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河油田V上层系油层平均温度80.3℃,属于二类储量(70-80℃)油藏,为开展高温聚合物驱技术攻关,选择双河油田V上层系于2004年5月开展先导试验,聚驱后显示了好的开发效果,产量基本沿着方案预测生产曲线运行,截至2006年5月产油量上升了60 t/d,含水下降了3.8个百分点,目前层系仍处于产量上升期,已累积增油2.6×104t,为河南油田二类储量聚合物驱开发打下了基础,也为其它油田同类油藏高温聚合物驱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双河油田V上层系是河南油田第一个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区块,通过采取优化聚驱井网,提高井网控制程度;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优化聚合物注入参数;注入聚合物前调剖封堵大孔道;见效油井及时提液等对策,使该区块日产油由注聚前125t增至182t,综合含水降低了3.3个百分点,阶段累积增油2.35×10^4t,聚合物驱阶段开发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形成了一套提高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效果的作法,对二类储量聚合物驱推广应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1.概况 目前孤岛油田有注聚区8个,地质储量9773×104t,占孤岛油田地质储量的25.3%,占孤岛油田的47.6%,数模表明,8个聚合物驱项目平均提高采收率7.4%,增加可采储量720×104t,目前已经提高采收率3.2%,增油309×104t。“九五”期间孤岛油田增加可采储量981×104t,其中聚合物驱增加可采储量468×104t,占47.7%,成为“九五”期间主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孤岛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式逐渐由“八五”期间的老区调整及稠油过渡到“九五”期间的聚合物驱。  相似文献   

4.
河南油田通过对合理流度比控制技术、高浓度大段塞技术、井网调整技术和全过程调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了适合河南油田油藏特点的聚合物驱技术。到2010年底,河南油田化学驱工业化动用地质储量6297.7×104t,累积增油153.4×104t,化学驱产油量占整个河南油田油产量的22.3%,为产量稳定作出了显著贡献。河南油田今后的工作方向是扩大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范围,改善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效果,系统开展复合驱技术的研究和矿场应用,更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是河南油田第一个工业化推广应用区块,该区块注聚开发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日产油由注聚前的105t增至187t,含水降低了16.1个百分点,目前已累积增油14.1×104t,提高采收率9.14个百分点。本文总结了该区块为提高聚合物驱效果采取的主要作法,分析了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对其它同类油田开展聚合物驱应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善双河油田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双河油田二类储量油藏聚合物驱研究及应用,总结出以提高井网控制程度和改变液流方向宗旨,优化聚驱井网,注入聚合物前采用整体调剖封堵大孔道,合理选择适应于二类油藏的驱剂,针对不同的非均质储层采用不同聚合物浓度以及适时提出配套工艺措施等技术对策,形成了一套提高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效果的作法,对二类储量聚合物驱推广应用有借鉴意义。目前双河油田Ⅲ油组、北块Ⅳ1-3、江河区V上已开展了高温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阶段,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7.
河南双河油田Ⅴ上层系非均质性严重,油藏温度高达80.3℃,经多种聚合物性能评价,优选出耐高温的聚合物,提出了以水驱井网为基础、完善聚驱井网和提高井网控制程度的井网调整方法,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注聚参数(注入速度,段塞量,段塞结构)进行了优化.现场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阶段累积增油2.35×104t,形成了一套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方案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8.
1.概况 目前孤岛油田有注聚区8个, 地质储量9773×104t,占孤岛油田地质储量的25.3%,占孤岛油田的47.6%,数模表明,8个聚合物驱项目平均提高采收率7.4%,增加可采储量720×104t,目前已经提高采收率3.2%,增油309×104t."九五"期间孤岛油田增加可采储量981×104t,其中聚合物驱增加可采储量468×104t,占47.7%,成为"九五"期间主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孤岛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式逐渐由"八五"期间的老区调整及稠油过渡到"九五"期间的聚合物驱.  相似文献   

