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江汉盆地西南缘采穴断块区地下地质构造和断裂特征较为复杂,叠后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虽然能反映该区的整体面貌,但成像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油田勘探与开发的需要。为进一步查明采穴南断鼻构造东北部的构造特征和断层展布特征,为钻井部署提供可靠依据,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的研究。在资料处理中先进行叠前偏移的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对叠前偏移速度、偏移孔径、偏移距和反假频参数进行测试和选取,以满足该区地震地质条件和后续工作的技术要求。处理结果表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能改善成像效果,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在构造较复杂、速度变化不很激烈、资料信噪比中等以上的探区,叠前时间偏移要比常规叠后偏移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
白秋地区位于南阳凹陷东南部,在构造特征上是一个被北东向断层切割并复杂化的鼻状构造,该区以寻找复杂断鼻、断块、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以及隐蔽油气藏为主要勘探目标。由于断裂系统复杂,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精度难以满足高精度勘探的要求,采用基于层析成像的速度建模方法以及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提高了白秋地区的地震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3.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焉耆盆地宝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焉耆盆地宝南地区构造复杂,以往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差、信噪比低,三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效果差,断裂和圈闭的成像精度不高,空间位置不准确,为此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研究。介绍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分析了主要参数(去假频距离、偏移孔径、延拓步长等)对复杂构造成像效果的影响,给出了焉耆盆地宝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结果。对比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分析表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能较好地改善该区复杂构造的成像质量,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东濮凹陷文南-刘庄地区构造复杂,勘探对象以断层夹缝、小断块等复杂断块和岩性油气藏为主。针对该区高精度地震资料的问题和特点,首次在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了以偏移距规则化、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高密度各向异性速度分析为主的复杂断块高精度成像技术,提高了高精度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使高精度地震资料在岩性解释、复杂地质体的精细描述以及在复杂断块、岩性、洼陷带和潜山等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三维叠前时间偏移资料在解决复杂构造成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盘河地区地表复杂、地下构造复杂、地下成像困难等难题,采用先进的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对高精度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对新处理的资料与惠民大连片三维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表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处理的盘河高精度三维资料无论是在信噪比、分辨率、断面成像效果还是深层构造落实等方面都有了本质上的提高。研究成果对于高精度三维叠前时间偏移资料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江苏高邮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横向速度变化不太剧烈的情况下,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是一种提高偏移成像精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取得成功除了有一套高保真、高信噪比的叠前数据之外,还须建立一个合理的三维偏移速度场。通过对江苏油田高邮地区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解决了叠后时间偏移无法查清的复杂断块的成像以及火成岩岩下目标层的成像问题。钻探结果与处理结果相吻合,证实了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是解决高邮地区复杂构造成像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濮城-卫城地区复杂小断块高精度三维地震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濮凹陷濮城-卫城地区构造复杂,勘探对象以断层夹缝、小断块等较破碎复杂断块和岩性油气藏为主,该工区地震资料数据量大、波场复杂,干扰波发育。针对濮城-卫城高精度地震资料特点和工区地质特点,在精细处理方法和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上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以高精度逐点速度分析、层析反演静校正、叠前时间偏移、叠前干扰波压制等为特色的复杂断块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在四扣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四扣地区地下构造复杂,义东大断裂斜穿整个工区,以往的资料虽然较好地反映了该地区的整体面貌,但对义东大断裂的成像效果不是很好,为此,在该区开展了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研究。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基础资料的准备工作,讨论了主要的偏移参数的测试和选取方法,给出了实际生产中的处理流程。处理结果表明,利用高精度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改善了成像质量,分辨率和信噪比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张亚斌  江谋勇  郑祝堂 《石油物探》2012,51(4):408-413,318
ZD地区地表地震条件复杂,地下断层发育,构造较复杂,目的层地震反射信号弱,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低,常规的地震成像方法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为了改善该地区东部丘陵地带中深层反射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对静校正、叠前多域去噪、地表一致性处理、高精度偏移速度场建模与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研究。通过多种静校正方法的试验与应用,解决了静校正问题;采用多域去噪技术进行叠前多域去噪,压制各种干扰,突出有效反射;利用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消除各种非一致性因素的影响;通过高精度偏移速度场建模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高偏移成像效果。最终时间偏移剖面上的波组特征清楚,中深层信噪比有较大提高,连续性增强,断点、断面清晰可靠,成像精度比老剖面有明显提高。通过综合解释,对该区构造取得了新的认识,发现了一批新圈闭,经钻探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泌阳凹陷王集地区勘探目的层位的信噪比和连续性,提高断点、断面成像精度,落实小断层及隐伏断层的分布,寻找有利的断块圈闭、断层岩性圈闭,针对该地区全方位采集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叠前预处理基础之上首次采用基于共矢量面元(OVT)宽方位处理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全方位采集资料丰富的波场信息,在叠前偏移时保留偏移距和方位角信息,然后通过方位角各项异性校正等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11.
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构造及速度场双复杂区成像的有效方法,为了验证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及逆时偏移在苏北盆地火成岩发育区复杂断块的精确成像能力,进行了基于苏北盆火成岩区复杂断块模型的成像试验,结果显示:在提供可靠的高频近似速度场的情况下,逆时偏移优势明显,反之,则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是可行的选择。为验证实验结果,选取信噪比较高的实际数据建立可靠的高频速度场并进行成像处理,结果证实:逆时偏移在断块成像及火成岩下目的层成像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因此,苏北盆地火成岩区复杂断块精确成像的方法选择,应根据数据信噪比而定,信噪比高,可建立较准确的高频速度场,宜采用逆时偏移;信噪比低则采用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  相似文献   

