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借助低温油泥模拟试验机,考察了150~200粘度牌号的Ⅰ、Ⅱ、Ⅲ、Ⅳ类基础油的组成结构与油泥沉积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IR、MS、XPS等分析手段对基础油的烃类组成以及在低温油泥试验中产生的废油、油泥、漆膜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传统基础油、加氢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的沉积物生成倾向有好的区分,基础油中的环烷烃、芳香烃和杂原子化合物是油泥、漆膜的主要来源。另外,还考察了基础油对分散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1H NMR、^13C NMR和DEPT ^13C NMR核磁共振详细研究了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六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烃类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支化度与基础油粘温性能有负的相关性,支化度越大,粘温性能越差,粘度指数越低。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基础油烃类结构符合相应原油特性。基础油碳类型含量的分布影响着基础油烃类组成结构,正构烷烃含量和亚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的粘度指数高,而支链甲基含量和次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粘度指数低。  相似文献   

3.
以Ⅱ基础油为原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对添加剂进行筛选,通过对热氧化安定性、热稳定性等试验评定,确定电加热专用导热油最佳配方为:0.6%抗氧剂A、0.2%分散剂B、0.2%清净剂C。结果表明:该专用导热油热氧化安定性能、热稳定性能优异,且优于参比油,各项指标均满足GB 23971-2009的指标要求。同时,在实际电加热系统安全使用半年,其抗高温氧化性能优异,酸值、残炭较小,能够满足设备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柱色谱、质谱法、1H NMR 、13C NMR和 DEPT 13C NMR等手段详细分析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物理性质和烃类组成。结果表明,各种基础油的S、N含量很低,饱和烃含量很高,芳香烃含量很低;基础油碳类型含量的分布和基础油烃类结构组成影响其黏度指数。正构烷烃和亚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的黏度指数高,而支链甲基和次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黏度指数低;支化度与基础油黏温性能有负的相关性,支化度越大,黏温性能越差,黏度指数越低。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烃类结构符合相应原油特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柱色谱、质谱、~1H NMR、~(13)C NMR和DEPT~(13)C NMR等手段详细分析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物理性质和烃类组成.结果表明,各种基础油的S、N含量很低,饱和烃含量很高,芳香烃含量很低;基础油碳类型含量的分布和基础油烃类结构组成影响其黏度指数.正构烷烃和亚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黏度指数高,而支链甲基和次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黏度指数低;支化度与基础油黏温性能有负的相关性,支化度越大,黏温性能越差,黏度指数越低.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烃类结构符合相应原油特性.  相似文献   

6.
《润滑油》2021,(1)
介绍了导热油产品现状及主要应用性能和评价方法;对比了HVIⅡ类和HVIⅠ类基础油的热稳定性和热氧化安定性差异;考察了胺、酚和硫代酸酯三类添加剂不同复配方案对加氢基础油热氧化安定性的作用,得出适宜于HVIⅡ类基础油的三组分添加剂复合配方;研制产品满足《GB 23971-2009有机热载体》技术指标要求并具有超强抗氧化性;通过三年半工业应用考察,该配方导热油应用效果良好,在用油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导热效率。与普通产品相比,极大地提升了产品性能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以茂名石化生产的加氢基础油HVI II 6为基础油调制了油汀式电暖器导热油,与某电器制造公司在用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调制的导热油各项指标表现良好,理化分析、热稳定性试验、膨胀率试验、光照老化试验、气味试验等结果均合格,完全能够满足该公司的使用要求,可替代在用油使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高温导热油的定义、分类、性能、用途和标准等进行了总结,并对高温导热油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矿物型导热油由于其性价比的优势占据了国内中低端导热油市场,高端合成型导热油尽管生产成本高,但是热稳定性能更优异,使用寿命更长。随着研发技术水平的进步,合成型导热油会逐步取代矿物型导热油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9.
采用烃类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浓度分析,动态吸氧研究烃类氧化特征及氮化合物氧化产物结构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化合物影响烃类氧化的作用机理,并通过试验分析讨论了氧化合物与基础油氧化性能关系的复杂性,结果表明,氮化合物在烃类初始氧化过程中起降低氢过氧化物浓度的作用,氮化合物本身通过促进氢过氧化物分解而加速烃类氧化,氮化合物的氧化物则起抑制烃类氧化的作用,两种作用互为竞争。氮化合物与基础油氧化安全性的关系比较复杂,受氮化合物含量,氧化时间,催化剂形态及其油中氮化合物组成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用几种加氢异构化的基础油作为试验原料,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了其烃类结构组成;利用旋转氧弹法(RBOT)、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等方法研究了基础油的异构化程度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考察了异构化基础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结果表明,异构化程度高的基础油氧化安定性较好,对抗氧剂的感受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1.
LQC-KD320导热油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LQC-KD320导热油要求好的热稳定性、氧化安定性、传热性能和低温流动性等,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标准为SH/T0677—99和DB31/T229—1999。通过对基础油及添加剂复配的研究,确定LQC-KD320导热油配方组成,经实验室各项模拟评定和工业使用结果表明:该油品具有较低的生焦倾向性,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及热稳定性,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盛克俭  陈涛 《润滑油》1998,13(4):54-55,57
用电子自旋共振对国内几种典型合成油,基础油及加有添加剂的基础油,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生成自由基的相对浓度,以及一定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自由基衰减情况,来考察导热油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The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paraffinic mineral oil produced in a local refinery wer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over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of 30-360°C to determine its suitability for use as a heat-transfer flui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il and two synthetic organic heat transfer fluids was evaluated at high temperatures (180-360°C). Comparison of the main properties of the mineral oil with other heating fluids revealed its compatibility with synthetic organic fluids, some other paraffinic and mineral oils employed as heat-transfer fluids. The study further confirmed that the investigated mineral oil which was produced locally can be used to replace the imported synthetic oils in heat transfer systems operating at a maximum application temperature of 310°C, as indicated by the thermal stability test.  相似文献   

