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KLSeis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中大规模地表数据实时可视化问题,提出了基于视点的细节层次控制技术和内外存调度的数据控制策略.利用索引技术对海量地表数据进行多分辨率数据重组,采用四叉树快速搜索算法并结合动态页面调度和实时LOD技术实现大规模地表数据高速加载和无延迟显示,突破了原有格网模型数据量限制,实现了流畅逼真的真地表模拟,为复杂探区地震采集设计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地震数据处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超大计算量的新算法不断投入应用,大规模并行计算和异构协同计算成为常态;同时大型数据中心资源的不当划分常导致设备利用率偏低。本文主要阐述GeoEast大规模集群作业调度及资源管理子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管理、调度算法及插件化资源监控技术。通过对节点的统一管理与实时监控,不仅支持大规模作业并发运行,而且解决了大规模网络环境下作业调度和负载均衡问题。保障作业在最佳资源环境下运行,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和数据处理效率,为地震处理作业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巍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23(9):38-38,40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根据计算机产品和技术发展趋势开发的数据采集、传输,电气设备状态遥测、遥控系统,具有丰富的配电管理功能。能方便地与其它网络系统联网,共享数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由主站、通道和远动终端构成的。主站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与管理的中心,收集并保存来自现场自动装置的实时数据,录入并保存反映调度和设  相似文献   

4.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化先进的电子技术,计算和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将网上的实时数据,离线数据、电网结构、设备参数和地理信息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集成,形成调度自动化系统。从结构上分为变电所数据采集(RTu)、通信通道、计算机系统主站三个部分。目前、盘曙电网35座变电所已经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其中微机综合自动化变电所10座,老式变电站25座。运行可靠稳定,安全运行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调度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PI实时数据库系统设计及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实时数据库PI系统在某石化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生产数据集成与应用,详细说明了PI系统的结构设计、数据处理与存储、接口设计、流程画而开发、报表设计及SQC应用。该系统实现了企业实时生产数据的集成与共享,为企业的生产调度以及生产决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6.
本文评述地表地球化学数据解释和显示的系统方法,并讨论地表地球化学测量的直接和间接方法。地表地球化学数据的解释一开始必须着重确定背景值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样品。可以利用直方图和概率关系曲线图来实现这两类样品的区分。由于地表地球化学数据本身存在干扰噪音,因此需要使用各种平滑化技术,包括线形测区的移动平均值和网格数据的移动单元平均值。利用一种方差分析法可以评价采样密度的充分程度。所有地表地化数据都必须符合地质评价结果并有助于对石油潜力的评价,同时在统计学上也要有意义。 对多元统计法进行了评述,包括比率、交会图、分类对比类图以及三元图。对比较先进的多元统计技术作了简要介绍,例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及神经网络技术。地表地球化学数据的图形显示往往是最终成果。介绍了如何根据不规则间距的控制点建立规则网格的不同方法。对于估算网格点值的地质统计分析和克里格方法进行了相当深入的讨论。对于详细等值线制图和彩色浓度差异制图的局限性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是我国唯一没有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的空白区,比如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更低。根据实际探测资料和试验数据,探讨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青藏高原烃源岩大量出露地表的特殊条件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对于强风化的地表样品和灰岩裸露区,最有效的化探指标为甲烷和重烃浓度,其次为荧光和紫外光,而常用的蚀变碳酸盐指标应用效果不佳。比如盆地地表土壤中检测到的烃类主要来源于地下烃类的微渗漏,受生物活动的影响较小,化探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地下油气信息。比如盆地内有机质以高成熟和过成熟为主,主要处于生气阶段,地表地球化学异常较高,盆地中部异常最显著,凯蒙呷拉蒙地区具有一定的含油气远景,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图3表2参1(程顶胜摘)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维地质构造建模过程中地质曲面(层位面和断层面)和地层网格海量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显示等技术难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外存的海量三角网格多分辨率数据组织技术,解决了地质曲面海量三角网格实时显示的难题;采用数据分块和层次细节(LOD)模型等技术,实现了一种针对地层网格海量数据的多分辨率数据组织和管理技术;为了增强三维地质构造模型海量数据三维可视化显示的实时性,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外存的三维地质模型海量数据调度与可视化框架,解决了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系统研发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晓兵 《胜炼科技》2003,25(3):59-61
CIMS和先进控制等技术的应用要求将现场DCS系统的数据实时采集互相关上位机或服务器中.目前,各个DCS厂商提供了多种数据接口,供用户使用以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以日本横河公司的CS3000系统为例,详细论速了该系统数据接口的使用和编程实现实时数据采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冯超英 《录井工程》2006,17(2):55-57
录井数据远程传输技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提高,如何选择先进、经济、适用的传输技术是规划录井数据信息建设方案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介绍了中原录井采用CDMA1X技术实现数据远程传输的简要情况,阐述了CDMA1X技术特点,从性能上与GPRS作了对比分析,认为该技术是录井数据远传方案中应首选的技术,可以通过软件控制实现实时和随机数据传输。基于CDMA1X网络环境下的录井远传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双向数据传输、实时解压缩、数据迂移、系统在线升级、智能传输、网络验收、双机备份和即时通信等功能。它具有模块体积小、服务费用低、始终在线和宽带适应的特点,为探讨新的网络条件下数据传输功能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蒋先艺  刘贤功 《物探装备》2001,11(4):235-238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要获得高质量的地震采集数据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技术和软件支持,尤其是在中国西部复杂的探区,工程化的技术是决定采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物探局采集软件中心开发的KLSeis采集软件系统,介绍目前地震数据采集的工程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震是新兴的一种石油勘探方法,这种方法的测量数据处理工作量很大,计算也较复杂。因此,在微机内存、计算速度均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快速而有效地处理三维地震测量资料,是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研究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微机上开发的三维石油地震勘探测量数据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完成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室内的数据计算、成果报表、平面图、断面图的自动打印输出。若方案设计周密,一次可处理800km~2的三维地震勘探测量资料。整个处理系统是交互式的人机对话系统,操作方便、选择性强、安全可靠。此系统已在准噶尔盆地三维地震勘探测量资料处理中投入使用,所获得的处理成果符合各项设计指标要求,资料的处理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量三维地震数据体可视化实时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扩展八叉树数据结构的分块多层多分辨率模型。通过对海量地震数据的分块处理,建立了与数据对应的八叉树层次结构,实现了在PC机上大规模地震数据体的三维可视化显示。在海量地震数据组织方面,使用较为简便的编码方式,避免了在绘制过程中复杂的解码操作对实时性的影响以及编解码带来的误差。在海量地震数据管理方面,通过多分辨率建模,按分层的Z-Order顺序进行存储,在快速查询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可以满足三维海量地震数据体可视化实时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综合物探技术新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近年来,重磁电综合物探技术正向高精度、高分辨率三维及综合方向发展,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因此这两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重磁力三维勘探而言,数据采集、地形改正和三维正反演法已逐步走向实用;对于电磁三维勘探而言,数据采集及处理在技术上可以方便地实现,现在已有一套较为可行的方法。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三维正反演尚无一种比较适用和快速的算法,此外提议电磁数据三维可视化采用地震数据可视化的平台。文中在阐述重磁电综合物探技术发展时,强调不能沿用过去那种相互对比、参照的综合方式,必须建立在三维数据基础上的联合反演。现今已研究出约束外推法、异常剥离法、顺序修正法和统一修正法等联合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15.
G3i仪器是新一代有线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它凭借其稳定的地面设备及超高的采集效率逐渐在国内勘探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了G3i仪器在新疆某复杂地形三维项目中,采用井炮可控震源混合施工所遇到的问题及现场解决方法,以便更多的采集工作者了解和更好地使用该仪器。  相似文献   

