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频谱分解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频谱分解成像反映油藏物理属性要比其他地震属性更加直接。本文根据频谱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断裂系统识别、沉积环境分析和储层横向预测。其具体思路为:首先基于地震叠后数据体完成了研究区主要目的层的频谱分解处理,得到了一系列离散频率的调谐数据体,然后采用地质成像和动画解释技术,识别断裂体系、沉积环境、储层分布等地质现象。应用实例表明,在识别断裂系统时,不仅能指导剖面的断层解释和平面组合,而且可以精细断层解释;在进行沉积环境分析时,不仅可以确定沉积相类型,而且可以确定沉积相的形态;在进行储层预测时可同时确定砂体的展布和厚度。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频谱分解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模型正演模拟分析薄砂岩储集层,对不同厚度薄砂层的地震反射波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岩心、测井分析储集层的岩性和物性,在储集层岩性、物性及波形属性研究基础上以时间域峰值属性优选、数学统计回归和频率域频谱分解调谐理论等技术综合分析、建立预测薄砂岩储集层经验公式,预测了研究区2个优势薄砂岩储集层发育区。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对薄砂岩储集层的认识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地震分频技术的地质内涵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地震分频技术是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地震成像方法,可揭示地层的纵向整体变化规律、沉积相带的空间演变模式,并能描绘与分析储集层厚度分布,定量检测单砂体级别的薄互层砂体。K油田530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主力含油层系为辫状河流相砂泥岩沉积,储集层厚度、物性变化大,地震资料品质不理想,用常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识别沉积相带与预测储集层厚度多解性强、难度大。在该区的精细储集层预测中,应用地震分频技术,揭示了沉积相单元的时空演化和物源区,建立了储集层预测模式,获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储集层预测中如何有效运用地球物理技术,是储集层预测中所面临的难题。在对苏丹M盆地P油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层预测中,总结出结合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综合预测储集层的研究思路。首先根据已钻井的岩心和录井资料,划分典型井取心段沉积微相,确定研究区目的层沉积环境;然后,以取心段沉积相特征为依据,结合相应的测井信息,将研究区所有井目的层划分为辫状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辫状三角洲亚相;最后,运用沉积相研究结果,结合高精度井震标定技术,确定主力储集层段地震反射特征,划分地震相,同时运用地震反演技术研究不同砂体的展布特征及其发育期次,并寻找不同砂体的物源方向,对储集层进行综合预测。图6参11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岩石物理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岩心、薄片、钻井、测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集层沉积相、成岩相和压力相进行研究和识别,将储集层进行岩石物理相的划分,对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进而预测有利储集层发育带。通过沉积相、成岩相和压力相的叠加和复合,总结出沉积相+成岩相+压力相的组合,共划分出15类岩石物理相。利用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密度、补偿中子及深感应电阻率测井曲线,结合Fisher典型判别建立各岩石物理相的定量判别函数,并对识别结果进行检验。以薄片鉴定为基础,以段为单位进行岩石物理相平面分布研究。结合试油资料,对头屯河组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分级,归结为四类储层,最终实现有利储集层预测。  相似文献   

6.
玛北地区扇三角洲沉积广泛发育砂砾岩储集层,砂体类型多,控制因素不清,测井评价困难。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对不同沉积相控制下的岩石单元组合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和试油产能资料表明,岩石类型、分选特征以及胶结类型是控制储集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水下分流河道中的灰色含砾中粗砂岩至水上辫状河道褐色砂砾岩相,物性和储集性能呈逐渐变差趋势。提出了砂砾岩岩性岩相测井表征方法:利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岩石结构构造,进行砂砾岩沉积微相划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和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岩性;利用中子—核磁有效孔隙度差值评价泥质含量、分选系数等岩性参数。该综合方法可用于砂砾岩储集层的划分及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7.
