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测井技术》2009,33(3):F0003-F0003
1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精细评价技术 形成了岩性识别与储层参数计算精细处理技术,成像测井结合常规测井的礁滩测井识别技术,成像测井结合阵列声波测井的裂缝识别与有效性评价技术,常规测井结合阵列声波测井的储层天然气层识别技术;在溶洞性储层有效性评价、孔洞及裂缝参数计算、非电法的含水饱和度模型、流动单元法计算渗透率、气井产能非线性预测模型、测井层序地层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开发了相应的微机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2.
核磁共振成像测井是一种全新的测井方法,它所提供的独特信息,极大地增强了测井的地层评价能力,是对裸眼井测井解释和油气评价技术的重大突破。本文阐述了MRIL核磁共振测井仪的测井原理,结合多年的测井经验,对测井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借助解释软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成像测井是一种全新的测井方法,它所提供的独特信息,极大地增强了测井的地层评价能力,是对裸眼井测井解释和油气评价技术的重大突破。本文阐述了MRIL核磁共振测井仪的测井原理,结合多年的测井经验,对测井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借助解释软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测井、测井信息的概念出发.介绍测井信息的发展、作用及其分析技术。根据中西方文化及思想、中西医结合的启示,从系统学和复杂性科学上分析,提出构建以宏尺度、微尺度、渗流三大类参数研究为中心的“测井资料全息反演评价系统”,并对建立其为核心的综合集成方法进行探讨。在对测井信息分析方法论进行初探的同时,提出测井信息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对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基底变质岩储集层岩心进行观察,以地质认识为指导,充分利用常规及成像测井数据,系统总结该地区4种类型的变质岩岩性测井响应特征及有效性识别方法。利用孔隙度测井系列+成像测井,对变质岩岩性进行有效识别,提出了变质岩岩性测井多图版结合识别方法。利用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进行变质岩储集层裂缝识别、计算及有效性分析,最终识别研究区的变质岩优势岩相。对研究区多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评价,取得较好的评价效果,为该地区变质岩风险勘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油气层评价技术由横向测井、孔隙度测井、数控测井到成像测井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西方(以美国为代表)石油公司的测井与油气层评价技术开发应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发展油气层评价技术的核心是测井一岩石物理研究的多学科结合,欲达到这一目的,其关键是队伍的培养与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7.
南海西部油区存在大量的低阻油层,常规测井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评价。根据区域低阻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并结合岩心资料对地层的宏观特征和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导致油层低阻特征的主要地质原因是地层泥质和束缚水含量较高。利用烃源岩测井评价中常用的Δlg R技术和多矿物最优化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矿物和流体组分,建立多矿物模型,得到多矿物剖面和储层参数,并结合核磁共振T2谱特征,及核磁孔径分布、核磁粘土水和束缚水饱和度等核磁处理成果,对低阻油层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密闭岩心化验分析资料对测井解释成果进行了标定,重构测井曲线与实测曲线的吻合程度达到95%以上,可利用该方法对低阻油层进行有效识别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成像测井新技术在川西须二段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埋深近5000 m,储层为特低孔渗的裂缝性致密碎屑岩储层,测井评价的难点主要是流体性质识别和裂缝及有效性评价。文章通过实例展示了声波含气性检测技术在气层识别中的应用,利用斯通利波能量衰减和流体移动指数可以进行储层的渗透性分析,成像测井与常规测井结合可进行裂缝识别和裂缝有效性评价;总结了将测井新技术与常规测井结合进行致密碎屑岩储层评价的过程,认为应在准确划分储层类型的基础上进行流体性质识别和裂缝及有效性分析;客观分析了现代测井技术在致密碎屑岩储层评价中的适用性,认为成像测井基本解决了裂缝识别及裂缝有效性评价问题,流体性质的识别技术仍是测井在裂缝性致密碎屑岩储层评价领域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特殊钻井之测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气体钻井、泡沫钻井和套管钻井等特殊钻井技术.