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氢气管线产生裂纹的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分析氢气管线的焊接裂纹的形态、分布、形成过程确定了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焊接微裂纹和氢蚀。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和对焊缝进行热处理 ,提高了管线的焊接质量 ,确保了装置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某乙二醇装置板材材质为SA543的列管式反应器运行20个月后,其下部环焊缝出现了裂纹,导致蒸汽泄漏。后对出现裂纹的焊缝部位取试样进行了化学成分、金相分析、硬度检测、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分析等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化学成分满足要求;硬度值偏高;金相分析发现试件A有3处裂纹和1处焊接缺陷,其中一条裂纹长约6.5 mm(裂纹1)、另一条长约10.5 mm(裂纹2),能谱分析微区成分主要为氧和铁元素,局部有磷元素存在。同时分析了反应器焊缝出现裂纹的原因,认为反应器焊缝裂纹是由于应力腐蚀引起的,除了磷酸三钠除垢剂、焊接残余应力等因素外,焊接缺陷和焊接接头的高硬度对应力腐蚀开裂也有一定的影响。用SA345制造水冷却器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并停止使用磷酸三钠除垢剂。  相似文献   

3.
埋弧焊管弯曲试验开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强 《焊管》2010,33(6):58-59
对埋弧焊管检验中出现的正弯和反弯不合格试样进行了金相分析,发现这些不合格试样均在焊缝焊趾处存在微裂纹或微咬边,这是导致弯曲开裂的主要原因。产生微裂纹的原因是焊缝与母材过渡不平滑,焊趾处应力集中过大,再加上矫平试样时未去除焊缝余高;产生微咬边的原因是焊接过程中焊接规范不恰当或焊接过程设备运行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15CrMo钢管的焊接,在焊缝热影响区易产生淬硬组织,低温焊接或焊接刚性大的焊件易产生冷裂纹。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采取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措施,配以适当的焊接规范,有效地解决了这类问题,确保了施工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5.
一、绪言 当采用高强度钢及低合金钢制造焊接结构件时,为防止焊缝产生低温裂纹,焊缝的预热与焊后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预热与焊后热处理多半采用操作便利、加热速度适宜的煤气加热器。譬如,大型城市煤气球罐的焊接施工,几乎都为室外高空作业,  相似文献   

6.
张继建  罗天宝  王胜辉 《焊管》2010,33(6):54-57
阐述了螺旋埋弧焊管焊缝热裂纹缺陷的检验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认为:焊缝金属中存在液态薄膜和焊缝结晶过程中受到拉伸应变共同作用是螺旋埋弧焊管焊接热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液态薄膜是产生热裂纹的内因,拉伸应力是产生热裂纹的外因。并从钢板和焊接材料化学成分的控制、钢管成型过程控制、焊接工艺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消除热裂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某X70输气管线在进行环焊缝隐患排查时,发现1处环焊缝存在裂纹缺陷。通过宏观形貌分析、无损检测、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对失效环焊焊缝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环焊缝的抗拉强度、夏比冲击韧性和弯曲性能等均符合SY/T 0452—2021标准的要求。裂纹断口表面呈黑褐色,为高温氧化后的形貌。裂纹尖端存在沿晶裂纹,因而该裂纹应是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具有焊接热裂纹的特征。裂纹内存在非金属异物,经过能谱分析,其成分主要为Na、Mg、Al、Si、Ti和Mn等元素,判断该非金属异物为焊接药皮产生的熔渣。管道对接环焊缝中的裂纹是在焊接过程中形成,焊缝金属中存在焊接药皮产生的焊渣,在应力的作用下,该裂纹在内焊趾处应力较大的部位扩展后形成开裂裂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甲醇合成塔大厚度管箱和连接管角焊缝出现裂纹的情况,对缺陷进行了消除、返修、热处理及检验,返修后的合成塔焊接质量良好,投用后运行正常,证明采用手工焊进行修复是可行的,可为类似容器的焊接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工程使用的厚壁直缝埋弧焊管初期出现过焊缝横向裂纹的问题,通过查找裂纹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控制横向裂纹产生的措施,分析了厚壁直缝埋弧焊管焊接横向裂纹产生的原因,从焊管的成型、焊前预热、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和设备、焊后保温缓冷、消氢热处理、CTOD试验和垂直气电立焊等方面提出了控制焊接横向裂纹的方法,简要介绍了出现焊接横向裂纹的返修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用丙烯球罐全面检修时,无损检测发现焊缝有裂纹及圆形缺陷,文章对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清除缺陷、坡口加工、焊前预热、补焊、焊后热处理、焊缝修整的修复方案,实施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喷瓷管道及其焊接性能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报道喷瓷管道试件的焊接试验结果。试验表明,焊接电弧热会使喷瓷涂层发生重熔、开裂、剥落,焊接线能量越大影响越严重。只有选择合适的焊接线能量才可使喷瓷涂层发生重熔,得到表面无裂纹的接头。此外,喷瓷管道焊接热影响区的金属基体将由于喷瓷过程中渗入的固溶氮而产生大量微裂纹。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深对低渗透砂岩气层压裂过程中裂缝扩展的认识,同时便于科学指导施工,利用CT技术等方法,对含有天然裂缝低渗透砂岩气层的裂缝扩展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及注液能够造成岩心出现裂纹并扩展,主裂纹与微裂纹在成因上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岩石在一些具有微裂纹的平面先破裂,随着压力的增加或持续压力作用,微裂纹将会扩展并相互连接,最终形成宏观裂缝。  相似文献   

