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反射面(CRS)叠加提供一种从多次覆盖反射数据进行零偏移距(ZO)模拟的方法,它不依赖于速度信息。而常规成像方法(如NMO/DMO叠加、叠前深度偏移)都需要一个准确的宏观速度模型。我们把CRS叠加应用于2D合成地震数据,得到1个高质量的模拟ZO剖面以及3个重要的运动学波场属性剖面。波场属性可用来建立-2D宏观速度模型。我们用正演模拟对多次覆盖数据给出的属性与模型属性作比较,验了CRS叠加理论和所得属性的正确性。对2D资料应用CRS叠加,可产生CRS叠加面,它依赖于3个参数,它们是ZO射线的出射角α,以及与ZO有关的两上波前曲率半径RN和RNIP,即法向波和法向入射点波的波前曲率半径。对第五ZO样点可确定一组最佳参数,这组参数能使CRS走时面最好地拟合反射同相轴。兼顾CRS流程的实现,使用CRS叠加面的双曲二阶泰勤展式,因为这一表达式不仅适合于处理不规则的采集观测系统,而且更有利3 数的寻优。此外,双曲走时展式在特定道集(如CMP道集和ZO剖面)上可简化,因而能够给出不同的观测方案。  相似文献   

2.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可以直接由多次覆盖反射数据得到零炮检距(ZO)剖面,不依赖于速度信息。对确定CRS叠加面的三个参数(ZO射线的出射角α,以及与ZO射线有关的两个波前曲率半径RN和RNIP)进行优化,可使CRS走时面最好地拟合反射同相轴。通过对CRS叠加优化方法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CRS三参数分析的精度。不同的是,在新优化方法中,波场三参数耦合在一起,难以通过简化CRS道集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逐个优化。引入模拟退火算法后,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组合优化的难题。而模拟退火算法的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三函数两准则的设计,这就需要对具体的优化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还要通过大量反复的试验。模型数据的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在常规处理中,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时间域成像和叠后偏移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提出了一些新的时间域成像技术和叠前偏移方法,CRS(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共反射面元)叠加便是其中的一种。CRS叠加是一种可以直接由多次覆盖反射数据得到零炮检距(ZO)剖面而不依赖于速度信息的叠加方法。二维和三维CRS叠加不仅能够改进模拟ZO剖面,提高深层的信噪比,而且给出了可用于反演速度场的多参数剖面。模型数据的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基于起伏地表的CRS叠加不需要先对原始数据做静校正,而且得到叠加结果后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基准面重建。另外,利用CRS得出的出射角及波前曲率信息可以更好地实现偏移速度建模,这也是今后CRS研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4.
共反射面元叠加波场属性参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反射面元叠加是一种获得与宏观速度模型无关的零炮检距剖面的方法。该法利用出射到地表的零炮检距射线的出射角α、出射到地表的Normal波和NormalIncidencePoint波的波前曲率半径三个地震波场属性参数描述反射界面与走时的关系。通过对共反射面元双曲型时距关系式进行泰勒二阶展开,求得CRS叠加公式。由于这种叠加方法考虑到了地下反射面不同的几何状态,而且是在一个菲涅尔带内的叠加,所以此法更加接近实际的地下地质情况。对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表明:应用此法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连续性,而且可以获得三个地震波场属性参数,有利于提高地震波速度反演的精度、剩余静校正量的求取精度以及AVO分析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复杂介质情况下,由于地下条件不满足常规叠加的假设,叠加效果很差.共反射面元(CRS)叠加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零炮检距剖面生成方式.CRS叠加的实质是MZO(Migration to Zero Offset)过程,它具有不依赖宏观速度模型和完全数据驱动实现的特点.CRS叠加理论认为不仅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零偏移距剖面,而且可以得到3个有用的波场属性参数剖面.简要介绍CRS技术,并概括这项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共反射面元(CRS) 叠加与常规共中心点(CMP) 叠加相比是一种崭新的叠加方法。它是一种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炮检距剖面成像方法,它的实现只依赖于3个波场属性参数的确定。共反射面元叠加通过将来自菲涅尔带范围内的反射波沿着叠加面求和,进而扩大叠加次数,达到增强反射信号能量、提高地震反射波的叠加成像质量的目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共反射面元叠加法能够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增加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实现最佳零炮检距地震照明成像——CRS叠加之几何阐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成果,常规处理中的共中心点(CMP)叠加的目的正在于此。当地层倾斜时,CMP道集发生反射点弥散,CMP叠加无法得到正确的零炮检距(ZO)剖面。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实施NMO/DMO叠加或沿着共反射点(CRP)轨迹进行叠加才能达到偏移到零炮检距(MZO)的目的。根据共反射面元(CRS)叠加理论,CRS叠加面是反射点附近一个邻域内CRP轨迹的集合,所以沿CRS叠加面应能得到最好的零炮检距剖面。以几何描述的方式,在常速介质假设下通过图示定性描述CRP与CRS叠加之间,NMO/DMO叠加、叠前深度偏移(PreSDM)与CRS叠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8.
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CRS)叠加算子包含多个属性参数,具体实现时常采用多级优化策略,然而传统的参数搜索算法并未考虑叠加剖面中同一目标成像点处存在多个有贡献同相轴的情况。针对传统算法的局限性改进参数搜索策略,通过引入相干阈值方法求得目标点处的全局和局部最大值,有效解决了零偏移距剖面中同相轴相交的问题。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相比,改进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考虑了同相轴相交的情况,模拟的零偏移距剖面更加真实可靠,成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共偏移距共反射面元(CO CRS)叠加由传统的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元(ZO CRS)叠加发展而来,其算子的有效范围更大,可以充分利用大炮检距信息对复杂地下构造进行成像。该次研究采用的参数分步搜素策略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有效解决了实现过程中计算效率较低的难题。利用部分CO CRS叠加对稀疏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规则化,补充缺失地震道信息,而且整体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这对于后面的常规处理比如速度分析、叠前偏移等,都是非常有利的,在模型试算中见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技术通过描述本征波波前的运动学参数来生成叠加算子,能够提高叠后数据的信噪比,改善深层反射成像的质量。但对CRS叠后数据的偏移处理,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此,对CRS常规流程进行了改进,借助于CRS运动学参数同时实现数据的叠加和偏移。由于CRS参数剖面与成像射线相对应,因此有助于速度模型的建立和偏移孔径的估算。模型数据试算结果表明:由改进的CRS流程得到的参数谱质量更高,相干剖面上的同相轴连续性更好。因此,利用改进后的CRS流程进行参数分析可以得到更好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