对气体钻井、泡沫钻井和套管钻井的测井工艺及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大庆油田拟在徐家围子断陷开展气体钻井这一情况,结合大庆地区的地质特点,提出了适合大庆地区特殊的气体钻井测井系列工艺,测井评价方法选择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补偿(岩性)密度测井、感应测井、连续测斜和核磁共振测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油气层评价技术由横向测井、孔隙度测井、数控测井到成像测井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西方(以美国为代表)石油公司的测井与油气层评价技术开发应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发展油气层评价技术的核心是测井一岩石物理研究的多学科结合,欲达到这一目的,其关键是队伍的培养与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含油气盆地勘探实践表明,低电阻率油气藏储量丰富、产能高,是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也是老井挖潜的主要目标。由于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复杂多样,给用测井资料对其进行评价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必须采用适于低电阻率油层的测井评价技术。通常,低电阻率油层是由高束缚水含量引起的。依据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理论,根据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结果,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油水相对渗透率模型,在准确确定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的基础上,可用油水相对渗透率评价此类油气藏。实例证明,该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解释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八面河油田在北区的扬二块、广北区的G8块和南区的M20井区等滚动开发及挖掘剩余油工作中,发现了许多低电阻率油层。为此,在开展低阻油层成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评价及老井挖潜,建立了八面河油田低阻油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流体识别图版,为八面河地区的勘探、开发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由于海上作业条件的特殊性,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经济门槛”的特点,所以“少井高效”是海上经济有效评价油气田的主要策略,既要少钻井,又要达到满足探明储量计算的地质认识程度。为此,基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制定了乐东22-1气田整体勘探部署计划,并根据钻探情况进行适时优化调整;同时采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f-K滤波、阵列感应及核磁共振测井等技术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地震资料“模糊区”的地质认识和构造成图、含气面积落实以及薄层和低阻气层的识别与解释等制约评价和储量研究的关键问题。乐东22-1整个气田钻探井仅6口,落实气田探明含气面积约160 km2,从发现到钻探评价结束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再到储量评价工作完成,累计仅用了15个月,是海上油气田“少井高效”评价的典型代表之一,可为海上类似油气田的勘探部署和技术合理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开展老井复查,重新评价老井、老层是这些年来兴起的挖潜方法。文章简要介绍了辽河油田以老井复查为主线,建立和完善适合辽河复杂断块油田特点的挖潜增储的工作思路及方法;该油田利用过去的录井、测井、测试等多项资料,对一些老井、老层重新进行综合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辽河油田增储上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东部地区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孔隙度较低,但裂缝发育,裂缝对储层储集性和天然气产量都具有控制作用,岩溶裂缝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裂缝,故准确识别和评价该类裂缝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在岩心标定的基础上,运用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类型、提取裂缝产状,根据识别结果研究岩溶裂缝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岩溶裂缝以高角度缝为主、具有单组系特征和相互之间的成因联系;(2)岩溶裂缝主要分布于卡洛夫—牛津阶上部XVhp层以及下部XVa2—XVI层;(3)岩溶裂缝是该区主要的有效裂缝,经溶蚀扩大的岩溶裂缝有效地连通了溶蚀孔洞,形成的储层孔隙度高、渗透性好,成为该