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曾勤  吕睿 《石油实验地质》2022,44(6):1081-1087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油气区带勘探的固有属性,周详的勘探计划需要规避风险和准确认识不确定性。根据中国石化海外油气勘探项目特点,以及国际公司勘探项目评价标准,通过定量评估油气区带的油气生排烃能力、储层质量、封盖条件和圈闭有效性,建立油气区带风险赋值标准和评价流程。基于油气区带的数据密度、覆盖范围和地质认识,按照木桶理论确定4个风险要素的存在概率,将每个因素的风险概率值相乘获得油气区带的地质成功概率。该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将定性地质认识和勘探信息,定量转化为各个要素风险概率及区带整体的地质成功概率。地质成功概率综合反映了区带的勘探程度和地质特征,决定了油气勘探风险的大小。油气区带风险评价方法可以优选勘探区,聚焦勘探评价工作,为勘探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世界大型含油气区和含油气盆地分类油气区的概念最早由Perrodon(1980)提出的,它是由一个或几个具有共同地质特征和可对比历史的盆地所组成。通常它包括几个油气带。老油气区仍是世界主要产油气区,且还将持续整个21世纪。世界油气供给,石油公司的利润以主要的勘探开发活动都将主要来自于这些成熟区。近年来,大量的新资料、新知识、新解释、新概念的应用以及这些成熟探区的重新评价,导致的老油田和盆地主要新的油气带的发现。大多数盆地不仅是老油气区,而且是老的地质勘探区。  相似文献   

3.
柯坪冲断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是南天山南缘冲断系统的一部分 虽然其古生代沉积地层与盆地内部相似,具备成藏条件,但是由于剧烈的构造运动,普遍认为该地区早期油气藏可能已经被后期构造运动破坏,因而石油地质研究仅限于野外露头的观测,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空白.文中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取样实验以及地震剖面解释,对柯坪冲断带寒武系盐下地层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分析,预测了可能的成藏模式,提出勘探重点应该放在研究区中南部的柯坪区和西克尔区冲断带下盘的隐伏构造上这些隐伏构造经历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弱,形态完整,再加上上覆膏盐层的封盖作用,成为油气成藏的最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4.
西藏--我国西部21世纪新的油气资源接替区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根据西藏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和油气地质特征,从含油气区及其含油气盆地分析着手,论述其含油气性。立足西藏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的特殊性,将西藏地质划分为柴达木(及边缘)、巴颜喀拉、羌塘一昌都、冈底斯、喜马拉雅等5个含油气区,并讨论了构造复杂地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提出含油气实体(盆地、残盆、构造残块、沉积残体)的概念,作为西藏地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单元、油气勘探对象和评价核心。分析了西藏地区主要盆地的生烃量、远景资源量,并结合油气成藏的其他地质因素,特别是油气保存条件,对主要盆地油气远景进行论证,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总石油资源量约90亿吨,展现了地区的美好油气勘探前景。提出羌塘盆地应作为西藏地区油气勘探首选实体,措勤、比如、昌都、岗巴一定日等盆地应作为勘探远景实体。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4):472-472
近年来,前陆冲断带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并取得显著的突破和进展。为总结交流中国前陆冲断带的勘探成果、研究进展和勘探技术的进步,研讨这一领域的勘探难点和研究问题,及时地为油气勘探服务,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召开“前陆冲断带研究与勘探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大油气区的内涵、分类、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基于对全球油气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大油气区的概念:大油气区处于统一的构造动力学背景中,由一系列在成因、类型和分布方面相联系或相关的油气区、油气聚集带构成,其范围可以比盆地(或凹陷)大,也可以比盆地小,其有利构造背景、优质烃源岩、有利储集层、有效区域性盖层都基本相似,储量规模较大。统一的构造动力学背景和相似的成藏条件是形成大油气区的基础,原型盆地或凹陷(群)类型是划分大油气区的基本依据。中国地跨环太平洋主动型大陆边缘巨型油气域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型巨型油气域,目前共发现4个大油区、7个大气区和1个大油气区。根据大油气区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在勘探研究战略上,应坚持“立足长远,着眼全局”的思想、“整体研究、整体部署、整体评价”的原则、“面中找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思路,不因一口井的失利而影响对大油气区勘探的整体推进。大油气区概念的提出旨在强调和促进研究和勘探思路的转变,实现从源控大油气田勘探、复式油气聚集带勘探向大油气区勘探的发展,以大油气区发展带动大油气区建设;同时可为油气输送的管网布局和建设提供依据。