利用露头、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包界地区须家河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建立了须家河组二段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相、构造特征、储集层特征、成岩特征、烃源岩及盖层特征等全面研究。提出了利用沉积相、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储集层类型等参数进行有效叠合预测有利含气区的方法。包界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共有5 个有利的含气区带,高产区带主要分布在构造变形较大、沉积物粒度较粗、孔渗较好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储集层类型多为II 类及以上储集层。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中部石炭系生屑灰岩储集层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石炭 系生屑灰岩段储集层的主要储渗空间为白云石晶间孔、晶间溶孔、铸模孔、砂岩的粒间孔、溶洞和裂缝构成。砂岩和白云岩的储集层物性明显好于灰岩,而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有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构造断裂作用等。按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将生屑灰岩段储集层划分成四种类型并阐明其分布区域和层位。在综.合了沉积相、成岩作用、构造断裂作用和储集层特征等因素分析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中部生屑灰岩段有利的储集区带进行了评价预测,划分为四大类区,其中的I类区域是生屑灰岩段储集条件最有利的地区,也是今后进一步加强勘探的首选区域。  相似文献   

9.
频率域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地震信号在频率域和时间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利用频率域的地震信号,可以更好地进行储层预测。利用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等数学工具,研究了地震数据在频率域的特征,开发出了小波域时频分析技术、分频地震相技术、频谱相关技术、频谱分解储层成像技术等多种频率域储层预测技术,将这些技术在实际地震资料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卡6井区卡001井、卡002井、卡003井及卡6井所取的岩心详细观察描述,从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划分出与储集层有关的砂砾岩相、含砾砂岩相、不等粒岩屑砂岩相、较纯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6种主要的岩相类型,并指出它们在纵向上的沉积序列特征及特殊沉积构造特征,继而划分了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得出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E1-2z)、安集海河组(E2-3a)储集层沉积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大量的储集层物性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指出储集层物性特征,并对储集层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利用谱分解技术进行薄储层预测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采用短时窗离散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实现了在频率域内通过调谐振幅的成像特征来研究储层横向变化规律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地震资料主频至高频端的地震分辨能力。本文介绍了谱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谱分解数据体的类型及其解释方法,充分利用谱分解得到的一系列单一频率的调谐振幅数据体研究辽河盆地东部凹陷西斜坡铁匠炉地区近源沉积砂砾岩储层,查清了该套储层沉积相带的平面分布和有效储层横向展布特征,预测结果已被钻井所证实。  相似文献   

12.
成像测井资料在湖盆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湖盆沉积砂体规模小,分布不稳定,非均质性强,在研究过程中,特别需要运用具有高分辨率、高覆盖率、高直观性特点的成像测井资料。讨论了成像测井资料在湖盆沉积研究中的主要应用:①基于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常规测井曲线形态对微相分析的可靠性,钟型、箱型曲线代表正韵律的可靠性很好,卵型曲线代表正韵律的可靠性较差,漏斗型曲线并不完全代表反韵律。②识别指相标志。除岩石的颜色外,大部分指相标志都可通过成像测井资料获取。③判断层段的砂体骨架主体。例如在H油田某构造沙三段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沉积中,根据成像测井资料和常规测井曲线分析沉积韵律,结果是正韵律的数量及厚度远远大于反韵律,从而判断出该层段的砂体骨架主体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而不是河口坝砂体。④用经过刻度的成像测井资料反映的沉积特征修正地质录井剖面,不仅可以准确识别湖盆沉积的岩性、岩石组合和沉积序列,还可以修正复杂地质层段地质录井资料的失误,恢复正确的岩性剖面及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昭通页岩气藏发育在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下段,为黑色、灰黑色泥页岩,主要形成于弱氧化强还原的海相深水陆棚沉积环境。根据海相页岩基本特征、沉积相类型与沉积环境,结合观察岩心、分析实验薄片、录井等资料,将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深水陆棚沉积亚相进一步划分为砂泥质、灰泥质、硅泥质、泥质深水陆棚4种沉积微相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沉积微相其元素俘获测井及能谱测井响应特征差异,形成基于元素俘获与能谱测井的页岩气储层沉积微相识别与划分技术。应用该技术对Y9井进行沉积微相划分,结果与薄片鉴定、岩心观察结论相一致。