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介绍了当前炼化行业防腐蚀行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防腐蚀应用技术支持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石化行业几十年的应用经验和应用研究成果缺乏结构化、系统化的整合,无法转化为应用技术支撑,保障装置的安全生产。通过对装置应用经验研究的探索,提出将应用经验、应用基础研究以装置为载体、以应用为导向相互结合,形成适用于炼化装置的应用技术,并以催化裂化装置作为试点进行研究和验证,为防腐蚀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装置应用技术的积累和传承,显著降低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气井筒工程技术高效能化、可探视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趋势发展,目前油气井筒工程数据已形成规模,但数据深度应用仍需开展工作。油气井筒工程数据应用分为搜采集中、呈现描述、分析应用、智能化深度应用4个层次;工程数据深入应用还面临着井筒数据库建设发展不平衡、数据深度共享难、数据应用存在壁垒等挑战,分析了工程数据深度应用六大技术需求,即数据统一管控、数据深度共享、工程专业功能集成、工程知识智能化、工程快速评价/设计/诊断/决策技术、开放式架构数据深度应用平台方面的需求。建议开展工程数据深度应用技术与软件平台研发,建立数据深度共享机制,加快自动化数字化作业进程,加快数字化转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变频调速技术在新庄油田地面配套工艺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组成及特点,新庄油田应用变频调速技术的控制方式、应用范围、应用效果;提出了变频调速器在油田的应用对于节能降耗、优化工艺参数;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自动化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友启  周梅  聂俊 《断块油气田》2010,17(5):628-631
通过对世界提高采收率(EOR)技术应用状况的统计分析,了解了不同国家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热采、气驱、化学驱是目前规模化应用的三大提高采收率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热采技术主要为蒸汽吞吐、蒸汽驱和SAGD,主要在美国、加拿大、中国、委内瑞拉和印度尼西亚应用,规模化应用的气驱技术主要为CO2混相驱和烃混相/非混相驱,主要在美国、委内瑞拉和加拿大应用,化学驱技术主要在中国应用,聚合物驱已进入工业化应用。世界提高采收率项目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加拿大、委内瑞拉和印度尼西亚,这5个国家的EOR产量约占世界EOR产量的98.3%。中国已成为世界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大国,蒸汽吞吐、聚合物驱和复合驱技术应用规模均居世界前列。为适应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CO2-EOR技术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石油地质学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大量数据及实例,在阐述世界油气勘探趋势及特点的基础上,引出石油地质学新进展的若干重要方向: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的应用、地震地层学的应用、储层评价技术研究、数学地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王宁  丁冬梅 《润滑油》2020,35(1):50-59
动态检重工业生产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精细化工、粮油、水泥、医药等行业中应用非常普遍,文章以PLC动态检重秤在润滑油200 L大桶灌装行业的应用为例,介绍了PLC技术、触摸屏技术、动态检重秤的系统组成、原理及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7.
投稿须知     
<正>本刊旨在报道化工、石化、石油、轻工、纺织等行业的自控工程设计方法与国家及行业标准、自动化应用新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研究与应用、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应用技术、检测与先进控制装置应用等。主要栏目包括:发展与评述、工程设计及标准、过程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创新与实践、信息与动态  相似文献   