12.
针对泌阳凹陷王集-新庄地区构造复杂、目的层埋藏浅、断块发育的特点,在勘探中运用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工作模式:在采集方面通过精细表层结构调查、小面元观测系统论证、高密度物理点激发、逐点设计井深,取全取准了地下信息;在处理上采用基于精细切除、浅层静校和叠前去噪的叠前偏移成像处理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解释方面采用了三维可视化和相干数据体联合手段,通过精细成图,搞清了泌阳凹陷王集-新庄地区复杂断块圈闭,通过钻探发现了新的含油断块。  相似文献   

13.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构造复杂,小断块发育,地震纵、横向速度变化剧烈,成像困难,常规的地震成像方法成果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采用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使小断块准确偏移归位,其走时方程更接近层状介质地震波的真实传播路径,成像聚焦更精确,且通过特殊振幅处理,其偏移结果有很好的保幅性,输出的道集可以用于岩性分析和反演研究。经实际应用,获得了较高质量的成像剖面,通过综合解释,对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断裂特征取得了新认识,发现了一批新圈闭,经钻探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14.
济阳坳陷邵家洼陷区断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家洼陷区是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的一个箕状断陷。邵家洼陷区断层平面组合特征复杂,剖面组合类型多样,导致了该洼陷区断层体系的复杂性和构造类型的多样性。基底断层的活动对邵家洼陷区的沉积充填和构造格局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它影响着油气运移的指向、路径、效率和聚集部位,主要使烃源岩层与储集层相连通而有利于油气的垂向运移。盖层断层的活动主要影响该洼陷区圈闭的形成和类型,形成众多断块或断鼻构造而有利于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15.
渤海海域辽中凹陷多个复杂断裂带内受次级调节正断层的控制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断块圈闭,探井已经证实位于成熟烃源岩层系之上的断块圈闭其油源断层的垂向输导能力对不同断块的油气富集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认为研究区油源断层的断面形态及其与成熟烃源岩段的接触面积是油气运移能力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地震资料对油源断层进行精细解释,刻画断面三维形态展布及其与成熟烃源岩的接触,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定量计算了这两个地质因素控制下不同油源断层油气运移能力的大小,并结合测井资料对断层伴生裂缝带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识别,建立了LD油田油气运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6条油源断层的油气运移能力存在明显差别;在整个油田范围内含油层段有24个油气充注点,且充注能力不同,控制了不同断块储量丰度的差异;油源断层伴生裂缝带的发育在断层两盘存在横向不对称性,在下降盘附近的裂缝更为发育,孔渗得到改善,从而导致这些充注点的油气在下降盘发生明显的分流作用。基于上述成果建立了研究区的油气运移模式,与实际钻探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模型正演技术在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龙门山前缘构造非常复杂,逆掩推覆构造带构造形变强烈,构造幅度大,地层倾角陡,断块发育,地震波场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大,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成像效果较差.利用已有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建立地质模型进行射线追踪正演模拟分析,从而指导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达到了复杂地表下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目的.事实证明,这种将模型正演应用于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成像的方法对于提高地震资料处理的成像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系统分析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形成、有效性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内部结构差异控制优势运移通道的发育,断层面在纵向上和走向上均可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存在明显的有效性,油源供给条件、断层分布位置、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性和流体压力等是影响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控制油气的纵向分布层系和横向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8.
叠前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野外观测系统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积分法叠前偏移处理是不满足叠前偏移处理要求的,尤其在进行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时,由于不同区块的资料存在严重的不一致性问题,因此存在更多不适于叠前成像的因素。本文主要针对GX断裂带叠前深度处理要求和叠前数据特点,对叠前地震数据规则化处理技术和叠前随机噪声衰减技术的使用技巧和参数选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使GX断裂带地区地震资料的断面形态更加清晰,潜山及其内幕成像清楚,解决了速度横向变化引起的叠后偏移归位不准确的问题,取得了理想的叠前深度偏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生长断层封闭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生长断层成长初期具有独特的断面形态,断层两盘在错运过程之中会产生空隙带和闭合带两种应力状态,在空隙带,两盘欠压实页岩易延展流动而产生变形的剪切沉积物,形成的泥质剪切是生长断层形成泥质涂抹层的原因,泥质涂抹层的形成与断距大小,剖面岩性组合特征及泥岩含量等密工相关,生长断层多为盆地内二、三级断层,走向延伸较长,在同一层位不同地段其断路大小,上下盘岩性组合及对接关系不同,致使封闭性在走向上具分段特征,以大港油田张东断层为例分析生长断层封闭性,首先要整体认识,在具体地段不同层位,分段分析断距变化规律及岩性组合特征,然后比较各段形成泥质涂抹层的强弱,最后进行相对评价,图5参9(刘东周摘)。  相似文献   

20.
利用柯东地区最新采集的"宽线+大组合"地震剖面,结合地表露头和钻井资料,以柯东1号构造作为重点,对柯东构造带进行构造解析.新建的构造模型总体表现为由若干倾角不等的逆冲断层构成楔状叠瓦扇,其根部向南延伸收敛在基底卷入的高角度逆断层上,叠瓦扇前缘可能收敛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接触界面上,发生滑脱形成薄皮逆冲构造.在逆冲叠瓦断层系统中,多个断块中发育有与断层相关的褶皱,形成了柯东构造带众多的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