区域连井相对比分析明确了富有机质深水硅泥质陆棚是昭通页岩气示范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相带。该技术对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储层沉积微相划分及勘探有利相带优选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震分频技术在扇三角洲演化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分频是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或最大熵方法,将地震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域的调谐体技术,该项技术一般应用在薄层预测方面的研究。根据储层的厚度及分布特征,选择合适时窗参数,提取地震主频率。根据地震主频在平面上的变化,可以检测沉积体边界的变化,为沉积相演化过程提供准确依据。根据地震主频率与储层厚度的转换关系,可以进一步计算储层厚度。TLG油田J2井区九佛堂组-沙海组地层发育扇三角洲沉积,通过应用地震分频技术,重点分析了研究区九佛堂组-沙海组扇三角洲的平面分布及其纵向演化规律,判断了南部边界断裂处物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实例应用显示,该方法在克服常规预测沉积相边界不确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常规地震相识别的精细程度。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及勘探思路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相当一部分储集在隐蔽油气藏中。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具有多沉积体系控制、构造-岩性复合、多层系含油以及具有多期成藏的特点。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既要采用新的研究思路,又要采用现已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首先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对比研究,确定隐蔽圈闭发育的有利层位;其次开展古地貌及沉积环境研究,寻找坡折带和有利相带,确定隐蔽圈闭发育的有利部位;再次开展地震处理,发现和落实隐蔽圈闭,寻找隐蔽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火山岩储集体分布受火山机构、岩性、岩相等控制,复杂多变,准确预测和刻画十分困难。火山口-近火山口微相沉积体是最有利的火山岩储集体,该类相储集体通常具有高频杂乱无序、反射断续无规律、相变快、穹窿状或丘状外形等地震响应特征,地震解释手段易受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而无法精确描述储集体特征。针对此问题,基于三维成像分析技术,提出了一套有利火山岩储集体地震识别刻画的技术流程。首先采用构造方位约束滤波技术对叠后振幅数据去噪处理,然后利用包括混沌属性、方位约束不连续性属性等三维地震属性识别储集体,进而采用三维属性聚类成像、像素体检测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目标储集体进行三维成像分析,获取该类储集体空间分布认识。将该流程应用到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丰乐地区,对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进行识别预测。结果表明,营城组火山岩有利储集体得到了良好成像,储集体平面分布趋势和三维影像都很清晰,为储层物性预测提供了宏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元坝地区长兴组具有发育礁滩储层的沉积背景,地震剖面上显示有礁滩反射异常体,对钻遇长兴组礁滩储层的井进行含气性测试,获得了工业天然气流。长兴组埋藏深,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低,生物礁储层预测困难。综合多种方法对元坝地区的生物礁进行了识别。首先基于正演模拟结果和连井地震剖面,归纳总结了生物礁的地震响应模式;然后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识别了长兴期末期沉积地层的沉积相;最后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应用波形分类技术、分频处理技术、相干体识别技术和古地貌恢复技术对长兴组生物礁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较好地描述了长兴组生物礁的形态和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秦飞  贾振甲  金燕林  秦中正 《海洋石油》2014,34(1):63-66,76
随着下二门油田开发的逐渐深入,下层系的剩余油研究和沉积微相研究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在充分把握该层系沉积微相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之上,将剩余油分布三维空间模型与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模型结合起来,对不同沉积相带的剩余油从剩余地质储量、剩余储量丰度、剩余油饱和度进行定量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沉积微相跟剩余油分布的定量关系。该研究对预测剩余油分布及制定合理的挖潜对策,提高油藏开发效率及最终提高石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可适用于其它同类油藏。  相似文献   

19.
沉积相控制油藏地质建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沉积相控制的油藏地质属性模型建立方法,可定量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建立储层的沉积相分布数字模型,并以此为约束,对储层参数和岩石流体相互作用特性进行井间预测,软件化后形成了具有大庆特色的沉积相控制油藏地质建模技术。这种建模技术免去了其他方法对人工交互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地质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通过油田几十个实际区块的建模实践表明,其结果不仅能定量反映地质研究人员的认识,也使接续的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