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各了CeO2基电解质薄膜,测量了在不同条件下薄膜的阻抗谱。根据CeO2基电解质薄膜的内部模拟等效电路,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及不同测试温度对阻抗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阻抗随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纳米TiO2薄膜的制备及对乙烯工业废水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载片上负载纳米TiO2薄膜,并通过对乙烯工业废水的光催化降解实验来评价其活性。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采用滴加方式加水,加水量为1.2mL,TNB与C4H9OH,AcAc,CH3COOH的体积比分别为1:10, 5:2,1:1, AcAc与NH(C2H5O)2的体积比为1:1。用正丁醇作为溶剂,负载2层膜,在煅烧温度为420℃、煅烧时间为1h、光催化降解时间为2.5h时,制备的纳米TiO2薄膜对乙烯工业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达到84.7%。XRD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为纳米TiO2薄膜,晶型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为12.49nm。  相似文献   

3.
金属与CeO2、TiO2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以CeO2、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在载体上分别引入Ca和Pt、Ni并且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XPS、XRD、TPR表征。考察了Pt、Ni对CeO2、TiO2体系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Ni的加入能使表面Ca/Ce,Ca/Ti原子比显著增加,Ca与载体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而且Pt、Ni的加入能够增强这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TiO2薄膜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纳米TiO2薄膜的各种制备技术,包括基于溶胶一凝胶的涂层技术、电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自组装制膜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纳米TiO2薄膜制备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使用油溶性水杨醛亚胺化合物先与三氯化铈配位,再结合超重力反应工艺,得到了粒径小、分布窄,且在油中稳定分散的纳米二氧化铈(CeO2)微粒;以该纳米微粒的油分散体系为柴油添加剂,通过发动机台架(Phaser140Ti-E30型直列四缸发动机)试验考察加剂前后发动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及有害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结果表明,纳米CeO2柴油添加剂可使内燃机节油最高可达7%左右,同时降低了排放中的总碳氢化合物、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及烟度。  相似文献   

6.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SiO2粉体,研究了各种试验条件对制备纳米SiO2粉体的影响,对制备的纳米SiO2粉体的表面结构作了分析。研究表明,以硅酸钠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潜伏酸试剂,用溶胶-凝胶法可制得粒径20-40nm纳米级SiO2粉末,粉末的BET比表面积可达400m^2/g,最高可达503.38m^2/g;乙酸乙酯用量和反应温度对SiO2颗粒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有较大影响;热处理条件对SiO2粉体的粒径影响不大,但粉体中的硅羟基缩合失水形成Si-O-Si键,出现孔结构塌陷。比表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7.
可见光下亲水性TiO_2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掺氮TiO2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其晶相组成、表面形貌及表面粗糙度;为确定氮的掺杂方式,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试样的表面态进行测试;并对掺氮TiO2薄膜亲水性的维持情况及在可见光照射下的亲水性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掺氮TiO2薄膜的相组成为锐钛矿或锐钛矿与金红石的混合相,薄膜中大量的纳米微孔结构及尖锐的峰状突起增加了表面的粗糙度。掺入TiO2薄膜晶格中的氮原子显著地提高了薄膜在可见光照射下的亲水性。在无光照的条件下,掺氮TiO2薄膜的亲水性可维持20d以上;经可见光照射后,掺氮TiO2薄膜的亲水性能够恢复。  相似文献   