9.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聚合物驱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4开发单元1997年1月投入聚合物驱油,现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产油量由710t/d上升到1674t/d,综合含水由94.4%降至86.5%,累积增油54.55×104t,2000年7月20日转入后续水驱,目前正处于见效高峰期.对注聚期间油水井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指出消除层间干扰、合理控制生产参数、提高注聚质量是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双河油田V上层系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先导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双河油田V上层系非均质性严重,油藏温度高达80.3℃,经多种聚合物性能评价,优选出耐高温的聚合物,提出了以水驱井网为基础、完善聚驱井网和提高井网控制程度的井网调整方法,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注聚参数(注入速度,段塞量,段塞结构)进行了优化。现场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阶段累积增油2.35×10^4t,形成了一套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方案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1.
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河南油田针对油藏规模小、井网不规划、储层非均质严重、油藏温度高、水驱采出程度高等特点。通过对合理流度比控制技术、产品评价优选与粘度稳定技术、井网调整技术和全过程调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了适合河南油田油藏特点的高温厚油层聚合物驱油技术。从"九五"开始到2007年底,先后在15个区块实施聚合物驱,已累注聚合物干粉30 256 t,累积增油108×10~4 t,根据已转后续水驱6个区块计算,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6.05个百分点,吨聚合物增油71.0 t。聚合物驱产油量占河南东部稀油产量的31%,有效地抑制了特高含水期老油田的产量递减,为河南油田的产量稳定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2.
双河油田V上层系是河南油田第一个高温聚合物驱先导性试验单元,于2004年5月13日开始注聚,在整个注聚过程中先后开展了:完善注采井网、注聚前深度调剖、"一井一制"注入、注聚期间的跟踪调整与调剖、油井压裂解堵引效等动态调整工作,促进了聚合物驱效果的不断扩大.至2007年11月共注入聚合物溶液0.4141PV.对应油井见效24口,油井见效率达82.8%,日产能由注聚前的92t到目前的170.3t,含水由95.38%下降到92.08%,高温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河南油田"十一五"期闻动用3215.3×104t二类聚合物驱储量和三采产量接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胜利油区于 1 992年在孤岛油田中一区Ng3开展了聚合物先导试验 ,又于 1 994— 1 995年在孤岛、孤东油田开展了聚合物驱扩大试验 ,均取得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在此基础上 ,科研人员解决了国产聚合物干粉的适应性、聚合物驱效果的影响因素、聚合物驱方案优化及矿场跟踪调整技术等方面的难题 ,实现了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工业化推广。逐步形成了聚合物评价和优选、聚合物驱方案优化、聚合物驱配产配注等十大技术系列。目前有 1 0个单元实施工业化聚合物驱 ,动用石油地质储量 1 .47× 1 0 8t,增加可采储量 1 0 74× 1 0 4t,提高采收率 7.3 %。胜利…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适合聚合物驱的一类注聚区块较少,目前已基本实施完毕。剩余部分大多为注聚条件较差的二类注聚区块,以含油面积大、地质储量较高的胜坨油田为典型区块。1998年开始在胜坨油田开展聚合物驱先导试验研究,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为二类注聚区的聚合物 驱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NCP堵剂用于孤岛油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况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孤岛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全油田共有12个注聚区,动用地质储量12841×10~4t,除2002年6月投注的西区南Ng3-6单元(由于注聚时间短,效果正在跟踪)外,其它注聚单元均不同程度见到明显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河南油田要实现东部老油田稳产,需要采用化学驱技术动用Ⅲ类储量以上的高温油藏,实现对Ⅰ类、Ⅱ类储量的化学驱产量的整体接替。为此在油藏温度为93.7℃的Ⅲ类油藏双河Ⅶ1-3层系选取了5个井组开展了高温油藏交联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先导试验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体系注入性、地下长期稳定性能良好,现场动态表现出见效时间晚、见效高峰期长、后续水驱期间含水回升速度慢的动态特征。与聚驱效果好的Ⅱ类油藏双河Ⅳ1-3层系对比,表现出产油倍数高、含水下降幅度接近的特点。截至2016年2月,交联聚合物驱已增油6.19×10~4t,阶段提高采收率6.11个百分点,预测最终提高采收率8个百分点以上,增油效果和提高采收率幅度优于Ⅱ类储量双河Ⅳ1-3层系聚合物驱。  相似文献   

17.
新型聚合物的研制与生产获得实质性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庆油田二类油藏(渗透率以100×10-3~300×10-3μm2为主)储量非常可观,已经成为下一步稳产攻关的方向。作为大庆油田二类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聚合物驱的关键是必须保证聚合物在二类油藏的注入性,并保持较高的驱油能力。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工程研究所提出了树枝状梳形侧链单体和树枝状梳形聚合物分子设计思路,研制出一个分子量约为1.71×108的树枝状梳形抗盐聚合物样品,其溶解速度与聚丙烯酰胺相当,在大庆清水和污水中的黏度分别比相近分子量普通聚丙烯酰胺高35%和31%。该梳形聚合物可用污水配制,在大庆油田一类油藏(渗透率以800×10-3μm2为主)增油降水应用中效果非常显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型聚合物的研制与生产获得实质性进展@朱怀江  相似文献   

18.
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非均质性严重,一次聚驱后采出程度、含水均相对较低.为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最终采收率,提出在H2Ⅱ油组开展高浓度二次聚合物驱矿场试验.通过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一次聚驱后进行二次聚合物驱替,能够进一步提高非均质油藏采收率,且随着二次聚合物驱注入浓度的升高,增油幅度明显增大.现场实施后,增油降水效果显著,截至2009年6月,单元已增油3.58×104 t,提高采收率2.16%.  相似文献   

19.
淡水和盐水聚合物驱在北布尔班克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布尔班克油田(NBU)于1981年实施了一次淡水聚合物驱计划、涉及面积1440acre。依次注入420×104lbm聚丙烯酰胺和400×104lbm的2.9%的柠檬酸铝交联溶液。聚合物驱的反应很好,计划最终增油超过250×104bbl,预期总产油450×104bbl。文中提出了用于盐水的交联聚合物驱方法,其动态特征与淡水聚合物驱体系同样有利。  相似文献   

20.
根据油气杂志(Oil&GasJournal)两年一度的EOR项目调查结果,美国是世界各国聚合物驱油年原油产量最高的国家,在1988年达到了最高峰(80×104t/a)。其次是加拿大的TaberM.D油田(67×104t/a)和俄罗斯的Romashkino油田(47×104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