多次矿场试验,在提高采收率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正逐步成为油藏开发的重点。纳米流体驱颗粒尺寸小,更易进入低渗透油藏,且具备降低界面张力、调剖、改善润湿性等功能,较传统化学驱对低渗透油藏的适应性更强,在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综述了纳米流体在低渗透油藏驱油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总结了纳米颗粒的改性方法和纳米流体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并展望了纳米流体驱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稠油热采纳米乳化降粘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常规稠油降粘剂和加入纳米助剂后的乳化降粘剂进行了对比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纳米助剂后在表面张力、降粘效果、耐温、耐盐和脱水等方面略有改善,在驱替效果方面明显改善。现场应用纳米降粘剂后,油井平均日产油量、产油量、和油汽比等吞吐指标均有所提高,蒸汽吞吐效果明显改善,单井措施增油120t,为稠油热采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进行,针对非常规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二次和三次采油技术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泡沫因其堵水不堵油的独特性质,在中高含水期油藏开发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泡沫的稳定性是影响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诸如聚合物强化泡沫、纳米颗粒稳泡等技术成为中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然而这些强化泡沫技术仍存在泡沫直径较大、储层中黏附聚合物难以清除、技术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低渗透油藏中的推广与使用。与普通泡沫相比,微泡沫具有直径小(10~100 μm)、比表面积大、稳定性高且具有类似水的流动性等特点。微泡沫驱具有注入压力低和波及范围更广等优势,注入压力仅为聚合物驱的1/3,同时可有效控制其气体流度,扩大波及体积,进而提高采收率,是一项具有潜力的三次采油技术。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微泡沫的结构与性质,阐述了微泡沫的封堵与提高采收率原理,总结了微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微泡沫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微泡沫在提高采收率应用中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驱后用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提高驱油效率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新研制的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对水驱后盲端类残余油、柱状类残余油和油膜类残余油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这类残余油被驱替和运移过程及启动和运移机理,论述了该驱油体系对聚合物驱后残余油的作用和提高驱油效率的可能性,进一步完善了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用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主要是通过超低界面张力作用和润湿反转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陆相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实践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李阳 《石油学报》2009,30(3):396-399
总结了以胜利油田为典型代表的我国东部高含水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技术实施经验,通过室内物理模拟水驱油实验和数学模拟计算,揭示了剩余油富集区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级序断层、夹层和储层优势通道是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利用低级序断层描述与预测、夹层描述与预测、河流相储层构型以及油藏综合地球物理等剩余油分布研究技术,在高含水砂岩油藏预测出了由低级序断层和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富集区,辅以精细开发调整、复杂结构井等针对性的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分析并指出了老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技术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开发井存在的油井近井地带堵塞机理分析,研究论证了压裂充填工艺技术在稠油油藏解堵增渗的可行性,并结合油藏条件对压裂充填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现场应用表明:压裂充填工艺增产效果突出,具有改善油井渗流能力、提高原油产量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4.
稠油降黏冷采是海上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为深入认识稠油活化剂的降黏机理及其在原油黏度为150~1 000 mPa·s的稠油油藏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稠油活化剂对稠油的降黏机理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稠油活化剂可提高水相黏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有效降低常规可流动稠油的黏度。分子尺度上的研究结果显示,稠油活化剂分子对沥青质聚集体有明显的阻聚-分散效果,其活性基团能增大沥青质芳香盘的层间距和链间距,减小沥青质聚集体堆积高度和堆积层数,削弱沥青质间的相互作用,破坏稠油重质组分聚集结构,分散稠油,从而增强原油流动能力。稠油活化剂的多种机理协同作用使其在室内岩心驱替实验和矿场应用中,均可起到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该研究从分子层面明确了活化剂降低稠油黏度机理,为稠油活化剂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该文根据文明寨油田的油藏特点,阐述了影响其水驱采收率的层内、层间因素,并对调剖技术在改善该油田吸水剖面结构、提高驱油效率及提高复杂断块油田最终采收率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作了扼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陆相水驱油藏断层分割与剩余油富集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中国东部老区的陆相水驱油藏目前已全面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因此,认识剩余油分布,成为老油田开发调整及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内容。文章重点论述了断层分割控油模式及对剩余油富集的控制机理,依据断层发育部位和力学机制不同建立了4种断层分割控油方式;利用物理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断层分割控油机理,建立断层分割控油的定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高含水复杂非均质油藏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层、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方式等控制。  相似文献   

17.
原油碳源微生物自动寻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贵成  郭尚平  俞理 《石油学报》2006,27(6):84-88,92
应用可视化实验观测方法,对3种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进行的研究发现,原油碳源微生物有向原油定向运移并直接接触原油的“自动寻的”功能,并使原油碳源处菌群高度富集。这种自动寻的运移是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基础。实验发现,在任何时候,原油碳源处的菌浓度比其他各处高出5~6个数量级。距原油碳源越远,菌浓度越低,其代谢产物浓度分布规律与菌浓度分布规律相符。微观模拟实验表明,高浓度的菌群及其大量代谢产物协同作用于原油碳源有利于剩余油启动。依据所得规律,对应用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生产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物酶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物酶技术的介绍,阐述了生物酶驱油机理,以及生物酶驱的特点和选井条件,并通过现场试验井组与对比井组的比较,评价了生物酶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效果。试验井组中注水井注入压力下降,连通油井井组递减率得到控制,地层压力得到恢复,提高了井组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