图3表3参21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区油气勘探新领域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是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经过70年的勘探,新疆地区已在准噶尔、塔里木及吐哈三大盆地中发现了一系列大型油气田,如今正面临向油气勘探新领域的转移。新领域包括前陆冲断带、岩性地层、深层及碳酸盐岩地层、新区带及外围盆地。笔者从现有的油气发现、资源潜力及石油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新领域是今后新疆地区油气发现的主要战场。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全球油气勘探又取得新的成果。根据美国IHS能源集团对世界油气钻探活动的系统监测,全球共钻获340个油气发现。尽管未能发现举世瞩目的特大油气田,但一些国家在新的地质领域取得勘探突破,或在老油气区钻获重要发现使原有储量得到补充,因此有着重要的勘探开发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基于柴达木盆地及邻区地壳速度结构、生长地层古地磁测年、平衡剖面分析和储层包裹体测温等资料,综合分析了盆缘冲断古隆起的形成演化与山前带油气聚集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关键成藏期构造呈现盆缘冲断古隆起-斜坡带、盆内凹陷区的"二元"结构特征,在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前带发育系列盆缘冲断古隆起带;盆缘冲断古隆起带受控于"周缘山系隆升,盆地整体沉降"的成盆动力学背景,形成时间早于主力供烃凹陷生/排烃高峰期,有利于山前带油气聚集成藏;因此,盆缘冲断古隆起对油气聚集成藏控制作用明显,是多期油气运聚的指向区;昆仑山前地区的昆北、铁木里克冲断隆起带,阿尔金山前地区的月牙山、东坪-牛东冲断隆起带,以及祁连山前地区的平台-马仙冲断隆起带是油气勘探有利区带。这一认识对于指导柴达木盆地山前带油气勘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磁电震联合反演在合肥盆地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合肥盆地开展了高精度重力、航磁、电法、地震(简称重磁电震)、化探等多种方法勘探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重磁电资料的目标处理,建立起全区地球物理场;应用重磁电震资料联合反演,获得的主要成果有:①完成了印支面及结晶基底构造图;②发现了“影子盆地”;⑧本区自南而北划分为四个构造带,即前陆冲断带、前渊沉降带、前隆断褶带、隆后斜坡带;④指明前陆冲断带和前隆断褶带是合肥盆地油气勘探突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表明,酒泉盆地剩余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盆地的3大主要勘探领域是盆地南部冲断带;富油凹陷内部低凸起以及环凹斜坡带岩性及构造—岩性复合性油气藏;盆地西部走滑断裂构造带。其中,盆地南部冲断带是近期最主要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日益加大、勘探对象和资源赋存条件更加复杂,更加亟需明确油气勘探现状与挑战,评价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分布特点,评价落实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区带,夯实油气资源家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五大举措强力推进油气勘探,取得了10项战略发现和10项重大突破,中西部地区集中勘探落实了15个规模储量区,油气探明储量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梳理了中国石油近十年来油气油气勘探形势、挑战及重要举措,分析了中国石油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状况,论述了中国石油探区未来油气勘探重点领域、方向和区带,明确提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岩性地层、前陆冲断带下组合以及页岩油等四大领域是未来油气勘探突破发现和规模增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老油气区精细勘探潜力与方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富油气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剩余油气资源量分布规律,提出富油气凹陷中的有利区带是下一步勘探重点,主力勘探层系及上、下层系是精细勘探重点层位。在分析制约老油气区勘探关键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老油气区精细勘探思路,建立了针对不同储层及油藏类型的精细勘探方法技术(油气层识别、油气层保护、油气藏规模预测、提高油气产能等)。近几年,该方法技术在老油气区精细勘探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新增油气储量不断提高,加快了老油气区油气发现速度,与海上或新区相比勘探与开发成本明显降低,投资回收周期缩短,提高了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4.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延续,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深海、由简易到复杂的发展过程。188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数米深的海域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海洋石油勘探序幕。20世纪30~40年代的海洋油气勘探首先集中在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等地区。50~60年代油气勘探则在波斯湾,里海等海区。70~90年代是海洋油气勘探快速发展时期,如北海含油气区的勘探与开发。目前在海洋进行油气勘探的国家越来越多,海洋钻井遍布世界各个海区。  相似文献   

15.