16.
三维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KPSDM)面对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可编程图形处理器(GPU)的引入,传统的并行策略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超大规模异构集群的体系架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域KPSDM并行算法,从成像空间、输入数据两个维度对偏移任务进行拆分,消除了任务之间的依赖性。为了应对异构计算环境,将核心计算部分移植到GPU上,并实现了“动态异步”的任务调度策略,保证了负载均衡;对于KPSDM执行过程中重复访问地震数据与旅行时场带来的巨大I/O开销,利用作业节点的本地存储构建分布式缓存系统,解决KPSDM可扩展性受限于共享存储能力的问题。在256节点的集群上处理实际地震数据,获得了接近线性的加速比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受采集技术、现场环境及经济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地震勘探中采集的原始数据往往存在缺炮或缺道等现象,这种数据的不完整性对后续数据处理和成像会造成不良影响,故必须重建此类缺失数据。为此,提出基于迭代最小化稀疏学习(Sparse Learning via Iterative Minimization,SLIM)的方法,主要利用三维地震数据频率切片的二维谐波结构特性,对三维随机缺失地震数据进行重建。即先对三维地震数据沿时间轴方向做傅里叶变换,再利用循环最小化算法(Cyclic Minimization,CM)对频率切片的二维谐波谱进行迭代求解,最后对谱估计做傅里叶逆变换而重构缺失数据。此外,采用共轭梯度最小二乘法实现数据重建过程中的求逆运算,以缩短数据重建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基于频率切片的SLIM方法对合成和实际三维地震数据均取得了较好的重建效果;该方法的重建性能优于基于频率切片的Hankel矩阵降秩的多道奇异谱分析方法(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MSSA)。  相似文献   

18.
全三维解释方法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随着野外三维勘测技术,室内资料处理技术的进步以及解释方法和交互解释工作站功能的不断完善,现在忆有可能实现全三维解释。本文以YH工区三维地震资料为例,通过地区域自动追踪,面块切片解释,三维立体数据解释,三维解释可视化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探索了全三维解释方法的实现过程,而且使三维解释的精度与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地震采集软件KLSeis分采集设计、地质模型分析、静校正和质量控制四大系列。为了适应用户需求的频繁变化,同时在可维护性、易用性、可用性、性能等方面获得较好的平衡,KLSeis软件设计时采用了基于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定义了框架部分和功能构件两大块。为降低软件开发难度,实现可扩展性,在定义构件时采用了分层结构,包括业务服务层、通用处理层和数据层3层,其中通用处理层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分层构件的体系结构,KLSeis系统软件结构清晰、构件复用度高,易于修改和维护。  相似文献   

20.
田杰 《石油仪器》2012,26(1):16-18,25
物探海上生产辅助决策系统是根据滩浅海地震数据采集工程施工需求研制的关于海上船舶、油气管道等多项资源动静态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把近岸、海面、水中与海底的工业、渔业设施以及气象等信息进行整合,并考虑物探设备和人员等进行集中管理,开发各种信息技术服务。在地震数据采集工程中应用后,极大地提高了地震勘探野外施工现场监控力度,使滩浅海生产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物探船舶等资源动态和生产情况,进而对这些资源做出实时而准确的监控。该系统在CDD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工程应用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