区重要的储层类型和主要的高产气层;(4)岩溶裂缝与该区主要的高产井、高产层有关,同时对卡洛夫—牛津阶下部高产储层的分布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结论认为:(1)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能较好地识别和评价岩溶裂缝与未充填裂缝、半充填缝和全充填缝;(2)岩溶裂缝识别与评价深化了对该区裂缝性储层的认识,提高了储层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优选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的目标层位和井斜方位提供了依据,同时也表明岩溶裂缝发育的储层是下一步重要的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种特低渗透油层有效厚度标准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低渗透储层有着不同于常规储层的测井响应,其测井响应中来自油气的成分少,有生产能力的低孔隙度储层与无效层段之间的差异很少,测井解释的难度很大。针对白豹油田长3、长4+5低渗透油层有效厚度及其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微电极等多种测井曲线,结合岩心分析、地质及试油等资料综合对比研究,充分利用了测井资料识别影响低渗透储层参数变化的地质因素及特点,建立了有效厚度的物性、电性下限和夹层扣除标准。通过该区目的层段80多口井低渗透储层的精细评价处理,有效地剔除了钙质夹层、泥质夹层、致密层、千砂层和不够标准的差油层,确定了各井油层有效厚度,提高了该区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预测的精度,为该区特低渗透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几年来孤东油田低阻油藏勘探开发的实例,从沉积特征、封盖条件、运移通道、圈闭类型介绍了低阻油藏的形成条件,通过总结孤东油田低阻油藏的认识经验,建立了类似孤东油田低阻油层的识别标志,从滚动勘探及老井补孔两方面介绍了挖潜方法。同时建议测井技术人员从测井解释方面,运用侧向电阻率测井反演技术、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建立一套针对低阻油藏储层的测井评价标准,从而正确评价新井低阻储油层。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苏里格气田强非均质致密砂岩气藏储量规模和动用程度、评价稳产潜力,基于储层地质知识库,通过细分计算单元采用"容积法"完成储量复算;结合储层静态参数、气井生产指标及内部收益率建立了储量分类评价标准,将储量分为富集区、致密区和富水区三类;优选"单井控制面积法"评价已动用储量和剩余未动用储量。评价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储量基础落实,各区块储量动用程度差异大,储量综合动用程度为40.1%,剩余未动用储量规模大,稳产潜力较好。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气田稳产主要通过井网加密、侧钻水平井及查层补孔的方式来提高富集区和致密区储量动用程度,富水区剩余储量的有效动用仍须进一步攻关。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斯坦让纳若尔油田Дю区块油藏渗透率低,仅为10 mD,属于特低渗透率油藏,同时该地区油层薄,仅为2~3 m,已钻直井单井产能低,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为挖掘剩余油潜力,开发低渗难动用储量,同时为提高低渗油藏开发效率,尝试应用水平井钻井技术,并结合导眼钻井、LWD地质导向、地质录井等关键技术,顺利钻成H5147井和H4061井2口水平井,有效保证了水平井段中靶率和油层钻遇率,最终获得较高的单井产能,单井初期日产分别达到89 t和91 t,达到直井初期产能的3倍。其中,导眼钻井有效确定油层深度与厚度,LWD地质导向和地质录井则保证了井眼轨迹在油层中穿行。2口井的产能效果证明了水平井及配套钻井技术在Дю区块的适用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涩北一号气田勘探历程及储量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涩北一号气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勘探历史长达20余年。第一阶段(1964~1977年)多数井打在构造外围,含气高部位实际无井控制,加之使用盐水钻井液而导致电阻率测井曲线失真,遗漏大量气层,估算Ⅱ类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7.04×108m3;第二阶段(1990~1991年)补钻5口评价井,各井测井资料质量都比较好(以高电阻率和高声波时差为依据解释气层),取了总长318.61m的岩心,获得大量分析化验资料,在此基础上重新计算气田储量,累计Ⅱ类探明天然气储量为162.01×108m3;第三阶段(1996~1997年),已有4km×6km地震测网密度的地震资料,在地震处理成果指导下钻涩27井,根据涩27井和S43井选层(低声波时差层)试气结果,建立了新的气层解释标准,再次计算气田储量,累计Ⅱ类探明天然气储量达到492.22×108m3。储量大幅度增长的关键,在第二阶段是改善测井环境从而提高了测井资料的质量,在第三阶段是找到了符合气田地质规律的测井解释标准。涩北一号气田的勘探史是对老资料不断深入认识的历史,为老油气田的地质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图3表4(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