13.
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重整装置换热器H2O4为2.25Cr-1Mo钢容器。在换热器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焊前预热,焊后消氢处理,最后作焊后热处理。检验结果表明,换热器H2O4的综合性能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省遵义市黔XY 1井龙马溪组1 029.91~1 140.4 m深度范围的22个完整的全井段取心页岩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将场发射扫描电镜及PerGeos数字岩心分析系统联用,借助有机质含量及成熟度、矿物成分能谱分析测试数据,对其孔隙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黔XY 1井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处于高-过成熟阶段,主要发育无机矿物孔、有机质孔及微裂缝3类孔隙,其中无机矿物孔包括粒间、粒内、晶间、铸模及溶蚀孔,微裂缝包括构造微裂缝、成岩收缩缝、有机质生排烃缝及人为裂缝。影响页岩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及埋藏深度。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作用下的煤层气吸附-解吸规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于超声波作用下的煤层气吸附-解吸规律及超声波促进煤层气解吸机理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为此, 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平台,开展了超声波作用下的煤样等温吸附-解吸实验(实验煤样采自山西晋城成庄煤矿和高平建业煤矿的下 二叠统山西组15 号煤层)。实验结果显示,未加载超声波时,伴随着压力的逐渐增大,煤样对CH4 的吸附量逐渐增加;但在加载 超声波后,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煤样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弱,且随着系统压力的释放,煤样的解吸速率逐步增大。超声波使得煤 样吸附能力降低的原因主要在于:①超声波的热效应使得煤样内部温度升高,降低了煤样的吸附能力;②煤岩表面势能的提高以及 超声波作用下色散力的产生,使得CH4 气体分子被吸附的概率降低。而煤样解吸速率增大的原因可解释为:在施加超声波的情况下, 煤体内部质点发生微位移并产生新的裂隙、微裂隙和孔隙,从而促进了煤层气的解吸和扩散。结论认为:超声波功率与煤样Langmuir 常数呈负相关关系,利用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拟合Langmuir 常数与超声波功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据此可建立超声波与煤岩 吸附特性之间的数值关系。  相似文献   

16.
自生热压裂生热剂用量优化方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对于高凝、稠油油井的压裂,为避免注入流体对储层造成冷伤害,可采用自生热压裂液进行施工。自生热压裂液是在常规水基压裂液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亚硝酸钠、氯化铵和盐酸,当它们混合发生化学反应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根据热平衡方程,建立自生热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编制出计算施工期间井底压裂液温度变化的软件,针对1口实际施工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分析了影响生热剂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生热剂用量的优化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0Cr18Ni10Ti奥氏体不锈钢一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但由于其组织和成分的特殊性使其在某些操作条件下,会在焊接部位产生裂纹。文章分析了0Cr18Ni10Ti奥氏体不锈钢换热器在稳定化热处理后产生裂纹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解决0Cr18Ni10Ti奥氏体不锈钢在热处理后出现裂纹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凝油油藏自生热压裂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高凝油油藏的压裂施工中,对地层注入冷流体会使井底周围的原油冷却,导致原油析蜡或凝固,从而堵塞流动通道,降低裂缝的导流能力.因而采用自生热压裂技术,依靠生热剂发生化学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来提高注入流体的温度,使井底压裂液的温度在施工期间高于原油的凝固点或析蜡点.在压裂过程中预测井筒温度的变化,以保证压裂液在进入裂缝后不会对裂缝和储层造成“冷伤害”是实施这一技术的关键.根据热平衡方程,建立了自生热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场的数学模型,采用隐式差分格式建立了数值计算方程,并对一口井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自生热压裂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压裂液的温度,防止高凝原油析蜡和凝固,避免储层伤害,提高原油的流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s an important food associated pathogen because of its relatively high heat resistance and ability to multiply in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s. Its thermotolerance can be increased when its cells are subjected to heat shock. One- to eight-fold increase of D values of L. monocytogenes have been reported, depending on the heat shock duration,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heating menstrum. This acquisition of heat tolerance is related to the induction of the synthesis of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The adaptive response of food pathogens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on the safety of thermally processed foods.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deviations (tails and shoulders) during heat treatments that are observed in the exponential model of microbial inactivation. These deviations from log-linear kinetic especially encountered under mild heat treatments, mean that prediction of food safety can no longer rely upon D and z values. Adaptive response to heat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quantifying and modeling microbial inactivation during thermal processing in order to achieve microbiologically safe products without overly conservative heat processes. Therefore a more mechanistic approach is needed for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s of thermal inactivation. Prerequisite to this model are thorough studies to understand how L. monocytogenes and other pathogens adapt their cellular physiology to overcome heat and other stresses.  相似文献   

20.
受力状态下白云岩溶蚀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云岩储层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岩作用改造,溶蚀作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基于对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的研究,针对储层中裂缝、微裂缝等构造形迹与溶蚀孔隙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前人相关研究和实验基础上,通过受力状态下白云岩溶蚀实验,探讨了裂缝(微裂缝)对于白云岩溶蚀作用的影响,表明裂缝发育能促进溶蚀作用的进行,构造形变(裂缝)影响下的埋藏溶蚀可能是白云岩储层主要的改造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