根据油气遥感、浅层地震、化探、钻井等资料的综合勘探、研究,探讨了浅层油气的成藏特征和控制因素,评价出苏北地区浅层油气勘探的6个浅层含油气区带。其中,许庄、江都—吴堡地区和泰兴—海安地区属于有利区带,也是近期浅层油气勘探的主要试验勘探区带。浅层油气的成藏,具有多来源的油气,储层物性好、盖层条件理想,为油气的成藏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气藏类型以岩性圈闭和低幅度构造圈闭为主,油气层埋藏深度一般为500~1000 m,一般为800 m左右。初步预测江苏地区浅层油气资源量可达(397.44~1418.55)×108m3,其中,江都—吴堡区带的资源量为(177.54~503.04)×108m3;泰兴—海安区带的资源量为(130.60~604.61)×108m3。因此,该区浅层油气的勘探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侯连华  杨帆  杨春  杨海军  李勇 《石油学报》2021,42(9):1126-1141
随着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油气区带与圈闭的定量评价成为油气勘探走向精细化、提高评价精度的必由之路。基于中国49个石油开发区带、44个天然气开发区带和360个圈闭的解剖与控制因素分析,综合不同类型油气区带和圈闭的控制因素,优选评价油气区带和圈闭有效性的关键参数,提出了基于评价参数网格化的油气区带与圈闭的无量纲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对油气区带和圈闭的评价参数进行无量纲归一化和网格化定量处理,计算被评价油气区带和圈闭的有效性评价参数,结合资源量可以确定油气区带和圈闭的有效性,实现油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的定量评价。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1—克深2圈闭的勘探实践验证了天然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思路和方法的有效性,在新方法的指导下于秋里塔格构造带中秋1井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油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可大幅提高油气区带与圈闭评价的符合率,有效提高油气区带和钻探靶区的选择精度,为提高油气勘探的钻探成功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塔西南山前冲断带及其前陆盆地系统是一个油气勘探前景较好的地区,但目前对该地区的研究程度和勘探程度都比较低。通过对塔西南地区与加拿大西部阿尔伯达盆地西缘冲断带及其前陆盆地系统在构造与石油地质特征等方面的类比分析,借鉴阿尔伯达盆地西缘地区油气勘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塔西南地区今后油气勘探的四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油气勘探新领域综合研究在2005年取得了丰富成果。在冀东滩海南堡1~2号构造带、松辽深层天然气、鄂尔多斯中生界岩性油藏、塔中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等地区与领域的勘探获得四项重大突破;在鄂尔多斯西峰两侧及白豹地区、渤海湾盆地岐口凹陷的岩性地层油气藏、酒泉盆地青西凹陷深层及连片等勘探研究中获得重要发现;在营尔等凹陷的勘探研究中获得六项有价值的发现。总结新领域研究成果发现,富油凹陷、前陆冲断带、碳酸盐岩、岩性油气藏和外围重点盆地是油气发现主要领域;重视基础和精细研究,强化主导技术是新领域不断发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南江地区油气地质基本条件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江地区山前带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研究该地区油气地质条件,认为具有较好的基本成油气地质条件,资源量大。金溪1井油气突破表明,在山前带低幅度缓冲逆冲背景下发育的构造三角带、断背斜、断鼻构造具有较好的保存条件,是保存油气的有利区域。指出南江地区金溪构造亚带、李子坪构造亚带及乐坝构造亚带为有利油气勘探区,高塔构造亚带为较有利油气勘探区,桥亭-诺水河冲断构造亚带为潜在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近期油气勘探新进展及未来主要勘探对象与潜力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分析了中国石油近期在油气勘探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和新进展:岩性-地层油气藏精细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西部地区前陆盆地冲断带油气勘探不断有重大发现;低渗透探区不断发现整装规模效益储量;天然气勘探进入储量的快速发现阶段;大盆地内新区带、新层系不断有新的重要发现;新盆地、新凹陷的勘探有重要进展。并系统总结了中国石油在五个方面行之有效的勘探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未来油气勘探的领域和主要对象及其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