8.
《石油沥青》2012,(6):75
征稿主要专业范围石油沥青基础理论研究、试验、生产工艺技术;装置设计、运行、操作经验;石油沥青在各种领域的应用(道路工程、建筑防水、各种专门用途等);沥青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沥青改性、乳化剂、各种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沥青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应用;沥青新标准的制订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职应用写作改革正不断走向深入,对应用写作课程的认识也有很多争论。本文对高职应用写作的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教学理念与思路、教学内容设计、课程考核方式等做了相对深入的研讨,希望推动高职应用写作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简要论述了应用地球物理综合性强、应用范围广和技术程度高的3大特点;介绍了应用地球物理的主要应用和技术现状;阐述了应用地球物理在力法和仪器、数据处理及综合地质解释力面的发展趋势,指出近期石油地球物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沉积盆地演化的动态模拟、复杂条件下地球物理资料的采集与处理、油储地球物理及地层条件下的岩石物理性质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砂岩是四川盆地内的天然气储层之一,该碎屑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在对该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宏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 对该气藏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该区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序列以及孔隙演化模式。研究结论如下:①随压实作用的不断增强,孔隙度呈持续下降的趋势;②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使得砂岩孔隙度降低,而溶蚀作用则增加了孔隙度;③该区的孔隙构成主要是环边绿泥石剩余原生粒间孔以及溶蚀形成的长石、岩屑粒内溶孔,泥质杂基溶蚀粒间孔,伊利石黏土中微孔以及由压实压裂、压实滑动和构造动力所形成的微裂缝孔;④勘探中既要注意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对储层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要重视成岩早期环边绿泥石胶结物形成、碎屑(主要是长石)及其填隙物溶蚀作用等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辽河渣油为原料,考察了脱金属剂在超声波作用下脱除渣油中金属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脱金属剂在超声波作用下的脱金属效果优于无超声波作用,CHJ脱金属剂脱除钙的效果较佳,EHJ脱金属剂脱除镍的效果较佳。最佳脱除金属的条件为:超声波频率28kHz,声强10W/cm2,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25min,脱金属剂加入量2000μg/g。在以上条件下,CHJ脱金属剂的脱钙率可达85%,EHJ脱金属剂的脱镍率也高于85%。  相似文献   

13.
大豆油及石脑油蒸汽裂解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油和石脑油为原料,分别进行了蒸汽裂解实验,考察了温度和水油质量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脑油和大豆油生产乙烯、丙烯以及丁二烯时,产品收率变化趋势相同,随着裂解温度和水油比的升高,乙烯收率均增加,丙烯和丁二烯收率则先增加后降低。在裂解温度为750℃,水油比为0.8的条件下,大豆油的乙烯收率为22.8%,丙烯收率为9.5%,丁二烯收率为4.3%;石脑油的乙烯收率为21.8%,丙烯收率为14.2%,丁二烯收率为3.4%。  相似文献   

14.
在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腐蚀性流体作用及入井工具对套管损伤等原因,套管会出现腐蚀或穿孔的问题,严重影响后续海上调整井作业及增产措施的实施,同时对海上油气井的安全生产形成威胁。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套管回接器,并对回接筒密封、篮式卡瓦、扶正引鞋、加长筒及配套辅助装置进行了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套管回接效率和成功率。现场应用表明:该套管回接器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回接装置密封可靠且耐高温,可为海上发生套管腐蚀损坏的油气井恢复正常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对修复海上油气井的井筒完整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沥青质进行羧基化、磺化和甲基化反应,从加强与钝化氢键作用两个方面对比研究了不同化学处理对沥青质结构、热稳定性以及沥青质聚集的影响。研究发现:羧基、磺酸基等基团引入沥青质分子后,提高了沥青质分子的极性,增强了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显著促进了沥青质的聚集,并且引入的基团极性越强,促进聚集效果越明显;相反,沥青质中含活泼氢官能团被甲基化后,甲基的引入屏蔽了形成氢键作用的基团,降低了沥青质聚集体形成过程中的氢键数量,从而削弱了沥青质的聚集。实验结果直观地证明了氢键作用对沥青质聚集体形成的影响,揭示了甲基化、羧基化及磺化反应影响沥青质聚集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以柴油、复合乳化剂、甲醇与棕榈油为原料,在一定超声反应条件下,采用超声法制备了棕榈油-甲醇-柴油微乳液。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的提高和超声时间的延长,微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指数存在最大值;当棕榈油用量超过10份(质量,下同)时,微乳液的稳定性大幅下降,并且CO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增大;随着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微乳液的稳定性增强,超过4.0份时,微乳液的稳定性变化趋于稳定;在超声功率为25 W,超声时间为9 min,超声温度为30 ℃,棕榈油、甲醇、柴油和复合乳化剂用量依次为5,5,90,3.0份的最佳超声波反应条件下,以及于发动机负荷为50%,转速为1 200 r/min的应用实验条件下,微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指数为76.6,CO,NO,NO2的排放量依次为3.0,3.9,1.2 g/(kW·h)。  相似文献   