8.
王伟  关凯书  李建卫  李璞 《石油化工》2007,36(2):183-18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掺氮TO2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其晶相组成、表面形貌及表面粗糙度;为确定氮的掺杂方式,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试样的表面态进行测试;并对掺氮TiO2薄膜亲水性的维持情况及在可见光照射下的亲水性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掺氮TiO2薄膜的相组成为锐钛矿或锐钛矿与金红石的混合相,薄膜中大量的纳米微孔结构及尖锐的峰状突起增加了表面的粗糙度.掺入TiO2薄膜晶格中的氮原子显著地提高了薄膜在可见光照射下的亲水性.在无光照的条件下,掺氮TiO2薄膜的亲水性可维持20 d以上;经可见光照射后,掺氮TiO2薄膜的亲水性能够恢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SG法)和沉淀-浸渍法(PD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方法。以0.12g/L的活性艳蓝X—BR染料溶液为光降解模拟废水,对纳米TiO2进行了光催化活性的评价。结果显示,采用SG法和PD法制备纳米TiO2,最佳焙烧温度均为500℃,在此温度下用PD法制备的TiO2对染料的降解率达100%,SG法制备的TiO2对染料的降解率达87.01%。采用X射线衍射(XRD)法对催化剂的结晶形态、颗粒尺寸等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制备的TiO2粒径相近,均随焙烧温度升高而增大;而PD法制备的TiO2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与SG法相比,PD法具有工艺简化、制备周期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Cu/CeO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热解法和浸渍、还原法制备了CeO2纳米粉体和Cu/CeO2催化剂,运用HRTEM,XRD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试样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利用微反-色谱装置考察了其催化低温CO氧化活性.结果表明,Cu/Ce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远远高于单纯的CuO和CeO2粉体.较高的催化剂预处理温度对提高Cu在CeO2上的分散度有利,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但是过高的预处理温度致使粒度增大、Cu-CeO2相分离,催化活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钛酸四丁酯和二乙醇胺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晶多孔薄膜,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水加量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TiO2纳晶多孔薄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以邻苯二甲酸酐与金属锶盐为原料,钼酸铵为催化剂,合成了酞菁锶及其磺化物。用磺化酞菁锶敏化TiO2纳晶多孔薄膜并用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敏化后的TiO2薄膜的吸收峰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区,从而大大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石油化工》2015,44(9):1038
以硝酸铈和尿素为原料,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作用下,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新型花束状CeO2催化剂,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活性间的构效关系,并将其用于催化CO2与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SEM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花束状CeO2催化剂的形貌良好;TEM及HRTEM表征结果显示,花束状CeO2催化剂中存在一些晶格缺陷并具有较多的(110)晶面;NH3-TPD和CO2-TPD表征结果显示,花束状CeO2催化剂中存在较多的酸性位和碱性位。实验结果表明,花束状Ce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在0.1 g催化剂、15 m L甲醇、CO2初始压力5 MPa、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DMC收率为4.8 mmol/g(基于每克催化剂)。花束状CeO2催化剂暴露的(110)活性晶面及较多的酸性位和碱性位有利于DMC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潜油电泵采油在油田的应用日趋成熟。型号也逐渐增多。但其详细参数很难获取。提出了用特征参数表征潜油电泵特性曲线的方法,并从水力学角度推导出了用潜油电泵特性曲线上的5点参数求取表征潜油电泵特征参数的系列公式。同时用实际的泵参数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以自行设计的0.4 m2薄膜蒸发器为模拟对象,采用CFD分析软件CFX4.4探讨刮板与筒壁间隙、刮板数、筒体长径比等结构参数对薄膜蒸发器内不同粘性料液的蒸发段长度(有效蒸发面积)和加热段膜内给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为薄膜蒸发器优化参数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外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介绍了贝克休斯公司开发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的基本组成、优良性能以及在世界部分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该钻井液具有油基钻井液的各种性能,可有效稳定页岩、提高岩屑整体性和机械钻速、减小扭矩和阻力,且有利于环保,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钻井。从应用效果看,无论是PDC钻头还是牙轮钻头,机械钻速都达到了27.4m/h,实现了较低的稀释率和较高的固相清除率,其摩擦系数与油基钻井液相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钻头泥包和聚结现象。与油基钻井液相比,可大幅度节省钻井期间的完井时间,解决了高性能钻井与环保要求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到目前为止,对二灰碎石基层的抗冲刷性能测试方法和指标仍然没有具体规定,为寻求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试验测定方法,利用冲刷试验仪对GM(骨架密实型级配)和GF(规范推荐级配的中值)级配的二灰碎石基层混合料进行了室内冲刷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二灰碎石基层的预冲刷时间,提出了在扣除预冲刷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后,可把7min内的单位时间冲刷率作为评价二灰碎石混合料抗冲刷性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对沥青稳定碎石进行疲劳性能研究,分析不同设计方法下不同公称最大粒径对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uperpave法设计的混合料抗疲劳性能最好,但对应力的变化较为敏感;依据JTGF40—2004推荐的级配中值混合料抗疲劳特性与采用贝雷法设计的混合料的抗疲劳特性相当,但采用贝雷法设计的混合料对荷载应力的敏感度最小;粒径较小、细集料含量较高、均匀密实的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较好。设计方法对n值和k值有显著性影响,而公称最大粒径及其与设计方法的交互作用对,n值和k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分子沉积膜驱油剂的驱油效率。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岩心渗透率、段塞尺寸(宏观和微观条件下)、膜剂浓度和阳离子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膜剂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膜剂驱油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岩心渗透率和温度对膜剂驱油效率影响较小,段塞尺寸、吸附时间和膜剂阳离子度对驱油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膜剂浓度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当膜剂质量浓度为1 500 mg/L、膜剂阳离子度大于24%、膜剂注入体积约为1 PV、吸附时间12 h以上时,可获得较高的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