14.
骆新平 《润滑油》2006,21(2):38-41
介绍了加氢基础油与老三套基础油理化性能差别,考察了加氢基础油对抗氧剂、降凝剂的感受性及其破乳化性,同时,用加氢基础油调制SH、SJ/GF-2、CF-4等内燃机油,考察其性能,台架及行车试验表明,加氢基础油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粘温性能,且蒸发损失低,能满足高档汽油机油的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31(11-12):1499-1509
Abstract

The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paraffinic mineral oil produced in a local refinery wer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over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of 30–360°C to determine its suitability for use as a heat-transfer flui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il and two synthetic organic heat transfer fluids was evaluated at high temperatures (180–360°C). Comparison of the main properties of the mineral oil with other heating fluids revealed its compatibility with synthetic organic fluids, some other paraffinic and mineral oils employed as heat-transfer fluids. The study further confirmed that the investigated mineral oil which was produced locally can be used to replace the imported synthetic oils in heat transfer systems operating at a maximum application temperature of 310°C, as indicated by the thermal stability test.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客运动车组牵引变压器绝缘用油的情况进行简述,对两种典型硅绝缘油和酯类绝缘油产品的常规性能、绝缘性能、传热物性能、产气性能、氧化安定性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硅绝缘油相比,酯类绝缘油的燃点较低、酸值较大、介质损耗因数较大、带电倾向很大、体积电阻率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绝缘性能下降很快;硅绝缘油和酯类绝缘油的传热性能相近;硅绝缘油的抗雷电击穿能力强,热稳定性能优异,氧化安定性能优良,气体产出量远远小于酯类绝缘油。  相似文献   

17.
与溶剂精制相比,高压加氢所产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的光热安定性差是普遍性问题,国内外普遍通过添加光、热稳定剂来解决,中海油某环烷基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前期也通过加剂来解决这一问题,致使成本增加80元/t左右。为提升效益,达到少加剂甚至不加剂的目的,对装置进行了提高后精制温度以改善基础油安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后精制温度的提高能有效改善基础油N4006的光热安定性,但对基础油N4010无显著影响;温度的提高不影响基础油的收率。  相似文献   

18.
伊朗原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伊朗原油减二、减三线、减四线及脱沥青油采用糠醛精制、酮苯脱蜡和白土精制传统加工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业放大试验。结果表明,伊朗减二线及脱沥青油基础的粘度指数大于90,与HV1150及HV1150BS基础油的具体指标有一定差距,其它质量指标分别达到HV1150和HV1150BS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伊朗减三线、减四线基础油的粘度指数小于90,其它质量指标分别达到HV1400和HV1650基础油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高压加氢环烷基基础油,选用石科院开发的贵金属催化剂,可生产出中高粘度食品级白油,倾点低,低温使用性能好,颜色水白,粘度大,闪点高,应用范围广。其中KFW46、KFW150适用于做优质耐黄变橡胶油,其耐黄变性能、紫外线光、口光安定性均优于传统磺化工艺生产的食品级白油,且热安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室采用ASTM D1903方法对油源不同、牌号不同的绝缘油进行热膨胀系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矿物绝缘油的热膨胀系数在0.000 72~0.000 80之间,且随着温度升高,呈略增大趋势;对于同一油源且黏度相差较大的绝缘油,黏度高的油样热膨胀系数小,黏度低的油样热膨胀系数大;对于同一黏度级别的绝缘油,环烷基油热膨胀系数最小,中间基油次之,石蜡基油热膨胀系数最大;对于基属相同的绝缘油,随芳烃含量增大,热膨胀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