17.
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研究进展与争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子丰 《石油学报》2016,37(4):531-556
油气井杆管柱是石油钻采作业的脊梁和中枢神经。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中,油气井杆管柱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科学。先介绍了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的相关专著、从事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研究学者、研究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的方法并澄清了一些基本概念;进一步重点介绍了油气井杆管柱力学基本原理、油气井杆管柱的运动状态、油气井杆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油气井杆管柱的稳定性、油气井杆管柱的稳态拉力扭矩、下部钻具三维力学分析、钻柱动力学、套管柱力学分析、测试管柱力学分析、压裂注水注汽管柱力学分析、有杆泵抽油系统诊断和参数优选与节能、采气管柱的振动、管柱的冲击震动、膨胀筛(套)管力学分析、隔水管柱力学分析、振动波信号在管柱中的传播、管柱的磨损和腐蚀与冲蚀、管柱的剩余强度和疲劳强度预测等方向的进展与争论;展望了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气田是世界罕见的超深超高压高温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基质低孔特低渗,裂缝是最主要的渗流通道,气藏产能平面分布差异大、高效开发井布署难等问题是制约气田高效开发的关键。在气藏地质特征、断裂裂缝系统、基质物性、储层微观结构和气水关系分布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层地应力研究,从多个角度系统解剖了主力产气区克深2区块高效井和低效井的差别,揭示了产能的主控地质因素和钻完井因素,提出了高效井布署、实施及开发合理技术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井筒及井周裂缝发育程度、产状、有效性、储层力学特征、气柱高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匹配关系是制约气井产能的先天地质因素;井周断层、裂缝、隔夹层、气水分布、投产井段及由此制定的合理开发技术政策是制约长期高产、稳产的核心因素;完钻井深、完井投产井段、射孔段优化和储层改造工艺是否合理,也是气井高产、稳产的关键;同时,基质储层物性及孔喉特征对产能也有一定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在高部位集中布井是实现该类气藏高效开发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催化裂化回炼油组成和加氢反应特点,创新提出了“虚拟组分”CH基团和CH2基团的新概念,提出可以用CH基团和CH2基团间的加氢 脱氢可逆反应描述加氢过程中C、H变化规律,且构建了“虚拟组分”CH基团和CH2基团间的加氢 脱氢可逆反应动力学模型及加氢脱硫(HDS)和加氢脱氮(HDN)反应动力学模型。所建模型均为1级动力学模型,可同时预测加氢油中C、H、S、N等元素组成。模型构建过程中,以模型数据值与试验值间的总方差∑R2作为目标值,所求模型参数较为准确。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催化裂化回炼油的加氢油中C、H、S、N含量与实验值吻合度高。  相似文献   

20.
页岩气储层伤害研究未涉及钻井完井流体盐浓度对储层解吸能力的伤害。参照常规储层敏感性评价的岩样尺度,用不同浓度KCl溶液作为污染流体研究了解吸盐敏。室内用直径为38 mm的龙马溪组页岩柱塞模拟储层,控制温度为60℃、围压为20 MPa,每8 min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柱塞入口出口端纯度为99.99%的甲烷气变化,入口出口速率相等时,认为柱塞吸附饱和,在初始压差0.001~0.01 MPa下连续测量224 min原始解吸总量和解吸速率。用同样柱塞,再次吸附饱和后用3.5 MPa压力封闭出入口端,控制压力不变,在出口端以0.1 mL/min的速度注入2000、5000、10000、20000以及40000 mg/L的KCl溶液伤害页岩柱塞1 h,然后在与测量原始解吸总量和解吸速率相同的条件下测量伤害解吸总量和解吸速率,每种浓度溶液进行2次平行实验。甲烷平均解吸总量随着KCl溶液浓度增加由原始0.009209、0.007758、0.007708、0.006502、0.008027 mmol降为0.000565、0.004263、0.004232、0.003229、0.003441 mmol,解吸总量伤害率为93.74%、45.22%、44.90%、50.20%、57.09%;平均解吸速率由原始0.000041、0.000035、0.000040、0.000029、0.000036 mmol/min降为0.000005、0.000020、0.000025、0.000016、0.000018 mmol/min,解吸速率伤害率为85.78%、36.87%、35.42%、38.88%、47.34%。表明KCl溶液浓度影响页岩气储层解吸量和解吸速率,为钻井完井流体及储层改造流体提出性能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